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靠修仙攻略秦始皇 > 第15章 攻略进展

第15章 攻略进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尉缭在沈渺家大吃特吃数日,整个人面色红润,甚至胖了一圈。不仅弄得沈府伙食费呈现指数上涨不说,更是让厨房里的庖厨仆人苦不堪言,这位大佛不仅嘴刁得很,吃饭甚是不挑时候,往往是半夜里想起就要吃一顿。

忍无可忍的沈渺,将这尊大佛打包装在马车里,送到了咸阳宫中。

到了秦王跟前,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尉缭也不再作妖,先是跪地请罪,承诺会辅助嬴政扫清六国,并且将自己所著的兵书《尉缭子》给原原本本贡献出来。

一顿操作下来,果然让嬴政怒气全消,他微笑着将人扶起,当即封尉缭为国尉,并将送国尉回来的沈渺封为上卿。

同时秦王采纳了尉缭之前所献的计策,让李斯进行实施。多年前,李斯也曾提过离间计,并早已开始布局,由李斯来做这件事再适合不过。

-

送走尉缭,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就又有人找上门来,这次是御史张苍。

沈渺耐着性子,听张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

几月前,齐鲁的儒生用一本绝版书籍作为交易,收买张苍前来打探印刷术的真伪。

在看到司马昌案头书籍的第二天,张苍就写信寄回了齐国。在书信里,张苍大肆描绘印刷术的神奇,并且将秦国用几百张纸做成书册的事情一并写了上去。

齐鲁的儒生们看完张苍的书信后,心痒难耐。但对于赴秦这件事,不少人还是举棋不定,不仅是因为秦国“儒生不入秦”不成文规定,还因为他们自恃周礼正统,充满了对秦人的鄙夷。

但还是有人抵御不了张苍书信里所写的诱惑,几个胆大儒生商议后,当即决定赴秦。

他们走到半道上时,听说了秦王逐客令的事情,儒生们一边大骂秦王秦人果然不堪教化,不知礼数,一边幸好没到咸阳闹出笑话,当即调转马车返回齐国。

然而没过几天,他们又听说秦王因为客卿李斯的一道谏书,撤回了逐客令,安抚客卿。甚至还将李斯的谏书,命人抄写在纸上,贴在咸阳的各个城墙之上,就连街头小儿都会背“......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①

几人对视一眼,命令车夫再次折返,快马加鞭赶往咸阳。

结果到了函谷关时,就被守城的士兵给拦下了。

因为他们既没有当过秦国丞相的祖父背书,也没有在咸阳做官的师兄担保。而守城官知道大王重法家,向来不喜儒家,他哪里敢放这么多儒生进秦国,被怪罪下来小命难保。

但守城官哪里知道,正是自己把张苍请进了函谷关,才引来这些齐鲁儒生效仿入秦。

儒生们赶了一个多月的路,如果就这样灰溜溜的回齐鲁,肯定会惹的其他儒生耻笑。

就算回去,也得带上用纸做的书册再回去!

于是他们在函谷关附近的一家舍店住下,书信一副寄给张苍,让他务必想想办法,把他们接到咸阳城去。

沈渺很是奇怪,张苍为何对这些儒生言听计从,于是问道:“张御史,难不成有把柄在他们手里?”

张苍讪讪道:“倒不是什么把柄,我来的时候他们只给了典籍上册,约定事成之后再给下册。他们还答应,要是我能让接他们到秦国,可以借阅另一本典籍。”

而一旁的司马昌却很是好奇,究竟是什么书能让张苍念念不忘。

沈渺扶额,都眼下这种情况,这俩书呆子还在谈论书的内容。

沈渺本人对儒家既无好感,也不算讨厌。

以秦国的情形来看,儒学也有可取之处,倒是可以利用一番。秦国一直以法家治国,但此时的法和后世的法,有着根本的区别。

法家的目的是让帝王通过法、术、势,掌握驭民之术,统治万物。法家的严刑峻法虽然能够让社会一时稳定,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效果。

百姓只知耕种,不知其他为何物,始终是过于残酷,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变成庞大帝国巨轮上的一枚螺丝钉。

而且历史也证明,帝国完成统一之大业后,再实行严苛的法家之术,不利于长久的统治。神像虽能镇压一时,待到归天之日,迎来的会是更为轰轰烈烈的觉醒爆发,而后就是历史的循环反复。

究其根本,法家以及被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都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的手段和工具。

