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书之不一样的马文才 > 第50章 第 50 章

第50章 第 5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皎皎明月悬挂在一片深遂的夜空,星辰大海,亭台楼阁,弦歌不辍,画舫夜游……江边捧着花灯的小孩子忽的被摊子上的吃食吸引了过去。清风拂杨柳,穿堂而过之,将酒楼里的酒香四溢连带到江上的画舫,也不怕醉倒街道上的一排排柳树。

水光潋滟,圆月如同神明般高高俯瞰着灯火辉煌的人间。

与民间不同,皇宫的夜晚格外安静。

御书房里,梁山伯紧紧盯着手中的奏折沉默不语。

“陛下,可是遇到了什么心事?”安公公很识趣的端了杯热茶上来,继而站到一旁,又道:“如意嬷嬷做了石榴琉璃糕,陛下可有兴致吃上一口?”

安公公和如意嬷嬷是前贵妃安香怜身旁侍从。一个是小安子,一个是如意姑娘,两人终究还是难躲岁月的摧残。

梁山伯“嗯”了一声,随即艰难的开口道:“安公公,朕……朕有个朋友,中了药,然后不小心、不小心做了一些不堪入耳的事……”

安公公静静的听着,梁山伯却越说越小声,直到最后,脸上发烫得像是被火灼烧了一般,心脏乱跳,再也说不下去,手上的奏折更是看了整整一刻钟都还没看完。

空气沉默了几秒钟,如意嬷嬷及时捧着石榴琉璃糕出现,行了个礼:“陛下。”

梁山伯不由得放松心态:“嬷嬷免礼。”

如意嬷嬷是个面目和善的老人。她将糕点呈了上去,静静站到安公公身旁。

梁山伯将一块红色晶莹剔透的糕点送入口中,又饮了杯热茶,脑海中随即浮现出一个手捧糕点的白衣少年的身影,以及那少年身上淡淡的山茶花香,心脏又一阵狂跳,良久才反应过来,开口道:“嬷嬷,若、若是……”

哎,这事怎么说得出口呢。

“陛下,可是有心悦之人了?”见梁山伯这样反应,如意嬷嬷又是宫里的老人,自然也猜到了不少,“陛下若是信得过奴才的,不妨同老奴讲讲。”

如意嬷嬷跟安公公正你瞥我一眼我眨一下眼的悄悄用眼神交流着。

“他……”梁山伯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说不出口。

梁山伯说不出口,如意嬷嬷在意料之中。两人识趣的并没有追问下去,而是笑着转移话题,寒暄了一两句。

直到梁山伯千辛万苦的把奏折批完,安公公和如意嬷嬷始终没有上前打扰他,他看着手中的最后一封奏折,不由得眉头一皱。

四公主梁芍月,请准于将笄之年抛绣球选驸马。

梁山伯想起,他这四妹今年也才十三岁,不过到了来年的开春,也是将笄了,是该选预驸马了没错。

——至于抛绣球选亲,梁山伯想了许久,继而提笔批准了。

一个夜晚,一支笔,一盏灯,一堆奏折,一个奇迹。

一堆奏折当中,三分之二是废话,比如什么介绍家乡特产的,什么什么神仙显灵了,以及哪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在哪里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草药,有什么作用等等。剩下的三分之一当中,一半是报喜的,比如粮食作物收成比往年多了多少,一半是报忧的,比如哪里水灾地震了。

讲废话的,草草看了一眼,统一回复“知道了”,报喜的,单独放出,明日一早,安公公会列出名单派人去查实情况,情况属实的将名字交六部,赏赐些金银绸缎,情况虚假的则不予受理。至于报忧折,也是一样的流程,情况属实,探子拿着令牌马不停蹄的赶往周边的县城,邻近县区则立即受令帮忙,等到灾祸解决,再观实受赏。

只需要草草看上两眼,梁山伯便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是以,挑出了一大堆废话折子。

