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吾皇 > 第22章 科举选官(上)

第22章 科举选官(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月十七,永献帝正式开始上朝,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开恩科。

朝堂之上,永献帝坐北朝南位于宝座之上,顺亲王位于其右手下。百官分四列,李执谢翎分别位于左右列前排,商宗翰和孙传敏则位于中间两列前排,其后分别排着众官,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永献帝坐定,王如海便尖声高呼:“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谢翎立刻就手持象牙笏板出列,“臣有本启奏。臣以为,今新朝已定,当增设恩科,以期为我大郑选拔人才,稳定朝局。”

这件事永献帝早已知晓,小安子也跟他说过,一般新皇登基都会大赦天下以及增开恩科,以示新皇恩典。于是他便点点头,又看了看右手下坐着的顺亲王郑淮。

郑淮五十余岁,肤白,清瘦,面上带着笑,正侧耳聆听谢翎启奏。

永献帝便又看了看李丞相和商太傅,老成的道:“摄政王叔、李丞相和商太傅,你们以为如何?”

小安子教他,不管如何,既然已经坐上了龙位,就要有气势,端直了身子,朝堂上有什么不懂的就问。

郑淮几人听到永献帝的问话,虽然小小的惊了一下,不过想来上朝前王如海也会提点一二,是以并没有太在意,于是郑淮抬头看向永献帝,“回禀陛下,臣以为谢大人所言有理。新皇登基,增设恩科,一直有此惯例,更何况我朝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臣提议要尽快发文下去,这样才能早日广纳人才。”

商太傅也出列了,“不错,臣也附议。陛下,臣以为只是开恩科不足以广纳人才,当以察举辅之,两举并行,方能选出所需要的人才官员。”

商太傅之后一个瘦弱的官员亦出列,王如海便轻声地提醒永献帝,“这是吏部侍郎史汪洋。”

史汪洋道:“回禀陛下,自前朝起,察举制就已渐渐没落,因察举制虽然能为朝廷选贤任能,但是多为地方大族把控,贡士者,不复依其才干,多虚造声誉,实为名不副实者。所以臣以为,增设恩科足以,察举制不宜轻易重启。”

听到这话,永献帝便有些头晕,他过了年才六岁,又是第一次上朝,根本还不熟悉朝纲和程序,摄政王看到永献帝脸上露出的一丝困惑,心里冷哼一声,便看着史汪洋道:“史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商太傅也是担心开恩科不足以尽可能多的吸收人才。要知道,此次逆贼郑溥祸乱,殃及十余个州府,很多州府的地方官吏皆死于祸乱中,若只开恩科招贤纳士,怕是远远不够。臣以为,商太傅的两举并行,实为良策。”

丞相李执终于也出列了,“回禀陛下,臣以为摄政王所说的极有道理。察举可以只在地方州府实施,由地方自行推选出有德之士出任地方官吏,恩科则可以充作朝廷选人的方式,由各方士子愿考尽考。”

摄政王和三个协理大臣都同意两举并行,其他官员哪还敢开口说话?史汪洋蚍蜉难撼大树,新皇的第一个治国政策便确定下来。

接下来,官员们都无事启奏,便下堂退朝。永献帝心里有第一次登上金銮宝座的喜悦,但是更多的是困惑,他不明白,史大人亦是为了朝廷,为什么他的提议会被其他人否掉。

傍晚,小林子在建福宫外的大院子里教他和小安子学功夫的时候,他一边蹲马步学基础功一边问小安子。

姜咹想了想,先问了他,“陛下觉得史大人的提议好在哪?”

永献帝道:“门阀世家这个成语朕还是听说过的。李谢等人极力推荐两举并行,难道不是为了将他们本族的后辈推上各个地方,好成为像曾经的王谢那样的世家?”

姜咹没想到永献帝居然知道王谢世家,不过转念一想,他一向聪明,有时间就会偷偷看书,懂得这些也不奇怪,“不错!可是陛下以为您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呢?”

“自然是好好治理国家,用心政务。”

“那陛下的意思是,您觉得史大人的想法更完美。不过,依小的看,摄政王他们的做法也不是完全不可取。”

“我朝此时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整个国家从上到下极度缺少干实事的人才。又恰逢王欧之乱,到处是生灵涂炭,亟待有人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便是李谢家族的人,只要能帮忙解决问题,都是有才之士,都是可用之人。更何况,李谢家族的人比之真正的老百姓也有一个好处,那便是他们常常浸淫在父亲祖辈营造的环境中,了解官场制度,清晰如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更能快速参与治理地方。”

“更何况,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您就是不同意,可您想过,您该怎么说了吗?难道就是直言否决摄政王他们?您觉得,就凭如今的您,能否定掉他们哪一个?”

“这......”

“俗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陛下,您的当务之急是好好学习赶紧长大掌握真正的势力,否则,便是有支持您的官员,也会因为忌惮他们几个而选择退缩。”

“虽然陛下您才刚刚登基,不过您得记住,如今我朝最大的矛盾并不是您与摄政王等人的矛盾,而是国家发展与老百姓期望不和这个矛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并将之彻底解决。”

这种矛盾说倒是永献帝没有听说过的,但是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虽然小的也想陛下您尽快解决了摄政王等人的钳制,但是于公,您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现在的能力也不足以治理国家;于私,摄政王郑淮毕竟是您的亲叔叔,他既已担了这摄政王的名头,自然要做摄政王的事;而李谢等人既担了协理大臣的职位,亦是要为我朝抛头颅洒热血的。”

“不过,您也不用太焦躁,毕竟四个人,可不知道几颗心呐!”姜咹叹道。

“小安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您记住,凡事忌讳一家独大,若是几个势力分庭抗礼的话,想要各个击破就易如反掌。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咱们必须得徐徐图之。”

“又是徐徐图之!到底要徐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啊?你不知道,明明朕才是一国之君,可事事得听那几个臭老头的,真是让人倒胃口!”

“陛下,听您这语气,您很是不爽啊。”小安子语气调皮的问道。

“哼!那是!朕现在恼得很!就想抓住谁打一顿。”

“那陛下您就跟小林子好好打一场吧,小的在旁边给您加油助威!小的瞧着小林子最近武艺又精进不少。哈哈!”

无辜躺枪的小林子,“呃?你们刚刚明明在说什么大事,怎么现在又扯到我身上了?”

“小林子,你就别怪朕了!啊!冲啊!”口号一喊,永献帝人就挥着拳头冲过去了。

小林子到底花的功夫更多,轻巧躲过,返身一个回旋腿扫向永献帝。永献帝看着腿来,也不闪躲直接硬刚上去,小手抓住小林子的小腿,却没想到小林子身手更加灵活,直接变扫为踢,躲开了永献帝的手。

“好!好!”姜咹果然在加油助威,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为哪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