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让古代名人死而无憾了[历史直播] > 第13章 九五

第13章 九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哪里来的傻x,以为自己是荔枝在这虐狗呢】

大唐鬼魂组经过数天的观察,已经对天幕上飞动的字迹有了大概的判断。

这些飞动字迹,有的喜欢开玩笑,有的发出恶意,大部分是在跟风。

按照他们的理解,这些飞动字迹,该当就是“注释”?

而至于“荔枝”,由于看得次数多了,大唐鬼魂组已经解码,知道指代的是李治。

看到弹幕这一句,众人斜眼看向李治。

不过李治此时已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腰板挺得直直的,脸上藏不住的小得意。

几天之前,他在梨园子弟的演绎中,是标准的“窝囊废”,谁知数日过后,天幕画风徒然一变,开始为他正名,虽然有时满屏飘着“腹黑”“白切黑”这样让他不解的词语,但看起来比“窝囊废”好多了。

不过,之前梨园子弟演绎的武则天豢养男宠的画面仍然带给他不小的心理阴影,让李治也不由有些怀疑,之前难道只是他单方面对皇后有情,而皇后一腔深情都是装的?

现在天幕把他死后老婆的细节逐一展现,那些情节都是先前的梨园子弟不曾演绎过的,李治感到自己总算找回了一点面子。

而天幕给出的例子层出不穷:

“武则天还为李治建了荐福寺,并亲自飞白题额。这里插一句,唐朝惯例皇帝死后都会建寺庙,不过一般新君上位是不会为先皇亲笔题写匾额的。

这里再插一句,武则天的书法极好,曾经有一卷小楷《金刚经》,上面有十多人校验签名,据考证是武则天本人所写,通篇5162个字,无一字缺损,出土后,被法国人伯希和用一两银子从道士王圆箓手中买走,现珍藏在海外某国家图书馆。

从这卷出土文物的书法上,就可以窥见武则天的审美偏好:不事雕凿,不安巧思,以达朴素自然,平淡率真,浑然天成。”

【炫耀一下:我看过复制品,确实写得挺好的】

【啊好气,这样的珍品为什么流落在外我要杀了那个狗x王道士】

“既然有这样的审美表达,也可以想见她定然是不会像后世的某些皇帝一样到处留痕题字的。

所以她老公李治的荐福寺是她亲自题写匾额的唯二寺庙,还有一个是她妈妈的崇福寺。后来武则天为了登基宣传造势,建了遍布全国的大云寺,这些寺庙,她统统没有题字。”

这里天幕把荐福寺的画面放了出来。

之前李治看到的影视画面都是他以为的梨园子弟扮演,当知道它们有的可能是虚幻的,李治尚无太多情绪波动。

可是这次,天幕放送的画面,十分真实:

一个他从未曾见过的佛寺经历了岁月后呈现在他眼前。

只是,佛寺中往来穿梭的游人和打太极拳的老人穿着的衣服都十分古怪,该当是后世之人的装扮。这就说明,媚娘为他建造的佛寺直到很久以后还存在于世。

这时,天幕一转:

武则天一手如在眼前的活灵活现的漂亮书法——“敕赐荐福寺”放大在画面里。

李治眼眶一热,再也忍不住,泪滚了下来。

“至于陵寝方面,武则天也把之前的规矩:重要节气上食改为每日奠祭。把巡陵的频率由之前的春秋仲月一口气增加到每年四季之月及忌日降诞日。”

【这不得天天冷猪肉加餐的节奏,荔枝说朕在地府快撑死啦】

李治:怪不得呢?总觉得朕每天吃得比旁人多……嗝……

李世民李承乾李贤向李治投去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这波狗粮也快把我们撑死了!

唯独从小在父母关爱期待下长大的李弘,长袖垂地,看着父亲,笑意盈盈。

“对了,武则天对李治的头风病,可谓是十分重视。

史书上曾有这样一段:

十一月,丙戌,诏罢来年封嵩山,上疾甚故也。上苦头重,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鸣鹤请刺头出血,可愈。天后怒曰:“此可斩也,乃欲于天子头刺血!”鸣鹤叩头请命。上曰:“但刺之,未必不佳。”乃刺百会、脑户二穴。上曰:“吾目似明矣。”后举手加额曰:“天赐也!”自负彩百匹以赐鸣鹤。

翻译过来意思就是:高宗头风厉害,到了眼睛看不见的地步,便召侍医秦鸣鹤诊视。秦鸣鹤说要用针刺头出血才可以治愈,武则天先是大怒:“你竟然想刺破天子的头取血?”鸣鹤磕头不止,李治说:“就试试吧”太医便刺了他的百会、脑户两穴,李治竟然真的可以看清东西了!武则天非常高兴,把手举在额上说:“这是上天的恩赐!”并亲自背负百匹娟绸赐给秦鸣鹤表示感谢。”

