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曾不事农桑 > 第28章 买书

第28章 买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赶紧把钱都装在竹篓里,时不时的还要检查一下,小麦和仲良两个人都不敢离开竹篓一步,竹篓上边的豆腐版子都已经买空了,也不敢把豆腐板子拿开,只有守着才安心。

前前后后忙活儿了一个时辰,就把豆腐卖完了,和旁边的摊位相比,是及其有效率的,像这种八天一次的大集,一般都要持续到半下午人们才会陆续往家走。仲芒来了之后还是第一次赶上大集,也想带着小麦四处转转。

其他人也没有着急回去的,南伯还想去看看儿子,还特意留了一份豆腐准备拿去送给儿子的师傅,这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新鲜物了,也能给两个儿子都尝尝。仲芒带着几人就去了路边买了烧饼吃着,本来想带大家饱餐一顿的,但是南伯和同行的大伯都不愿意去吃,说不饿,仲芒只好买了几个烧饼每人分半个,两个大伯才愿意吃。

分了烧饼后,几人就站在路边吃了,仲芒带着小麦,仲良和暮商边走边逛,南大伯去看看孩子,另一位大伯给家里添置点东西,大家就约好了在镇子外边骡车集合。果然是大集市东西很齐全,卖簸箕的,卖菜的,卖自家鸡蛋的,都是原生态的东西。这会儿人比上午少了好多,边走边逛倒也舒服,

逛了一圈下来,仲芒也就花了五文钱,买了一小份糕点,四人一人吃了一块。仲芒有给小麦零花钱,但小麦从来不用。最后仲芒要花钱的地方是在书局,进了书局小麦和仲芒就一起挑书去了,很多字仲芒不认识,但是也能猜出个大概,之前买的书都是基础的启蒙书,全是字。仲芒想让小麦读一些有趣的书,想找一些有配图的,防止孩子厌学嘛,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暮商看到仲芒挑了很多本书,又放下了,就猜到了大概。“仲姑娘是想给小麦找启蒙书吗?今天来的路上听到了幼弟在背蒙书。”

想到暮商给自己看的册子,他应该是认字的,就想着可以帮忙推荐一本。“是想给他挑本书,家里只有两本书,他都背的差不多了。我不太了解,你帮我看看买什么书合适,我想要能开阔眼界的书给他看。”

在这种偏僻的村子里有人读书本就不容易的,听仲芒要的书,还只是为了开阔眼界,她一点都不像是这个村子里的人。“这里的书不全,用来启蒙的书也只有幼弟在背的那两本,现在幼弟年纪还小不如把这两本再学扎实一点。你要的那种蒙书我回去了默下来给你。”

“你全部会默?”

“我虽是常年在外行走,未走仕途之道,但幼年启蒙时家父和师傅也是很严苛的。姑娘放心。”

“我不是这意思,不是不放心,我是没想到你这么有学问。这么说好像也不对,反正,那就太谢谢你了。我去多买些纸。”

仲芒本来就打算买些一般的纸,给小麦练字用,现在要默一本书,用好的纸会更方便保存,就又裁了一些书局里最好的纸。小麦就一路上抱着这些纸。其实她还看到了仲良看着小麦时羡慕的眼神。她不知道该怎么做。

等他们出了镇子,两位大伯已经在等着他们了,仲芒一路上都背着装着铜钱的背篓,这会儿终于可以放下了。回程的路大家都轻松了很多。路上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同行的大伯这一天下来,跟仲芒也熟络的起来。“小麦抱着的纸,是要回去练字,还是要送去镇上的学堂呀。”

仲芒现在还没送小麦去学堂的想法。“自己在家用的,咱们离学堂太远了,小麦现在还小呢,长大点再去。”

“小麦真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了。咱们村子这是头一个念书的孩子,不过我听里正说,打算等他家老二家的孩子长大点,就送去镇上的学堂了,你们可以一起呀。”

南伯也是近些年经常去镇上,才有让孩子念书的意识,但他家的孩子都大了,过了年纪了。这会儿也跟着感慨。“念书好呀,我就是明白的太晚,早明白,我就是天天拉骡车也得把小子送去念书呀。”

“什么时候开始念书都不晚的,等我们作坊慢慢挣了钱,就算不去学堂,能自己识字也是好的。”仲芒觉得自己应该能慢慢把字认全,至于写一手好字,大概是有些难的。

“小麦是好样的,不像我家的那两个兔崽子,刚刚还真我说,不想跟着人家学了,想回来,气得我扭头就自己走了。”

“南伯,还没问过,他们在学什么手艺呀?”

