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让古代名人死而无憾了[历史直播] > 第9章 九五

第9章 九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间大唐上阳宫

天幕短暂的停止后,重新开始播放新的内容。

“不吹不黑,这期我们来说说武则天的真实实力。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先来说说,慧眼识英雄的李治,他真如描述的那般懦弱无能吗?”

武则天浑浊的目光终于清澈了些许。

她撑着拐杖,努力让自己坐直,好听清天幕中在说着什么。

“只可惜,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扶了李治上位,待李世民去世后,便把持了朝政,让李治缩手缩脚,于他帝王野心一途完全施展不开。”

“他知道王皇后和长孙无忌是一伙的,就刻意不让王皇后怀孩子,又知道萧淑妃的家世可以和王皇后一拼,他就日日跑到萧淑妃那里,挑起两个女人之间的竞争,又在中间拱火,让王皇后背后和萧淑妃背后一北一南两大家族为了自以为的未来储君之位斗得不可开交。”

另有几行字迹飘过,似乎是附和这天幕女声:

【姐妹们,不要雌竞啊,否则斗了半天都不知道真正boss是谁】

【王皇后连萧淑妃都斗不过,还想拉武则天入局,是觉得武则天更好对付么?】

【更好对付(狗头)】

当听到天幕这样说时,武则天终于面色稍缓,朗声道:“是这样的!”

伏在地上的朝臣:咱们陛下这么腹黑?

李显擦汗:看不出爹你是这样的爹。

自从天空出现天幕,李显垂手陪伴在此,已经整整两天了,有些近臣请求他回宫上朝,他都拒绝了。

李显自小懦弱,和父亲被溺爱宠大的“懦弱”不同,他的懦弱是有缘故的:

大唐风云诡谲的瓢泼大雨自他年轻时就浇了他满头满身。

流放的恐惧缠绕了他半辈子。

被恐惧占满的人没有心力关注其他。

数十年来,远在高堂的阿耶阿母于他来说,不过是面目模糊的权杖……

而这两日,天幕中仙女滔滔不绝的叙说,忽然让李显感到自己父母竟然还有这么多面?

李显不由看住了。

“再来说说小公主事件,武媚娘亲手杀害小公主,是后世的记载,情节描写得太过详细,好像作者就趴在床底下看着武媚娘亲手掐似的,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来看看最后此事是谁受益:通过一系列操作,王皇后终于被废了,王皇后被废了之后,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势力集团,也遭到了清算,驱逐出朝廷。李治原来是被他们架空的,现在终于可以伸展手脚,施行帝王意志,所以如果真的发生了王皇后被污蔑之事,此事究竟是谁授意,还真不好说。”

【李治:手把手教你做局】

【武则天是李治的白手套,李治用她,不用沾血,完美隐退,这波划算】

武则天听到天幕女声为她辩解小公主身死真相,她本是欣喜,白发微颤,正要再次大声道是,却见天幕上滚动这样的弹幕,当即一怔。

而这样的字迹越来越多:

【武媚这波luo身上阵啊,也算光脚不怕穿鞋的了】

【这样的下属谁不喜欢,恶人她当,黑锅她背,万一捅娄子,李治安然无恙,死的可是她这个箭靶子】

【李治本来也没想把武媚接进宫,都快把她忘了,还不是王皇后那个冤种自己作死】

李显:爹地好可怕。

群臣:???

群臣:所以我们当初把火力对准武皇,是被陛下当枪使了???

武则天此时却再也说不出“就是这样!”的话。

她怔怔地望着天幕,似在思索:真的是这样吗?

人都是多面的。

可她心目中,面向她的那一面陛下,分明,不是这样的啊……

她记得,感业寺的房间内,她写下那首《如意娘》,不久,诗歌就传出寺外。

很快,主持便召集大家前来告知:新君在先帝忌日这天会来感业寺上香祈福。

就在那一刻,武则天忽然有个灵感:

陛下读了她的诗,他来寻她了。

否则,天下寺庙这样多,他为何偏偏要来这样一座并不起眼的尼姑庵?

