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秋之月 > 第38章 突如其来的资格

第38章 突如其来的资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吃完午饭后,我们并没有急着走的想法,而是顺着气氛,开始了一番思想交流,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这个看上去什么都没有的家,此刻装满了东西——思想。

在上高中之前,我虽然过着非常封闭的生活,每天就是家、学校两点一线,但也并不是完全对外界的世界充耳不闻,还是有了解过一些学长学姐们对高中生活的看法的体会的,其中了解得最多的就是:初中的累更多是身体上的累,无论是备战中考体育还是刷大量的模拟题目,都是身体上的累;而高中的累则更多是心累,你会感觉到越来越力不从心,感觉自己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最为普遍的情况是,上高中之前,说自己想要考国内顶尖高校,高考那年觉得只要考上大学就非常厉害了。这无疑是一种自我麻痹,但事实就是我们会对这一切突如其来的打击无能为力。

我的情况大致是符合那些人的描述的,只不过我的心累开始得早,现在也结束得早,因为江颂月造访了我的内心世界,打开了我封闭的心扉。高中生活同样会让我感到生理上的累,因为现在我和江颂月的生活除了日常的生理需求以外基本上全是学习了,偶尔我们会停下来,谈谈人生,谈谈未来,但那也只是学习过后的调剂,不占我们生活的主导。

虽然累,但是我们累并快乐着。

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形式,还在于老师授课模式发生的改变、课外活动性质的改变、食堂饭菜的变化。不过这些都挺无关紧要的,最重要,也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一点是补课的意义不同。

如果是在初中时期,中考主要考察的就是基本功和概念,是淘汰性考试,因此中考的难度普遍不会太高,而擅长通过重复性机械劳动来提升学生能力水平的补习班还是有那么一点用的。

但是,高考的性质不同,它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一个没有任何学习想法,只会像高中那样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人,通过补习班几乎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但是很少有人真的会打心里觉得补习班是个没有用的存在,大部分人去那里,更多还是去买个心里安慰罢了,认为自己坐在一个陌生的教室里,听听课堂上早就已经讲过了的知识点,学习时长比别人多,就代表着自己比别人厉害。

嗯,的确只是心理安慰,学习时长和学习效率完全是两回事,一切都建立在正确的学习方法之上。

我和江颂月不约而同地没有选择参加补习班,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因素,我靠贫困生补助金艰难度日,每个月仅一千五百元的补助金,除了满足温饱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供我在课外挥霍的余地。平时看上了哪本课外书,想要买的时候我总是特别地不忍心。而另一方面则是我和江颂月同样是掌握了正确学习方法并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的人,不光如此,我擅长发散性思考,江颂月擅长巩固曾经做过的练习,补习班对我们毫无意义。

我们对补课班的态度如出一辙,但还是稍微有点出入的。

“其实,有些补习班还是不错的,你不像我,手头还是挺宽裕的吧,去补习班你能学到更多知识的。”我问江颂月道。

“我并不觉得。”江颂月说道,“我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功利,我很少学考试范围外的知识点。再说了,我自己想,也未必想不出来,平时那些学习群里的联系资料够我做的了,没必要再去报个补习班。”

确实,虽然我比江颂月更擅长发散思维来进行知识点之间的衍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江颂月不擅长啊。

不过对于C高的其他学生和那个学习群里的不少学生来说,补习班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秦施凯有一天在那个聊天群里抱怨道:“早知道就冲着那优惠的价格报寒假班了,又烧钱又累又浪费时间,一天在这个鬼地方坐一个上午加一个下午,还必须早起,这真是个无比错误的决定,我都没时间学自己的东西了。”

“在补习班里总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吧。”刚好那个时候我和江颂月学了一上午之后,在休息,我回复道。

“能,当然能,我学到了‘参加补习班对我来说毫无用处’这一事实,以后我再也不会交这种智商税了,真是糟心事了。”我仿佛都看见了秦施凯在屏幕后面发送这句话时的表情和神态了,一定是沮丧万分。

“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可以在群里问,欢迎群友们分享自己在补课班的学习经历。”江颂月神秘地看着我笑了一下,然后在群里回复道。

我怎么感觉江颂月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呢。

“确实,纯智商税。”底下一个N高的学生回复道。

“哇,N高那么多作业你竟然还能抽出时间去报名补习班,你咋想的啊大兄弟。”

“此言差矣。寒假可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呢。”

