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朗月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四章

当评委大声宣布成绩为满分时,围观的群众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业余组的比赛虽然不如专业组考的内容多样,只设置了简单的两轮考试,但考察内容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今年组委会还特意更新了题库增加了难度,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很难获得高分,所以现在为止大多数参赛者都是一轮游,只拿走了参与奖,最好成绩也不过是前日有个中药世家的小朋友拿走了第二名的奖品。

辰柒月谦虚的从评委手中接过她的成绩条和奖状,观众们又一次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以对她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辰佳欣和辰佳乐挤开人群,冲到辰柒月面前,一个拿过成绩条就去兑换奖品去了,一个则爱不释手的拿着奖状看了一遍又一遍。

“辰柒月,请等等。”

辰柒月转身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是第一轮监考自己的工作人员,她还记得人家一个小小的操作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你好,我叫林嘉立,”林嘉立热情的与她握手,“大赛组委会的李丹妮是我的老师,她和组委会其他几位教授在二楼等你,想跟你见面聊聊。”

他刚刚跟随老师在赛场外全程围观了辰柒月的比赛,她的表现真的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如果说第一轮理论知识拿到满分可以用大量时间重复刷题做到,那这一轮的实践考察可不是能通过死记硬背达到的。

他敢肯定辰柒月从小就接触中草药,不管是药草的种植、药材炮制还是方剂的配伍,肯定经过严格的训练并配合大量的练习才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毕竟这一轮辨认的药材有几个他都拿不准,尤其是最后一种药材。

药材的辨认多通过看其形、观其色、闻其味来完成,最后一种药材只取小拇指大小,颜色斑驳,只能靠味道来分辨,但药材的味道虽说千差万别,其实差异非常细微。他敢说隔壁市场内做几十年药材生意的店家们都不见得认得出。

他引着辰柒月和两个小朋友往二楼走,心中更加笃定她是来自某个隐名于世的中医药世家,经过家庭的大力培养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她出色表现竟然让组委会的大师们刮目相看,亲自面谈,从今天起她就在中医药界小有名声了。

这样想着,他的态度更加亲切,他将两个小朋友安排在隔壁的休息室后才带着辰柒月去见大师们。

辰柒月不卑不亢的坐在会议桌前,面对着中医药界大名鼎鼎的大师们的盘问考察没有半分慌张。

“你是怎么认出最后一种药材是五加皮的?”

“五加皮气微香,味微辣而苦。闻香识药不过是基本功。”

闻香识药是基本功?四名大师对视一眼,对她的来历更感兴趣。

“你学医几年了?师从何人?”张振教授拿过她的报名表:“我看你是高中毕业,是高中毕业以后就专心研学中医药了吗?”

“我高中毕业以后出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一直是昏迷状态,半年前才醒过来,为了活跃脑神经才开始读中医药方面的书。”

“半年?不可能。”高昱锦教授出声否认:“半年时间连理论书都看不完,别说上手实践分辨药材,不可能。”

“我醒来以后,发现自己过目不忘,所有书籍只要读一遍,我就能牢牢记住,不需要读第二遍。”

“过目不忘?超忆症?”元浩鹏教授轻皱眉头,显然不相信她的话:“那我来考考你,‘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是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或流于腑,则困苦,哎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辰柒月流利的背完下一段:“这段话取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夫上古圣人……”

“……故合于道。取自《黄帝内经》……”

“房葵一名梨盖,一名……”

“七月八月实白,三月三日采根。取自《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防葵。”

…………

教授们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抛出,根本不给辰柒月思考的时间,而辰柒月也无需思考,她总是第一时间就能接住问题并给出完美回答。不论是《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这些基本古籍,还是《用辩证论治程式通论》、《中医入门》、《临证脉学十六讲》等大学推荐书籍,她都了如指掌,倒背如流。

四名教授越是考察越是心惊,即使真的患有超忆症,翻看完这么多的书籍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少。同时他们心中也有了更多的计较,单凭自己学习仅仅半年时间就能达到现在的水平,如果进行更系统更专业的学习,肯定能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理论知识确定掌握的很扎实。”张教授点头表示认可,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那你是怎么做到对药材如此熟悉的,可能我那些学生也不一定能那么快速的认出五加皮。”

“昨天我在旁边的药材市场转了一整天。”辰柒月摸摸鼻子:“我能记住它们每一种的味道。”

四位教授对视一眼,面上露出再也掩饰不住的喜悦表情。能记住每种草药的味道,这种天赋放在在中医药领域真是绝了。

爱才之心一起,他们提出的问题更加深入,不再单纯提问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更细致的询问起药材的炮制、开方配药等更实际的问题。

“中医理论虽然重要,但没有实践都是纸上谈兵。”高教授又甩出一个问题:“诊脉开方,这才是你以后学习的重点,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

