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女主她生财有道[年代]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两天,两个舅舅又背着柴火木板来家里了,又给家里拿了五十斤的洋芋。

“二毛,好好看着,舅舅给你搭个小厨房。”两个人说着就开工了。

围绕着门口的灶台,在房檐底下开始四周钉木桩,定好后比划了尺寸,又去搬土砖,先结实的垒好灶台,再搭个斜斜的房顶盖上薄薄的一层木板,做一个柴火木门。

为了美观,这个小厨房做的窄,顺长一个灶台再放一个板凳,案板水桶什么的还是要放在屋里。

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下雨的时候做饭不会淋雨,再一个防君子不防小人——做好吃的也没那么显眼了。

张大红和李桂芝参观了参观,回去就央求着老大和老三一家做一个棚棚。

王东胜要做大点被王桂花骂了一顿。

“你看看院子多大,老五你再盖那么大的厨房,你煮龙肉啊你,我都不屑的骂你。”

王桂花骂的王东胜连连告饶,比照二毛家的大小在自家门口搭了个小厨房。

下了一场雨,地里的黄豆出来了,大人天天下地锄黄豆,二毛带着三毛跟着下地挖野菜。

麦地里的套种了玉米,但黄豆还没到收割的时候,地里有杂草也有苦根菜,苦根菜嫩二毛最愿意去,二毛摘够晚上吃的菜就牵着三毛回来了。

她这几天都惦记着猪油炒洋芋(土豆)片,油滋滋软糯糯再下一把蒜苗一点点辣椒,那味道没的说。

“三毛,屋里自己玩,我给咱们炒洋芋片,你乖乖的噢。”

二毛不怕三毛不听话,她发现其实三毛是个特别聪明的小孩,只要有好吃的就更乖更听话。

二毛端个盆儿,拿出三个小个儿舅舅给的紫皮洋芋,一边淘洗干净一边轻轻的一搓,洋芋皮就下来了,拿进屋,放在新箱子上的小案板上一刀分二,再切成薄片片。

准备一点点辣椒面,切好一根老蒜苗。

二毛门口小厨房烧火,焯了苦根菜,添柴火又旺了,才记起油缸子没取出来,急匆匆屋里开箱子取好油缸子,锅已经烧的很热,小勺子舀一勺猪油下去,油香味立刻飘出来。

二毛赶紧取切好的洋芋片蒜苗下锅,木铲子翻炒均匀,火也没有刚才那么旺,等洋芋片慢慢的煎到两面金黄,放盐,二毛夹起一块给早早等候的三毛尝咸淡,给他单另产出几片,再下辣椒面翻炒出锅。

“姐,洋芋片好香,好好吃。”三毛吃的很小心,一边吃一边吹,怕烫。

“嗯,用锅里的油做野菜拌汤,更好吃。”半勺子杂面搅成糊糊倒进锅里放盐慢慢煮,出锅前下上苦根菜,就够家里一顿晚饭了。

“啊呀,你们二毛又放油炒菜了,整个院子香喷喷的,老二家的,你娘家拿来了多少猪油?”张大红扛着锄头院门里进来,心里想的是要是没分家,这猪油可是大伙儿一起吃了。

“也没多少,就三两不到,二毛做饭爱放油。”

范亚娟跟在她身后进来,看儿子越过了自己嘴角上扬,不由得笑笑,二毛这饭做得把一家人都馋了。

“今年咱家的猪好好养着,等过年杀了多留点油,猪油炒菜那以前可是地主家才吃得上的好东西。”李桂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若有所指。

“老三,老三,把你李桂芝送娘家住几天,一天不作妖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送她家去吃肉。”王桂花看见李桂芝这个嘴脸就烦。

李桂芝急急忙忙冲进自己的屋,嘭关上了门,从窗户看婆婆后院去了,才给老三开门。

“我也就嘴上说说,娘怎么那么爱发脾气。”

“地主能是嘴上胡说的吗?你小心点,在家里也就罢了,出去管好你这张嘴。别忘了二嫂还没找你算账,严敏雪到底怎么一回事,你最好把你知道的早早的告诉二嫂。”

“谁知道呢?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别问我。”李桂芝嘴上嚷嚷着,心里却高兴了。就,二嫂吃的好算什么,丈夫都快是别人的了。

苦根菜焯过水,苦味淡了,做猪油拌汤比以前的野菜糊糊好吃几倍,大毛吃了一碗半,二毛吃了一碗,三毛只吃了半碗,范亚娟刮了锅。

“二毛,以后不要给你弟弟单独留菜,我们吃什么他吃什么。他现在大了,不怕辣。”范亚娟边洗锅边跟二毛说。

“妈妈,我做的饭好吃吗?比奶奶做的好吃吧!”

“你做的好吃。等你大一点再教你擀面,做馍馍。女孩子要学茶饭,你那小鞋垫绣的怎么样了?”

“绣着呢,妈妈,我记起来,王奶奶居然会做衣服,你会做衣服吗?”

“会啊,老式的衣裳谁不会做,等我闲了给你做个罩衣。”

“妈妈,我不要,冬天你给我做个好棉袄。”

二毛摇头,现在大家穿的衣服普遍是新式唐装的款式,女式斜襟,男式对襟,裤子直筒裤,阔腿裤,女式裤腰也是斜开口,那她宁愿穿松紧带裤子,可惜没有松紧带。

铛铛铛,老村长熟悉的锣声又响了。

“二嫂,快,我们去看看有啥好消息。”李桂芝急匆匆往院子里冲,还不忘叫上范亚娟。

“妈妈,是要开会吗?”二毛追着李桂芝跑,后面跟着范亚娟和王桂花。

这两年安稳,一般村里没什么事,晚上大家吃了饭,没事干,就往大场片闲话,妇女凑在一起做针线,孩子们结伴捉迷藏。

等大家差不多到齐了,老村长扬起了洪亮的嗓子,道:“县里有个学裁缝的名额,有没有谁愿意去学,学会了到村里给村民做衣裳算工分。

不过,有一个,这次学裁缝学的是新式的得会缝纫机,手工裁剪缝纫机等等等一会儿就做成一件衣裳。

谁要去学,估计回来得先自己买缝纫机,经过讨论,这缝纫机的钱允许学裁缝的人先挣出来。

再一个,夏收结束,今年的扫盲班也要开起来,大家晚上没事就到保管室来学习文化,我希望大家都认点字,不要当睁眼瞎。

今年交粮的时候大家也都见了,那粮管所的工人有多吃劲,那工作多少人羡慕,老祖宗老话说的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就算自己不行,也可以送年轻人来学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