漫漫长夜,安公公和如意嬷嬷中途退场,回去休息。

很快,天将明,他看着面前分成了三份的奏折,打了个哈欠。

仲秋节啊……该回去了。

他轻笑一声,往年的他都是独自一人在藏书阁度过,只有如意嬷嬷和安公公会来劝他出去走走,又讲些民间的趣事。

无数个夜晚,他反复而又认真的观看那些废话奏折,悲喜忧愁,好似这个才能不那么闲着,才没有那样的寂寞,不至于会想起两个娘亲的脸庞。

皇宫是他的家,朝廷之上俯瞰百官的龙椅是他今生的归宿,当初的选择,终是把他这一生囚困于这富丽堂皇的金丝笼中。

这是被争斗得头破血流的天下最尊贵的位置,也是一个重大的担子——一个担负让天下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军政商业繁荣富强的责任。

修水库,囤粮食,通海运,强国防,抄贪官污吏……帝王的责任,他该做的都一步步安排上了。

他留下了一封书信,抽出自己的一缕神识,留在皇宫。

梁山伯抬手施法,回到圣德书院。他相信安公公和如意嬷嬷看完信后知道该怎么做的。

临近清晨的圣德书院一片寂静,他走出卧房,来到厢房外的小院子,借着还算清晰的浅光看了一眼马文才所在的卧室,扯出一抹浅笑。

如今啊,他也算是找到了“那个人”了,也算是……有家可归了。

梁山伯伸手释放出一抹浅白色的光线,光线在他的手腕上绑着,牵连向“那个人”所在的卧房,断断续续,平平淡淡,斩不尽,割不完,剪不断,几世恩怨情仇,忘不了,浅藏在一世又一世当中。

梁山伯收回手,转身,回到卧房里去。

第九世了,魂魄可算是补全了。九世轮回的记忆,少将军与小乐师,世子与盗贼,少盟主与小乞丐……多亏了小四,每一世都能遇上他。

这一世,大概是最后一世了。梁山伯想,时空裂缝的封印又松了一层,等安置好了这一世的事情,也差不多了。

小七点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卧房,似乎在等他回来。

梁山伯看到它,也不惊讶,只是平淡道:“我记得你是师弟的契约精灵。”

“仙君大人。”小七点难得礼貌的唤了一声,继而十分乖巧的直接将一封书信递了出去。

这是小四的信。

梁山伯伸手接过,坐到桌子前将信拆开,小七点则是礼貌的消失。

看完了信后,梁山伯只是顿了一下,继而施法将信收入乾坤袋中。

他走到卧室的书桌前,研墨写信。

一个时辰后,一只白鸽在京城郊外的树林中飞出,此时的天已经大亮。

天虽然已经亮了,可马文才和祝英台却不一定起了床。

梁山伯悄无声息的出去了一个夜晚,书院里硬是没有一个人知道。

他回到卧室,一挥手,床上平躺着的“另一个他”便化作星点消失。他走近床沿边,褪衣躺下休息。

直到晌午,梁山伯被两人的谈话声吵醒。尽管这两人说话的声音已经压到了最小,可修仙之人的神识开阔,听力视觉自然强大,哪怕只是细微的响声,想听都能听见。

隔壁厢房里。

“英台,你看梁山伯这么的优秀,你难道就真的真的真的没有一点点的心动吗?”这是马文才的声音。

“啊,这……”祝英台似乎有些答不上来,突然想到了什么,反问道:“优秀、优秀……有多优秀?你倒是说说看呗。”

马文才张口就来:“他……性格沉稳温柔,知书识礼,尊师重道,学习认真……嗯,长得也不差……”

“还有身材好,白白净净的,有腹肌。”祝英台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随后意味深长的笑着看着马文才,“文才兄,你的腰还疼不?现在双腿能合的拢不?”

马文才:“……”你这笑容,这些问题,我怎么感觉有点熟悉,这下子要我怎么回答?

等等,祝英台你这问的问题不对劲!

梁山伯的厢房里,原本平躺在床上的人此时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茅草屋那晚的事,继而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脸红了一大片,羞涩的将头埋入被子当中,可惜了一张平坦的被子被他抓得一片皱巴巴的。

祝英台和马文才的对话还在继续。

祝英台认真道:“说实在的,文才兄,你不用这样子撮合我和梁山伯,我有喜欢的人了。”

“谁?”马文才有些不可置信,随即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这里你还认识哪个才子?”

