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带着物资回来做知青(六零) > 第121章 亲妈到了

第121章 亲妈到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21章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赵茜的亲妈秦美兰。

秦舅舅带着一身伤回去,见到妹妹秦美兰先是埋怨一番,又讹诈她一百块钱,这才去医院看病。

秦美兰见哥哥受伤,就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秦舅舅自然不会瞒着,不仅没瞒着,还添油加醋说了一番。

把自己说成小可怜,把程元谨和沈黎说成仗势欺人的恶霸。

“你不知道,到了那里我就说要接俩孩子回去,还说你想两个孩子了,程元谨问也不问,上来就拳打脚踢,还有他那个新娶的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啊,不仅不拉架,还在一旁帮忙打我,你看我这脸这身上,全是伤。”秦舅舅疼得龇牙咧嘴。

舅妈得了消息赶过来,见到自家男人鼻青脸肿,立刻哭唱起来,还说要给自家男人报仇。

秦舅舅盯着秦美兰:“妹妹呀,哥哥我是尽力了,你那两个孩子白养了,养了这么大,成了别人家的了,她们管程景初叫妈,你生了他们,养了他们,他们长大了该报答你了,竟喊你的仇人叫妈,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儿呀。”

他回来越想越生气,发誓要把外甥女接回来。

自己去不成,那就让亲妹子去。

妹子可是亲妈,程元谨和他媳妇儿还能拦着。

指定不能拦着,否则,别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们淹死。

秦美兰一听立刻炸毛,开口骂起来:“那个贱人,我就知道她没安好心,还有两个小白眼狼,我白养她们了。不行,我得把人接回来,想要我闺女,门儿都没有。”

为以防万一,亲家舅舅做足了准备,听到赵茜就在军区,赵楠在制药厂上班,这才让秦美兰来接女儿。

秦美兰是昨天下午到的,直接去了洪山大队,准备找程景初算账。

她到了大队才知道,程景初不在。

听大队的人说,程景初来了军区,儿子不在家,帮忙照看儿媳妇和孙子。

听到这件事,秦美兰更气。

凭什么程景初有儿有女,而她只有女儿。

于是秦美兰就来军区找程景初。

她了解程景初的性子,温和谦让,不与人为敌,说白了就是好欺负。

秦美兰运气好,刚到军区就看见程景初骑车出来,立刻上前把人拦住。

“程景初,你还我女儿,你女儿死了,就想霸占我女儿,你可真卑鄙。”秦美兰怒气冲冲,说话一点不客气。

秦美兰是蛮横不讲理的性子,程景初不想和她计较,下了车子和声和气道:“你找女儿找我做什么,我没见过你女儿。”

说完推车想走。

“你胡说,我都打听清楚了,我女儿就在军区,还有一个在制药厂上班。”秦美兰抓住自行车把手,不让她走。

“既然你都知道,就去找人啊,找我做什么,我又管不了你女儿。”程景初笑着道。

秦美兰指着她:“你胡说八道,我女儿都喊你妈了,你还说管不了她们。”

程景初见她胡说八道,不想再理她,推着车子就要走。

这个女人就是蛮不讲理。

秦美兰死死抓住车把,和程景初争执起来。

不远处的警卫员看见了,让人回去找沈黎,然后小跑车过来询问情况。

他认识程景初,知道这是程团的母亲,就让秦美兰松手。

秦美兰怕程景初走了,她找不到女儿,便死拉着自行车不放手。

警卫员喝令她放手,再不放手就把她带走关起来。

秦美兰害怕,这才放手,向警卫员诉苦,说程景初抢了她女儿。

对于赵楠和赵茜的事儿,警卫员多少知道一些,都是听那些军嫂们说的。

这时看向秦美兰眼神都变了:“就是你想卖闺女,给侄子换前程?”

秦美兰:“……”

这事情隐晦,她从没跟女儿说过,她们是怎么知道的。

怪不得两个孩子会离家出走,还找到了程元谨。

原来是知道了。

可知道了又怎么样,她是她们的亲妈,为她们的前途着想,不应该吗。

“什么卖女儿,谁说我卖女儿了,我给女儿找了个好人家,让他嫁过去过好日子,怎么就成了卖女儿了?”秦美兰狠狠瞪着程景初,“肯定是你在造谣,她们都是我生下来的,我怎么可能卖女儿。”

