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祈神 > 第28章 小小

第28章 小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殿下,你该做功课了。”千庭长风随侍在他左右。

端坐的人没有半点触动,依旧固执的玩着今天刚刚送进宫里的小玩意。

自从知晓贺兰玄胤想要出宫后贵妃就时常派人寻些民间小玩意哄他开心。

千庭长风明确自己的职责,来时贵妃娘娘就特地嘱咐过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将他的课业成绩提上去,千庭长风绞尽脑汁也只想到了利诱这一点,毕竟威逼他也不敢。

“你要是做完了,我就送你件东西。”

贺兰玄胤迟疑片刻后不屑地说:“普天之下有什么是本殿下得不到的吗?你的礼物我才不稀罕。”

说实话,千庭长风生平最讨厌旁人用这般傲慢的语气同他讲话,这会勾起他不愉快的回忆。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仍旧耐着性子说:“一定是殿下你没见过的东西,起码王宫里没有。”

贺兰玄胤半信半疑,“真的?”

千庭长风:“千真万确。”

贺兰玄胤这才提起笔,一笔一划写下答案,修长的睫毛在烛火衬映下更加明显很秀气的长相。千庭长风站在旁边看着烛光下的人,心想:他不闹腾的时候还是挺乖的。

半个时辰后,贺兰玄胤扬起头骄傲地说:“看,我写完了!”

千庭长风一眼扫过,错漏诸多,真是……一言难尽,不过这字倒是写得很不错。

回过神发觉这人还扬着脸,他露出疑惑的神色。

“你还没有夸我!”

矜贵的小殿下没有得到夸奖,瘪起嘴。

千庭长风觉得好笑随口夸道:“嗯,很棒。”

他没想到的是短短三个字竟然能让这个爱生气的小鬼转怒为喜。

***

贺兰玄胤住在曾广殿千庭长风自然也跟着他住在曾广殿。

昨日说好要送那个小鬼一件别样的小玩意,今早千庭长风从偏殿起来就在花园里磨东西,正巧被贵妃瞧见,慌乱之下连同磨具一同背在身后。

贵妃娘娘温柔一笑,抢在他行礼之前说:“不必拜我。”

千庭长风以为她是来看贺兰玄胤的,却不想她俯下身子温柔地摸着他的脑袋,“这孩子生的真是好看,难怪胤儿一定要你做他的玩伴。”

千庭长风有些手足无措,无处安放的视线最终落在这个温婉的女人身上。

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在她面前千庭长风本能的卸下了防备。

“母妃——!”

远处一个小人衣衫不整地飞奔而来,扑进她怀里然后肆意地撒娇求抱。

“这么大了还要母妃抱,羞不羞?”贵妃娘娘还是抱起了贺兰玄胤,走了两步发觉千庭长风还愣在原地。心想,这孩子也是八岁离开家,想必也是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吧。

贵妃娘娘放下贺兰玄胤,对侍从说:“先带胤儿洗漱去吧。”

待从牵着小玄胤离开,她才蹲下与千庭长风平视,张开双臂道:“要抱一下吗?”

他的心好似被什么拨弄了一下。

乌黑的眸子藏着诸多令大人都看不懂的情绪,一时间她也不知道是否冒犯到这位小大人。

就当她准备放弃时,千庭长风上前一小步虚虚地抱了她一下。

这种拥抱让她觉得无比心痛,想念与分寸夹杂在一起的拥抱,这般懂事的孩子想必他的母亲也十分想念他。

短暂的温情结束后千庭长风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心中默默记下了这第一次的拥抱。

贺兰玄胤娇气地扑在贵妃怀里,手里拿着昨晚“利诱”之下完成的课业。看着贵妃大大方方地夸赞那个小鬼,千庭长风忽然有些羡慕。

“答应给我的礼物呢?”

贵妃娘娘走后贺兰玄胤伸出细嫩的小手向他讨要昨晚的许诺。

不知是不是受了贵妃的感染,他竟不那么讨厌贺兰玄胤这副不可一世的傲娇模样了。

“闭上眼。”

贺兰玄胤乖乖闭好眼睛,双手聚拢等着千庭长风将礼物送到他手上。

“好了。”

睁开眼,躺在他手里的是一个木头做的小风车,与民间那些色彩鲜艳的风车不同,这个风车带着木头最初始的色泽。

“哇——你好厉害!”贺兰玄胤拿起风车吹了口气,木头风车看似笨拙沉重却在这微弱的气流里运转起来,转动地颇为流畅。

贺兰玄胤用风车在外捕捉风的形状,丝毫没有留意千庭长风背起的手。

***

“娘娘,陛下似乎有要针对杨家的意思。”婢女素心正为她点香。

贵妃扶着额头,她此刻头痛欲裂。

杨家和王上的事她怎么会不知道?

