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四维穿越三部曲之二:挺有希望 > 第75章 抢人才

第75章 抢人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挺有希望:75 抢人才

自从吴挺看过医言百家院,他就对李程希和苏小小她的计划深信不疑了。

比如,吴挺在甄别流民的时候,会被有文化,有技术的区别开。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可以留下,做体力活。有文化,技术的善加利用。更大达到,人才资源的最大利用化。

自从李程希救了吴刘氏之后,那吴刘氏怎么看李程希都顺眼,外加她现在也没哟那么多的时间,整治儿媳妇,每天,都死死的盯着奶娘嬷嬷们,好好地都伺候他们吴家的两个金孙子。差一点都不行。

有空还要忙着走访那些自己当证婚人,嫁出去的新娘们。自己还培养一大堆老嬷嬷,去调节那些外来新娘的家庭矛盾。李程希说这个叫什么朝阳大妈?什么朝阳大妈!名字都不会起。这些嬷嬷,分明是川蜀的,要叫也要叫川蜀嬷嬷。

“你觉得我能行吗?” 沈慧儿,惊讶的听着李程希的计划。

“肯定行,你们沈家有财力,人力,和物流能力。这些粮食,要保存不容易,需要大型的食品加工厂,做成地瓜干,土豆粉,地瓜粉,粉条子,和各种耐保存的食物。还有竹子做的罐头,也是极好的。” 李程希认真的说。

沈慧儿本就是商贾出身,加入将军府,简直就是大材小用,看着李程希干的风生水起,说不羡慕是假的。但是机械化种地,自己刻搞不来。

如今李程希提出来这个建议,沈慧儿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本来商人的财富,在乱世就是家族灾难的根本,这也是父亲,拿出丰厚嫁妆,让自己嫁给吴家大郎这个病秧子的根本目的。就是给沈家富可敌国的财富,搞一个靠山。

父亲沈万,直接明确的说,哪怕有一天,真的出来灭门之灾,只求沈慧儿,用吴家之力,保住沈家的子孙,保存血脉,不至于灭门消族。

如今李程希跑来和自己商量,真是求之不得。沈慧儿是商人,她知道,没有利益的牵绊,谁会替你出头。如果沈家,可以在振兴西陲的这个计划中,做出贡献。将来,吴家一定不会放任沈家出事的。

而且,李程希做事,自己也看到了,尤其是她背后那可怕的力量。自己和父亲说过,父亲,低头不语,直接说:“神力不可乱语。看来这吴家,是捡到宝了。”

沈慧儿把李程希的材料,拿回房里,准备仔细看看。

刚进房门,就听见,吴家大郎吴缘,在屋子,背着大女儿,逗着小儿子,屋里一阵郎朗的笑声。

沈慧儿,低头一笑,看看手里的粮食加工场计划书。她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和李程希合作。就为了这阖家之欢,就为了自己孩子们的将来。如论如何,李程希作为吴家人,是会对这大房照顾一二的。如果,自己在帮到她呢个?估计照顾或者保护的力度会更大。

主意打定了,沈慧儿很是轻松,推开房门。

“莲儿,不要让爹爹背你,爹爹身子才刚好。” 沈慧儿,赶紧把女儿从吴缘的背上,抱下来。交给旁边的嬷嬷。

“莲儿才多重,我现在身子好的很,连你我都背的动。” 说吧,吴缘一下把沈慧儿抱起来。

“大郎,孩子还在这呢。羞死人了。” 沈慧儿脸红的都要能滴出水了。

“怕什么,二郎说了,夫妻之间喜欢就要说出来,才是真的喜欢。”吴缘,抱着沈慧儿说道。

丫头婆子一看这光景,赶紧抱着大姐和小哥儿,鱼贯而出。还贴心的把房门关上。

天山院来信,学生要毕业了。想请李程希,苏小小和吴挺他们过去参加毕业典礼。

天山院是苏小小和李程希一手创立的,无问孔孟,遵从天法自然,做理工的。教的都是使用的技术,冶炼,基建工程,水利,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其实就是农学院和理工学院的结合体。