话虽如此,我的经验告诉我说,大部分人在假期里是无法好好学习的,家里根本就没有那种可以学习的氛围,即使是我和江颂月,在家里学习的时候也会偶尔走神。弯道超车,只会发生在那些基础扎实,暂时还没有掌握做题技巧,多花一点时间思考就能开窍的人,而不是针对那些连基础都没有掌握,试图通过课外补习班来夯实基础的人。

“N高虽然作业多,但是老师根本不批啊/哭笑不得/一切全靠自觉。”那个人回复道。

哦,原来N高的学生都是自律型人才吗,它作为全市排名前十的高中,纯靠学生自律?其实这样说也没什么问题,因为N高确实以教学氛围轻松闻名。在这里,学生们在学习之外想干什么老师都不会干涉,他们甚至被允许在课堂上随便使用手机,允许早恋,允许在吃饭的时候交头接耳。

N高一直是不少渴望脱离父母控制的学生的梦中情校,但是N高管得这么松,还实力这么强是有原因的,N高建校时间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早期积累下来的口碑不是说着玩玩的。

那些在排行榜上完全排不上号的那些学校则是两个极端,其中一个极端就是效仿N高那样搞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们自由学习,自主自考。这样做的结果同样是两极分化的,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比自律,采用自己的学习节奏,从而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果;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在自我放纵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在虚无的享乐中荒废了青春年华。

不过,无论在什么学校,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现在刻苦学习种下的果,终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回来找我们;而现在贪玩享乐埋下的雷,终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给我们大大的惊吓。

当时初三的时候,我因为目睹了母亲死亡时的惨状而无心学习,逃了两天的课,被学校记大过,这样的处分写在了我的档案里,不出意外的话将会陪我走完这一生。我因为这个处分,失去了评选优秀学生和竞争一切奖学金的资格。

我安慰自己说,过去的处分并不意味着自己现在是一个不优秀的人,这世界上有那么多证明自己的方法,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不差那点转瞬即逝的荣誉,我所做一切的目的都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罢了,剩余的一切都是附带的,可有可无的。

江颂月表示理解并支持我的想法,但是不会放弃自己竞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的资格。我理解她的想法,跟我共同进退,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前进的机会,将来她参加竞选的时候我肯定会选她,不是因为她是我的女朋友,而是因为她确实足够优秀,配得上这些名头。

“等等,秋素华,你说你因为之前被记过处分,没有评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的资格?”江颂月听到我的认可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开心的样子,而是若有所思地问我。

她又叫我全名,说明又有很重要的事要告诉我?她是不是只有在撒娇的时候会叫我秋秋?

“按照规定,确实应该是这样,无论是什么时候获得的处分,都没有资格评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怎么了?”我不解地回答道,我觉得这两件事肯定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你看看班级群里发的那个表格,这是整个高一年级目前阶段有资格评选优秀学生的名单,上面有你,不仅有你,你还排第一个。”江颂月看着手机,诧异地说道。

这是C高一贯的做法,会在每学期结束之后,向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公布两份名单,分别是奖学金竞选资格列表和优秀学生资格列表,后面还会附上这个学生这一学期或者学年取得的所有荣誉称号、成绩等等事关评奖的信息。

奖学金和优秀学生都是一学年一发的,之所以每个学期发一份这样的表格,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督促学生进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荣誉,不过这很少被人当成一回事,因为努力的人很少会因为这种东西而停止努力,而摆烂的人也很少会因为这种东西开始认真学习。

“老师,我并没有资格参与这两个奖项的评选。”我私信周莉玲道,还没看到回复消息,就被坐在我旁边的江颂月一把抢过了手机。

“你乱发什么啊!赶紧撤回....诶??”江颂月的反应我看不懂。

“我确实没有评选这两个荣誉的资格啊,如果到时候真的评上我了,我要是被人举报了,那才叫得不偿失,因为我会背上欺骗、贪图利益的骂名,老师也会因为这个背上不负责任,甚至是偏袒的罪名,到最后,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我又一次被孤立。”我皱眉回答道。

“可是,有的利益,就是需要靠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争取的,现在正好是个机会啊,每次这种文件都是经过层层审核的,一个老师疏忽就算了,不可能所有审核的老师都看不到这个漏洞吧,他们在审核之前,肯定会核实你的档案的。我觉得,这次就是他们明目张胆地给你放行。”江颂月分析道。

我不置可否,没有说话。

“但是这不是重点。”江颂月把手机非常温和地递给了我,然后抓起自己的手机,手指飞快地打字,过了一会眉头紧锁地说道,“我们两个,都被周莉玲删除了。”

嗯?我一看手机,发现提示信息是“消息已发出,但您还不是对方的好友,请通过好友验证之后再次尝试。”发出去的信息是个红色的感叹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