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彩云追月 > 第1章 前传

第1章 前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

羲和国有三个重大日子:元朔、国旦和仲秋。

每三年,朝廷都会大肆铺张举办盛大的仲秋灯会,举国同庆,迎接代表丰收的仲秋夜。

在夕阳将落、圆月初升的交错之时,重重筛选出的圣女将立于皇宫外搭起的华美神台上,为圆月与天神献上一曲盈月花舞,点燃供月华灯。

盈月花舞顾名思义,便是手握花枝、身着华服,向天神们献舞祈愿。

跳舞的神台高三丈有余,顶部能活动的区域不到十尺,不设任何防护。

一曲下来,除了对穿衣、配饰、舞步、形体有严格的要求以外,献舞者还需有足够的体力和意志,不允许在献舞期间出现一丝差错。

一曲舞毕,寄托着对天下祝愿的华灯被点燃升起那一刻,仲秋灯会才算是正式开始。

由于三年一度的盈月花舞筛选都是保密进行,只有仲秋当晚才知道会是哪家小姐被选中,不少百姓早早从几天前就会在各地赶往京城,不仅是为一赏圣女的芳容,还为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楚枫城中,一座沸沸嚷嚷的茶楼里,百姓正激烈地讨论着今年跳舞的圣女会是哪家小姐。

“今年绝对是小公主,小公主今年也十四有余了,正是最适合跳的年纪!”

“此言差矣,我反倒觉得会是国相的外孙女,听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太子妃的候选人呢。”

“你们说为啥朝廷不找修真界的小仙子跳呢?听闻无尘观的仙子们个个都是绝色~”

众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茶楼中央一个颇有文人风骨的老者笑笑,道:“也就是现在大家才能猜猜仲秋灯会由谁献舞,换做六十年前,根本不用猜,只能是三皇子跳花舞、燃华灯。”

众人不解,问:“三皇子?这盈月花舞不应该是女子跳的吗,一个皇子跳舞有啥好看的?”

老者解释道:“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这位三皇子来头可不小,老夫年轻的时候,他可是家喻户晓的传话小仙童,每家每户的供桌上除了供奉神仙外,还会放一尊三皇子的小像。即使不是在神台献舞,我们也相信三皇子能跟神仙说话。皇城里头那座最高的宫殿,就是专门为三皇子建起的问仙楼。”

“那就奇怪了,”众人疑惑地问老者,“既然这个三皇子这么出名,为何我们从未听说过这些传闻和习俗?”

老者略感遗憾地回答道:“那是因为这位三皇子的风光岁月太短、堕落太快,未至弱冠,就成了百姓鄙夷不屑的‘小输王’。”

老者陷入回忆,缓缓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皇室秘史——

【二】

羲和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预言,龙生两子,分为光影,光面抚照世人,影面吸灾引祸。

但光影本就是相辅相成,影面生来就是为光面挡住天赐劫难的。如若有光无影,光面的继承之路将会荆棘满地、寸步难行;如若影盖过光,妖鬼魔道又会急速崛起,举国将陷入无间地狱,灾祸不断,直至覆灭。

于是羲和国的历代皇帝都会选出两位皇子代表“光面”及“影面”,光面治国,影面挡劫。只要两子一心,羲和国便能兴盛永存。

先帝登基一年,与后的嫡长子——太子殿下温扶光降世,按羲和国惯例,“光面”由太子殿下担当。太子殿下也不负众望,据说自小颖悟绝人。

唯一让百姓忧心的是,不知是不是因为只有太子殿下充当“光面”,却迟迟未有另一位皇子充当“影面”的原因,太子殿下天生体弱,常年以药吊命。

原本,先帝是打算立侧妃所出的二皇子成为“影面”,谁曾想在临册封前一日,天降异象,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先帝恐极,忙与国师一同请神,问上元天帝这是怎么回事。

上元天帝并未多言,仅透露很快便会有超脱出天道因果、背负羲和国运之人诞于此地。

这答案让先帝立刻放弃了将二皇子立为“影面”的念头。

好在,在太子殿下六岁时,三皇子出生了。

而传闻中的“小输王”,便是天神所预言的“超脱出天道因果之人”,三皇子温望舒。

据说三皇子出生时,后宫祥云笼罩,自天宫中降临了三只惊鸿神鸟,环绕着皇宫长鸣不已。

先帝大喜,三皇子尚未满月,就迫不及待地被立为“影面”。

上元天帝亲降预言,脚踏祥云出生,羲和国的百姓们将三皇子吹捧得沸沸扬扬。

有百姓更是因为望见神鸟降临,四处大声宣扬,自发组织欢庆祭典,在皇城底下庆祝了十天十夜,街道张灯结彩,酒楼洒遍礼花,比过年还要热闹。

有人说三皇子是天道派来助太子殿下治国的使者,自他出生太子殿下便没再病过;也有传言说三皇子是上元天帝张天师身边的仙童转世,生来就是要给羲和国带来福光的。

百姓虽知太子殿下才是未来的国主,但也在心中认定三皇子此番下凡历练后,必定还会飞升成神,回归仙童本位。在群情鼎盛时,羲和国家家户户不管供奉什么神仙,都会立一尊三皇子的小像在旁,好让三皇子帮忙传话给天神。

