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不孕夫妻古代生娃发家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王氏几十年可没少闹心刘氏,这要不是王氏只是有些懒惰自私又好吃,还没有害人的坏心思,对老刘氏虽然称不上好,但也过得去,刘氏早就不和她相处了。

“娘,布拿来了。”林多福取了一匹藏蓝色的布过来。

刘氏转头,看见林多福拿来的布,心道:这颜色适合确实公婆做衣服穿,多福的眼光真得没话说,她不由满意地点点头。

但当她转回头,再次见到王氏矫揉造作的脸,不由被冲得闭了闭眼睛,颇为嫌弃地说:“这布是我们二房孝敬爹娘的,拿了就走吧,别影响我们吃早食。”

王氏心里嘀咕:她掐着点来,不就是想蹭个饭吃么。

“再不走,你说的事情,就别谈了。”刘氏下了最后通牒,王氏这才不情不愿,冷哼一声道:“篮子我下午来取,先放这了。”

等王氏离开后,刘氏将王氏的提议说了,林多福想到那日去大伯娘院子里,看到大伯娘邋遢又嘴碎的样子,心里就一万个不愿意。

家和万事兴,这家要是来个嘴碎的搅事精,可不得麻烦死。

“娘,我正愁我去镇上上工,孟三要帮我打下手,爹和二弟忙着开荒,您身子不好,没人帮忙照顾家里,这有人来帮忙照应正好啊。不过多一碗菜的事情,本来也是要给爷奶送的。”

林多福认可了请人来家里帮忙这件事情后,话锋一转道:“但,大伯母实在不是可靠之人,不若……我们请堂嫂来帮忙。”

林多福想到昨日早晨,大丫早早等在门外,说是她娘让拿来的。为何那般早,就是为了避开王氏刁难,却又不想白白呈她家的情,便支使了大丫偷偷送来。

就因着这个举动,这姚氏就是个可结交的。且给了大伯娘的好处,也落不到大丫、二丫身上,反而是给了姚氏,那两小姑娘,总能落上一两分的益处。

林多福的提议,让刘氏茅塞顿开。

姚氏入门六年,为人老实本分,只不过生了两个丫头,在王氏手下过得艰难,有时候她看着都觉得可怜,这要她来做衣裳,搭把手烧个饭,倒是可行。

“行啊,那我下午就回了你大伯娘。”刘氏和林多福达成一致,差不多也到了开饭的时间。

早食是,大肉包子、白面馒头加小米粥,满满的碳水,让一群男人们吃得极为畅快!

饭后,林多福叫住了孟二:“二弟,你去山上的时候,帮我带一些竹竿子回来,我要做个兔笼子。

孟二点头答应,在屋内的孟鹤云瞬间竖起了耳朵。

“你和爹现在开荒得怎么样了?”林多福有个主意,所以要了解一下地里的情况。

“石块太多,想要开一亩出来,怕是要半月时间。”孟二说话面无表情,语气一如他的表情一样平稳无波。

才发现,存在感非常低的孟二原来还是个面瘫。

“土质如何?”

“肥力稀薄,土壤没力,和沙子差不多。”孟二抿抿嘴,添了句,“种不出什么粮食来。”

“嗯,我和你一起去一趟山上吧,正好认认我们家的地。”林多福想去实地看一看。

“随你。”孟二没意见。

“等我一下,我去套件衣服,太阳太晒了。”林多福小跑着进屋,从衣箱子找出一件略旧的长麻外套,她穿了上去,又戴上昨日新买的草帽。

正艰难复原书桌的孟鹤云看林多福特意打扮一番,警惕地问:“你上哪去?”

“上山看荒地去。”林多福兴致勃勃。

“和谁?”孟鹤云眯起了眼。

“孟二啊。”

“他要去开荒,还要帮我砍竹子,我和他一起去,正好给他指点下,要怎么样的竹子,等会我要把兔子搬出去,天气热了,味道马上就不好受了。”林多福一边说一边穿戴整齐,“不和你说了,我走了哈。”

“我也去。”孟鹤云搁下笔,起身。

“你明日就要去书院了,还是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吧。”林多福好心相劝。

“无事,我都完成了。”