“她……”祝英台瞥过头去,看着窗外的一对蝴蝶飞过,“不是这里的人,是我们那个世界的。我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她很喜欢做一些糕点来找我玩。”

“青梅竹马?”马文才看着不知是陷入了什么回忆在那傻笑的祝英台,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祝英台默默叹息一声:“算是吧,青梅……”甜橙。

她的脑海浮现出女孩干净开朗的笑容,犹如冬日暖阳,夏日的向日葵,甜甜的橙子。

此刻的马文才脑子一团乱,试图说服自己。

祝英台有喜欢的人了。

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梁山伯没戏了。

如果不按原著走,撮合不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我是不是就任务失败了,回不去了?

唉,马文才啊马文才,既然祝英台都有喜欢的人了,那就算了,其实这里也挺好的……

“文才兄,文才兄?”祝英台轻声轻语的唤着他。

马文才疑惑:“怎,怎么了?”

“你,你为什么总想着将我和梁山伯凑一起呢?”祝英台静静的看着他,想起了自己的总任务,心里想着:难道你也解锁了总任务,你的终极任务就是这个吗?

“呃……这个……”马文才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半个原因,只得转移话题:“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喜欢的人了。”

所以这事,我以后就不会再提了。

“那,文才兄,你有喜欢的人吗?”祝英台好奇的反问。

马文才摊了摊手,如实的回答:“没有。”

上午在书院发生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场梦,三人并排走在街上,祝英台手中捧着一堆好吃的。

马文才凑了过来看两眼,便要伸手去拿板栗酥:“英台,板栗酥分我一块呗。”

“拿去拿去。”祝英台将打包好的糕点塞给马文才,笑着说:“待会回去了我就跟小白说你贪了它的板栗酥。”

“小白?那只九……咳,就是那只你捡回来的狐狸?”马文才瞥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梁山伯,大声嘲笑祝英台:“你就给它取这名字?哈哈哈……!”

书院才子多,也有些是喜欢养宠物的,白鸽、促织(蟋蟀)、白兔……虽有句话说:玩物丧志,可只要不太过分,老师一般就不会理。

因为……因为青云湖旁的白鹅很多都是这里的老师养的,外加天莲池的锦鲤也是。

九尾狐幻化成最普通的白狐,只有一条尾巴,法力也收着不乱用。

祝英台当初还特地为了让九尾狐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编了个故事。可惜,这故事除了跟梁山伯和马文才说了一下之外,其他才子是对她养的这只狐狸一点都不好奇。

关键在于,就这么一个离了大谱的故事,梁山伯竟然信了,马文才对此偷偷笑了好几天,表示祝英台不去当神棍可惜了。

圣德书院其实并不算大,进行扩建后占地面积增加了好几倍,景色更是优美了不少。

银杏街的江边栽满了银杏树,几人不经意的走着,顺着江流到了新开的茶楼,忆古茶楼。

茶楼里,说书先生正兴致勃勃的讲着什么古老的民间神话:

“书接上回,话说呐,青夫人多年无子,在听到下人说云隐寺很灵后,便报着试一下的心态在菩萨面前许下誓言,若得子,必斋戒三年,并且出钱重修寺庙。青夫人回去后,这不才没过多久,果然怀上了,还顺利诞下一男娃,取名目连。

青夫人这叫一个高兴啊,立即重修天隐寺。哎,谁能料到,七年后,灾荒四起,一次发大水中,导致母子分离,青夫人跪求了菩萨三天三夜,也是没能求回儿子的性命。这之后啊,青夫人便慈心一改,迷上了‘菜羊’。青夫人死后,下了地狱,被阎王爷判入‘饿鬼道’。

再说目连,魂魄被佛祖点化,成了佛子,可始终忘不了自己的母亲,于是请求佛祖,让他与母亲一聚。谁料他来到凡间,已然大变样,母亲逝去,便匆忙跑入地府,几经寻找,终于见到饿得骨瘦如柴毫无意识的母亲。