先帝后听闻民间对太子与三皇子这对光影分配的支持,甚是欣慰,且对三皇子是仙童降世的说法也颇为认可,于是羲和国每逢重大庆典、祭祀场合,都会将三皇子打扮得华贵万分,在神台上对天传话,祈求天神沐泽。

三年一度的仲秋灯会,盈月花舞必须是三皇子来跳、供月华灯必须是三皇子来燃的原因正是如此。

虽是跟太子殿下一母同胞,但是终究是替太子殿下挡劫而生,先帝后心有愧疚,自小就将三皇子当成夜明珠一般的娇娇儿养大。

太子殿下从小带在先帝身边学习帝王之道,而三皇子则是抚琴舞剑,早早册封为“舒王”,寓意他不必太过出彩,只需在“光面”的庇护下当一个舒服享乐一生的人即可。

三皇子天资卓越,年少封王,不善朝政善武道,八岁得洛神琴器,抚琴可唤雨,御琴可退魔,一指万物苏;

二六自创水镜剑法,剑云峰峰主亲自赠予春风宝剑,剑如游龙翩翩,人似飞燕穿云;

二七立观创教,春风得意马蹄疾,连小有名气的散修兰时仙人关玉箫都被三皇子的武道折服,自愿抛却头衔,拜入无尘观门下。

听闻三皇子素来喜爱红山茶,很长时间,百姓到观中拜礼祈愿时,都会供奉一支红山茶。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无尘观坐落的玉阶山,常年都是红红火火,更甚于秋日枫林。

可这种盛况并没有持续太久,百姓们一直以为三皇子定会早早飞升成神、回归仙童本位时,这位娇生惯养、不知人间疾苦的三皇子忽然性情大变,开始以折磨百姓为乐,乱使神琴惹怒天神引发水灾,贪污朝廷拨款中饱私囊,教唆镇北将军割让国土,既要涉足修真界又要插手人间界,勾结乱党将朝廷搅得乱七八糟。

先帝为他的胡作非为震怒,彻底剥夺了他的政权。

谁知三皇子不服先帝,早在无尘观中培养了数个妖道余孽祸世。

心善的太子殿下不知三皇子的狼心豹胆,多次维护下三皇子的性命,怎知三皇子还不识好歹,偏要造反,弑父杀兄,将先帝和他的二皇兄先后铲除,妄图篡位。

可“输王”终究是“输王”,在与太子殿下的数场博弈中,三皇子节节败退、众叛亲离,从未赢过一次。

最后背水一战,单枪匹马想以蛮力闯入内廷抢夺皇位时,被万箭穿心于金銮殿前。

【三】

说来,不管三皇子品德如何,仙童转世的传闻大抵是真的。

也不知道天神们为何那么偏心三皇子,纵使被万箭穿心,居然还有神力护体,没死成,只是一身灵脉尽断,跟废了差不多。

毕竟好歹也是被天师预言超脱天道因果、背负羲和国运的“影面”小舒王,太子殿下登基后还是赐了他不少金银财宝,将他发配到离皇都最远的南方之地。

本来三皇子拿着金银好好享福度过余生,也可以过得滋润圆满,偏生他就是名副其实、吸灾引祸的“影面”,日日流连烟花之地,为了与勾栏女子欢愉,大把大把钱财往外撒,众大臣实在受不了他丢了皇家的脸面,联合上奏弹劾三皇子。

老天仿佛在此刻终于开了眼,皇帝都还没开始有动作,三皇子兴风作浪时招惹的仇家、四魔之首心魔就往他常待的勾栏放了把无边业火。

这个天怒人怨的三皇子,便是在业火中,带着他的春风剑一起烧死了。

本来这件事就这么结束,没想到心魔不信他这么轻易便死了,很是不痛快,把怨气洒在平民百姓身上。

百姓苦不堪言,曾经有多喜爱这位三皇子,此刻就有多痛恨,纷纷烧毁三皇子的小像撇清关系。更有传言道,只要往无尘观抛掷三皇子嫌恶的白梨花,心魔便知你与三皇子不是一路人,往后不会找麻烦。

于是,旧时日中漫山红火的玉阶山无尘观,从那年起便一夜白头,漫山遍野布满梨花。

最后,还是皇帝亲自请了玄晟将军金身下凡,打至两败俱伤,才勉强将作乱的心魔平息。

活着什么贡献都没有,死了还惹得天怒人怨。

这就是“小输王”——三皇子温望舒的一生。

你说奇不奇怪?古时的预言明明说过,“影面”没了,天下就会大乱,羲和国必亡。

可事实上,这个“影面”已经死了五十年,新帝登基也没有重立“影面”,可羲和国不止一点儿没受影响,国力反而一日比一日强盛,甚至这五十年间飞升的神仙,比往前八百年加起来都多。

可是不管如何,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轰轰烈烈的三皇子,没有留下任何习俗或传言,像被什么东西擦去了痕迹一般,既没有流芳百世,也没有遗臭万年,只是很单纯地就被遗忘了。

作者有话要说:前传不看基本不影响正文阅读哦,只是一些旧时的民间故事而已。

第一次连载文章,请大家多多关心,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