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帝姬凶残[宋朝] > 第5章 打遍天下无敌手?(上)

第5章 打遍天下无敌手?(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娘尝尝这道,雪玉金鲜,官家特别赏赐给我的补品!特别补身!”赵九郎殷勤地为赵芫夹菜,“还有这道笋,用鸡汤做底,鱼丸做配,辅以珍贵的贡菌提鲜,入口脆爽,非常可口!还有这道,这道…!”

九岁少年此时仿佛大厨附体,殷勤且滔滔不绝为唯一的食客介绍起满桌的美食。只求十娘赶紧忘记他先前的反水。

“嗯!嗯!”赵芫连连点头,吃得小嘴油汪汪,赵构眼巴巴地看着矮墩墩的三岁妹妹一大口饭一大口菜,眨眼间就把桌上的膳食用得一干二净,连片菜叶子都不剩下,“十娘,吃饱了吗?”

小女孩仰着脖子打了个嗝,拍拍鼓鼓的肚皮,眼睛眯成一条缝,“七七八八吧。”

一桌子饭菜才七七八八,赵九郎此时深刻地认知到了自己与十妹妹的差距,十妹妹就是猪精转世!怪不得一身野猪一样的怪力!

享用完别人午餐的赵芫心满意足,“多谢款待,我现在心情好起来了。”但还不等赵九郎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小人儿又说,“但赵老九你,唔…”她思索,“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笑容从赵九郎脸上消失。

当赵芫从他屋里翻找出弓箭、刀斧,一个个举起来对着他的脑袋比划,九岁的半大少年终于彻底破防了,心理防线全面崩塌,‘呜哇’一声嚎叫出来,哭喊着往外跑。

奶音从后传来:“不准跑!”

逃跑的少年被后面的十娘用竹竿给捅趴了。

但崩溃的赵九郎手脚并用,惨嚎着疯狂爬行,今天就是爬也要爬出小疯子的魔爪!父亲姐姐救我!十娘要砍我的脑袋!

赵芫也不顾上纠结哪个武器好用了,提起一柄大板斧快步上前,抬脚踩住跟奇形种似的胡乱爬行着的赵老九,大板斧贴住少年头皮,阴森森地问:“本帝姬准你逃了吗?”

“畏罪潜逃,罪加一等!”

冰冷的斧头刃锋贴着头皮,那刺骨的寒意几乎冻伤了他的脑干,赵九泪眼汪汪,九岁的他提前感知到了死的感觉,顿时浑身猛地哆嗦,尿了。

噫!赵芫发现脚下趴着的少年尿了裤子,嫌弃地挪开脚丫,干脆蹲到少年面前,加快手上速度,大板斧几乎舞出了残影。

半刻钟后,梳着羊角鬏的女娃娃哼哧哼哧从宫殿的墙头爬出来,拍干净衣裳上的灰尘,扛着竹竿和新缴获的大板斧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没有人知晓这一日九皇子的宫中发生了什么事,只当侍人眼见许久未曾听闻九郎传召,入内请见时才发现九皇子躲在被窝里嚎啕大哭不肯见人。

祭天大典在即,赵佶想起被自个关起来的十娘,将杨戬招来问话,“十娘近日可有反省?”

此杨戬非彼二郎神杨戬,而是宋徽宗身边有名的大宦官,两年前被任命为彰化军节度使,几年后升至太傅,死后还被宋徽宗追封了太师、国公。水浒传中的四贼,杨戬与高俅、童贯、蔡京并列,卢俊义和宋江先后死于其手中。

虽然这人很受宠得了不少官职,但大多营业时间依然是陪在赵官家身侧拍龙屁,此时赵佶问武德帝姬,他立即揣摩到赵佶的心思,肯定是想将武德帝姬放出来遛一遛了,毕竟那位可是官家显圣的证据,于是笑眯眯地睁眼说瞎话:“帝姬日日反省,想必此时已经痛改前非,且一个三岁的孩子罢了,想玩蹴鞠又有什么错呢。”

赵佶神色微微缓和,另一侧的张迪闻着味儿也凑上前:“武德帝姬的神力还是您金口玉言赐予的,又从小无母,疏于教导,这才顽劣了一些。官家若担忧帝姬长歪,不如叫来身侧教育,也不枉您钦赐的一身神力。”

张口闭口赵官家钦赐神力,将赵官家浑身的毛都撸顺了,大发慈悲一般让张迪去将人接来。他显圣的女儿啊,怎么能一直藏于人后呢!