在孟鹤云强烈要求下,林多福也不再劝,只取了草帽给他戴好,叮嘱他戴好竹筒,灌满清水。

于是三人一起背上背篓上了山。

这山也是有讲究的,大雍朝男子十六岁成丁,成丁之口可以分到2亩良田和10亩劣地,孟家村山多田少,于是劣地就用山头充数。

当然新帝仁慈,只收良田的三成收入为税收,而劣地是不计入税收的。

孟石家已有2个儿子成丁,所以算上孟石分家是分得的10亩劣地,就应该有30亩的劣田,村长就按照亩数拨下了1座半的山给孟石家,另一半山则预留着给孟三成丁分配。

登记造册之后,就归属于孟石家了,若要调换或者卖给同族人,只要两家同意,去村长说一声,由里正修改即可。

实际上,孟石家可用的就有两个山头,这就是为何古人喜欢多生儿子,就是因为生了儿子可以分田地,而女儿就没有这个优待了。

这次他们上的山,就是孟石家自家的山头。这座山多竹子、雪松、杉树;另座山则多女贞树、核桃树、槐树。

两边道路十分难走,各种爬藤又带刺地植物随地乱爬,就算有孟鹤云挡着,林多福也总是不小心被刺到,好不容易爬到开荒所在地,她全身已经被刺了个遍。

做农夫可太不容易了。

“这就是了。”孟二圈了下眼前的地。

呃。

和规整肥沃的良田比较,眼前的荒地各种杂草丛生,就算已经除掉草地的地方,裸露着各种坚硬石块,而土地下面还有盘根错节的各种植物根系和乱石块,想要清理干净,起码反复翻土三次,才能勉强不会再长出杂草。

但并非翻完就可以种植,这之前,还得拿肥料养地。孟家村以及附近的村子主要靠动物粪便、人粪来当肥料,所以路上干干净净,每家茅坑都是宝贝。

也就是说,眼前的荒地,今年就不要想产出了,毕竟家里的肥料要供应给良田都不够,更别想供应这荒地了。

“任重道远啊。”林多福蹲下,抓了一把土,叹息。

孟鹤云也随着她蹲下,正好挡住孟二的视线。

“你是有什么打算?”

“嗯,我想让家里种姜,也好让孟家自己有个赚钱的营生。”

林多福从系统里找到彩信功能,按下拍摄键,将土质图片发给林志雄。

林志雄是20年代农科大毕业生,虽然后来从事的行业不再和农业有关,但基础知识还是扎实的。

“爸,你帮我看看,生姜用这种土质能种吗?另外,我还需姜种和生姜培育方法?爸,发财致富就靠你了。”

发送……成功!

林多福最后打算先回家自己培育一下那块药店买的姜,多培育一些,明年就拿拿这些姜来当种子了。

看完了荒地,孟二带着两人去砍竹子,他对这座山熟悉的很,哪里有竹林,他能用最短的路径到达。

跟着孟二又弯弯绕绕,走了一刻钟,就到了一片竹林。

“哇,还有竹笋。”林多福惊喜,“这么多,你们不来采吗?”

5月的时节,正好是吃笋的季节。

“这东西也不能当饭吃,吃多了胃疼,采了去卖,集市上也无人买,毕竟随处可见的山货,不值钱。”孟二对于林多福这么惊喜,反而觉得奇怪。

“这笋可是个好东西,炮制成笋干,不但能做菜,和花生一同煮成花生笋干,还能用来过年待客的零嘴。”林多福打算挖几棵回去,做成笋干,去问问赵东升收不收。

孟二从未听过笋有制成笋干的,但林多福实在是个会做菜的,这几日她做的那些菜,他虽然也从未见过吃过,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好吃。

于是,林多福让他挖笋,他就帮着一起挖,顺便还把她要的竹子整整齐齐砍成合适的长度扎好,等会可以放在背篓上一起扛下去。

“咦?这个是芦笋吧?”

林多福指着一根青绿色瘦瘦小小的笋头问孟鹤云。

孟鹤云仔细看了看,点点头。

林多福不确定地问:“我怎么记得这是外国菜,古代就有这芦笋了吗?”

孟鹤云沉吟片刻,抬头看了眼远处的孟二,小声给林多福科普:“芦笋,又称龙须菜、石刁柏、门冬薯,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芦笋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于20世纪7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目前,东北、华北、四川、新疆等地有野生芦笋。除了营养丰富之外,芦笋还具有惊人的医疗价值,甚至有抗癌之用。”

“这个朝代并不和我们古代重叠,它是一个全新发展的朝代,所以,有不同于我们那个世界的植物分布,也是情理之中。”

林多福了然地点头,比如这么美味的笋,当地人竟然嫌弃它为鸡肋。

既然确定这真是芦笋,林多福和孟鹤云就仔细搜寻,还真被他们在一处溪流处,找到了一大片。

“我们采一些,明日带去药铺问一问,也许这芦笋在大雍朝还是一种中药。”

于是两人,小心翼翼挖了一些,林多福脑子里还有个主意,这芦笋也是根茎类植物,若是可以养殖,也是一项出息。

她同样拍下照片,传给了林志雄,并问了芦笋的养殖方法。

林多福记下了地点,小心翼翼放在了自己和孟鹤云背篓里,又挖了一些竹笋,但也不敢放多,两人都是脆皮现代人,体力实在有限。

三人一同下山,对比就明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