她越说越生气,上前几步,伸手要撕程景初。

沈黎接到消息后,给制药厂那边打了个电话,立刻带着赵茜赶过来,就看见秦美兰要打人。

“你做什么,给我住手。”沈黎扯着赵茜,“记住我说的话了吗,按我说的做。”随后走过来站在程景初旁边,这人要是敢动手,她不介意大女人。

跟她一起来的还有不少人,有家属院的军嫂,有学校的老师,还有路上碰见想看热闹的人。

赵茜说记住了,远远看见秦美兰,在舅舅家受的委屈,表弟表妹的轻视,舅妈的白眼,亲妈让他们委曲求全,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眼眶不觉红了。

别人的妈妈都护着孩子,为什么她们的妈妈只会为表弟表哥着想。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就因为他们是女孩子吗。

妈妈这次过来,是想把她们接回去,卖了换钱,给表哥买工作。

她坚决不回去,想到了沈黎对她说的话,使劲眨眨眼,让涌出来的泪意落下来,跑过来一把拽住秦美兰,哭着喊着道:“妈,你怎么来了,你别接我们回去好不好,我嫂子和哥对我们很好,姐姐进了制药厂,我能继续上学,哥嫂说了,会供我上大学,我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没人指桑骂槐说我,更不会打我,我不想回去,更不想姐姐嫁给老男人,给人当后妈,妈,你是我亲妈,你要为我们着想,我求你了,我给你跪下给你磕头,你放过我和姐姐吧。”

她说着,直接跪下,给秦美兰磕头。

小丫头嘴皮子利索,该说的不该说的一口气全说了。

秦美兰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围观人用异样的眼神盯着她。

这是怎么了,画风不对呀。

这些人不应该嘲笑程景初吗?

嘲笑那贱人抢了她女儿。

沈黎走过去把赵茜拉起来:“放心吧,只要你不愿意走,我们不会把你赶走,我们曾经说过的话,一直算数,这是我给你的承诺,也是你哥给你的承诺,我们一直把你当自家人。”

众人见到这一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更是指责秦美兰。

“这是亲妈吗,我看是后妈还差不多,把女儿嫁给老男人,这都是人干的事儿吗?”

“后妈也不能这么干,这就是个黑心肝的。”

“这样的人就不该让她有孩子。”

这时候,沈玉清带着赵楠过来。

赵楠过来看见秦美兰,一下子红了眼眶,委屈地泪水直往下流。

也按照沈玉清说的,哭着喊着诉苦:“妈,我不会跟您回去,更不会给人当后妈,您就死了这条心吧,表哥要前程就拿我们去换,我们不同意。”赵楠指着远处哑着嗓子,让秦美兰赶紧走。

周围的人还在指指点点。

面对外人的指责,女儿的责备,沈黎的鄙夷,程景初的置身事外,令秦美兰压抑到极点,羞愤难当。

她抬手打在赵楠脸上:“你在胡说什么,我都是为你好,那人年纪大了些,家里有钱,你下辈子不愁吃不愁穿,不好吗?”

赵茜跑过来扶住姐姐,哭着瞪秦美兰:“你滚,我们再也不要见到你。”

赵楠早已泪流满面,捂着脸失望看向秦美兰:“你生养我们一场,等你老了,我们会给你养老,你想让我嫁给老男人,绝不可能,从今日开始,我和你断绝母女关系,明天我会登报声明,从今以后,你就跟着你侄子过吧。”

“二姐,不能给她养老,她不稀罕,她稀罕她侄子,还说侄子会给她养老。”赵茜抿了抿唇,又道,“离家前,爸爸给她钱了,我看见了,很厚一沓,爸爸让她把咱们抚养长大。你看,她有钱不给侄子买工作,非要卖了我们。所以不用咱们给她养老。”

听到这番话,秦美兰又气又怒想打赵茜。

沈黎推警卫员一把,让他拦在秦美兰和赵茜身前。

警卫员回头看一眼沈黎,见她颔首点头,厉声责令秦美兰离开。

秦美兰被人拉着,也知道讨不了好,愤恨瞪向沈黎和程景初,放几句狠话,不甘不愿离开。

沈黎谢过众人帮忙说话,又送走程景初,带着赵家姐妹和沈玉清回家。

路上沈玉清问沈黎:“这事儿解决了吗?”

