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红楼之穿成万人嫌贾环 > 第18章 探春上学

第18章 探春上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8

贾府,园子里还在咿咿呀呀地唱戏,探春到了年纪,老太太和王夫人拉着她见那些夫人诰命,多少都带了些给人相看的意思。

探春筹备了小半年的箱包铺已经基本布置完,只等着正月十二这一天开张,哪有心思应付这些人。只说吹了风,受了凉,身上不舒服,便从园子里遛了出来。

贾环风风火火地从外边回来,探春正和赵姨娘在小厨房捣腾新式的点心,一进院子便能闻到清甜的香气。

贾环一溜烟冲进厨房,险些撞翻案边的蜂蜜罐子,气喘吁吁地将茶馆里的事说给探春和赵姨娘听。

大周讲究嫡庶,但科举却只选贤才,从不分嫡庶。

“娘怎么想?”探春声音里带着些激动。

她以前就想着,若自己是个男人,早出去了,闯一番天地,立一番事业。

赵姨娘笑着摸了摸探春的头,“娘糊涂了半辈子,而今终于活明白了。人这一生也就是几十年的光景,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累了,就回头看看娘,让娘抱一抱。”

探春红了眼圈。今天站在面前的若是太太,定不会同意。

赵姨娘轻拍了拍探春的肩膀,“娘若是像你这么大,也会想要试一试。那官老爷凭什么男人做得,女人就做不得?你可要连娘的那份一起拿回来。”

“要不娘和姐姐一起去?咱们来个一门三秀才,哦不,至少也要个三举人。”贾环打趣。

“臭小子,就你话多,竟来拆你娘的台。你娘多大岁数了,还让你娘受那份罪。这个月的零花钱减半。”

“别,娘,钱不能少。娘……”贾环抱着赵姨娘的胳膊哭求。

探春的箱包铺子和金玉轩开在一条街上,整条街都是各种首饰铺子、胭脂水粉铺子和布庄。她的箱包铺子,只此一家。

贾环的想法千奇百怪,她并未照搬贾环的想法,而是按着贾环的思路,结合时下姑娘小姐们喜欢的要素,删删改改。

店里,从书生的书袋,到适合姑娘小姐们的手提包双肩包,再到适合街边商贩收钱取款的腰包,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合理划区,互不影响。

赵姨娘财大气粗,箱包铺子开张当日,舞狮队几乎站了一整条街,半个京城都知道这条街上开了家专门卖包的铺子。

她看着人来人往的箱包铺子,默默叹了口气,嗐,这两个小兔崽子,只下蛋不抱窝。

环哥儿要上学,那钟表铺子平日里就是她和探春打理的,现在探春也要上学了,又多了个箱包铺子,这是要累死娘啊。

赵姨娘笑着抹了把额头根本不存在的汗水,还好她只生了两个,再多,真忙不过来了。

女子学堂二月初报命,四月初正式开学。

报名的时候,娘三个偷偷出去的。正式开学了,就没法继续瞒着了。

一日,贾环刚从学堂回来,便有小厮慌慌张张跑过来报信。

“三爷,三爷。”

“怎么了?”贾环问。

“三爷,老太太那边,太太和姨娘为了三姑娘上学的事正吵着呢。您快去看看。”

贾环看了郑海一眼,郑海会意,拿了些碎银子给小厮。

他们娘三个在贾府过日子,上面是娘和姐姐,就他一个男子,是家里的顶梁柱,贾环怕两人吃了亏,奔着贾母的院子一路跑去。

他下学晚,到荣禧堂的时候,两方人马已经争讲得差不多了。赵姨娘挽着探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满面春风地看着一脸菜色的王夫人。

贾环松了口气,家里这两个,某种意义上,都不是省油的灯,真惹急了,哪个也不是吃亏的主儿。他这个顶梁柱可以偷偷懒了,贾环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蹑手蹑脚地挤了进去。

贾母坐在高处,自然看得见贾环偷偷挤了进来,皱了皱眉,继续说,“不管怎么说,学堂是皇后娘娘办的,只冲着这一点儿,三丫头愿意去,就去吧。”

当初元春进宫便是做女官的,她不介意家里的女孩儿出去结交,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有损名声,就行。

继后出身镇国公府,从小习武,自幼便想做个守护一方平安的女将军。但大周科举,不管武举还是文举都不允许女子参加。一腔热血无处放置。她当初同意嫁给皇帝,做个继后,便是存了这份心思。她要为天下的女子讨个公道。

继后不缺钱。女子学堂所有费用全免,连书本、笔墨纸砚都是无偿提供的。贫民家的女儿,更是免费提供食宿。学堂分文学院和武学院两个部分。继后甚至会经常到学院里教学生们习武练字。

