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国]穿到荆襄名士圈的我主公在哪里啊? > 第18章 师姐弟

第18章 师姐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旭喃喃地不敢开口。

黄承彦气笑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真正的方士,那是解日月之运行,晓万物之变化的。那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门客是怎么算与人利弊的,他们可看过《周髀》的一个字没有?

杨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沉迷方术的。

如今的这股风气都出自杨旭的父亲杨邱。

杨家当年曾偶遇过一个方士,算中他家将在杨父那一代起势又回落,其后便再无得势的那一天,若想避免这祸患,得要付给那方士一万钱,方士才肯告知方法。

杨家自然是不信的,不仅不肯给钱,还将人赶了出去,后来竟然果真被牵连免了官,到这杨家还没人将其联系到一起。

却有一日听闻,曹县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出同样的事儿,那一家却出了钱买了方,叫他暂时辞官避祸又如何操作云云,竟然真的避过了,后来听说还被重新委派升了官,如今还好好的在任上。

由此杨家开始尤其崇尚方术,杨父家里光门客都养了不知多少,日日不见做什么工,全靠杨家白养着。

这布帛的生意不肯放,也不是没有这些术士在其中推波助澜的原因。

叫黄承彦看,杨太守莫不是被名利蒙了心,魔障了。

这世间什么高远志向,修身品性都靠不住,只有熙熙攘攘为利,庸庸碌碌为名。

从前看着不过只是自欺欺人,如今是准备奔着一条黑路走到底了?

“就算虑儿能送到我那里,你家······”黄承彦说到一半住了口。

算了,就算他以为杨家此间种种终有作茧自缚的一天,在世人看来,却也没有错处。

他这样多管闲事,妄议别人家,放在别的什么人那里早该觉得冒犯,也只有杨旭这样天真到傻的性情还能和他友情相交,不生芥蒂了。

当晚杨家摆了宴,虽没有多么隆重,但黄月英见到了杨家如今的家主杨邱。听说是杨家主听闻黄家的家传绝学救了孙儿,特地设席感谢。

但黄月英就在席上看见了这个灰头发大叔一眼,并没有被怎么郑重对待,但杨家吃得真好啊。

刚两个月的小乳猪烤得香味四溢,席间鸡鸭鱼肉不说,还有炖好的羊肉汤,正月里的青葵绿菜,听说都是从有温泉的地方,专人养殖采摘运过来的呢!

虽然她爹好像心情不好,这么好的饭菜没吃几口不说,甚至没有叨叨她几句没出息。

很好,希望他一直心情……一般吧……

第二日,黄老爹和黄月英就准备走了,杨虑的情况都稳定了,该回家了。

但杨伯伯说让他们把杨虑带上。

黄月英:?

和杨小朋友一起准备的还有两个马车的丝绸布帛,二十多个工匠手艺人。

黄月英:????

黄月英看着杨伯父人五人六地指挥着仆人给杨小虑搬东西,无语地想:我好像还没同意吧?所以是我爹同意了吗?

而且,杨小虑同学的意见呢,你个当爹的······

得,黄月英看着杨小虑坐在马车上乖乖的样子——这孩子能有啥意见。

“杨伯父,是不是要把孩子给我养了?”黄月英郁闷地说。

黄承彦在一旁悠悠地接:“不是给你,是给我······”

哦哦哦!

但这还不是一样!

黄承彦:“先不急着回黄家庄,咱们今日还要去一趟庞家。”

黄月英:“庞家?”

黄承彦:“你拜师虽不够正式,但名份定了就是定了,庞公如今是你的师长,正月里也该去拜谒一番。”

黄月英:啊?

礼节上当然是这样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父女俩又忙又宅,是早该去了。但今天这日子也太草率了吧,刚从杨家出来哦,去别人家拜访怎么能连着去啊!

太没礼貌了吧!

但他们一人并两个孩子还是上了马车,去往了鱼梁洲的方向,身后杨伯父就呆呆地站在原地,看马车远去。

车上,黄承彦却在对两个孩子说:“去庞家虽说早有安排,但今日从杨家转道而去确实是临时起意,只是今日这一遭却是为了虑儿······”

黄月英一愣,却听黄承彦对这小娃娃说:“你家中的事情,你父亲应该都与你说了?”

杨小虑小小的头一点:“黄阿叔放心,昨夜阿父都已经告诉虑儿了。”

黄承彦:“那便好,今日带你去庞家,是叫你也向庞公拜个师,不入名籍的那种。从今以后你和月英便做师姐弟,日常便在我黄家罢。”

如今拜师可是要写进你的履历表的,因为师从何人也算是读书人的一个招牌,但是月英和虑儿情况特殊些,就不记着了。

杨虑:“诺,虑儿多谢黄阿叔为虑儿考虑周全······”

黄承彦:“谢我倒不必,不要怨恨你阿父才是。”

杨虑小小的身体赶紧要下跪:“怎会!阿父为虑儿所做,虑儿心里都知道!”