【百匹绢也挺沉的,武则天这时候六十多了吧】

【六十多的老人家抱着那么沉的布去亲自感谢,这是高兴疯了吧[doge]】

【前面的,知不知道百匹绢什么概念?是六百斤,怎么想都不可能是武则天负重六百斤吧】

【好吧,但是亲自带人去赏赐,还是很高兴啊……】

天幕说到这里,李治又要得意,天幕忽然又道:

“说到李治的风疾,就不得不多提一句前面说过的术士明崇俨。

大家对他有个误区,以为是武则天无比信赖这位妖异邪士,其实真正无比依赖明崇俨的是李治。”

大唐鬼魂组顿时一片寂静。

众人都扭头看向因为明崇俨丢了太子之位的李贤。

而李贤也一言不发,双眉紧皱,狠狠盯着天幕。

“要知道,明崇俨可是个道士。李治本人就是道教徒,他曾经将《道德经》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他晚年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还好几次前往道教名山嵩山祭天。李治信奉道教,一是因为道教是唐朝的国,教,老子李耳被认为是李唐王室的老祖,二则是因为道教关注修身养性。李治身体不好,有祖传风疾,他自然会更关注道教法术。”

【是这样,武则天信佛的,记得李弘快不行的时候两口子急得团团转,一个忙着烧香拜佛一个忙着找人做法】

李弘看到这条弹幕双眼通红。

“有了这样的背景,明崇俨上位就很好理解了。据说明崇俨当时有一门治疗百病的独家奇术,于是当地官员就把他推荐给李治。结果,李治的头疼还真的好了很多!”

“李治那叫一个高兴,之后就非常信赖明崇俨,《旧唐书明崇俨传》就说过,李治知道州栖霞寺是明崇俨祖先的老房子后,专门为这房子定制了碑文,还亲笔写到石头上,可以想象一下他对明崇俨治好他的头疼有多感激!”

“更夸张的是,明崇俨对朝事还说得上话!也是《旧唐书》记载:‘崇俨每因谒见,辄假以神道,颇陈时政得失,帝深加允纳。’就说明崇俨每次和李治见面,都会夹带私货,总是借着讨论神道学说的由头,说一些自己对朝堂的看法,一般这种没有边界感的行为,很多帝王是忌惮的,然而旧唐书说‘帝深加允纳’,允纳啊朋友们,这说明李治是半点不反对的。仪凤二年,明崇俨担任正谏大夫,还得到李治的特许,可以入皇帝宫殿,这时明崇俨才三十岁!”

【麽?我看过《xx传》不是这么说的啊】

【我也记得,是说武则天特别宠信明崇俨,好像是请明崇俨让她青春永驻】

【青春永驻那个,看串台了吧,咱们女皇不是恋爱脑】

“其实像明崇俨这样因为会治病而登堂入室的例子,各朝各代都有很多。就说现今我们有了止疼药,还是没办法根除痛苦,那是医疗技术还不发达的唐朝,你要是皇帝,头疼疼得要死要活,疼得眼睛都不看见了,这时候天降一个神人说可以帮你缓解痛苦,你别说官位,你是不是连命都可以给他?

“所以《新唐书》中说‘明崇俨以左道为武后所信’,《资治通鉴》说‘明崇俨以厌胜之术为天后所信’的说法实在存疑。”

“因为种种迹象,分明指出,是因为李治根本离不了明崇俨。”

“而武则天对明崇俨宠信,实际上是客气礼遇,就像她亲自带着百匹娟去感谢太医秦鸣鹤一个性质。”

【我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我也……】

【所以武则天辣么生气坚决不肯饶恕亲儿子有一部分原因是心疼亲亲老公?】

【这么说起来,后面那帮宋人说她弑子,可是李治要弄李忠时她还求情了的】

“轰”……

大唐鬼魂组众人听了天幕看了弹幕,也议论纷纷。

李世民搂着李治摸着他的脑袋道:“儿啊,咱们家祖传老毛病,让你受苦了,不过你怎么不服用金丹?可以双管齐下的嘛。”

众人:……金丹。

长孙无忌适时凑到李世民身边道:

“是这样的陛下,曾经有神人也向高宗陛下进献金丹,结果高宗皇帝大骂他说:‘要是金丹真的有效,秦始皇汉武帝不得活到现在?’,把高人一顿骂走了。”

众人:……哪壶不开提哪壶?太宗晚年吃了多少金丹你心里没数?

