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后竟成系统种田工具人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路锦眠走在乡间小路上,暗中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沿路看见了好几条河流。

河水清澈见底,隐约还能看清里面的鱼。

看样子这些河流都没有人刻意进行鱼类养殖,只是有一些野生的鱼类在里面自然繁衍。

鱼可是好东西呀。

路锦眠特意留了心,问李老汉:“这河里的鱼可真肥呀,是哪户人家养在这里的?”

李老汉奇怪地看她一眼,笑道:“丫头,你想吃鱼直说便是,这鱼没人养,我中午去抓几条,晚上我们就吃鱼。”

路锦眠在昨晚的晚饭里没有看见肉类,别家飘出的香气也没闻到肉味。

她本以为只是村中太穷,家家户户都很难吃上肉,自家养的鸡鸭都舍不得吃。

这类情况在现代的农村也是有的,社会再发达,穷苦人家也不会少。

路锦眠注意到李老汉家连这些常见的家禽都没有养,只养了一头老黄牛,餐桌上更是无肉可吃。

出来走了这几步,路锦眠惊讶地发现村中河流遍布,河中的野生鱼类也十分丰富。

如果实在无肉可吃,为什么不吃这些唾手可得的鱼呢?

正在此时,只听李老汉又说道:“抓一两条便够了,我不大喜欢鱼腥味。”

不喜欢吃鱼吗?

路锦眠“哦”了一声,往前疾走两步,走到和李老汉并排的位置,继续问道:“村里其他人也不喜欢鱼腥味吗?”

她问得露骨,若是其他人到此时可能已经察觉到不对了,可李老汉从小便看着路锦眠长大,对她不设防,压根没往别处想,只当她是从前被父亲保护得太好,有些不谙世事。

李老汉道:“嗐,咱们这块儿鱼太多了,谁都不稀罕这东西,便是想运到别处卖也没法弄。”

路锦眠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如果真像李老汉说的这样,这附近水网密布,家家户户都不稀罕吃鱼,那鱼在这里就没有市场。

毕竟鱼离了水不能活,运输过程比畜禽类麻烦得多。

搞不好这里所有地方都遍地是鱼,在农村想吃鱼随时都能抓,那就更没有必要把鱼到处运来运去了。

路锦眠目前还不能确定这片大陆有没有类似于城市之类的发达地区,也许只有在那样的地方,才会有人愿意花钱去买鱼吧。

但是很显然,那样的地方离这个小村很远,村人们每日劳作应付繁重的田赋已经很辛苦,不会再有多余的时间想其他心思。

路锦眠记得,在古代,商人地位地下,人们宁愿种地也不愿意去做生意。

对比现代,这种情况直接来了个大反转,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普通农民辛苦耕种依旧只能勉强饱腹。

可是她要是想带领村人们发家致富,最有可能的一条路径就是发展商业,这一步是逃不开的。

看来想要说服这些农民跟她一起经商,她肯定要费一番口舌了。

可见她的前进路上势必会遇到一些阻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若是日后有机会,还要给村里的孩子们请个教书先生才是。

在这样的封建社会,路锦眠不能明目张胆违反这个世界的法则,因为她没有能力完全改变这一切。

路锦眠想清楚这些问题,心下安定了些,身边的李老汉也在这时停下了脚步:“到啦。”

眼前的景象开阔了些,周围是大片金黄色的稻田,路锦眠粗略估计了一下,她正对着的这块地至少有五六亩。

路锦眠以前没有收割稻子的经历,不过她跟着李老汉有样学样,很快动作就逐渐熟练起来。

她不清楚稻田的具体划分范围,因此紧紧跟在李老汉身后,不随意移动位置。

李老汉下了地,手里镰刀挥舞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割倒了一大片。

他伸手抹一把汗水,回身时看见路锦眠动作慢吞吞的,心知这娃干不动这么重的活,于是让路锦眠歇着。

以往都是老路和李老汉一起干活,老路是个精壮的汉子,每次干完自家的活,还能帮李老汉干活。

现在老路不在了,李老汉也不舍得让老路闺女长时间干重活。

很快他割完一道,便吩咐路锦眠把割下来的稻子堆放好。

这样吃完午饭李老汉直接推着车来,就能把地上的稻子运回家去。

路锦眠自然不肯一直闲着,尽管她效率低,但是她也尽量不拖李老汉的后腿。

她把地上割过的稻子堆放整齐后,又捡起镰刀继续割。

日头越升越高,眼看着快要到中午了。

余娘子下地回来,看见李老汉和路锦眠两人还在稻田里挥汗如雨,忍不住关心了一句:“现在太热哩,回家去歇一歇再来吧。”

李老汉随口应了一声,继续埋头割了起来。

路锦眠也一言不发,努力加快速度收割水稻。

余娘子见劝不动他们,也便作罢了。

谁不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好呢?李老汉一家再加上路锦眠,只怕都完不成田赋的任务。

