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她弱小而无惧(快穿) > 第97章 好闺蜜17

第97章 好闺蜜1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氏不傻,稍微推一下月份,就知道程慧珠生下的孩子就是她儿子的无疑。

其实,更早的时候就知道了。冬日一过,厚厚的冬装换下来,程慧珠的肚子也就掩盖不住了,何况对方也没有想掩盖。

郑氏也不是没有想过将前儿媳肚子里孩子认回来,其实她一直在想,孩子是卫家的,那么程慧珠的产业也是她孙子的吧,四舍五入那产业就是卫家的吧?

她提着鸡蛋去程家示好,被赶了出来,说什么当初锲书上就写了:卫家不得以任何原因,任何理由找程慧珠。这是程家早就知道程慧珠怀孕了,才加上的吧?

是早就盘算好的?说什么程慧珠生下的孩子姓程不姓卫。与卫家无关。

郑氏有些心乱,匆匆地吃晚饭,到厨房里收拾了一阵,看儿子用完饭跟着他去书房。

“娘,你不用担心。孩子就先由程家养着,待我明年考上了举人。那程慧珠如果不是个笨的,就知道该把孩子还回来。”卫德仁舒展着额头道。

原本他还担心程家的产业他不能分羹,可是现在……他恨不得大笑三声。真是老天助他,程慧珠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他有三个儿子了,谁还敢笑他无后?子可承母亲的东西,他不急,程慧珠现在挣的所有,都将会是他的!

至于程嵩岩,他不担心。迂腐秀才,讲什么夫妻情深,不肯纳妾,无后才是最大的致命伤!程嵩岩只有一个女儿,等程慧珠回到他身边后,那个女娃,还不是很好打发?

程家的一切终究都会是他的!

先前他还嫉妒程家的,后悔,明白这些都将是他儿子的以后,他只会开心,得意!

郑氏还是很担心:“可是程慧珠她会再回来吗?孩子养在程家,以后不认你怎么办?还有徐雁会答应吗,她不走,慧珠回得来吗?”

“娘,徐雁那里还不好打发吗?她愿意在外面住着,咱们给她找个地方;如若她不愿意腾地的话……也不是没办法,李家的事就是前车之鉴。”卫德仁眼里有狠意,握在手中的毛笔被折断。

郑氏见儿子折断了一只毛笔,吓得退了一下,差点被椅子绊倒:“儿子,李家的事情咱们就烂在肚子里,切不可再提起。”

程家双胞胎满月,程嵩岩要大办,高兴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要将妹妹的两个孩子作程姓,趁机上族谱让众人做个见证。

双胞胎满月宴那日,程家两个铺子暂停营业,店员接待来往的宾客。程家不到一年的时间,靠着卤菜在镇上是出了名的。加上老宅那边的族人,办了十多桌酒席,就在镇上最大的酒楼里。

郑氏趁着人多,也跟去了,看到一个月的双胞胎被两个奶娘抱着坐在主桌,看着人少就想去抱抱。实在是孩子被养得白胖可爱,带着虎头帽,郑氏喜欢得紧。

向那略微胖些大些的孙子,伸出手,喜眉笑脸地说道:“来,让祖母抱抱。”

抱着孩子的奶娘听到“祖母?”因事前被程家人告诫过,不能让卫家人接触到孩子,听到人称祖母,便提高了警惕。略微将孩子往怀里按,退后一些,收起脸上的笑意道:“孩子的祖母早没了,你别是来抢孩子的吧?”

郑氏笑道:“我是孩子嫡亲的祖母,哪里可能是抢孩子的?心疼还来不及。快,给我抱抱~~”

“你是卫家的?”

主桌上的小争执,引来了陶婶和黄婶。两人远远地就大声说道:“我当是谁啊?原来是郑嫂啊?怎么家里的孙子不够抱,到程家来抢人啊?”

郑氏鼓着腮帮子据理力争:“这孩子本就是我卫家的,是我的亲孙子,我怎么不能过来看。”

陶婶道:“郑嫂,我看你是来得晚吧!刚刚程秀才说了,慧珠的两个孩子记在程家名下。一个叫程梓恩,一个叫程梓慈,族长在你来之前就记在族谱里了……”

郑氏盘算成空,脸色一白,踉跄地跌坐在地上,腿一拍,就要嚎啕出声。

陶氏和黄氏两人上前,一个捂嘴,一个拖曳,将人拖出了酒楼。

陶氏和黄氏将人拖远了,叉着腰指着郑氏的鼻子痛骂:“郑嫂,大家都是邻居,不要这么有皮没脸的闹。你家卫秀才和慧珠和离,不到七日就将徐雁接进门,程家可有上门闹过?”

郑氏捂脸哭自己无缘的两个孙子。

黄氏递了一张手帕给她道:“起来吧,嫂子,赶紧家去。听说你儿子明年还要考呢,如果他日中举,被人提起他娘今日在地上撒泼,他如何有脸?”