展示!必须建个台子好好展示!

“是,小人这就去!”张迪美滋滋的,被杨戬冷眼斜视也不在乎,拍龙屁这种事先拍先得。

作为一个没有背景又没有存在感的帝姬,住所必然是既偏僻又简陋,说是宫宇,实际就是一间屋子带了个小院。此时院墙外守着全副武装的禁军,俨然一副生人勿近的派头。

张迪的身份,宫中行走的无人不识他,一见穿着内饰官袍的白面男人过来,看守的禁军当即迎上前,“张大班您怎么来了。”

“官家要召见武德帝姬,开门吧。”张迪抄着袖子,老神在在吩咐。

朱红的木门被打开的一瞬,内侍官张迪本已摆好了骗小孩子的笑脸,结果内里空荡荡的,鬼影子都没见着,他连忙提着衣摆急匆匆进去,又急匆匆出来,揪住守门禁卫军的衣领:“帝姬人呢??!”

见张迪这副姿态,守门的禁军脑子也懵了,“帝姬就在里面啊,未曾踏出过门槛半步。”

“在你个头!”张迪气急败坏直接给了此人一个大比兜,挥舞着袖子崩溃大喊,“还不快把武德帝姬找回来!找不回来你们一个个都人头落地!”帝姬可是他们拍龙屁的重要工具,没了帝姬,祭天中断,官家的雷霆之怒可不是他这样的小人物能承受的。

后宫顿时紧张起来,禁军们的动作瞒不过后宫诸人,一时间小道消息漫天飞,纷纷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蔡京、王黼等人受诏进宫时,就有眼线悄悄来传话:内廷有变,武德帝姬失踪。此时此刻连赵官家都还没得到的消息,已经有人先传给了蔡京听。

通过记载,北宋翰林学士李昉:‘准诏,定车服制度。礼部式,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流外官及庶人并衣黄。’能被赵佶私下诏入宫廷的都是朝廷重臣,而这群人基本上属于蔡京的党朋,此时只见这群身着朱紫的样貌气度皆不凡的中老年人聚在一起,等蔡京的反应。

“诸位相公愣着做什么,官家还在等着见吾等。”蔡相公哈哈一笑,即使宫中贵主中有人死了,只要不影响他蔡京在前朝的权势,又有什么干系呢,说不定他还能趁乱捞好处。

“蔡相公沉稳,实乃吾等典范。”御史中丞王黼恭维道。

宋徽宗赵佶有个奇特的本事,他能精准地提拔奸佞之人上位!绝不漏掉一个大奸大蠹!到了北宋末年,朝中重臣简直成了奸臣卡池,好人要么默默蛰伏要么就被踢出中枢权力中心,与近代某运输大队长的班底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时窝在龙椅里欣赏自己的文学著作、同时幻想着昊天上帝亲爸爸收到他的信件如何欣赏的赵官家满脑子醺醺然,塞满了得道成仙的愿景,然而纸包不住火,禁军的异动很快被殿前司得知,上报给了他。

于是原本只一小队禁军暗中搜寻的行动,立即在赵官家的惊慌震怒中扩大成全宫大搜索,负责前往召请武德帝姬的张迪被痛斥。各个宫中的娘娘和皇子们纷纷竖起耳朵,听起了八卦。

赵芫人在哪呢?

赵九郎将进贡来的香瓜切好,姿态扭捏地端到三岁妹妹面前,“十娘,吃香瓜。”

“啊~”赵芫张嘴。

“……”赵九郎很不情愿,但力大无穷的赵芫正在擦拭从他这里抢走的大板斧头,那锋利寒光几乎闪瞎了赵九郎的眼,于是他立刻放弃扭捏,乖乖巧巧用牙签戳了块好吃的香瓜喂进那张小嘴里。

正在此时,屋外头忽然传来侍人的呼声:“不好啦,禁军来人了,九郎!听说武德帝姬……”闯进来的侍人猝不及防见到了里头的画面,刹时间目瞪口呆,除了悠哉坐在主位上的‘失踪人口’武德帝姬,那——那蹲在椅子旁的丑八怪是什么?!

