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四维穿越三部曲之二:挺有希望 > 第81章 幽溪老人的自白

第81章 幽溪老人的自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挺有希望:81 幽溪老人的自白。

张孝祥没有想到,自己本来要在告老还乡之前,计划着来到西陲,替官家好好的参这西陲吴家一本的。但是没想到,自己居然动了告老还乡,留在这里的念头。

那年什么红莲业火,张孝祥就觉得这吴璘老匹夫在搞什么鬼神之说。但是编的有鼻子有眼,官家在大殿上听得,感动万分。正好,此时,国家和J国打的落花流水,正需要一个胜仗来鼓励。张孝祥才咬着牙,忍住了没有狠狠的参一本。

之后,这吴璘更是过分,居然接着装神弄鬼的,什么阴兵借道。什么赤金大鹏。什么杀天神机。真是,真是句句P话。字字可诛。反正自己年事已高,这次,偷偷的带着孙女和护卫们,来私访。但凡看到不平之事,或者那吴璘的不轨之心。

自己哪怕一头碰死在金殿之上,也定要把吴家拉下马。决不能让这武将一门做大。还独守西陲国门。

可是这一路走来,张孝祥看到的人间百态,让他心有戚戚,沿途的流民,悍匪,叛军围城。13-4岁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几个黄面馍馍就能买走。还有那嗷嗷的婴孩,居然都是论斤卖。

天理昭昭,这是什么情况?

自己孙女张婉儿,善心给流民们施舍一点吃食,结果引来更多的流民,人多的差点掀翻了马车。还好自己家的家丁和护卫们给力,奋力驱赶了流民。自己才得以脱身。吓的婉儿,夜不能寐,日夜啼哭。

张孝祥一行人,快马加鞭的往川蜀赶去。张孝祥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估计川蜀那等贫瘠之地,情况只会更加凄惨。

结果他出乎意料的是,已进入川蜀的地界。他看到的居然是一片不一样的世界。

流民也有,但是规规矩矩的在排队,刚刚进入川蜀,全服武装的兵士们,挨个检查,有病的被分到旁边,没病的,赶紧去领饭吃,吃饱了,赶紧赶路。前面会给她们分派更多的救济和安排住处。

有敢闹事的,官兵们也不惯着,一顿暴揍,就扔出去川蜀地界,绝不容情。几次下来,没人敢闹事。毕竟这里每天还有一顿粥吃。

张孝祥看着清可照人的粥,心里都是愤怒。这吴家真是吝啬,施粥,都是这样的吗?如何吃的饱?

婉儿嘟着小嘴说:“这吴家难道贪了官家给的救济流民的粮食吗?真该杀!”

旁边一个打粥的老婆子,斜眼看了一眼,衣着华服,头戴玉簪的张婉儿,狠狠的啐了一口:“小娘子,好大的口气,上来就喊打喊杀的。官家赶紧把粮米拿来,老婆子给你做浓的能插住筷子的干粥吃,川蜀的吴家自己掏腰包,施粥好几个月了,稀粥咋了,不爱吃滚蛋,外面地界都人吃人,跑这来挑三拣四的。”

张婉儿,被老婆子怼了,小脸一沉,冷哼一声,头也不回的转身上了马车。留下张孝祥一个人在粥棚子前面。

张孝祥愣住了,好像官家的确没有给吴家任何赈济流民的粮食和银两。这些粥棚子都是人家吴璘自己掏腰包搞得。不需要达到官府的标准。

想到这,张孝祥抱拳对着老婆子施礼道:“小孙女不懂事,还望大娘子见谅。原来这是吴家自己出资搞得粥棚。”

老婆子看到一个白发老人,一看就是读书人,人家如此礼遇自己,自己也就不好在冷脸了,她语气放软道:“老先生,不要见怪,我老婆子就是流民,三个月前,跟着饥民,到这川蜀,得到吴将军的施舍,才活了下来。我那些邻里,没来川蜀的,一个个不是家破人亡,就是饿死荒地。如今谁敢说吴家半个不字。我老婆子,是断不答应的。

这世上,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酸臭文人书呆子。嫌弃人家粥稀,想要饥民吃干粥,这个简单,自己赶紧掏钱,熬浓粥,开粥铺施舍就好。可是一旦,自己掏腰包,就王八脑袋,往后一缩。就他NND的动嘴厉害。张嘴埋怨谁不会?让老百姓饿不死,才是正经。”

“是吗?大娘子如今也帮着施粥,看来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呀。出来赚几个大子” 张孝祥顺着老婆子的话。

“可不是,如今我儿子已经入军户,去开荒,屯田,训练,儿媳妇,也在绣房找到工作,小孙子今年5岁,已经在学堂免费开蒙识字。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出来做义工,这发粥,没钱拿。但是可以攒工时。到时候,可以拿工时,去学堂,去绣房,去农庄兑换各种东西。比银子好用多了。” 老婆子开心的说。

