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开局给汉武帝直播晚年[历史直播] > 第8章 巫蛊之祸(下)

第8章 巫蛊之祸(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卫青无措地张了张嘴,他其实真的不怎么在意卫家光辉不复,毕竟万里功业一抔土,他一个打仗的很明白这个道理。

他只是痛惜自己的亲人逝去罢了。

但他没能想到会听到帝王的剖白,倒真的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来。

卫青忽而一笑:“青自然要一直看着圣上君临四海的。”

【在冷静后,刘彻恢复了平日的理智。

他急忙让人寻找刘据和他的妻儿,但最终只剩下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作为一位帝王,焉知他不是松了一口气?

但作为父亲,他当然是心痛的。

《汉书》中写道“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尤其是这次巫蛊案牵连士大夫人数之多,竟使得“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

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

戾太子冤狱对他晚年心态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武帝末年政治转向在此已经初见端倪。

但是,心痛是心痛,继承人的事不能轻忽。

刘据死后,皇三子刘旦上书父皇,自愿进京担任皇宫保卫,希望能够被立为太子,汉武帝大怒,立刻杀了刘旦派来的使者,并削其三县。

皇四子刘胥为人奢侈,喜好游乐,行为举止毫无法度,没有被立储。

皇五子刘髆是李夫人所生。征和三年,李夫人外戚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谋划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之后,在刘彻崩逝的前一年,刘髆去世。

数来数去,刘彻竟只找到了那位宠爱的幼子——刘弗陵可堪大任。

那时,刘弗陵才五六岁。

当然,这就是后来的故事了。】

刘彻倒没怎么在意自己后来挑太子挑了谁,毕竟自己可不会有什么巫蛊之案,自然也不会需要另挑太子。他只是有些惊奇自己的儿子们。

三、四、五……居然这么多?

好吧,其实相较于他活的年纪来说也不多,奈何刘彻现在几乎三十了都还没有一个儿子,拿这个比例去算自然算多。

有儿子就行,刘彻暗忖。

【本来,一个能征善战的帝王身后本就该有一个善于守成的继任者。就比如,无论当年秦始皇是否对公子扶苏的“仁善”怒其不争,但不得不说,当时的秦朝的的确确需要一个以仁善治国的继任君王。

汉武帝刘彻也有一个仁善的太子。

因为种种原因,这对父子从亲密走向疏离,从父慈子孝走向隔阂渐生,终于兵戈相见。

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公子扶苏却被矫诏自杀;汉武帝功业无双,而戾太子刘据被逼兵变;后世唐太宗文治武功扬威四海,太子李承乾却突患足疾,日渐狂悖;明太.祖起于微末而成大业,其太子朱标也是英年早逝,徒留白发人。

不得不说,历史总是残酷的,残酷到千载之后人们犹为其掩卷叹息。

那就怪不得后世人感叹“销魂亦有读史人”了。】

“后世还有那么多朝代啊……”刘彻感叹,“唐太宗、明太.祖……这些人能与朕与秦皇并称,想来也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但是居然在太子事上都不能顺利,真像是天意啊。”

刘彻想,《墨子》有言,“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果然如此吗?

但是,朕偏偏要求一个完美。

【有人认为,刘彻如此大肆牵连,是害怕卫氏外戚集团的反扑。

是的,当时虽然卫青霍去病已逝,那些曾经驰骋西域的将军们都渐渐老去。但是,卫青的姐夫公孙贺为丞相,其子公孙敬声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丞相司直田仁、监北军使者任安曾是卫青的舍人。而石庆、卜式、严青翟、赵周等名臣皆曾是刘据的老师,这些人的势力虽然已经衰微,但越是这样,就越是图谋东山再起。

此外,名臣张汤之子张贺也是刘据的亲吏。东城侯居股、开陵侯禄、亚谷侯卢贺等与刘据的关系也甚密切。当初,在刘据成人后,武帝特为他建立博望苑,任由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招揽宾客,这使得许多才俊来到刘据身边,成为他的亲信。

刘彻恐惧这份力量,才不顾一切地大肆牵连。

可是,这真的是对外戚势力的正确做法吗?用这个外戚打击另一个外戚,再扶持第三个外戚对付第二个,有权了就杀,杀完了又有下一个外戚……饮鸩止渴不外如是。

“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既受其祸,而外戚之受祸亦莫如两汉者。①”