沈黎看向赵家姐妹。

能否解决还要看他们俩。

赵楠抹了把眼泪:“明天就能彻底解决。”

沈黎看一眼沈玉清,点头示意他放心。

赵家姐妹倒是有骨气,有点像程元谨。

赵楠上了班,手里有钱,断绝关系的声明登在了《人民日报》上。

*

沈黎看着声明,心情愉悦,对王招娣道:“那姐妹俩有魄力。”

王招娣是他干嫂子,不忙的时候就来串门。

程元谨又不在家,顾长江就让她多跑跑,给沈黎帮帮忙。

“可不是,要是换成我,可没有这样的魄力。”王招娣手里拿着鞋底儿,笑着道。

她能有今天的日子,得感谢沈黎一家人。

要不是沈黎,她进不了制药厂,更不会嫁给顾长江。

顾长江虽是大老粗,可对她极好,对女儿也好,把女儿当成亲生的,冬娃子有的,女儿也有。

她手里的这双鞋,就是给冬娃子做的,男孩子在山里乱窜废鞋。

顾长江给他买了球鞋,冬娃子嫌臭脚。

王招娣就想给他做双千层底儿,布鞋不臭脚还养脚。

程元谨忽然推门进来,直接搭腔问:“谁有魄力?”

话落人进了屋,脱了衣服和帽子,坐到沈黎旁边,下意识伸手想摸她的肚子,见王招娣看着自己,又把手缩了回去,讪笑两声:“嫂子也在啊。”

王招娣有眼色,借口去看看女儿,转身走了。

程元谨这才把手放在沈黎肚子上:“他有没有闹腾?”

沈黎哭笑不得:“还没成型呢,怎么闹腾?”

“你不能吃不能喝,还浑身懒想睡觉,不是闹腾是什么,还没成型就闹腾,等成型了指不定怎么闹腾呢。”程元谨满脸幸福感,“对了,你们刚才说谁有魄力。”

沈黎把秦美兰来接孩子的事说了。

程元谨担忧:“那女人不论理,她没伤到你吧?”

“我俩没说话,她来接女儿的,我就把赵楠和赵茜顶前边,他们是母女,又是当事人,说话更直接些。”沈黎道。

“这就对了。”

程元谨看了看时间,中午十一点多了,起身去厨房。

沈黎跟着过来:“你要做饭吗?”

“难道不行?”程元谨回头。

他跟人讨教了几次,做饭手艺有所提高,肯定会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确实是个大惊喜。

饭菜没糊也熟,就是齁咸,咸得发苦。

一共俩菜,鲈鱼炖豆腐,炒茄子。

尤其是炒茄子,比咸菜疙瘩都咸。

沈黎吃了一口,虽没吐出来,却喝了好几口水。

程元谨直接吐了出来,让大家都别吃了。

“你这是把卖盐的打死了?”沈黎眉头舒展,盯着两盘菜问。

徐蕴很不理解:“叔叔为什么要打死卖盐的?”

他跟卖盐的有仇吗?

“因为你叔叔打死了卖盐的,就能把盐搬回来了,咱们能多吃点盐。”沈黎笑着解释。

徐蕴和程静皱眉:“婶婶说了,盐不能吃太多,不然容易生病。”

程元谨:“……”

最后,沈黎指挥程元谨做了鸡蛋面条,一人一碗,每人也吃了个肚圆。

饭后,程元谨要去副食厂买菜,明天好招待老丈人一家。

沈黎拦住他:“别去了,现在去太晚了,肉和菜都卖光了,明天一早再去,我陪你一起去。”

程元谨这才作罢,看了一眼没有要洗的衣服,就道:“衣服留着我洗就行。”

孩子多洗衣服不算轻松。

“这几天我没洗,妈过来了,天天帮着洗衣服做饭,”沈黎端着碗去厨房刷碗。

程元谨接过碗去厨房:“有什么活我来做就行。”

“我又不是瓷娃娃,你用不着这么紧张。”沈黎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熟练地刷碗。

这时外面喊了一声,是邮局邮递员,经常给他们家送信。

沈黎答应一声出去,接过信一看,竟然是两封信,一封是他的,一封是程元谨的。

她把信拿回家,其中一封给程元谨:“西北来的信,给你的。”

程元谨接过看了看熟悉的字迹:“是徐雷的。”拆开信大体浏览一遍,“他有重大立功表现,这次能升职,他想把孩子接过去。”

徐雷觉得,孩子是他们徐家的,不能总是麻烦沈黎。

沈黎不会阻拦,等徐晖回来,问问他的意见。

徐晖三人听到要跟小叔生活,低头不语。

他们既期待又不舍,期待和小叔一起生活,又舍不得沈黎。

自从跟着沈黎一起生活,他们没有受到一点委屈,还学到了许多东西。

沈黎看出他们的心思:“你们要是不想回去,我欢迎你们留下,我只是询问你们的意见,并没有赶你们走的意思,我觉得咱们在一起生活挺好的,热热闹闹,很充实。”