杨家世代从武,杨老爷子是安庆老将了,这朝中大半的兵权都在杨家。朝中人都觉得王上这是担心杨家拥兵自重,但贵妃娘娘却知此事并不如外界看得如此简单。

先王驾崩前曾有改立太子的意愿,而杨家就是其中极力支持的一派,后来先王驾崩的突然这才顺位给了贺兰逸。

现在的贵妃其实根本不姓杨,当年她只是东宫的一个小小宫女,阴差阳错与贺兰逸相爱,她在贺兰逸最如履薄冰的时候陪在他身边,幸好她的陪伴并不是全无回报。

贺兰逸立长孙家的嫡女为皇后以便拉拢氏族,而后又为了让她体面出嫁替她寻了一户人家将她收为义女,再从那户人家里出嫁,那户人家就是杨家。

回往在杨家的日子大概也算是她少有的安稳时光。杨老爷子没有瞧不起她,反倒是把她当亲生女儿对待,杨将军有双儿女都是活泼的性子,府里常常欢声笑语。直到出嫁杨家给她置办的嫁妆都不比别家的千金小姐差,所以她一直对杨家心怀感激。

如今王上与杨家的矛盾日益加深,很显然有一支新的武将氏族要兴起了——千庭一氏。

“好久没有去看阿爷了。”贵妃,“素心,更衣。”

***

自从得了这风车贺兰玄胤已经跑一下午了,千庭长风在一旁安静地看着这个蹦蹦跳跳的小孩满处跑。

平心而论他很羡慕贺兰玄胤,虽说出生帝王家但却受尽宠爱,反观他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真正体会过亲情。

忽然有东西轻轻落在他头上,回神之际贺兰玄胤已经站在他眼前,而后他惊呼道:“你受伤了!”

应该是手指上的伤被他看见了,这会儿藏也来不及了。

“我去给你拿药。”

然后不等他阻拦,贺兰玄胤就噔噔蹬地跑开了。

起身时有东西轻轻落在地上,回过头看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花环。

他捡起来捏在手里。

不多时,贺兰玄胤又噔噔噔地跑出来,手里拢着一把瓶瓶罐罐。

“你看着上。”

千庭长风笑道:“你不认识?”

突然惊觉这一句脱口而出的调侃似乎不那么合时宜。

但是这个向来小气的小鬼竟然没有摆架子,反倒认真地说:“他们写得太复杂了,我看不懂。万一我要认错了把你给毒死了怎么办。”

千庭长风要被这家伙的脑袋瓜子笑死。

贺兰玄胤不甚在意,“嘻嘻你送了我一个玩具我也送你一个,那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

朋友?

这个家伙想跟他做朋友?

这……还是他前两天那个嚣张跋扈的三殿下吗?

他半信半疑道:“你认真的?”

贺兰玄胤故作深沉,“你懂什么,之前种种都是对你的考验!”

千庭长风晃晃手里的花环,“所以……考核通过了?”

贺兰玄胤站起身,西沉的太阳正好落在他身后,照的他满身金光。

“嗯哼。”

***

“参见贵妃娘娘。”贵妃从马车上下来,早就等在门口的仆从说,“杨老将军在庭院等您。”

贵妃点点头,踏着急切的步子推开小院的门,“阿爷!”

杨老将军岁数上来了,坐在摇椅上慢悠悠地晃着,听到她的声音后,点点身边的位子。

贵妃似乎也被这氛围感染了,坐在另一张摇椅上,躺下去便能看见盛夏里最绿的叶。她从前一直想问这庄院的榕树多大了,阿爷却说年纪大了记不清。

躺了一会儿,杨老将军直起身子给她沏了一杯茶,送到她面前。

贵妃接过茶盏,“阿爷打算怎么办?”

今早朝堂众臣都在商议是否收回周国之地。

在安庆还未建国前,安庆王都与周国都属殷周之地。

公元前1107年,开国武帝贺兰爵溪以武力推翻殷周暴政,在殷地建立了安庆的王都。贺兰爵溪骁勇善战,他在选择北上稳住怀瑾十二城和向西攻下周地之间,果断选择了占据优越地理位置的十二城。于是他耗费巨大心力将怀瑾十二城稳定下来,回首却发现周地已经被前殷周人夺了回去建立了新的周国。

这是开国一战的遗憾,但这个遗憾历经三代都没能完成。

近段时间,朝中不断有声音提出收回周地,拿回完整的殷周之地。更有甚者铮铮有词的说,自古周地与殷地就是一体的,殷人统治周人,如今安庆占了殷地收复周地是天经地义。

可历经三代削武,到这贺兰逸这儿安庆的军事实力早已大不如前,哪儿还有兵力去收复周地。

即便如此贺兰逸还是在朝堂上宣布了开战,由杨家担任主帅!

