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士子梦 > 第17章 刘、元、白造福地方

第17章 刘、元、白造福地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和十四年冬,刘禹锡在连州任上,母卒,送母柩葬荥阳。十一月,归至衡阳,闻柳宗元卒,作诗哭之:“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元和十五年,撰文祭柳宗元,与白居易唱和。唐穆宗长庆元年冬,除夔州刺史,长庆二年正月到任。刘禹锡在夔州期间,重要作品有《奏记丞相府论学事》《竹枝词九首》《畬田行》等,将以前所撰《鉴药》等文,整理为《因论七篇》。为柳宗元编遗集,并撰前言。与元稹、白居易、杨巨源等唱和。长庆四年正月,穆宗卒,敬宗即位。夏,刘禹锡转和州刺史,八月抵任。和州正值旱灾之后,刘禹锡关心人民疾苦。唐敬宗宝历二年冬,罢和州刺史。在和州期间重要作品有《历阳书事七十韵》《金陵五题》等,最有名的是初到和州所作《陋室铭》。并与李德裕、元稹、白居易、崔玄亮、韩泰等唱和。后离和州,游建康,作《经檀道济故垒》《金陵怀古》等诗。过扬州,与白居易相遇,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诗。刘禹锡与白居易相互倾慕已久,两人以诗唱和多年,却直到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白居易罢苏州刺史任两人才得以在扬州初次相逢。白居易感慨刘禹锡因才被贬:“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则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答,乐观精神一以贯之。

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离江州赴忠州刺史任。时元稹赴虢州长史任,三月十一日相遇于黄牛峡口石洞中,停舟夷陵,置酒赋诗,三日而别。秋,元稹召还,授膳部员外郎。元和十五年夏,白居易自忠州召还,除尚书司门员外郎,十二月,改授主客郎中、知制诰。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四月,白居易充重考试进士官,夏,加朝散大夫,始着绯,又转上柱国。妻杨氏授弘农县君。十月,转中书舍人,十一月,充制策考官。这一年二月,元稹自祠部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十七日拜中书舍人,十月迁工部侍郎。长庆二年,唐军十馀万围王廷凑,久无功。白居易上书论河北用兵事,皆不听。复因朋党倾轧、两河再乱,国是日荒,民生益困,乃求外任。七月,自中书舍人除杭州刺史,十月抵杭州。这年二月,元稹以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月,裴度以司空同平章事。裴度与元稹争相有误传。六月,罢裴度为右仆射,罢元稹为同州刺史。长庆三年八月,元稹自同州刺史迁浙东观察使、越州刺史。十月,经杭州与白居易相会,数日而别。之后,二人诗和甚富,《元氏长庆集》编成。白居易在杭州修钱塘湖堤,即现在西湖白堤,蓄水灌地千顷。又浚城中李泌六井,供民饮用。长庆四年五月,白居易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月末即离杭,秋至洛阳,居杨凭旧宅履道里。冬,元稹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并作序。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四日,白居易除苏州刺史,五月五日到苏州任。秋,游太湖,采桔献上。与元稹、崔玄亮唱和,又与刘禹锡以诗相赠答。宝历二年九月初,罢苏州刺史。十月初,与刘禹锡相遇于扬子津,结伴游扬州、楚州。白居易在杭州、苏州刺史任,得以饱览江南风光,曾作《忆江南》词歌颂江南美好风光,而且蓄歌舞伎,教练歌舞,并作诗《霓裳羽衣舞歌》以纪之,有名的歌舞伎如“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晚年以歌舞自娱,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晚年追求享乐的表现。这一点在元稹身上尤过之。元稹在浙东观察使任上,遇到主演参军戏的江南歌女刘采春,被刘采春的美貌和歌声打动,作诗《赠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不顾刘采春已有丈夫,和刘采春同居,还厚颜无耻说:“因循未归得,不是恋鲈鱼。”同僚都知他的艳事,笑道:“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这和元稹当年追求薛涛如出一辙,元稹也曾写诗《寄赠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但当年薛涛已是半老徐娘,而现今刘采春却年轻妩媚,元稹曾恬不知耻、大言不惭地评价道:“(刘采春)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佚丽,非涛所能比也。”元稹的风流贪色由此可见一斑。元稹和刘采春同居七年,元稹调离浙东观察使回长安时却对刘采春不告而别,刘采春在元稹离开后投河而亡。唐朝四大才女,两个都折在元稹之手,薛涛好在能独立生存,所以得以善终,而刘采春却依附于男人,最终被抛弃后绝望自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