收的学生也是穷人家的孩子,都是来学一门手艺的。川蜀那边还收村子里的孩子,来学堂,学习最基础的教育,语文和数学。为将来的理科打基础,只要考试通过,男女不限。

这不,第一批学院,马上要毕业,虽然只有20几个人,但是李程希还是很重视,这次毕业典礼到了。

她早早的就拉着吴挺,准备去参加了。

吴刘氏还是很给力的。李程希直接把宝宝吴旴交给婆婆。自己拉着吴挺一大早就出门了。

吴挺为了显得重视,还特意让孙均从亲兵营挑一批出挑的士兵,穿戴整齐,好好荡荡的出发了。苏小小和孙均也一起去。

虽然第一批学院里,女孩子不多,因为毕竟是这天山院是农学院和理工为主。但是李程希还是很开心的开到3-4个女孩子。其中一个是兽医。哈哈哈。虽说女孩子只能绣花。

学校的校长,是曼娘的学生,一个脾气很好的胖胖的于建。他本就是匠人,对于,研究打铁,制造农具,甚至打造兵器,火器,都非常在行,就是后世的工程师的材料。

这个学校吸收各种匠人,可以来着授课,也可以把祖传的手艺,卖给学校,每年那分红。算作福利。他们的子孙后人都可以那分红。如果能改进技术,发明新的农具,或者改良火器。只要卖出去,他们依旧可以拿到一定比例的分红。

这样一来,大把的工匠纷纷慕名而来,尤其是那些流民里的手艺人,直接报名过来。还有的互相介绍。有的能人巧匠,还在其他战乱的地方。如果真的很有名气,这边介绍人,写封信,吴挺会派一组吴家的曲部,去保护者接到天山院来,但是条件,就是要全家住在天山院,然后在这里当老师。

王大锤就是其中之一。城里乱成一团,都说,J军要打过来了,自己本来就是打铁的匠人,这几日,更是不灭不休的给守城的军爷修补铠甲和兵器。王大锤,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希望,可以给自己的家人找条活路。

他又在和来拿修补好兵器的兵爷在套话,听着咋不对呢?修补兵器的工钱也不给,看着兵爷的样子,也没打算把兵器交给兵营,他们在外面都商量这如何把这批东西卖掉,自己换点银子,让人捎给家里人。反正这守城的将官,也打算开城投降。估计假意抵抗一阵子,死几千人。然后开成投降。

王大锤懵逼了,这咋办?他拉过一个平时关系非常好的军爷汪六爷,又是塞钱,又是给拿好酒的,终于,打听出来了,守城将官的投诚的条件,是自己升官,然后开城门,让J军随便3天。

王大锤心都凉透了,3天,这要死多少人?抢多少东西。咋办?赶紧找出城的门路吧。但是自己一个工匠,有个P门路。往哪里跑。

谁知道,当天夜里,就有几个汉子来敲门。

王大锤胆战心惊的把门打开。看着几个壮汉,心里抖的厉害,他决定,这几位爷,让干啥,干啥,只要让他家人活命就行,丽娘刚有了身子。这可是他家唯一的香火。

结果几位壮汉,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的,还画了图画,估计写信的人怕王大锤看不懂。

王大锤一看,就是自己堂弟写的,从小就是这样,上面告诉王大锤,赶紧和这几位爷来天山院,最好找几个精进的工匠一起来,保命要紧。否则城破人亡,绝不是闹笑话。

王大锤吃惊的看着这几位爷,

“我们是西陲吴家的曲部,专门接各路人才,去天山院。如果王大哥愿意,我们可以安排你们全家出城。如果你有熟悉的手艺精湛的手艺人,我们同样可以想办法,带他们离开。” 为首的壮汉,抱拳礼貌的说道。

看着这几位爷们如此礼貌,还有堂弟的亲笔画,王大锤放心不少。就这样,李木匠,专门做火器的曹大爷,王大锤,都一一联系。

在吴家曲部的帮助下,工匠们携家带口的,从围城了撤出来,纷纷,到天山院集合。

吴挺看着手里的名单,又看看李程希。

“这是为何?这些人,又不能打仗,又不是文士读书人。不过一些手艺人罢了。” 吴挺不解的的看着李程希。

李程希拿着笔在桌面上敲着,比比划划的规整着名单,眼皮都没有抬:“ 你懂啥?这时代,最缺的就是人才,读书人不稀罕,尤其那些之乎者也的傻子们,不要也罢,和平时,就会打压武将,一旦城破,一个个没本事拿刀杀敌,到是有本事把妻儿先勒死,然后自己上吊,这叫什么?城破殉国,这种脑残,我不要。”

