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雨剪春韭 > 第38章 花开

第38章 花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玉颜没坐在床上,一反常态的,一直站着,赵宁这些日子见她,她几乎都是躺在床上的,初看时,有些病弱之姿;再看时,多少只是往日情谊。看了几个月,她就没那么鲜妍,也没那么俏皮美丽了。

千锦出宫前打探好了,那个王昭仪只是被降了两级,以后要爬上来还是很容易的。这个消息一出,算是彻底打碎了赵玉颜和赵宁的往日情分,什么深情厚爱的,这还没入宫,什么承诺都是虚的了。

她自己丢了一个孩子,所求出宫重来,算是断尾求生。主意是赵棠出的,但成不成在她自己。

赵宁哄了哄了,抱也抱了,赵玉颜就一直站着,一言不发。这么拗了快要一个时辰,赵宁道:“你是铁了心的?”

赵玉颜很少给赵宁奉茶了,这会儿亲手倒了杯茶,说:“出宫太久总是不好,您回去吧。”

算是没谈拢,赵宁的诏书带来了,是个婕妤,在昭仪之下。且听千锦说,王诗琳也降了位份,现算是她压王氏一头,但压不到太多。她所求从始至终都是皇后位,区区一个婕妤,想补偿她痛失一胎的苦楚,想得美。

赵宁说:“你真不要?”问的是位份,也是再给她一次机会。

赵玉颜笑了一笑,揭开风灯的罩子,将券书谍文投入火中,赵宁不太舒服,但也没大怒,直到赵玉颜说:“你走不走,不走我就烧死自己。”

疯女子,真是个疯女子!赵宁前脚踏出东厢,后脚赵玉颜就踢翻了屋里所有的风灯,扯了床上之物,一股脑堆到火中,火苗骤然窜起,赵宁一声叹气:“灭火。”

赵宁走后,东厢修葺,赵玉颜搬到了西厢,永安公主终于住到了主屋,长缨回来说:“大都督他们确实南去了,海畔没走,她还在顾家住着。”

“嗯,”昨日赵玉颜放火烧自己,都没打动赵宁,看来赵玉颜这边要缓一缓了。

赵玉颜疯了一场,虽说有演的成分,但肯定有对赵宁的真心在里面,谁知道赵宁现在根本不吃这套。赵玉颜的心气儿也没剩多少了,在西厢吩咐千锦,“劳烦千锦姑娘,替我捉笔写封信,写给我父,就说我欲南下,望他派人接我。”

王太师用了个王诗琳就将永安公主打压下去了,赵玉颜再贪功冒进容易走成废棋,长公主府本就没什么客人,这阵子又闭门谢客了。

漕运使赵阳收到了女儿的信,心急如焚,他离京一载,不知道女儿和赵宁珠胎暗结,还自废武功,这下客居在长公主府中。

长公主赵棠身份高贵不假,但坊间传言她克夫,大汗故去,她不该回来。女儿与孀居的长公主共住一府,实在糊涂。

心里责怪赵玉颜无知,又不忍女儿受苦,还是提笔写了奏折给皇上,说:臣无能,春日筑堤,以防炎夏汛期,如今湖州已有水漫之势,但形势尚可控。臣已年老,唯有一女,臣望与女儿团聚,望帝恩准。

随信附上的还有白银万两,都是上一季在漕河上增设的船只货物过高的税费,赵阳是把捞钱的好手,在漕河上增税,并且还只收大户人家的税。他能通渠,还能赚钱,怎么不得圣心。

赵玉颜本该在后宫有个妃位,但连番昏招,现在落了下乘。想再另嫁已是痴心妄想,如何风风光光回宫,才是赵玉颜最好的归宿。

从低阶妃嫔一步步往上爬太难了,入宫是个什么位份,你以后就是个什么位份,指望从低往高处爬,熬到赵宁老死,也就是个九嫔。

这一点永安公主说的是对的,从四妃到皇后,一步之遥;从个昭仪开始,还是太低了。更别说婕妤了,爬到九嫔,再到四妃,中间隔着多少阻碍。

不过永安公主这招数还是昏了些,孩子没必要丢,想拉王氏下马,何须陪上一个孩子。如今赵宁怒气正盛,应该也有气玉颜保不住孩子的缘故。

赵阳写了信进宫,却迟迟没派人去长公主府接赵玉颜,赵棠的府门一直闭着,直到苏德妃的母家来访。

苏德妃,苏逢青,赵宁曾经的太子妃,先帝在时,他一直不敢动苏家。等先帝一病,他就敢冷待太子妃,等先帝故去,自己登基之后,干脆撤了苏逢青的皇后位,她以东宫太子妃的身份进后宫,就得了一个德妃的位置。

苏家商贾,钱多人少,家里官运不盛,人口凋零,家里守着金山银山,也用不出去。苏家来了妇人,造访永安公主,掀起了京城贵妇圈的好一阵猜测。

来人是苏逢青的二叔母冯氏,冯昭美,苏逢青的母亲已经亡故,现在苏家当家的是前太子妃、现苏德妃的二叔母冯氏。

冯氏算不得十分美人,一样商贾之家出身,善算盘经营,但因苏逢青长期不受宠的缘故,身上也没什么跋扈之气。见了赵棠,还要行礼,“小妇人拜见永安公主。”

“不敢,”赵棠受了个半礼,苏家的礼,她当然可受可不受,苏逢青是她皇弟的臣妇,这冯氏又不是官身,受她全礼又如何。

“您请坐,”赵棠在上首坐下,吩咐长云,“看座,上茶。”

长公主府荒凉,方才冯氏一路进来,地上生了厚厚的青苔,园中草木也深,无人修剪。丫头婢女也只两三人,听说宫里出来的赵姑娘也客居这里,就这样造化,哪里像长公主的府邸。

冯氏端坐,半天没开口,赵棠也不急,陪着喝了半盏茶,冯氏终于说:“本不该求到公主这里来的,您刚建府出宫,举步艰难,这些我们都知道的。只是——只是有一事想求公主,望您能应允。”

赵棠想不到苏家有什么能求她的,别开口求,让苏逢青当皇后,她做不了这个主。便没开口,依旧拿着杯子,抿了口热茶。

冯氏说:“是这样的,我们家老太太年纪大了,念着逢青,她进宫三年不曾归省,家里老太太身子差了许多,说是想再见一见逢青。长公主,”冯氏拿出一个匣子,“您也知道,我家力薄,实在难以求达圣听,您帮帮我家吧。”

盒子不重,装的应该是银票,揭开看了一眼,果然是银票。赵棠垂了垂眼眸,冯氏说:“一万八千两,我苏家感念永安公主的恩德。”说罢,就要跪下,赵棠收了钱,说:“回去等消息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