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直播八零[全文完] > 第50章 第 50 章

第50章 第 5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冼吉听到大哥冼白问他,本来夹菜到碗里准备吃的,这会放下筷子回答:“据说镇上的人多良田少,一人得七分良田三分旱地,合为一亩。”

冼白又问:“那我们村呢?”

冼吉回:“村里地多。一人分得良田两亩,旱地一亩,合为三亩。不过鼓励开荒,到时候开荒的地再算入自家,一人估计得有五亩。”

冼爷爷惬意地喝着地瓜粥,放下碗说:“还是村里好。这镇上的地这么少,怎么养活一家子。他们还经常跑到村里大山附近找柴火,赶都赶不走,烦的。”

何皎默默低头喝粥不说话,还好冼家和何家都没有村长家男女不同桌吃饭的陋习。

关于冼爷爷说镇上分地的事,她没发表看法。

她知道以后村里的人会越来越少,很多人都会离开村里走出大山往城市里发展。现在是镇上的人羡慕村里人,以后是村里人羡慕镇上的人。

冼白在饭桌上和何皎一样很少夹菜。他吃完一碗粥后说:“我只要家里哪块最小的良田搞实验田,其他的地你们种。旱地我也不要。”

冼白的话让何皎有些意外,不过她继续当透明人,毕竟是冼家的地,在法律上没她名额,确实轮不到她插话。

冼父当即不同意:“那怎么行。家里最小哪块良田,七分地都不到。旱地又不要的话,种出的粮食根本养不活一家子。”

与对小儿子偏心的何父相比,冼父对冼家两兄弟表面上比较公平,但也是表面上。

冼白看了一眼何皎,见她没异样,知道这事让他自己拿主意,便说:“帽儿坡哪里可以开荒,坡地附近越过河流的另一头是一大片荒地,到时候我可以开荒,种上葛根和大薯。”

冼爷爷摇头否定这主意,“哪里连桥都没有,怎么过去开荒?”

冼白在餐桌上用筷子不夹菜的另一头比划着:“河流的水引流到良田里种水稻,其他的河水在村外围。我们看到河道很宽搭桥很难,但在帽儿坡附近,河道是窄小的,可以在哪里建桥。大桥我们建不了,小桥我们自己能建。”

冼父吃饱饭了,放下筷子说:“就算能建座小桥,能跑到河对面开荒,但要走到帽儿坡附近过桥。”

余下的话冼父没说完,让冼白自己体会。

冼吉狂摇头:“打死我都不去。若要从帽儿坡哪里过桥开荒,我宁愿往周边塘家村方向开荒。

大哥厉害,居然敢在帽儿坡的坡顶居住,那地方邪门得很,别说住了,靠近哪里都心慌,还谈什么建桥开荒。”

冼母担心地看着冼白:“阿白,别在哪里住了。回来住吧。”

她说完白了一眼何皎:“虽然我不喜欢你这个儿媳妇,但为了阿白,我愿意忍。”

何皎在心里冷笑连连,这冼母装慈母的时候还不忘踩她一脚。

冼白握住何皎的手,郑重地对一家子说:“何皎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这一生一世只有她这一个妻子,不会离婚再有别人了。”

何皎抬头微笑地看着他。在旁人眼里,两人是两情相悦。

冼父咳嗽一声,打断冼白与何皎的四目相对,“行了。你想在帽儿坡河对面开荒就开荒吧。到时候建桥记得写申请,别乱建,不然又被人打小报告。”

“我会的,爸。”

吃过饭,冼白带何皎回帽儿坡上休息。

他说:“这天气眼看要回暖,火炕睡不了了。之前我的竹床是你做的,这回我帮你做。”

何皎拿起兵工铲:“那我们去砍竹子吧。”

“不用去。现在春天了,竹子比冬天那会多虫子,做竹床不好。我在冬天的时候特意砍了不少竹子,就留着给你做竹床。”

冼白从柴房里把竹子搬出来,“就是这泥墙推倒了,晚上睡觉没这么安全。还以为支书会上坡顶查看的,没想到他没上来。”

“那没办法的事。”何皎跟着他一起搬竹子,“没想到你冬天就存竹子,料到开春后我不能再睡火炕,还想到春天竹子多虫的事。”

“毕竟是关于你的事,我肯定得多上心。”冼白拿来一根麻绳往他屋里量竹床的长度,再往何皎房里量长度,确认这个长度能摆放得下。

何皎看到他忙前忙后,突然觉得他若能一直保持这种优良的品性,与他一辈子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似乎还不错。