“你可小小点声,城破殉国,多么高洁,伟大的行为,被你说的咋那么不堪呢?” 吴挺恨不得上去捂住李程希的小嘴。

“我说错了,有本事,砍死几个入城的敌人再死。这些匠人,才是宝贝,他们的手艺,他们的匠心,我就要他们,我要他们给西陲培育人才,让他们用他们的技艺,大力发展火器和其他的工具。人多力量大。我绝对不会看低这些人。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中流砥柱。是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这叫基础人才。”

吴挺似懂非懂,但是他知道的是,吴家曲部,分散四处,去搜刮匠人,先来的匠人,互相介绍,经过考核评级,变成师傅,变成技工。

一年后,西陲吴家的火器,火炮被改良的非常犀利。其他地方军队,见识过之后,不惜重金来购买。更不要那些农具改良,那些各种精巧的屏风,瓷器。

涪陵城的县官都疯了,税收银子太多了,以前捉襟见肘,如今财大气粗。还有吴璘看着军粮,笑的眼睛都没了,不但各营将官吃的饱,还能吃上肉。粮食多的,曼娘开始了养殖场。天山院里,居然有专门叫人养猪,养鸭的课程。你说,种地需要让人教?谁信,但是去请教之后,种出来的粮食,每亩就是比旁人多收上百斤。不服不行。

慢慢的天山院的技工师傅越来越多,开始开门收徒弟了。

李程希和苏小小的几乎就是要打破这样的壁垒,就是要学习二战中的A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抢人才,其实根本不用威胁胁迫,也不用太大利益引诱。

只要一句话就行:“来到天山院,你能过上和平的小日子。”

果然,王大锤不但过上和平的小日子,还过上了媳妇生孩子,哟专门的助产士的医保日子。不但母子平安,还恢复的很好,助产士居然也不是老婆子。而是清清爽爽的小女娘,人家,都叫她金桂大夫。手艺好的不行,从配麻药,到帮助丽娘接生,从洗手,到给丽娘下面消毒,一步步干干净净。

王大锤不是没见过女人生孩子,但是生的如此干净,有条理的没见过。因为自己是天山院的技师,丽娘生孩子不花钱。王大锤,也不傻,赶紧给金桂大夫,包个大红包,塞几个红鸡蛋。

母女平安。王大锤,哭着喜欢着自己的日子,他听着女儿哇哇的哭声,看着丽娘满头是汗的脸庞。他心里想,老子就算拼了,也要帮着吴家守住这天山院。这才是人应该活的地方。

王大锤,回过神来,这是自己第一批弟子的毕业典礼。王大锤眼眶子有点酸。这帮臭小子,跟着自己混了快2年,终于出师了。他们会在毕业典礼上向自己磕头。

王大锤,也不含糊,把自己祖传的打铁配方都拿出来了,什么时候浇尿,铁粉的比例,那些个秘密,都拿出来。生怕自己落选了天山院的技师。计算这样,自己还是要在培训半年,才能带徒弟。

培训一节课,王大锤就傻了。

“为啥打铁的时候,要浇尿?为啥干将莫邪,锻造神兵器的时候,要跳入炉子里?”一个一身黑衣的小女娘,站在一群打铁的老爷们面前,问了一句。

铁匠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为啥?师傅教的,爹教的。怎么教,你怎么学,当年,敢多问一句为什么?一个大嘴巴子,能抽死你。铁匠的手,铁蒲扇一样,抽一巴掌,口鼻出血。谁敢问?

“我来解释,因为………..” 小女娘声音轻轻脆脆的,解释起来,浅显易懂。

苏小小不会用太深奥的道理,但是大体的基本的知识,要交给他们,周老师说,不要小瞧古代工匠的智慧,他们的技巧,完全是在实践中琢磨出来的。没有高科技的化学分析,没有精密的仪器,但是他们就能打造出,深埋地下上千年,挖出来,来寒光闪闪的宝剑,就能造出来火器,火铳。就能靠手工打磨,搞出燧发枪。

这只是天山院的一个开端。未来的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苏小小相信,这些匠人的能力,智慧和他们的能力。未来人来到古代,一定不要有那种可笑的优越感,其实自己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这些古代的匠人,就是成就巨人的一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