天幕继续道:

“后世也有人说,废太子李贤杀明崇俨是武则天诬陷的。对此,我只想说,看看查案组的班底,就知道不大可能。

负责调查的薛元绍是上官仪好友,也是李治本人幼年的好友同伴,另有裴炎,他虽然在李显即位后倒向武则天,但这段时期,裴炎还是李治的亲信;还有一个高智周,查案的时候已经快八十岁了,马上要退休了,毫无进取之心,只想干完活回家休息那种。

但凡是武则天想要陷害太子,按照她一贯的手腕,这个查案三人组里,便必定会置换一到两个她自己的人,以此确保栽赃坐实、万无一失。

然而这个班底很显然都是李治的人,所以我推测,明崇俨的死,和李贤,确实脱不了干系。”

【越来越觉得推测是真的】

【我为你污蔑我亲儿子,你为我严惩你亲儿子,这是什么绝世恩爱疯p夫妇,爱了爱了】

随着天幕的抽丝剥茧,大唐鬼魂组把目光往李治和李贤身上反复逡巡……

李贤捏紧拳头,微微颤抖。

他分明记得,当时,是母亲热情洋溢地接待那位妖异邪士,她和他在内廷屏退宫人,秘议要事,次数之频繁,甚而到了朝野上下传出一些母亲与明崇俨不三不四的话来……

而他当时杀了那明崇俨,内心深处始终泛着隐秘的正义:

明崇俨妖言惑众,母亲耳根子软,才信了他那一套……

他不是为了自己太子之位才杀人。

他是为了母亲不受蛊惑。

是为了父亲不受母亲蛊惑。

是为了李唐江山不受妖人和无知妇人蛊惑!

此前他确然有些看不起母亲,作为太子召人注书《后汉书》,后汉书中恰有大量暗中嘲讽外戚干政词句,母亲看后不予理会,也召集了一大班文臣编了一大堆书册。《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

世人都赞她博学多才,可在李贤的眼里,这无非是女子逞强卖能罢了。

他放浪形骸,不服管教。那年东都洛阳天灾饥荒,他在北门奏乐欢饮,以致外间都可以听到喧哗的玩乐纵情之声。母亲于是派人送了两本《少阳正范》《孝子传》试图教育他,他转头就宠了户奴赵道生,把母亲气得够呛……

现在,按照天幕所说,不是那妖人蛊惑母亲,而是……

李贤双手冰凉发抖,转向李治:

“所以,她是为着你的缘故,方才弃绝自己的亲生儿子到这等地步?”

李治沉思了片刻:“也不全是,弘儿病重时,你就迫不及待炫耀才干,你太像朕的二哥李泰了,再则,有玄武门之事在前,朕和媚娘不得不防。”

“何况,”李治话峰一转:“皇儿,你还没到年纪,不知道头疼发作时,为父恨不得就此去了。你把为父当时痊愈唯一的希望掐掉了。你母亲她真的很生气。”

李治话音落下,李承乾痞里痞气对李世民道:“听到了吧?爹。三弟怪你不该玄武门。”

李世民摊手:“行,说到底都怪朕呗,怪朕不该给你们这些兔崽子夺下万里江山!”

李贤则彻底震住了。

“你当时都分明睁只眼闭只眼打算放过我,她却一意要求严惩。原来是为了你,可我是她的亲儿子啊,她这样算哪门子的母亲?”

李治摊手道:

“这有什么,忠儿也是朕的亲儿子,可是为了你和弘儿的宝座安稳无虞,朕也一样可以杀了他啊。”

李治天真无辜的语气,把大唐鬼魂组震麻了……

曾经拥立李忠为太子的王皇后:“陛下,这样看来,你和媚娘挺配的。”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臣附议。”

李世民无瑕关心儿子这个比他更变t的恋爱脑,此刻他还沉浸在上一刻莫名冤愤的情绪中:

不是老子九死一生的玄武门,哪有后来你们这些兔崽子这么多事?!

李治这下忙得团团转,一边握着李世民的胳膊安抚老爹,一边继续言语安抚儿子:

“其实,贬你离开长安后,朕和你母亲,都有些懊悔。”

李贤陷在悲痛懊悔难过愤恨复杂情绪中,目眦欲裂:

“我看我就是死了,母亲也不会难过。”

于是,便听得一个熟悉声音:

“殿下此言差矣,以老臣对女皇陛下的了解,她对您的死,动了不小的气。”

这声音好生熟悉,熟悉到李治眼睛陡然一亮:

“是狄爱卿?”

来人确是狄仁杰。

作者有话要说:荔枝:狄爱卿怎么来啦?

狄仁杰:微臣来给陛下说说武皇和男宠二三事

荔枝:……

荔枝:你走吧,朕不想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