两人合力做好竹床。冼白让何皎回屋休息,他则回村委写建房和建桥申请。

任支书看到申请,对冼白说:“这建桥申请好办,但这建房申请得等你从冼家独立出户才能批准。”

冼白坐下来,轻敲桌面,说:“那先批建养猪场吧。”

任支书笑道:“这猪就两头,用木栏围一下就得了,还要什么申请。”

“之后不用木栏。要做水泥围栏。”冼白看到任支书一副不信的模样,便把何皎如何把草木灰变成水泥的事简单地说一下。

“真的,假的?”任支书不信,靠近他小声说:“如果这事是真的,你千万别到处说。”

“哦。”冼白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任支书赶紧解释:“你想啊,要是村民都知道草木灰能搞出水泥来,得有多少人上山伐木,到时候过度开采林木,泥石流这种灾难肯定会变多。

这事不能说,不能往外说。昨天开会,你对赵彪说你老婆能把草木灰变成水泥,我以为你说笑的,没想到还真能。果然,知识就是力量,只是这种力量有时候不能用啊。”

“我们没乱伐木。”冼白在桌上比划:“帽儿坡这附近的森林大树,这里和那里,都没砍。我们只是收集一些死木和砍了一些树枝,整树的一棵没砍过。”

这时村长走进来问:“你们在聊什么呢?”

任支书站起来,对村长客气地说:“我们在聊这开春开荒的事。冼白同志,我们走,边看地形边讨论。”

“行。”冼白和村长客套几句,和任支书绕着村里的稻田边上走。

任支书看到不少村民在远处务农,背着双手说:“只要你们不乱砍伐,建养猪场的事,我会帮忙递交文件让镇政府批准。只是这水泥目前还是管控物资,在文件上只能写用石垒墙,不能有水泥建栏的字眼。”

“行。感谢支书对我的支持。”冼白面露举步维艰的苦愁。

任支书见他这样,鼓励道:“没事的。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以后水泥开放管制了,说不定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水泥。”

“我们会的。”冼白话别任支书,回到帽儿坡拿起兵工铲,就往矮坡走。

何皎问他:“这是要干啥?”

冼白拿起兵工铲开干刨地:“我申请建养猪场。支书那边同意了,就等镇政府那边批准了。”

何皎疑惑:“建房没批,养猪场先给批了?”

“建房得独立出户,手续不一样。”冼白让何皎退到一旁免得弄脏鞋子。

何皎退到一旁说:“那我和你一起劳动。之前冬天太冷,都没动土,这会胳膊都快生锈了。”

别的女人吃苦怕累的,而何皎却喜欢劳动活动四肢。

冼白对她又是心疼又是充满了鼓励,“累了就休息,反正有我在,我能干活。”

何皎用兵工铲把地面弄平整:“如果有挖掘机就好了。这片地一个早上能全部弄好。”

系统:【商城系统积分恢复后,宿主可申请补偿性.福利。也许能有挖掘机。】

何皎在内心问:“真的吗?可是挖掘机用的机油去哪里弄来?”

系统:【一切皆有可能。】

听到系统这么不靠谱的回答,何皎在内心抱怨了两句。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早起回村,直奔何家,催着何父到镇上帮何皎改户口的名字。

何皎特意把存下来的米粮,用陶罐装上五六斤,递给何父:“这是报酬,麻烦你了。”

她后来才知道从帽儿坡带下来的食物是不能随意让人吃的,其携带能量过多,会让人吃了容易上火。

何母把陶罐推开:“一家人谈什么报酬。”

何父才不管何母的推辞,把陶罐一把抢过来,看着里面颗粒饱满的大米,笑得褶子都出来了:“好家伙,你们去哪里搞来这么好的大米,早两天怎么不见你们拿出来?”

何皎忍住凑人的冲动,回道:“你管我们哪里弄来的。只要你帮忙改了我户口本的名字,之后好处少不了你的。”

她怕何父搞错名字,用一张竹片,在上用刻上名字,然后经过碳化,凹陷的字体处会显得没周围黑,这样一来就能突显出“何皎”二字。

何父有利可图,拿过竹片前后翻看,嗤笑一声:“你自己小学毕业,还嫌弃你爸没文化,不孝女。”

“确实不孝。那这罐米你还我。”何皎故意做出伸手要夺回米的样子。

何父抱着这米连连后退好几步。

他认为米和陶罐都值不少钱,绝对不能被何皎拿回去,“死丫头。哪有送出去的东西要回去的道理。你给我等着。等我改好户口本上的名字回来,若你把这米拿走了,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