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刚穿越就成了亡国公主 > 第64章 法律与教育

第64章 法律与教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人闻言,似乎觉得直接用大禹朝的法律,是个不错的方案,于是也将目光移向了郁宁。

郁宁明白众人的心思,但是却摇了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不行,大禹朝的律法繁冗古板,对我们现在的情况并不适用。”

见到大家似乎依旧有些不解,她简单的举了两个例子。

“比如,大禹律中将百姓分良人和贱籍,这与我们在清宁城中推行的观念相违,绝不可再实施。”

“再如,大禹律中,户婚规定,只有男子能承袭田产,女子不能继承遗产,这也与我们现在制定的土地租赁条例相违。”

郁宁接连举了几个例子,众人也听明白了,完全套用大禹律法,在清宁城确实不太合适。

“公主所言有理,不过属下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套用大禹律法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比我们完全另起炉灶,要容许许多。”

苏浮生前面一直没有发声,此时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应该是在场唯一一位,熟读大禹律法的人,也是大禹朝真正的朝廷命官。

他的话,郁宁还是很重视的,闻言不禁沉思起来。

她原本的计划是想在清宁城中,实行全新的制度,但是想到现实的情况,她不得不承认苏浮生说的话很有道理。

毕竟,自己也不是法律系人才,更不敢确保一定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法律。

更加重要的是,法律主要是管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果脱离社会的实际情况,人民的认知程度,制定出来的法律,并不一定能够适用。

在大禹朝的律法基础上修改,既能保证体系的完整程度,也不会一下子跨步太大,导致制定的法律脱离实际。

“苏大人那里有关于大禹律法的典籍吗?”

郁宁思考后,终究是接受了苏浮生的建议。

苏浮生闻言,点了点头,“上次进城,属下在泉州城弄了一套完整的大禹律籍,现在就放在住所里。公主需要的话,立马就可以取过来。”

郁宁点头,让他去拿过来。

苏浮生应声而下,不多时就带着一筐书籍匆匆回返。

“这么多!”

王桓是被强拉过来讨论的,此时见到苏浮生拿来这么多大头书,当即跳了脚。

郁宁看着这么大框,也有些惊讶。

幸好,苏浮生搬来的路上,遇到了进城参加会议的谢维,帮他抬了抬,不然他一个人恐怕还搬不动。

“大禹律所有典籍都在这里了!”

将书筐放在地上,苏浮生重重喘了口气,这是他专门为清宁城准备的。

“这么多书,看完都得费不少功夫吧!”

廖蓉蓉从小就不喜欢看书,此时看着这满满一筐的典籍,脸上再没有了以往的从容。

厅中其余人,此时面上也有些艰难。

只有张川,他不识字,觉得这事与自己应该关系不大,还保持着镇定。

郁宁看着这么多书,也不禁伸手扶住额头。

“慢慢来吧,我们先分一分工,挑着紧要的内容先定下来。”

虽然头痛,但是郁宁知道这事早晚得面对,只得强打起精神,勉励大家。

接下来,郁宁让谢维和翠屏将筐中的典籍一部部搬上书案,开始分发任务。

任务情况,大致总结如下。

关于体制、官职等制度方面的由郁宁自己负责。

关于刑事、犯罪、惩罚一块的由苏浮生负责。

关于军事、边防、治安等事宜由张川和谢维负责。

是的,虽然张川很惊讶,并极力表示自己看不懂律法,也没能推脱掉这件工作。

谢维担心这件事落到自己一个人头上,更是积极的表示,自己可以帮他读律文,还可以请自己母亲教他识字。

郁宁更是态度坚决,表示一定要张川亲自参与,并对让他识字这件事非常赞同。

张川没能推脱掉任务,还得了个识字的功课,再不能保持事不关己的态度。

剩下的云姑姑负责民生相关的律法、如户婚等。

廖蓉蓉负责税法相关的,包括民税、商税,还有民间契约管理等商贸财务相关的事情。

大禹律法主要就是这几个板块,其中苏浮生的任务应该是最重的。

在大禹律法中,刑法相关是内容最多的,这也确实是维持秩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剩下的人,见到没有自己的任务,都不禁漏出逃过一劫的欣喜。

不过,郁宁没有放过他们。

其余人全部被分到另外几人手下,协助完成其工作。

散会之前,郁宁与众人约定了讨论进度的时间。

每十日,众人集中讨论一次,争取在半年内完成这件事。

当然,这期间,大家也可以在城中收集民众意见,也可以召集有才之士,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散会之后,每个人走出议事大厅,都抱了两本厚厚的书籍,脸上挂满愁容。

接下来一段时间,城内的人,经常看见几位管理者,无时无刻都在翻阅书籍。

大家无不赞扬,果然不愧是管理者,竟然这么好学。

一时间,竟然在岛上掀起了一阵好学之风。

张川不识字之事,提醒了郁宁要抓紧岛上的教育。

趁着这无意间引起的学习热潮,她宣布将在清宁城中建立一所学院。

清宁城内所有人,不论是临时还是正式身份卡,都可以凭卡报名,学院内一切费用全部免除。

为了保证所有工作的人,都能有时间入学,郁宁还调整了大家的工作制度。

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每人可以工作五天,休息一天。休息日如果是用来入学,工资可以照常发,如果没有入学则不发。

这也是为了激发大家入学的积极性。

此公告一出,轰动全城。

大家第一次见到还有免费入学的好事,而且这一天的工资还照常发放。

这对于生活在大禹朝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时候的知识,还是贵族阶级的特权,平民百姓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这一块的东西。

像苏浮生这样,出身寒门,还考中状元的例子,可以说是万中无一。

沸腾过后,新学院迎来了一波狂热的报名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