“在跟着账房先生学呢,这不是想着这辈子管管钱,下辈子能生个不缺钱的人家嘛。”

“学了多久了。”

“老大在那学了有四五年了,老二刚去,这跟着学手艺啊,没个八九年出不了师,前三年都在磨性子。这才刚学点东西,就想着跑。”听这话就知道,南伯心疼孩子,但是又想让他学们手艺。

虽然仲芒对这种教育方式不太能接受,但眼下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不知道自己那套记账的方法适不适用于这个社会,也不敢断然的给南伯建议。“跟着账房先生学肯定是没错的,不过也得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若是赶上休假回来了,就来作坊盘盘帐试试。”

“成,每月休两天,到时候让去作坊帮忙去。”南伯一口答应下来。

想了想,仲芒还是对仲良说了。“仲良,你平时上午也早点来,跟里正旁边帮着忙,里正爷爷是识些字的,也在帮着记账,你帮着忙慢慢也能识些字,不忙的时候,你就去家里找小麦一起玩。”

“小芒姐,我能去吗?”仲良听了明显眼睛都亮亮的。

“你先回去个你爷奶商量商量,若同意的话,明天你就找里正爷爷,他肯定同意的。”

“好,那我回去跟我爷奶商量商量。”

“小良也长大了,之前你不说话,也不爱出来玩,你爷奶都担心坏了。”

仲良腼腆的笑了笑,低下头没回答。

“你想识字吗?我可以教你的,正好住在你家没什么好感谢你的。”暮商看着几个人为了学认字,为了学账房在这讨论。

“暮商哥,你不走了吗?”

“要走的,不过走之前可以教你识些字。”

仲芒在刚刚他说可以默书出来时,就想让他顺便教人识字了,但没好意思提,可现在本人提出来了,那就顺势答应就好了,占大便宜了。“就是就是,能学多少是多少,先把字认了,以后慢慢自己也能学了。”

暮商看着仲芒这不客气要占便宜的模样,微微笑了一下。“仲姑娘认字吗?”

“我也是勉强自己认得几个大字,不会写。”这是实话。

暮商知道不应该再继续问,但若是没有好奇心,哪会想着记录各地的风土人情呢。“那小麦?”

“我之前还有个弟弟是识字的,他教的。”仲芒含糊的说了句。

这下再问,就真的不礼貌了。暮商没有继续追问了。

仲芒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开口,但是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镇上的学堂都不一定比得过眼前的这位。“那暮先生,您闲的时候,给小麦和仲良讲讲您一路的见闻呗,我得空了给您做好吃的。”

算盘珠子满车的人都听到响了。

“小芒做吃的绝对比都成的都好吃。暮商小哥,你不亏的。”南伯赶紧帮着说句实话。

“这不难的,那仲姑娘三天一顿怎么样?”

“没问题,成交。”仲芒爽快的答应了,别说三天一顿了,就是一天一顿也愿意。

能学识字,还能听故事,仲良更开心了。

小麦此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姐姐想让他跟着这个大哥哥学,那他去学就是了。

一路有人说话,很快就回到村子里了,果然是很多人都在村口等着了,以往都是仲芒在这等别人,头一次是别人等自己。

“回来了回来了。”村口有人喊了一声,大家都站起来了。

接着就有人高声问。“咋样,卖完了吗?”

“卖完了~”南伯也大声的回应了一声。

人群里的人都笑了,还互相讨论着。高兴的像自己卖了这么多一样。

大家显然都把作坊当成自己家的事一样在做,虽然大家挣的钱都不多,但能在农闲的时候,寻个长久的事情做,已经是个值得高兴的事儿了,经年累月下来,一定会一代一代过的更好。

其他人得知卖完了,都高兴的散去了,仲芒和里正几人,还需要回到作坊门口盘账,这次盘账仲良明显更积极了,前几日都是里正算好了给他看,但今日他很积极的参与,数铜钱,看里正记账,不知道是仲芒说的话起了作用,还是因为今天的铜钱都是经他手里收的。总之是个好的现象。

仲芒没有参与盘账,今天的分成,就按三人份平分,仲良一份,大伯一份,归公帐一份。大家也都没有意见,就这样两人也都比往常多挣了不少。

暮商更没有往前凑,而是远远的站在树下,跟仲芒说了一声,明日卯时在村口学字,学到辰时结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