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 > 第17章 你上你也行?

第17章 你上你也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力量,上令下达,使整个大汉王朝整合成一个精密坚实的大船,能够在掌舵者的指挥下快速前行】

推恩令?

诸侯王还没有反应过来,那画面又是一转,刚出现的那个中年老媪再次出现。

“元狩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叛乱事泄,被刘彻即时平息,自此诸侯的势力大幅度削弱,再没有对中央王朝的统治产生什么大的影响。诸侯的安稳是顺应了王朝发展历史的,对汉朝日后的强盛有很大益处。”

诸侯:有益处你奶奶个腿儿。

刘安&刘赐:刘彻小儿不削弱我们,我们会反?我们都是刘家人,高祖听见了肯定不会同意。

没想刘邦听到这些,只是叹口气,跟他身边那奇怪少年道:“我当时郡国并行,是逼不得已而为,那么多有功大将,总不能连个侯都不封?可是我封我儿子为王,怎么听她的意思还是不对的?”

许森理解不了皇帝的疑惑,只好推推水杯给他:“喝口水。”

逃到北地的韩信听见这话只有冷笑:“所以这个王只有你刘家人能当?没想到你自家人也斗这么厉害吧。”

提前被曝叛乱的刘安刘赐不约而同找起方士来———他们要跟高祖告状。

天镜里头的画面又一换,这次出来的是个年轻些的男人,至于随着他的出现而显现的一行小字仍旧是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桑弘羊司马相如等文学侍臣都应召去了未央宫,他们自觉的将这些字的写法都誊在了绢布之上。

刘彻安抚卫子夫几句,叫侍卫过来将椒风殿围了两圈他才去未央宫,路上再次下旨:“让卫青去未央宫候见。”

卫青走在宫里曲曲折折的小路上,总觉得有不少视线落在他身上。

几个武将从后面走过来,又有人回头打量他,目中含着不忿神色,转头说道:“家奴之子也能被天上人誉为将星?那我们岂不是要成为将神了。”

满以为天上人解下来要说的是他们的人,那年轻些的男人一开始就是:“其实在卫青、霍去病冉冉升起之前,大汉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武将,前一波的将才基本上断茬,后补的能力跟不上。

最有名的只有一个李广,但他的军事才能,在卫霍二人面前,说一句荧荧之光与日月争辉,一点都不算贬低他。”

作为同样应召入宫的武将之一的李广,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刚才嘲笑卫青那人,面上神情瞬间精彩无比。

这是什么天上人,怕不是哪里出现的妖孽?

可见与人的利益相背,别管你本身是神是妖,对于人来说,有利的便是神,无益的就是妖。

只不过这一个武将的利益,并不和其他人相通。

李广看了卫青一眼,敌意不大。

如果卫青的才能足以担当大汉将星这个名头,那是上天怜悯大汉。

只霍去病这个名字找遍满朝文武也没有。

怎么可能有?那是我才一岁多点的外甥啊。

卫青心中忐忐忑忑。

“龙城大捷,是卫青的军事才能第一次显现。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汉武帝本人的秉性气质,决定了他不可能像父祖那样愿意用和亲换得一时苟安。

况且当时的汉朝经过三代休养生息,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这一次,汉武顶着朝廷上下的反对,毅然出兵。”

“这一次出兵,共有四路,一路由车骑将军卫青带领,从上古出兵。一路是公孙敖,发兵代郡。一路是轻车将军公孙贺,云中郡发兵。再一路便是宿将李广,他从雁门郡发兵。”

伴随着这个年轻人的讲述,那画面上出现了非常神奇的一幕,一片用泥土、草皮打造出来的山川地势上,一队一队穿着盔甲的小人,从标着上古、代郡、云中、雁门地名的四处显现,就那么在那一片平地跑着,像是巫师捏出来的会行动的小人儿。

没有给人恐怖的感觉,反而很有种让人想笑的亲切感。

汉武帝跪坐在外面,两旁是已经到来跪坐下来的文臣武将,他们看着天上的画面,只觉头皮一阵阵发麻。

所有人都意识到,本来平淡无波的生活,要因这次的天生异象而掀起滔天大波了。

窦太后一手提拔上来的两位丞相,许昌、庄青翟在宫门口遇到,刚从车上下来的两人对视苦笑。

高祖不满外戚干政了啊,以如此方式警告他们,他们还是识相一些,主动辞官吧。

Q大的这位年轻的史学教授还在说着:“但这一次战役,只有卫青一路军获得大捷,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这是汉朝与匈奴的对阵中首捷,且是大胜,完全打破了汉高祖白登之围败于匈奴之后笼罩在汉朝臣民头上的阴云。

秦时将匈奴远远驱赶到草原深处的神话,在汉武帝时期被接续了上来。”