在沈渺看来,儒法的内里都是“吃人”,不同的是前者外面用了一层“礼法忠孝”的糖包裹,看起来光鲜亮丽,闻起来香甜;而法家呢,则是毫不顾忌的演示自己一身的扎人的刺。

儒家妙就妙在,随着时间推移,其外那一点点迷惑性糖壳变得越来越薄。到最后就变成鲁迅先生所言的,翻开历史一看,满本的仁义道德都是“吃人”。②

但他同时也知道,以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让真正以人为本的平等思想流传开来,压根不现实。

每一块时代的土地上,会长出属于它自己的花朵,不管是罂粟还是玫瑰,抑或是茉莉,都是时代的象征和缩影。

听完张苍所说后,沈渺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入宫觐见嬴政,既是为了帮张苍,也带了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生病的那几天里,他天天躺在床上,无聊时就开始细细思考两次随机气运事件出现的前因后果,试图从中找出规律。

第一次是因为他无意帮助工匠们放假,而后嬴政规定秦国的工坊半个月休息一天,出现了【荒】等级的气运事件。

第二次是因为他的缘故,嬴政下令在全国建石磨,让秦地百姓吃上了面粉,触发了【宇】事件。

然而他弄出纸和印刷术时,却没有触发随机气运事件。

沈渺想到了原因,因为这两样东西并没有普及给百姓,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知识书籍在古代一直都和百姓没有太太的关系。

就算是在民生条件较好的唐宋两朝,读书识字仍然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

从中揣摩出了规律:切实改善百姓生活,就能触发气运事件。

如果他将儒家思想引入秦国,和法家一起并治,相比纯正的法家治理来说,对老百姓来说多少是件好事。

于是沈渺来到章台宫,询问道:“大王,臣能否问您一个问题?”

“讲。”

“大王,是如何看待儒生和孔子的呢?”

嬴政放下手中的书,道:“寡人倒是读过孔丘所著的《春秋》,是个学问渊博的大儒。但克己复礼这四个字,迂腐不堪。如果周礼真如这些儒生所言那般完美,岂会生出几百年的战争动乱。”

嬴政最后给出了评价,“不合时宜的笑话罢了。”

沈渺又问:“大王可听说过荀况荀子。”

“荀况,李廷尉的老师。”提起荀子,嬴政倒是颇为认可,“荀况的学说,寡人觉得有可取之处,与其说他是儒家,是融合法儒两家的大成者,又兼有黄老之学。只可惜当年荀况入秦时,寡人未曾出生,无缘得见。”

“上卿,今日来突然来找寡人,可是为了函谷关的齐儒?”嬴政一语道破他今日来的目的,果真秦国没有任何事情能逃过嬴政的耳目。

沈渺并没有正面回答嬴政的问题,反问道:“不知大王,要怎么处置这些儒生们?”

“这些儒生,一贯诋毁大秦蛮夷不堪教化,结果那些固守周礼的国家,那个打得过寡人的军队。”嬴政对儒生没有好感,一提起来就是满腹的抱怨。

也不怪嬴政对儒生们有诸多意见,多少年来,齐鲁的儒生们对于西陲的秦国,有着一股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各种贬低秦国秦人的事情,乃儒生们做得最多。

况且嬴政读的是商君书,信的是法家,带着天然的排斥。

“若是以前,寡人定会将这些儒生赶出函谷关。”嬴政睨了一眼沈渺,说道:“但沈上卿之前所言,让寡人感慨良多。日后齐鲁的儒生也将是大秦的黔首,寡人的子民,不得不接纳他们。长安县里成蟜的府邸还在,就这些儒生都去长安。”

“总之,寡人不希望在咸阳见到他们!”

沈渺听完很是满意,大王有进步了,真不愧是他的隐藏偶像。

这时系统君忽然来报,“恭喜宿主,通过事业线攻略,目标人物嬴政的攻略进度还剩95%!再接再厉!”

沈渺惊喜的发现,停摆了几月之久的人物攻略进度条,突然上涨了5%!

这算是意外之喜吗?

虽有只有这么一点,但也足够让沈渺热泪盈眶,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

他的心里只有一句话:如果能重来,不要选某人!(超大声!)

系统君:“刚才有个人,不是还夸嬴政是隐藏偶像吗?这么快就变节了?”

沈渺回道:“你不懂,偶像是偶像,生活是生活,工作更是工作。”

上面的某人如有感召的瞥了一眼下面的沈渺,仿佛听见有人议论寡人?

作者有话要说:①-李斯《谏逐客书》

②-鲁迅《狂人日记》

1.前面关于系统的设定有些bug,如果之前看的友友们,觉得这里奇怪的话,可以重新看下第一章。

不好意思,蠢作者脑子不好使(哭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