学院免费,但接受捐赠。赵姨娘在探春第一天上学的时候,便捐了三千两,只没让人知道。

一切步入正轨。

一日傍晚,贾环从庄子里回来,贾府上下欢声笑语,问了个小丫鬟才知道,原来是宝玉过了国子监的考试,下月初一正式进入国子监读书。

国子监啊。

贾环这才想起当初院试中了秀才之后,贾政曾说要送他进国子监读书的事。

国子监哪是随便进的,就凭贾政一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即使靠着贾府的面子和银子,能弄进去一个也就不错了。宝玉中了秀才之后,他便知道自己这国子监的名额是不可能了。

果然。

“愁眉苦脸的做什么?又不是只有入了国子监的人才能中举做官?全国各地多少学子,没进国子监不是照样科举吗。” 探春从书房出来,边走边说。

贾环这边书籍资料都很全,还有些贾环自己做的笔记。探春上学之后,常来这边借书。

几次之后,直接跟贾母说,自己上学起的早,住在园子里不方便,干脆搬到了赵姨娘这边住。

贾府的姑娘们从小也会念些四书之类的启蒙,她又聪慧,上学不到一个月,就从初级班调到了中级班。

“姐姐教训的是。自从二哥中了秀才,我也没指望还能进国子监,但真到这个时候了,还是有些伤心。父亲明明是先答应我的。”贾环说。

进了国子监,便是一脚已经踏进了殿试。国子监的教学质量和外边这些学堂,是真的不同。

探春无奈地叹了口气,放下书,拍了拍贾环肩膀,安慰道,“那边偏心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没办法,咱们自己努力吧。”

她看贾环一脸的郁闷伤心,便想着逗逗,让他换个心情。

她长得像贾家人,贾环长得像赵姨娘,一张小脸,退去了婴儿肥,越发的标致。探春伸手捏了捏。

贾环被她突然的动作吓得一激灵,捂着脸看探春,“姐,疼。”

“你说你,总是往庄子里跑,风吹日晒的,怎么一张小脸又白又嫩,比姑娘们还要白些,毛孔都看不出来。来,把胳膊腿儿露出来,姐看看你是不是连汗毛都不长的。”探春笑着便要去掀贾环的袖子。

“哪有不长汗毛的,姐,好姐姐,别看了。”贾环求饶。

探春在学堂里学了些浅显的武艺,应付比她矮了一头的贾环很容易,两下就把贾环制住了,撸了贾环的衣袖细细查看。

“哎呦,你这汗毛还真比我还少。娘是不是把你生错了。”探春笑着放了贾环。

贾环拍拍衣袖,整理衣服,“男大十八变,姐姐莫要看不起我,过个几年,我也会变成个玉树临风、一表人才的好男儿。”

探春看着贾环,不甚赞同的摇摇头,“我看书去了。”

-

八月初三,贾母八十大寿,府里连着几日摆席宴客。

府里吵吵闹闹,街上吵吵闹闹,书是没法看了,贾环干脆从角门溜出去,去街上看热闹。

街上人群挤在两侧,有官兵沿街把守,贾环问身边的人,“这位大哥,这是发生了什么吗?”

“连这都不知道?外地的?”那人问。

“一直在家温书,多日不曾出门。”贾环如实说。

“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还读什么书,读也是白读!”那人说罢转身走了。留贾环一人被众人围观。

“这什么人啊。”郑海气不过。

贾环耸耸肩,表示无所谓,重新找人询问,这次寻了个文雅的书生。

那书生给贾环解释,“年初的时候不是传言三皇子要回来了吗,但是一直没回。当时,那胡夷的可汗主动请和,双方便暂停了战事,不曾想,这可汗死心不改,竟提出要和亲,还想娶平阳公主。咱们大周以武起家,什么时候和过亲?”

那书生语气带了怒意,“更何况,平阳公主虽不是皇后亲生,但可是皇后一手带大的,三皇子怎么能忍?率军直接打到了胡夷的国都,那可汗被打怕了,只能投降。三皇子要了其国都以南的全部土地并马牛羊万匹、白银十万两作为赔偿,还请了可汗的嫡长子来京城长期做客。”

贾环听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这三皇子是个狠人啊。

只是如今太子已立,又出了这么个能干的皇子,还是嫡子,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贾环又往前挤了挤,想一睹这位三皇子的真容。只是皇子没看成,倒是被贾府的小厮叫回了贾府。

这小厮是给贾府看门的,受了赵姨娘的恩惠,来替赵姨娘寻贾环。

原是宴席上南安太妃突然要看看贾家的姑娘们,见了探春,觉得有眼缘,便要认探春做义女。

赵姨娘心里犯嘀咕,探春从她的肚子里出来,哪怕从小养在太太身边,到底也是个庶女。南安太妃是什么身份的人?她想认义女,多少世家小姐排着队等着,她家探丫头再优秀,这事也不该轮到她们头上。

天上掉馅饼,非得砸死人。这事怎么看怎么蹊跷,便急着叫贾环回来商议。

贾环听了小厮的话,二话不说,跑回了贾府。

这哪里是有眼缘认义女,分明是卖别人家的女儿,换自己的前途。

贾府的人更可恶!想让探春远嫁,这事绝不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