黄承彦一只手拦住了杨虑:“起来吧,不必行这样大的礼,我黄家素来散漫,家中下人奴仆也是轻易不下跪的。”想到这里哼哼两声:“你阿父,既然舍得把你放在我黄家,那到时候还他一个怎样的儿郎可就不一定了。”

算他活该吧。

······

有没有人关心这里还有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呢!

黄月英听着一个五岁,不,准确的说是四岁的小孩子和她爹你来我往,就她还什么都不知道。

黄承彦:······

黄承彦:“回去再说······”

既然不能在人家儿子面前说其父的过错,那当然也不能说他祖父的,这小娃娃看起来被教的颇为端正有礼,先等他适应两天。

进城的时候太匆忙,黄月英一路上都在颠簸地看书,对马车外的景象一点也不清楚。

等到回程才有闲心往外观察,才发现襄阳城原来是这样子的。

杨家和县衙在一条街,也是襄阳城内最大最宽最繁华的街,地下是青石板铺的路,两边都是半砖半木的小院或商铺。

越往城门口走路石越稀疏,车也就越颠簸,等出了两层房高的灰蒙蒙的城门,就全是土路了。

那已经不是颠簸可以形容的了……

因为不赶时间,于是车马都慢下来,这时的天因为地渐渐开阔显得格外蓝,鱼梁洲偏远,车马悠悠。

因为一大早就从杨家走了,到庞家的时候还没到午时,路上为了不失礼,便先让柳廷骑马到庞家传个消息。

是的,杨小虑到黄家又派了熟悉的柳小哥跟从护卫,俗话说用生不如用熟嘛!

黄月英一行人到的时候,庞山民和庞统都在门口等着了,两人看见黄月英下马车后,还回头拉了个小弟弟出来都很惊奇。

庞统和庞山民对视一眼——上次阿父/从父确实说黄阿叔一生就黄世妹这一个子嗣没错吧?

饶是黄承彦再聪明,也想不到俩孩子心里在想这些,他看着两个看起来恭恭敬敬的孩子,温和地说:“你们阿父,今日可在家?”

庞山民:“在的!阿父在家中等候黄世叔多时了,山民这就领您前去······”

庞统也在一旁对这黄月英道:“世妹便跟我一道吧······”一边寒暄:“年节过得可还欢欣?”

三个客人便跟着两个小主人往院内去了。

庞家很小巧简朴,与走在院中的另外两户人家的家相比,杨家奢华精美,黄家宽敞舒适,反倒是庞家确实是十足的返璞归真的样子。

庞家也有数十家佃户,但家中没有奴仆,生活起居都是家中主人自理。

所以一路上说话都没什么顾忌,黄月英:“年节啊,感觉自己好忙啊······”

庞统笑起来:“世妹读书这么用心吗?正旦节那几日,不妨歇歇。”

“哎,你不懂······”黄月英叹气,他们怎么知道她这种天天抄书被DDL(deadline)折麽的痛苦。

庞统对黄月英的说话方式不算了解,但也绝不陌生了,听到这样的话也不奇怪,反而把眼神转向她牵着的小孩:“这位弟弟是?”

总不能真是黄世叔的孩子吧,好像就比世妹小一点啊,蔡夫人不是产后不久就······

黄月英:“哦?你说杨小虑?他是杨旭叔叔的儿子······呃,就是杨家二郎君家的小郎君。”

她这样说对吗?不是很知道怎么描述这些关系了呢。

庞统:哦哦哦,还好还好。

我为什么要觉得还好?

不过……

庞统疑惑:“杨······小虑?”这是什么奇怪的名字?

结果那小弟弟自己笑着接话了:“虑儿姓杨,单字一个虑,乃是父亲亲起,姐姐叫杨小虑也未尝不可。”

黄月英理所当然地点点头,啊对,这是我给他起的。

庞统:?

你骄傲什么?给人起别号吗?你没听出来人家小娃娃这不乐意你改人家爹起的名字的意思吗?

黄月英没听出来。

庞家不大,没说几句话就到正堂屋了,庞德公看见一行人就笑起来,对着黄承彦说:

“我知道你必是要全上这份礼节,却没想到,这全的过程,也尽是你黄承彦的风格。”

黄承彦:“那是当然,我黄承彦做事必然是要与众不同的!”

“月英,虑儿来见礼。”

黄月英和杨虑赶紧上前来,长揖到腰。

还没等庞德公表达疑惑,黄承彦假装才想起来,轻描淡写地说:“哦,忘了,那马车上至少有一半是你们俩的拜师礼,没拿下来……”

……

几个孩子又跑回去搬东西去了。

屋内,黄承彦对庞德公道:“虑儿是守元的长子,他家里……”

已经越来越不成样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