目连看着母亲与其他饿鬼抢食物抢不过,自己却不能做些什么,心里悲痛万分,自己身为母亲的儿子,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备受煎熬,于是,气愤的举起手中的法杖跺了一下地面。

那可是法杖,这下可就坏了,整栋炼狱裂开,恶鬼出逃。恰巧地藏王菩萨正在闭关,阎王将此事闹上了天庭,佛祖只得派目连下凡,收回那十万八千只恶鬼。

目连投胎到一户姓黄的人家,名曰黄巢。

各位听客,时候已到,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接下来有请戏班子出场。”

说书先生收起折扇,拿了赏钱默默退场,敲锣打鼓的声音徒然间响起,最新跳上台的,是一条“大虫”,不难看出,这是在上演经典的“武松打虎”。

又一个人拿着棒子出现,先是朝观众抱了抱拳:“戏接上回,话说三碗不过冈……”

“这……咳,说书先生在讲一种很新奇的故事。”祝英台没想到这说书先生竟还能将目连救母和黄巢起义的故事联系一起,讲成神话故事。她看着身旁顿住了的两人,默默地付了赏钱,顺便挥手叫来店小二,用“钞能力”在二楼包了间厢房。

方才的故事很新奇,很有趣,引人入胜,祝英台记得,传说是中元节的由来。

只不过……看刚才马文才发呆的样子,他可能不知道,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梁山伯就更不用说了,看他的表情,应该是头一次听。

厢房里,店小二为他们递上的菜单,菜单是一张比较厚的纸板,上面写着各式各样的菜名,有三个区域:丰衣足食、品茶论道、锦上添花。

他们每人手中各一张。

马文才看了一眼菜名,可算是看出来了,丰衣足食就是吃饭吃菜的,像什么五彩缤纷饭,酸菜鱼,时令蔬菜就在这里;品茶论道就是喝茶聊天的,像什么玉米水晶饺,素锦蚕豆包,多子多福石榴糕之类的在这里;锦上添花就是饭前水果,新品糕点类。下单消费满一两银子,随机赠送锦上添花,给你开个水果或者糕点盲盒。

“梁兄,文才兄,你们能吃辣不?”祝英台盯着鲜汤酸菜鱼几个字,两眼放光。

“他不吃辣。”马文才还没开口,梁山伯便下意识的回答道:“他喜甜食,最喜蔬果。”

梁兄是如何得知……”祝英台很好奇,梁山伯是怎么知道马文才的口味的,可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得话锋一转:“那便来一份玉露莲花盏,琼浆翡翠果,酒酿清梦糕——对了,梁兄可有什么忌口?”

“他喜欢吃清淡一点的。”这次是马文才脱口而出。

祝英台:“……”

我还在这里呢!

梁山伯你看马文才那温柔的眼神能不能收敛一点?!

还有,你们两个给我适可而止啊!

看到了祝英台奇怪的眼神后,马文才才反应过来,“英台你别乱想,我我我刚才就随口一说的,我瞎猜的。”

怎么回事?

我怎么会知道梁兄喜欢吃什么?

还有,梁兄又是怎么知道我喜甜不喜辣的?

马文才偷偷瞥了一眼梁山伯,无意间两人的神线对上,两人同时顿住,随即快速收回视线。

梁山伯悄悄红了耳根,心脏狂跳不止。

师弟当真是一点都没变,反倒比以前可爱了许多。

马文才则是拿起菜单装作认真看,实则脑袋一片空白。

梁、梁山伯刚才是在看我?!

他为什么要这样子盯着我看?

我今天的穿着打扮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书院的纯一白衫,难道是我的发冠没有束好?不不不,这发冠就是他帮我束的,绝对没问题。

……

“青柑普茶一道,玉露莲花盏、琼浆翡翠果、酒酿清梦糕各一份,玉米水晶饺、红薯板栗包各一笼。你们看看想吃些什么。”祝英台招呼店小二过来:“小二,小二。”

“客官,来了~”店小二立即笑着上前。

作者有话要说:说书人讲的故事也是一个小插曲,与[国师佛子篇]小和尚的师兄/or/师弟有关的故事,小小插曲一个。

2023.10.03星期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