唉,难呐。余娘子叹口气,摇了摇头回家去了。

李老汉和路锦眠两人彼此心里都清楚,水稻收割的工作量很大,可李老汉年事已高,路锦眠又是个弱女子,这样的组合劳动力实在是低下。

如果不尽快把水稻收割完,这一年的劳动成果大半都要折损掉。

因此两人争分夺秒,比其他人都晚回家。

正午时分,路锦眠和李老汉才放下镰刀,回家吃饭去。

红红已经懂事地把早上的剩饭在桌上摆放好了。

路锦眠干了一上午活,早已饿得前心贴后背,端起碗就是一阵狼吞虎咽。

吃完午饭,李老汉和路锦眠说现在外面不能干活,要等到太阳下去一点才能去地里。

路锦眠回屋午休了片刻,醒来后李老汉已经去地里了,她急忙追赶过去。

下午去干活的时候,李老汉推了车,晚上一趟趟把水稻全部搬运回了家。

如此又是三四天,路锦眠在干活的间隙一直在抽空琢磨赚钱的事。

这里的气候条件接近于前世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倒让路锦眠想起了书本上看到过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

书上说,用池塘里的淤泥种桑树,用桑树养蚕,用蚕粪喂鱼,鱼的粪便又增加了池塘里淤泥的营养成分,如此循环经济效益很高。

路锦眠旁敲侧击问过李老汉,村里养不养蚕,李老汉听了连连摆手:“老汉我年轻的时候,是见到过有人尝试着养蚕,可是蚕精贵着呢,养不好,全都养死了。”

路锦眠依然不死心地追问:“现在还有人尝试着养蚕吗?”

李老汉摇摇头:“反正咱不会养。”

路锦眠以前也养过蚕。

记得那时候好像是举办什么活动,全国上下所有中小学生都被发动了加入养蚕大军,人们满世界地寻找桑叶,小区里的一棵小桑树很快就被薅秃了叶子。

路锦眠养的二十条蚕宝宝全部顺利结茧的那一天,她高兴得像是收获了什么珍贵的礼物一样,还特意花了两块钱零花钱奖励自己一根冰棍。

那时候养蚕主要是为了好玩,而现在路锦眠再提起养蚕却是为了生计。

她想,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应该让村里人试着养蚕。

蚕丝可以做成丝绸,丝绸可以做衣服。

路锦眠以前学的是服装设计,要是能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在做衣服的时候大显身手,那么离任务成功也就不远了。

路锦眠对完不成任务心理上还是有一些恐惧的。

她这些天每天都和李老汉一起收割稻子,给稻谷脱粒,封存粮食。

可是系统一直都没有动静,财富值也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光秃秃的0。

路锦眠一边心不在焉地挥舞着镰刀,一边想着财富值的事情。

耳边突然传来急促的呼救声。

“救命啊!”

“不好啦,有人落水啦!”

李老汉反应很快,立刻丢下手中的镰刀,一跃而起。

不过他年龄大了,腿脚远不如年轻时灵活,一跃而起不成,反而意外扭到了脚。

他身旁的人比他反应还要快,在他爬起身之前,一个敏捷的身影飞快地从他身边窜过去,扑向那一片水域。

路锦眠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池塘边,毫不犹豫跳入水里。

在池塘距离岸边稍远的位置,一个身材壮实的孩子正手舞足蹈地在水里面胡乱扑腾,溅起好大的一片水花。

路锦眠奋力向他游去。

这个孩子叫大牛,这几天路锦眠偶尔会看见他在岸边玩耍,今天可能是玩得入了迷,一不留神掉进了水里。

路锦眠快要够到大牛手臂的时候,大牛的身子忽然往下沉了沉。

他似乎失去了全身所有的力气,挣扎的动作幅度变小,方才胡乱扑腾的时候运气好还能增加一点浮力,现在失去了这点运气,他的身体正飞快地往下沉。

路锦眠心里捏了一把汗,赶紧以最快的速度伸出手去,一把捞住了大牛的手。

大牛感觉到有人来救他,立刻紧紧抓住路锦眠的手。

路锦眠游到他身边,柔声安慰道:“大牛,没事,我来救你了。”

大牛感动得眼泪汪汪,一时间分不清他的脸上是汗水还是泪水还是湖水。

他坚定地对路锦眠说:“眠眠姐姐,我相信你可以把我救上岸去。”

其实此刻路锦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原主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很弱,路锦眠穿越以来每天都要干很重的农活,饮食却很粗疏,身体已经处于透支的状态。

刚才她听见呼救声,第一时间赶过来是出于本能。

当时她也没想到原主的身体素质这么差,可是一下水她就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

路锦眠使劲握了握大牛的手,感受到对方的手掌也在用力地回握住她的手。

孩子的信任就像是给路锦眠注入了一道新的能量,路锦眠原本体力已经快要耗尽,这下似乎恢复了一点力气,又重新用力地踩起水来。

其他几个在附近地里干活的人听见呼救声也急急往这边赶来。

有好几个精壮的汉子都跳下水往路锦眠他们这边的方向游。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路锦眠的身体也越来越沉重。

但她一直紧紧抓着大牛的手。

闭上眼睛陷入彻底的黑暗前,路锦眠乐观地想,或许再睁眼时她又穿越到别的地方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