而当陛下来了,她看到他的脸,一霎那间,忍耐不住,落下泪来。

她落泪,并不纯粹出于思念,还有对寺院冷寂无望生活的委屈。

要知道,她可是在十几岁入宫时,对母亲发下豪言壮语道是“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的天性好强之人。一朝入寺,她此生的志向,可算是断送了。

然而,李治在看到她落泪的一瞬,竟也向着她落下泪来。

他确然是个大哭包,母亲死时哭得昏天黑地,父亲死时搂着长孙无忌的脖子嚎啕大哭连继承大统之事也不管不顾。

可她武媚娘与他无亲无故,他若真的忘了她,或者只是单纯利用她,却是大可不必如此作态啊……

果然,天幕中闪过一行字迹:

【弱弱地说句:高宗对武则天好像也没有那么不堪吧】

【+1,“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唐会要卷三》,李治要是对武则天一点感情都没有,为什么哭呢?前面的你别再说什么演技好了,对着一群尼姑有什么必要展示演技】

武则天闭上眼睛,遥想起她那曲折离奇的青年时光。

她那时已算大龄,李治于她,是个小四岁的弟弟,宫里的女人那么多,不断有更娇嫩鲜艳的花朵儿出现。

可三年守丧期一满,他就要接她回宫。

甚至不顾礼法,不顾群臣反对。

李治全然不惧众口铄金、抵住重重压力也要和她一起,人人都说他软弱,可这件事上,他坚持的姿态,很是硬气。

后来她进了宫,然后,就再也没有王皇后和萧淑妃什么事了。

李治只到她这里来,以至于王萧这两个原先斗得天昏地暗的女人竟抱成了团。

至于说,立她为后单纯只为消灭长孙无忌为首的集团,这话也没错,可是……

这时,天幕中亦有字迹道出了武则天心中的想法:

【立后不可能没有一点感情的,要知道褚遂良那时候可是提出过折中方案:废王皇后可以,只要不立武则天,李治明明可以就坡下驴,但他没有】

武则天闭着眼睛仍能感受到当时面对的山呼海啸一般的压力。

废后啊,废的是中原王家尊贵无比的王姓女儿。

立的是她这个木材商人家庭出身、还曾服侍过先帝且没有任何政治资本的昭仪。

那时朝堂之上的沸议,绝非这天幕中短短的片段这般轻描淡写。

而且,仅仅是她一人面对压力么?

陛下他也分明是新君初立、群狼环伺啊……

他亲自带着她,一起去长孙无忌家,放下身段,向长孙无忌“行贿”,席间言语讨好那老儿,只是希望长孙无忌松口。

至于后来最激烈时分,褚遂良反对到在朝堂上把头磕得全部是血……

晚上他躺在她怀里,却是没说过一句“算了”。

那时,李治对于要和她在一起这件事,一次退堂鼓都没有过。

只因他一开始就把她的未来和自己牢牢捆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仅仅只是为了他这份义无反顾,她为他冲锋陷阵,乃至当打手、背黑锅,她也是自己甘愿的啊!

武则天睁开眼,她想要再多看看那天幕,尤其是那天幕上飞速飘过的字迹。

她现在有些明白了,这块天幕,似乎是来自未来的某个时空,在对大唐播放后世的工笔史书点评。

可惜,天幕中的女声话锋一转: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李治和武则天对大唐惊人杰出的贡献。首先我们来说说李治。”

便开始细数她夫君的丰功伟业。

武则天心想,这些她都是知道的,听起来便也觉得稀松平常。

然而,越听到后面,越不对。

当看到那幅唐高宗时期的大唐版图展现在武则天面前时,她才猛然想起,她身侧的那个男子,究竟有多厉害。

这份来自后世的点评,让她也开始重新打量她故去的夫君。

武则天扭头对李显道:

“瞧见了吗?你父亲,开拓的版图竟是古今第三?!”

李显:论爹娘太强会给下一代带来多大压力。

而当听到说武则天吹枕头风鼓动李治去泰山封禅,结果影响到未来打下高句丽,这些逼宫的朝臣们脸都扭曲了。

武则天心情激荡,连接看了两日的影视剪辑片段让她心头压抑着一团邪火。

此刻,这团邪火终于在连番对夫君的夸夸后找到一个释放出口:

“笑话,我武曌看上的男人自是英明神武,你们编排朕便算了,怎可把他编排得那般昏庸懦弱。要知道陛下他从来都不弱,哪哪都不弱。”

她朝天幕喊话,天幕马上出现这行字迹。

很快,这行字迹后,又跟了几行字迹,好像在附和她一般:

【前面的,太入戏了吧,对了,你那个异形字怎么打出来的啊】

【这对算是中国史上最成功姐弟恋了吧】

【腹黑弟弟vs霸气御姐好带感,斯哈斯哈】

有一些字武则天单独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合在一起看便不知所云。

然后,就在这时,一行小字缓缓飘过:

【媚娘,是你吗?】

武则天内心隐隐一动。

**

地府

“好了,本期视频我们就说到这里,欢迎投币转发收藏一键三连~这期我们说了这么多李治的功绩,下期在讲到武则天的功绩前,我们先来说说,李治,他究竟是怎样的——

“宠、妻、大、狂、魔!”

李世民:“宠妻大狂魔是何意?”