郑氏收住哭声,太急,打了个嗝。

黄氏上前扶起她,微笑道:“赶紧回去吧!可不能丢了你儿子的脸。”

祝乐出来的时候就只看见前婆婆步履蹒跚地走了,留下落寞的背影。

“谢谢两位婶子!”祝乐给二人一人一个小荷包,两人接过,嘴里说着一些吉祥的话语。

郑氏直接回了家,徐雁也回来吃响午饭。看到落寞的婆婆,讲些有趣的事情逗她开怀。逐渐,郑氏想到家里的孙子,也没有那么难过了。

徐雁见状笑道:“娘,前日里来了个熟客,说三日后要订两板豆腐。”

郑氏回神道:“两板?怎的订那多?可靠不?”

徐雁道:“娘,你就放心好了,人家付了二十文的订金。又是熟客,信得过的!说是有人找他做宴席的……”

郑氏道:“好,那大后日我早些起来。”

“娘,你多歇着,这不是上次扭到腰了,才好吗。我年轻,就该多做活,大后日我早些起来和爹一起做豆腐。”徐雁给婆婆夹了一片肉道。

“怎么今日又买肉了?”郑氏道,她记得今日没有给徐雁买肉的钱。

“娘,今日是你两个孙子满月的好日子,咱自是要喜庆一下。”徐雁温和说道,像是真心为郑氏高兴。

想到今日被人赶出来,郑氏心里不舒服,前儿媳虽然不怎么样,这个徐雁倒还是不错的,郑氏心下略觉安慰。

“你带好俊俊就可以了,做豆腐的事情你不用管。”郑氏嚼着肉说道。

不过,到了大后日,郑氏还是起来晚了,赶到铺子上,徐雁和老头子已经开始在压豆腐了。

满月过后,祝乐基本就带着奶娘住县城了。药馆的事情有坐馆大夫,祝乐自己也是要跟着大夫学习的。

毕竟,自己不能突然就有了医术,一切还是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来。

一日,祝乐回镇上的时候,碰到李山。

“程东家,我爹已经好了。他记起了之前的事情了。”李山见到祝乐,低声说道。

祝乐把他领到一家茶楼,小二上了茶和点心,就让他不要叫人打扰。

两人甫一坐下,李山便迫不及待地说起来。

“我爹说,当年某日早晨,他赶着牛车出去找活,活没找到。看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公子在临镇的田野边坐着,见他驾着牛车,便跟在后面。我爹那人很爱惜牛,如能走路,他是舍不得坐牛车的。

走了好长一段路,小公子仍然跟着。

停下牛车,小公子上来问,可否将他送到县城某处,他家必有回报。

我爹不解绫罗绸缎的小公子为何一人在田间地头,身上脸上也是脏污的。

小公子不肯说,恰在此时碰到了同村卫秀才的爹娘,卫秀才当时还不是秀才。他们见有个陌生小哥,便问了我爹。又问小公子,他依然不肯说。

这是,路上来了一个妇人,声称自家公子走丢了。见到小公子,就要抱着走。

我爹起了疑心,小公子也拼命往他身后躲,怕极了妇人的样子。卫秀才的爹娘也出来阻止,妇人见人多,放话说回去叫人,就跑了。

妇人走了,小公子这才说了,自家在县城,爹娘做布庄生意的。因自己贪玩,离自家铺子远了一些,落了单,被人捂了嘴,带走了。一路他装睡听到妇人和几个男人说,已经给他找好买家,要把他卖掉了。昨晚他趁人不注意,悄摸着钻了狗洞,这才跑出来。不知道回县城的路,又害怕我爹是坏人,这才跟着一路,后见撵走了妇人,才敢说出来。

我爹见小公子说了实话,就准备将人往县城里送。卫秀才爹娘说两人不安全,万一那妇人找人来怎么办?跟着一路去了县城。

县城里找到小公子的爹娘,小公子是他们唯一的儿子,自不见了人,那两三日关了铺子,四处寻找,肝肠欲裂。儿子回来后,抱着一阵痛哭,随后拿出大半积蓄感谢两家人。

我爹本不欲要,卫秀才的爹娘倒是接了:五十两银子和一张做豆腐的方子。”

“我爹也高兴。他要豆腐方子,一张方子可使世代都传下去,以后靠着这方子,勤快一些。家里就不愁银两了。

路上,郑氏夫妻千叮铃万嘱咐说财不可露白,还要提防那一伙拐子找上门来,千万不要说出去。至于豆腐坊的事情,他们帮忙打听镇上哪里有房子要赁的。

我爹听了,连我大姑也没告诉,怀里揣着豆腐方子。想着等镇上赁到房子,过段时间再告诉你大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