“可不是,我上次还用我那工时,给我家男人换的免费抓药。” 旁边发黄米馍馍的女人赶紧加一句。

“可不是,花银子就正常价格,用工时交换,可以半价,合算的很。” 发粥的老婆子点点头。

张孝祥,仔细的听着,还可以这样。这吴家看来有高人呀。这样一来,自己不用花费大量的银钱,发放银钱。每个人都出来做事情,可以拿那个所谓的工时去兑换相应的服务。这样避免大量的银钱流通。真是一举好几得。

“这粥看着不错,老夫可否也来一碗。” 张孝祥笑呵呵的问。

“可以,我们将军夫人说了,谁来都可以吃,但是只能吃一碗。” 老婆子说完,就给张孝祥打一碗粥,还有一个黄米馍馍,一块地瓜。

“这是啥?” 张孝祥看着一块红皮的东西。

“地瓜,可好吃了。又香又甜。听我儿子说,今年军田里会大量种植。” 老婆子解释道。

张孝祥喝着稀粥,把黄馍馍和地瓜都吃光了。吃的干净,连碗底的米粒子都吃光了。才把碗,还给老婆子。道谢之后,上车走人。

车子出发,接续往前走。张孝祥沉思着,这吴家管理川蜀真是井井有条,连一个粥棚的老妪都有如此见地,真是开眼界了。

突然马车停下来了。过来一会儿,马夫过来回报,前面堵车了,因为今天是云山院的毕业典礼。去云山院路人太多。维持秩序的官兵说,想去涪陵城,需要绕道。

“啥事毕业典礼?” 张婉儿撩开车窗帘子问。

“嗯,听说,是一群工匠,农民,在一个学院找那些能工巧匠,种地能手,学习技能,还有教书先生,教他们识文断字。学习1-2年,考试合格就算毕业,举行毕业典礼。” 马车夫也是刚才听一个人解释的,如今算是现学现卖。

“让读书人教工匠识文断字,也就吴璘这武人莽夫,能想到这一招,如此折辱读书人。那些圣贤书,岂能被工匠农夫等粗人糟蹋。” 张孝祥面如沉水,嘴角下垂。张婉儿知道,这是爷爷生气的表情。

“爷爷,要不,咱们去看看如何?” 婉儿小心的建议着。

“好,李福,我们先不去涪陵城了,去云山院!”

“是,老爷!”

没想到,云山学院之行,他们遇到吴聪,吴聪带着张孝祥找到吴挺,吴挺带着找到吴璘。

张孝祥觉得这就是缘分,这几日,张孝祥心里好像有一团火,浇不息,扑不灭。自己好像又回到了17-8岁那年,金榜题名是的满心壮志。

无论是田野上,轰隆隆的铁牛犁地。还是名师传教,诚恳的请求年轻的未出仕途的学子们,好好活着,保留火种。还是惋惜那消失在战火中的诗词绝唱。每一句,每个字,都敲打着张孝祥的灵魂。

自从那2位被掳走,到如今官家上位,上面那位太上皇终于可以求仙问道,不在管事。张孝祥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但是又如何?自己做好的年纪已经过去了,岁月不饶人。常年的病痛,让他身体不好,眼睛不好,拿笔的手都开始抖了。但是如今,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目标,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他知道,这次冥冥中,他来川蜀的天意了。

不是来抓吴璘小尾巴的,如今这吴家把川蜀治理的太平盛世一般,没有尾巴可抓。就算有不妥,张孝祥都闭嘴不谈。你把吴家整垮了,谁来接手?更不要说,要一边强大的武力镇守西陲,一边要产粮 ,接纳流民,开荒种地,搞就业。哪一样拿出来,都没人能搞定。

但是现在张孝祥,都不在乎了,他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就是修编翰汤诗册。如今还要加入宋词。他知道他也许没有时间了,但是不怕,他有学生,他有儿子,儿子还有儿子,孙子还有孙子。这件事是必须完成的。如今,必须有人开始,那就让他开始吧。

夜里,窗外下的小雨。张孝祥,夜不能寐,起身,点起灯。一口气,写了20多封信。他在烛火下,看着这20多封信,满意的笑了。烛火把他浑浊的眼睛,映的亮晶晶的。好像又变回50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果然,不久之后,就有二十多文人带着自己的子弟,赶到川蜀学院,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开始收集,撰写汉唐诗集,周礼商歌。

李程希也不含糊,考察之后,直接给了张孝祥终身教授的待遇,还有,赶来的文人和他们的子弟,都可以聘成川蜀学院的老师。分房子,分地,发工资。待遇按照水平等级分。

吴挺本来要给张老修宅院,结果人家不要,人家就要住在学校里,吃食堂。张孝祥喜欢看学院里的年轻学子,那种年轻人身上的朝气和蓬勃,让他觉得很是舒服和愉悦。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呆,就是几十年年,几代人昼夜不辍,才完成了所有编撰,校对,印刷成册。

当然,幽溪老人已经去世多年,他的学生们还特意烧了一套,给老人,告慰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这是后面的故事。)

李程希把整理好的所有资料,拿在手里,让爱迪上传,拷贝好几分,分别收纳在地球,四维空间和外太空的普卢修斯太空基地。弥补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上的遗憾。这种感觉真好。李程希现在才感受到,联合政府里那些老人家们的良苦用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