王皇后面上阴寒,不发一语。

萧淑妃翻了个白眼:“字面意思。”

长孙无忌:“陛下,微臣揣度其意,大意是,为了宠自己的爱妻,不顾其他人死活的意思。”

上官仪:“长孙无忌大人解得妙。”

太监王福来:“老奴久在深宫服侍,最懂这句话的意思……”

李治:???

天幕:“首先,要说明的是,李治本身就是个重感情的人,绝对不是刻薄寡恩的君王。”

长孙无忌小声:“不赞同。”

上官仪:“臣附议。”

萧淑妃:“屁。”

王皇后:“本宫呸——”

王皇后刚呸完,天幕道:“李治在废王皇后之前,还是皇子时,其实对王皇后还是挺上心的。史书记载,曾有这样一件事,当时皇储之位争夺激烈时,其他皇子对李世民一日三请、事必躬亲,李治却在这段时间凭空消失了。李世民莫名其妙,便写信去问,李治回信说,王妃也就是后来的王皇后生病了,他在亲自照顾,脱不开身。李治为了照顾王皇后,连亲近父皇都忘了,可见他这人平时为人应该确实挺有情义的。”

王皇后便沉默了。

她想到,她打从心眼里看不上的鲜卑小年轻,最开始的时候,是有几分对她热络尊重……

天幕:“李治重感情,这点可能是因为他是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从小被父母宠着长大的,俗话说,在宠爱中长大的孩子最懂得爱。”

李世民:“地主家的傻儿子又是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字面意思。”

天幕很快向李世民解释了“地主家的傻儿子”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指的是生在有钱有势的人家,却经常干傻事的男子——现在还引申那种成日乐呵呵的无忧无虑的瓜娃子。要说,唐太宗有多宠爱李治呢?他溺爱李治,整天跟他黏在一起,去哪儿都带着他,还在寝殿旁边给他盖房子,李治就是这么长大的,在成为皇帝前,他天天晃荡,好像对皇位没有任何想法。”

“为什么这么宠呢?这就要说到长孙皇后死的时候,李治哭得撕心裂肺,这波把他父亲李世民心都哭碎了。李世民大为感动,从此把李治养在身边。”

天幕说到这里,李世民马上想起了他的发妻长孙皇后。

他泪光一闪,当即低下头去,让泪洒在地上,不叫其他人看见。

不过,再抬起头来,天幕上已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字迹:

【装的】

【故意哭给李世民看,好捞皇位的】

不过,马上又有跟进的新评论:

【“《旧唐书·高宗本纪》:及文德皇后崩,晋王时年九岁,哀慕感动左右,太宗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别太离谱:亲娘死的时候不到十岁,还是个孩子,怎么装?】

【李世民说我崽天天哭夜夜哭,这么小就没了母亲,好可怜抱过来自己养】

【爱怜.jpg】

李世民看到这里,这才点点头,极力为自己辩解:

“朕是看我儿可怜,才多宠一点的!不然死后怎么去面对朕之爱妻。”

天幕再次:“后来,李治照顾重病中的李世民,照顾到头发都白了。而史书中记载说李治和武则天在这一时期勾搭上,很有可能是子虚乌有的事,也许两人只是好感,之后李治自己也澄清了的。”

李治:挠头,委屈,但朕不说。

“李治在朝中内外仁善声望也极好,当时支持他的人很多很多。”

弹幕渐渐多起来,有人开始贴古文:

【是真的】

【妃嫔列于纱窗内,倾耳者数百人,闻帝与无忌等立晋王议定,一时喊叫,响振宫掖】

【太宗于是御太极殿,召文武六品以上曰:承乾悖逆,泰亦败类,朕所观之,皆不可立,欲选诸子尤仁孝者,立为冢嗣,尔其为朕明言。众咸言晋王忠孝仁爱,文德皇后之子,立为储君,无所与让,皆腾跃欢叫,不可禁止。太宗见众情所与,颜色甚悦。】

【前面的,说人话】

大唐鬼魂组听到这一番讲述,都不由回忆起他们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人心所向,所有人围绕在未来的天子身边,都觉得自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可是,直到那个武媚横空出世!

便在这时,天幕忽然话锋一转道:

“就是这样的童年经历造成了后来李治的情感癖好:

受宠,让他学会尊重女性,早年丧母,让他不由自主寻找女性身上他缺失的母爱,种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李治喜欢比他年纪大的女性。”

李治:???

上官仪:怪不得当时劝废后劝不动。

王皇后:我就说呢,口味这么奇怪。

李世民:……

李世民一个人还在纠结上一个问题:

乖崽幼年丧母好可怜,朕多宠一点怎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想写一些双箭头……下期预告:阿武这边的箭头感谢在2023-03-28 23:55:54~2023-03-29 23:57: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琴酒男神约美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