杨老将军摸着花白的胡子,缓声道:“怎么办?老爷子也不知道怎么办。”

贵妃捏紧了茶杯,“我再去劝劝王上……”

杨老将军打断她,“不可,自古后宫不得干政。如今他们都盯着你,你还是不要做出令王上反感的行为才好。”

贵妃心里气恼却也无可奈何。

杨老将军:“其实,退朝后王上找过我。”

贵妃急道:“他找阿爷做什么?”

杨老将军随手摘下一片叶子放入杯中,慢悠悠地说:“萱儿,你觉得这场仗安庆该不该打?”

贵妃突然疑惑了不懂他意思,只顺着本心说:“我觉得不当打。”

杨老将军眼角一跳抬起眸,“哦?”

贵妃深吸一口气,“就如这叶,叶与枝干本是一体,但脱离了枝干它应该有自己的去向。”

“虽说周地从前与王都是一体,但既然他们已经建立新的国家,并且没有冒犯我国,这仗就不当打。”

杨老将军点点头,再次垂下头,“丫头,你说的没错,但王上他也没有错。”

贵妃不解,“为何?”

杨老将军:“周国建立后,安庆占据大片版图,周国和南边的扶光虽然国力不如我国,但他们身后那块土地可是挨着盐长和大幽的。”

“武帝开国那年曾与他们达成同盟条约,他们承诺不与身后强国联合并每年进献特产,但安庆也相应的要向他们支付岁币以维持同盟关系,可坏就坏在安庆已经撑不住了。”

贵妃皱起眉,“撑不住?”

杨老将军暗自叹息,“我等妄议朝政该是死罪,但今日却不得不议。”

“安庆最大的弊病就是太防着武将,不论是以武力开国的先祖贺兰爵溪,还是后三代他们都秉承着削武崇文的理念。氏族的加入无疑让安庆再度衰竭,可偏偏谁也动不了氏族。”

“上半年沧州洪灾,朝廷开仓放粮赈灾都难,丫头你可知这是为何?”

贵妃:“莫不是氏族克扣了粮食?”

杨老将军手指沾了点茶水随手在桌上画出一副图,这是他们行军打仗最常见的图,说:“十二城靠近贡河,良田居多,安庆的粮食有六成都来自这里,可这儿现在却被氏族把控。”

“贤德帝贺兰珺邑在位时为削弱封氏族错把氏族封入十二城,导致氏族在十二城壮大把控官位把控粮食,至此安庆进入更加艰难的时段。”

贵妃又问:“可这和攻打周国有什么关系?”

杨老将军点点水,指尖画着安庆南面的地形图。

“安庆的西南方是周国,周国与安庆没有屏障甚至连炮楼都没有,可这周国挨着的可是盐长,盐长又挨着实力雄厚的大幽。”

他用食指点着这块,“这周地里住着的可都是殷周遗民,若他们哪天撕毁条约连同盐长……不,甚至大幽一同进攻安庆,到那时安庆还有抵挡的实力吗?”

贵妃垂下眼眸神情很是纠结,“我们不是已经达成同盟关系了吗?”

杨老将军舒展眉头呵呵一笑,“萱儿,这同盟不同盟,一靠国力,二靠利益。”

“这世间最怕的就是不确定的东西。我们不确定周国是否会反,但为了保住安庆也得把这块地收回来。”

贵妃:“阿爷也觉得这是对的?因为未来某天不确定的谋反就要在今日大开杀戒?”

杨老将军没说话,他的目光变得悠远起来。

她说得没错,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理由就发动战争,但事实却是我们还是会发动战争。

良久,他开口道:“对,也不对。丫头,以后你会对这个道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贵妃摇摇头,“萱儿不明白。”

杨老将军喝了一盏茶,哈哈大笑。

阿爷没有留下她,天黑之前贵妃回到王都,才进门曾广殿的宫女便说:“娘娘,王上派人把小殿下接走了。”

贵妃本就疲惫的身体强打起精神,“去哪儿了?”

等在这儿的公公说:“娘娘不必担忧,有客从远方来,王上只是带小殿下看看,不会有事的。”

贵妃担忧之情未减半分,可眼下除了等也没有别的办法。

去往校场的马车还在行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