啊!

啊?!

那张惊慌失措望过来的脸不正是他家九郎赵构!?

“九郎您的头……”侍人大惊失色。

“啊——!!!”终于从呆滞状态反应过来的赵构哀嚎一声连忙捂住被剃得光溜溜的天灵盖,恨不得钻进地板下藏起来。呜呜呜,他的秃头被发现了!他完蛋了!父亲最讨厌丑八怪呜呜!

原本他还有机会找到帽子戴上,但就在这慌乱的间隙,一队甲胄齐全的英武少年冲了进来,为首之人见到屋中三岁女娃娃,立刻眼睛一亮,抓住呆傻住的侍从问,“那是武德帝姬?”

“……是啊。”还沉浸在九郎秃头画面冲击中的侍人喃喃答复。

少年大喜,立刻扶刀上前,“小人殿前司旧班忠翊郎,拜见广平郡王、武德帝姬。”说着目光从惊慌失措的赵九郎光秃秃的头顶掠过,炯炯有神地盯住三岁小朋友,“武德帝姬,请随吾等走吧,官家有令,务必将您带至御前。”

赵官家心急如焚,为的是祭天大典和自己的修仙生涯,而下面的诸人领悟到的却不一样,就如这旧班诸位少年,他们作为原东三班属官,由于东三班的特性,都是年龄在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之间的少年人,基本什么机会在官家面前立功。如今终于在众多班直中拔得头筹,那心情,简直与中了六合.彩没甚区别。

已经在赵九这里蹭饭多日的赵芫也有些懵,怎么,她不是被‘打入冷宫’了?连送饭太监都不愿意靠近她的屋子,禁军如何发现她跑掉的?

赵佶老头儿抽风了?突然想起她?

她此时还没发现自己被赵官家绑定在神学牌匾上,以为赵佶还同过去三年一样,对女儿秉持着活着就行的态度。现在越狱被发现了,怎么办?赵芫抱起大板斧,小脸严肃。

见武德帝姬似乎被吓傻了,少年班直告罪一声,就跨步上前打算将人直接抱进怀里带走。

然而下一秒,一柄斧头劈开了厉风直朝少年的面门而去,少年班直大惊,就地翻滚躲开攻击,就见那柄板斧砸在地砖上,竟将地面硬生生劈得稀烂,“帝姬!你!”他难以致信地望向眼前叉腰提斧站在椅子上的女娃娃,虽风闻过武德帝姬天生神力,但,但不可能啊!那不是蒙蔽官家的小把戏吗?一个三岁娃娃,举鼎?劈烂大理石?

不等这位忠翊郎颅内风暴继续发酵,赵芫跳下椅子,挥舞着斧头冲了过来,既然越狱被发现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再闹他一回,松一松筋骨!

“忠翊郎!”其余旧班班直震惊之余手忙脚乱冲上来帮忙捉拿。

赵构终于找到了帽子戴好,扭头就看见自己的宫殿仿佛被盗匪光临过,家具摆设歪七扭八碎裂一地,而那矮墩墩的人影在数名旧班少年武官的包围中渐渐打到了庭院外。侍从心惊胆战地绕过满地狼藉来到面前,颤巍巍地:“九郎,您无碍吧?”

九岁的赵构神情呆滞,木然地点点脑袋,他已经承受过世上最残酷的刑罚,世上任何大场面都无法再震慑到他。

打吧,打吧。最好将皇城打成废墟。

众人听到消息赶来时,武德帝姬和旧班少年班直们已经打到了御花园,那场面,端是飞沙走石地动山摇、落英缤纷杨柳倒拔!

赵官家张着嘴,目瞪口呆地望着自己心爱的花园、假山像大玩具一样被霍霍干净,顿时一股熟悉的天旋地转感觉袭来,老父亲他气晕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宋史·兵志一》:“禁兵者,天子之衞兵也,殿前、侍衞二司总之。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直。” 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禁军中又选出勇壮,作护卫皇帝的亲军,称‘诸班直’,地位在一般禁军之上。

殿前司诸班直之下,还有上四军,上四军,捧日军,天武军,龙卫军,神卫军,拱卫京师。

两者皆属于禁军范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