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种田的遇上个全家被流放的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理县县城没有青砖城墙,只有一个四米宽三米高的牌楼,两边用石块黏土做基底垒了个牌楼齐高的瞭望台,住着轮值的哨卡。

只有来往行商和本地商户们进出城门需要给些茶水费,本地百姓是不需要的。

打牌楼进去是不许牲口进的,需要把牲口停放在牌楼外,有同行的就自己守着,没同行的就放县衙收拾出来的草亭里,一次两文钱或是半斤青稞面。

百姓们自然是不可能关顾草亭的,银钱没有,粮食舍不得,所以都会把自己半大孩子带出来守着牲口,官道两边还有些没枯的野草,一边等大人出城一边牵着牛吃草。

一般都会隔出些位置来以防牲口们彼此打起来。

今日进城时村长嘱咐了吉东,让交四文钱去草亭放置两个牲口,带着地不熟的官二好生转转。

虽然很心疼这四个铜子,也觉得没二里路的主街没啥好逛,但还是遵从了父亲的交代。

官二此次是第二次进理县主街,第一次来的时候没有人身自由也没心情打量,现在看着这条几乎一眼尽收眼底的主街,和那街尾处还没他家以前一个小院儿大的县衙。

尽管感叹多次也还是被理县的萧条不停冲击。

开着的铺面没几个,门可罗雀,有的掌柜甚至坐在正中摆把躺椅。

有的不讲究的坐在自己门槛上跟隔壁闲牙打磕,有路过相熟的招呼一声让进门喝个茶水。

人气旺点的是主街正中间的杂货铺,门外竹竿撑着面招旗。上书“买里木提”杂货铺,下面跟着七个官二看不懂的塔塔族字符。

朱砂与青松两色的字体看着相得益彰。

一路上吉东不停的向官忱介绍着,官二一边听着不时点点头表示有在听。

越往里道路两旁摆着的背篓箩筐越多,是来以物易物的百姓。

官二仔细瞧了瞧,有的是晒干的牛粪饼,有的是晒干的野菜山珍,也有一些牛角或是木料雕刻的小玩意儿,藤编的小框背篓箩筐等。

没有粮食,很明显老乡们就是来换粮的。

县衙外支起了一个两米宽的摊子,摊子上是些布料,皮子,不大值钱的摆件。摊子前面是些家用的物件,和五六框的粮食。

有八九个衙役持刀驻守,官二见过的那个主笔正坐在一把藤椅上守着摊子。

他们二人到的时候,前面有几个百姓在探头探脑,但都不敢过去。

不一会儿主笔就像个敬业的小摊贩似的招呼他们过去瞧瞧,胆大的真就试探着往前迈了几步。

官二和吉东没犹豫,直接走上前去。

主笔招呼一声,一旁就走出个衙役来把框上搭着的麻袋掀开。

两框青稞面粉,一筐芋头,一筐白薯,一筐淮山,一框烟熏肉。

怪不得要用麻袋遮掩一二,这谁看了不眼红。

“青稞面粉现在就是十文一斤也买不到了,大人升迁感念乡亲们寒冬不易,现下八文一斤就出。”

“肉五文一斤,这些个木薯一文一斤。没带够银钱的明个再来,带了银钱的就再看看,不易物,只收铜子”大人本调令来得急,这些东西带走了费时间还不值几个钱,要是留下来还是便宜了新来的大老爷。

他们是万万不敢乱动心思的,大人赏的自然收着,就算大人带不走的他们也只敢收拾收拾放进粮仓。

都是老实巴交的汉子,没来衙门应差前都在泥巴里刨食,放牧,现成的粮食放面前也不敢动。

这年头就没有不怕官家的人,搞不好就得掉脑袋。

官二想了想觉得该多买青稞面粉,在这个大多数人手机都没有铜钱的地方,青稞面粉和盐晶就是硬通货。

冬日里去村民们家里换鲜肉,换更多的木薯类都是可行的。

吉东很眼馋,他阿父让他全换青稞面粉,八文一斤,他今天只带了五十文铜子还花去了四文,根本买不了几斤面,木薯类就不需要了,家里囤积得够多。

“劳驾您问问大人,买的多能再给些实惠么?”官忱埋头问道。

“你能买多少?买上十斤能给少五文,大人留了话的。”

十斤七十五文,一钱能买五十三斤还多,十斤青稞面又能换八十斤木薯,那可以花四钱买上贰百来斤青稞面粉,拿一半去找村民换木薯鲜肉,怎么也能吃上好几个月了。

到时候春种还能换种子,换牲口。

官忱开了口,“我想买四钱银子的面粉,您这还够数不?”