天镜出现之前刚刚逃回长安宫的刘邦因为白登之围几个字,不好意思的挠挠额头。

画面转换,天与地相交之处是茫茫的草原,俯视前进,出现了隔壁荒滩,以及一闪而过的沙漠明珠---绿洲。

一群骑着马的匈奴人提着大刀闯进边境小镇,街巷之中的安宁瞬间被打破,一股股鲜血喷洒在地上、墙上。

年轻女子被那些张狂大笑的人抓在马背上,老的小的全被砍倒。

短短几分钟时间,一个宁和的小镇成了人间炼狱。

跪坐在地的刘彻一瞬间挺直身体,腮帮子紧紧绷着。

【居无恒产的匈奴人与强盗无益,虽然他们也有王廷,但维持运转的模式完全不同,战争是他们维持生存的主要手段,只有在战场上打败他们,他们才会表达出相对和平的诚意。有汉一朝,和亲的羁縻政策虽然没有完全终止,但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武帝元朔二年以前,和亲是汉朝求安,但经过汉武帝强势的对匈政策,匈奴不堪战争重负,希望息战和平。】

讲说中,出现的是一队队向着北方行驶的车队,财物厚重,美人垂泪。汉武帝出现之后,却转换了一番景象。

唰唰唰,臣子们的目光都投降跪在中间上首位置,此时还十分年轻的皇帝。

刘邦道:“怪不得我这孙儿被称为汉武帝。”

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B大史学院副院长再次出现,她说道:“汉朝对匈奴的战争,有三次战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分别是元朔二年,武帝派卫青由云中出兵,将秦朝末年由蒙恬收复的失地河套地区再次收回;

元狩二年,霍去病和他舅舅一起上了战场,他两次出兵匈奴,仅这两次共斩匈奴贵族百余人,杀敌四万有余,这一次对匈奴的打击是很大的。而毁灭性的打击来自元狩四年,”

刘彻的眼睛都瞪大了,杀了那么多敌军还不是对匈奴的毁灭性打击。

“这一次卫青、霍去病率二十万大军,深入沙漠,将匈奴主力全部歼灭。经过这三次重大打击,匈奴不得不退到远离汉朝的地区苟且生存。在这对战神甥舅手下,汉匈力量自此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

副院长说着露出会心的笑容,双手也做出个上下翻转的动作。

甥舅?

看到卫青走来,刘彻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快速走过去将卫青的手握住,激动道:“仲卿,朕之蒙恬啊。”

一开始嘲笑卫青的那人,此时嘴巴已经合不拢了,虽然他对自己挺有信心,但天生人说的那种战绩,他似乎的确达不到。

不过他们真有那么强吗?

刘邦嫉妒了:“我这孙儿怎么如此运气,得到这两员大将!”

“你外甥呢。”刘彻问道,难掩激动,“朕要见见。”

按照天上人说的年份,可能霍去病现在还是个孩子,但没关系,他可以先带在身边教导。

卫青更加有种肩头被放上千斤重担的感觉,不得不比以往更加的小心谨慎:“陛下,去病,现在刚刚一岁零五个月。”

刘彻:---

刘彻的激动平静下来,才一岁多啊,但他感觉有些等不及要看自己的爱将横空出世。

想到这里,刘彻赶紧在心中告诫自己,切不可因为还没有到来的功绩而骄傲自满,毕竟一切都还没发生呢。

“每一个王朝的兴盛,都与皇帝本人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关。在汉武帝当政之后,他任用人才便是不看出身的。因此才有了后来汉武一朝,那么多彪炳后世的文臣良将。”

“但是因为皇后卫子夫的关系,卫青霍去病始终被时人归入外戚,凭军功得来的封赏,总会被一些正统文人和裙带关系扯在一起。

大家要知道一点,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人是很霸道的。历史上不少人物,都经历过儒家式被黑。到我们今天,以是否有利于人民大众、是否有推动历史发展为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才得到了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天才型的军事家———”

这次说话的依然是那个女教授,再次引发了不少汉朝文人的不满。

不同时空的吕后刘彻却都没有特别的反应,他们想的是女人说的那两个标准。

史学系副院长说完这些就转换了画面,又是一群似汉朝但令他们看来四不像的人,演绎着他们汉武时期的故事。

【王朝强大了,皇帝的文治武功达到顶峰,其他的矛盾开始出现,皇帝本人的逐渐昏庸与中央集权相结合时,发生的威力令人难以想象。公元前91年,从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举报巫蛊咒上为开端,引发数万人死亡的巫蛊之祸拉开序幕,最后以太子刘据自杀为结局,汉朝从皇室的内斗逐渐从兴盛的顶端滑落。】

这下刘彻高兴不起来了,什么东西?你能不能说的仔细点?刚才还是鲜花簇簇夸朕雄才大略,转头就说寒冬冷风讲朕昏庸,连一个转折都不给的啊。

知道你们天上人一说话便不带一个字的废话,但透露的消息能不能别这么密集?

演绎的画面更不给刘彻面子,一个没有半点帝王威严的中老年人穿着龙袍,指着满阶下的文臣似乎在说什么不好的话。

底下的人跪了一地,接着是刑场人头滚滚。

看到这些,民间的百姓们一个个胆颤神惊。

椒风殿的卫子夫心口一阵紧似一阵,刚才似乎有人说她是皇后卫子夫,她就好奇,这个太子刘据,是她的儿子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