“我暂时还没有资格开方配药,不过是根据书上的知识学着给身边的人诊诊脉,开些简单的滋养药方罢了。”辰柒月并不想暴露太多,只说给亲人们诊过脉开过药,并没有提及已经开药治好三名癌症病人的事情,因为在现世非法行医真的严重到可以进去吃免费饭程度。

“你现在可还有继续读书的打算?”李教授难得见到如此优秀的学生,开门见山的提出:“我在首都中药大学也有些说话权,今年高考已经过了,可以先列席旁听,明年参加高考可以走特别招生程序入学。”

“喂,别自说自话呀。”高教授连忙接过话:“我看你资质不错,勉强收你当个关门弟子,理论知识大学也教不了你多少,就跟在我身边多实习几年,到时我直接给你开推荐信去考中医师执业资格。”

“这资质给你当学生还勉强,你也太抬高自己的。”元教授笑咪咪的看着辰柒月:“丫头,我弟子比较多,等你入了门,我让你那些师兄师姐轮流带你。”

几位教授都放下面子,争先恐后的提出优厚的条件,只想把她收入门下。

“谢谢各位教授抬爱,我暂时没有继续学习的打算。”辰柒月知道几位大师是真心想领自己入门,怕白瞎了这么好的天赋,她也不掖着瞒着:“不瞒各位老师,我昏迷十年,家里人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全靠父母兄长支撑着勉强过日子。我醒了以后虽然没有太大的医疗支出,但父母年迈,下面还有两个年幼的侄女在读书,我不忍心让他们继续过苦日子,所幸得了这个超忆症,在中医这方面也小有所成,就打算和兄长开一家中医理疗馆,也给家里多挣些收入。”

四位教授听了辰柒月的一番话,对她现在的处境也有些理解。毕竟已经28岁的成年人,之前病着还好说,现在人好好的还呆在家里继续啃老确实说不过去。看她今天的表现,支撑起一家中医理疗馆倒绰绰有余。

不过他们还是对此感到惋惜,有如此天赋,只需系统学习并切实实践几年,她能达到更高的高度,而不应浪费天赋止步于此,在不知名的城市开一家普普通通的理疗馆,一辈子当个不入流的中医理疗师。

“你下午五点再过来。”李教授心中有了计较,对辰柒月说:“下午我们有一个例行的义诊活动,你过来,我看看你的诊脉药方处理的怎么样。”

就像教授们说的,对于中医学来说,理论知识不过是纸老虎,诊脉开药等实践活动才能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更能查漏补缺加强自身。

为了更好的扩大中医药在群众中的影响,也为了给参赛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实践活动,大赛组委会专门在大赛期间进行义诊活动,于每日下午五时至九时在场馆内对群众进行免费义诊,并为每名参加义诊的学生配备一名合格的中医药师,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辰柒月准时到达场地,并在林嘉立的安排下在义诊台后坐下来。她在筑基时在对身体进行淬炼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相貌进行了微调,她保持着二十出头的相貌,面上还带着些许婴儿肥,坐在一群稚嫩的大学生中间毫无违和感。

但随着义诊师傅们入坐,周围参加义诊的学生们都若有若无的将目光投向了辰柒月,并不时的互相小声交流着什么。

也不知道那个学生什么来历,她身后竟然坐着三位大佬,还有一位大佬直接坐在她的旁边当起她的义诊师傅来。

场馆内陆陆续续进来不少前来诊脉的群众,他们有序的在各个义诊台前排起队来。学生们纷纷收回注意力,专心义诊起来。

辰柒月也很快迎来了她的第一名患者,她微笑的示意患者坐下来并把胳膊放在脉枕上。她细细的感受脉动,一丝灵气早已在患者体内巡视一番。

相比于把脉,灵气的巡视更能全面而直观的体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病灶,灵气运行就会凝滞,再对病灶区仔细探视一番,就能找出病因并据此开方抓药了。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食物饮水多有污染、末法时代灵气不足,这都导致人们身体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辰柒月很快得出结论并针对这些小病症开出了方子。

李丹妮教授在她开方时便对患者进行了诊脉确认,拿到方子后也对开出的药材及剂量仔细查看,她并不是简单的照抄书上的方子,而是针对病人的症状对方子进行的小小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是自己开方,也不过如此。她将药方交给其他三名教授看过才递到患者手中:“方子不错,按方服药就好。”

义诊台前排起了长队,辰柒月很快就全心投入到义诊中,她总是很快就查到病因并开出药方,偶尔的小迟疑也是因为难以确定用哪种平替药材能更经济实惠。

四名教授陪坐四个小时直到义诊结束,他们对如此高效的诊脉开方感到惊讶,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