“呵,口气不小啊,只要你钱带够了,我这五百斤都能拿出来。”

五百斤倒是不用,吃不完不得放坏了吗,官二想着。

其实哪来那么多,大人私库里就只有不到五百斤面粉,还被杂货铺,铁匠铺,胡大力以及一些得了信的本地大户收罗了两百来斤走,还剩下一小半了。

主笔敢说大话,也是想着这寻常百姓家能拿出一钱银子都是稀奇,觉得这人拿话框他。

“那您给我称满贰佰一拾三斤罢。”官二说着掏出了一两银子来。

在场看到的人,眉毛都抖了抖,主笔也眼睛热了一热。

这是哪来的财神,大人说了把这批粮食卖完就带他去赴任,这一下子给完成了大半。

“你看你要不要再看看这几个框里的货物,再买点儿?”

“不了,面粉再买多开春要生虫子,其他的我家里都还有不少呢。”

“来人,过称装粮!”主笔声如洪钟,兴奋得满脸通红。

那一两银子把吉东也给惊着了,连忙吓着转头四顾,看到大家神色惊叹却无贪婪才松口气。

还好本地民风淳朴。

很快分装上了两个麻袋,官忱和吉东一人扛起一袋往城外走去。

那些乡亲们没有铜子儿,但也想换点粮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肯不肯换给他们,自发的跟了过去。

不一会儿就有一队人马不紧不慢跟了过来。

这可把吉东吓了个够呛,这是到了城外就开抢?

官二停下看了看,“乡亲们要是不嫌累请跟我到城外草亭空地,我把粮放上牛车就看看你们带来的东西。”

众人一听这话笑了起来,有戏,这小年轻愿意易物。

两个劳力正好的汉子各扛着百来斤粮食走一里多地也花了一刻多钟。

等终于到了草亭把面粉放上牛车,回头一看乡亲们已经自发一字排开,就等他上去瞧瞧了。

一堆背篓箩筐一字排开,他一个一个上前细看。

“老乡的这个绵羊毛皮子怎么个换法,摸着很软和。”

“那是,哈哈哈,我这手艺几十年了出不了错,你要是全要了话给我五斤面粉就成。”

有四张绵羊皮子,还有小半张卷好的牛皮,这个价格很实惠。

官忱点了点头,招呼一声吉东打开麻袋,给这个老乡换上。

老乡带着个木碗,那个木碗装一平碗差不多就是一斤面粉,吉东就给老乡装上五平碗面粉,那老乡乐呵呵提着一布袋面粉回了程。

官二又去那个牛角木雕那个相亲的框里看了看,觉得那两把牛角梳和两支簪子很是精巧。

一把木梳上刻着繁复花纹,一把木梳上钻了个小孔没刻花纹,都打磨得很是透亮光滑。

一支牛角簪子细长天枝式样,泛着淡青色,很是荧润;一支木簪子翎羽式样,很是灵巧。

“老乡,您这两把梳子并簪子怎么换?”

这个老乡是个的指甲因着这份手艺都变了形,手指手掌都一堆茧子。

“小郎君,可别嫌我多要,实在是这份手艺费心思得很,您看贰斤面粉怎样?”

“老乡您手艺很好,贰斤面粉已是您给的实惠了,去牛车那装面粉去吧,让我兄长给您多装半碗。”说着就把梳子簪子收进襟怀,小物件放身上才放心。

在看了看就都是野菜干,蘑菇干,晒干的木薯条和芋头红薯土豆之类了。

这些东西除了蘑菇干都价廉,又不上称一时不知道怎么个换法。

官二去换了一背篓土豆,这些天还没吃过土豆,有点馋,花去了五斤面粉。

然后又用土豆跟其余相亲们都换了些野菜干,蘑菇干,就是带的麻袋就剩一个了,只能全倒进一个麻袋里,等回去了再分拣。

换的差不多了,给没换成的道了歉,就打声招呼准备返程了。

没换到的也不心灰,他们再自己互相看看有没有得换,换到的也感念这小伙子人厚道长得还好瞧,真是品貌有佳。

把麻袋放板车里用麻绳固定好,官忱也坐上牛车后,二人这才踏上返程。

乡亲们还挥挥手喊着:“郎君们回程平安到家。”。

官二和吉东也挥了挥手笑着回应。

这跟老乡们易物的功夫他竟忘了他这次来,还为了去看看那三个跟他们分散了的家生子,等他想起来的时候都走出二里地了。

早在他们二人刚进县城的时候,沈逸和刚认识的小哥儿就进了山。

沈逸领着小哥儿去了上午他打草的地方,小哥儿乐呵呵跟着他一蹦一跳的下了沟。

“逸哥儿,你看你找的好地方,这里草可真厚实,我肯定能打满一大背篓。”

“行,我往前走走,免得待会咱两打挤。”

“还是我往前走吧,那边草深还得开个道。”

“没事,你就在这,我从这边走边割,一会儿就得走出十步远。”

袁小哥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看沈逸这么让着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沈逸听到后边没动静,回头看看,笑着跟小哥儿说:“我年长让着些也是应该的,你不是士气满满吗,快快割满一大背篓才好。”

“嘿嘿,我这就开动,你瞧好吧,我就是那什么满满捏。”小哥儿开开心心的弯下腰开始割第一刀草。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我出息了,三千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