“小婶带着我们会有许多麻烦,你将来会有自己的孩子,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我们。”

自从沈黎怀孕后,徐晖听了不少这样的话。

还有人说,沈黎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会把他们几个送走。

沈黎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几个孩子坐下,他们好好聊聊。

几个孩子搬了椅子坐过来,包含孺慕之情的眼神看着沈黎。

如果可以,他们想留下来。

沈黎当即决定:“都留下来,别走了,我能养得起你们。”

程元谨没说话,算是默认了沈黎的决定。

周天,沈家一家九口来了军区大院看望沈黎。

程元谨没有去营区,陪着沈玉清说话。

陈桂珍带着两个女儿去厨房做饭。

沈黎要进厨房帮忙,被陈桂珍撵了出去:“你有身孕,就在门口站着吧,厨房烟熏火燎,中午你又不能吃饭了。”

“我只是怀个孕,像当初您怀孕的时候,一天没歇着,天天给我们洗衣服做饭,还要去上班,也没见你要歇着。”沈黎拿了一个蒜,准备剥几瓣蒜,一会儿炒菜的时候用。

陈桂珍倒是没拦着,又给她拿了几个蒜。

她们聊着聊着便聊到了罗书记身上。

“我那天见罗书记了,他说孤儿院的地皮快批下来了,这段时间春耕,他比较忙,没来得及告诉你。”陈桂珍切了一块五花肉,准备做个红烧肉。

沈蕊见沈黎站着,给她搬了把椅子。

沈黎道了谢,坐下继续剥蒜:“没想到这么快就下来了,我以为还要等一段时间呢。”

“孤儿院建好肯定会收一些孤儿,你打算怎么办?”陈桂珍问沈黎。

那么多人要吃饭,女儿真养得起吗?

“部队这边会发粮食,您就甭管了。”沈黎把剥好的蒜递给陈桂珍。

两家人加起来有十好几口,陈桂珍带着人做了十几个菜,有肉有菜有鱼有蟹,每个人都吃得肚子溜圆。

也幸亏洪山大队那边有山谷,那边每天都会往军区送菜,自然也有沈黎的份。

即便黄青不接,程家和沈家从来不缺青菜。

这让外人羡慕不已。

不过也只能羡慕,山谷就那么大,军营食堂需要的菜量大,不可能再给家属院这边单独供菜。

也只有沈黎有这待遇,司令家都没有。

饭后送走沈家人,沈黎带着几个孩子写作业,听见门外有人喊自己,她出来打开门,见是王建国,有些惊讶:“你怎么来了,可是大队那边有事儿?”

王建国停好车子,跟着沈黎进了院子,说了此次来的原因。

“工农兵大学有名额了,公社这次大方,给咱们三个名额,胜利叔让我问问你,你要不要去上大学,名额可以给你一个。”王建国笑着道。

昨夜大队开会,一致同意给沈黎一个名额。

沈黎摇头:“我就不要了,给有需要的同志吧。”

王建国觉得这是机会,让沈黎收下名额。

徐晖推开堂屋门探出头来,大声道:“我小婶不能去上大,她有小弟弟了。”

王建国这才知道原因,贺喜后,借口有事离开。

回到洪山大队,就把沈黎怀孕的事告诉了洪胜利。

洪胜利知道,刘兰芝自然知道。

她一知道,等于全大队人知道。

于是,沈黎再一次感受到洪山大队人的热情。

周一上午,她收到了许多东西,都是洪山大队的村民给的。

那些人也实在,怕沈黎不要,放下东西就走。

沈黎拉都拉不住。

中午吃饭时,程元谨回来见到家里堆了不少东西,就问谁送来的。

沈黎说了事情经过。

程元谨对沈黎竖起大拇指:“还是你厉害,那些人都不错,都记着你的恩情呢。”

下午,军区的几个嫂子来看望沈黎,手里或多或少提着东西。

沈黎知道她们的心思,想进制药厂找份体面的工作。

不过这个还要等等,还有一批设备没到,等设备到了就开始招人。

军属们知道这消息,对沈黎千恩万谢。

半个月后都去了制药厂上班,回来见到沈黎都热情打招呼。

要不是沈黎,她们不一定能进制药厂。

当然,这是后话。

这次的东西有些多,沈黎整理一番,能放的全放起来,不能放的分给王招娣和刘青黛。

刘青黛拉着沈黎说话:“我听我那口子说,小晖几个的叔叔来信了,想把孩子接走,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