汉朝是一个外戚横行的朝代。若是如同刘彻和后来的汉宣帝刘询一样的明君,外戚尚不能为祸,或许有时还能有名臣出现,如同刘彻时代的卫青、霍去病和刘询时代的霍光。

但是,一旦君主荏弱,或者幼主临朝,外戚的势力就会极大扩张,又在下一个外戚崛起时迅速衰落,给国家的朝政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风波,祸患极大。

终其两汉,都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其中有着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但显然也有君主不重视的原因。

雄主觉得外戚能控制,自己能捧起来就能杀下去,他们不在乎。

弱主整个朝政都被把控,他们做不到。

所以没有一个皇帝想要真正做些什么避免这一切。

为了彻底解决外戚专权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外戚是为什么产生的。

汉朝的朝官往往都是贵族阶级或者贵族阶级的后人,偶尔有一两个平民出身,也依附于贵族集团或者不成气候。

随着时间的推进,朝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当帝王不愿受到更多的桎梏时,就会寻找其他的力量与朝臣对抗。

最容易被发现,也最和皇帝目标一致的,正是外戚。

帝王没有更多的选择,就如同开国时的吕后那样,要么杀大臣,要么用外戚。

于是外戚走上了汉朝的历史舞台。

既要用外戚,还要限制外戚,怎么办?

事实上,真正缺乏的是内容严密的成文法,其他任何手段都会给当权外戚留下操作空间。用成文法限制外戚的权力,比如汉初刘邦的“白马之盟”就为后来讨伐诸吕提供了很好的理由。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配套制度,以避免太后临朝不还政等问题。

不能说成文法就一定有用,但不成文一定没用。

毕竟法治永远比人治靠谱。

但是,究其根本,还是汉朝察举制的弊端。

察举制, 是指汉代的公卿、列侯奉诏甄拔人才, 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官的政策。

诚然,察举制给新生的大汉带来了活力,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首先, 选官权名义上掌握在皇帝之手, 实则控制在中央或地方官吏手中。两汉察举风尚, 往往由身居高位的“公卿大臣”以能罗致人才, 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耀。

其次, 被选者大多是富豪子弟, 或是贵族子弟、权势之家, 或是其“门生故吏”, 并无真才实学。当时一些豪强地主依仗权势进入仕途, 充塞官场。

“举子”视举荐者为“恩主”, 生为之报效, 死为之服丧。官僚、贵族为增强自己的权势, 和举子抱成一团。察举制使得汉朝朝堂上的贵族抱团难以根除。

朝堂上的贵族抱团一天存在,外戚制度就一天不能被废除。

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汉承秦制,而秦,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帝国。

在汉武帝的时代,无论是帝王还是朝臣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刘彻隐隐知道自己应该提外戚以制前朝,但那是一种顶级政治家野兽般的直觉。他从未,或者说他的眼界不足以他将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

天幕一言,豁然开朗。

【后世,随着纸的发明,知识开始变得廉价,渐渐传入寻常百姓家。

当更多的人能够学到知识,当治世的政策渐渐变得成熟统一,更多的平民学子渴望着走入庙堂,为国效力。

于是,科举制就应运而生。

科举制,是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使得更多背景的人参与到朝堂上,冲淡了朝堂上贵族集团抱团的习气。较为公平的选拔方式保证了朝臣的质量。

虽然仍有党争、座师等类似“抱团”的行为时有出现,但是却给帝王提供了除提拔外戚外另一条可行的路。

更重要的是,当科举为官成为人们的共识,无能的外戚便难以进入帝国的统治中心了。

当然,科举制也不能完全解决外戚的问题,毕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帝王的情感。毕竟一日有帝王,就一日有外戚;一日有外戚,就一日有专权的可能。

但是,科举制毕竟减小了外戚在朝堂上的发言权,也给帝王提供了人才的更多可能。】

天幕在讲到这里时,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制纸的画面。

“张汤!司马谈!把纸的配方和制法记住了!”

刘彻顾不得帝王威仪,高声喊道。

他自然知道制纸、推广教育、改制有多难,有多少人会反对。也许站在这里,刚刚还要一起兴利大汉的同道者都会换一张脸,阻碍他政策的推行。

他自然知道这也许会花上很久很久,也许二十年、三十年,也许就是他的一生,也许他这一生都看不到科举制在大汉推行,也许这一步步走的都得以百年计。

但是,谁说我刘彻只是好功好名,不能为大汉做一些起于微末的事了?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②。

有时候,人也得做一些愚公移山的事。

你说对吗,“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老夫子?

作者有话要说:①语出赵翼

②出自《后汉书·列传·酷吏列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