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 第3章 穿进了四大名著合订本?

第3章 穿进了四大名著合订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卢植动了真火,学舍里的弟子们纷纷起身阻拦,不断劝说。

公孙瓒和刘德然自不必说,那是刘备的铁哥们儿,义不容辞地站到了第一线。

而其他弟子们平日里和刘备只能算是关系一般,如今肯冒着被师长斥责的风险出手阻拦,一半是因为害怕气头上的卢植下手太重,造成流血事件;另一半则是因为被刘备的那一番言论给震撼到了,心悦诚服地想要帮忙。

最终,在学舍众弟子的一番劝说下,卢植的怒火稍稍平息,只是用戒尺敲了刘备的手掌三下便作罢。总地算下来,刘备还因祸得福,少挨了两下打。

此时,卢植见到刘备这个逆徒就来气,索性直接转过身、背过手,眼不见为净:“你自己到外面去站着。今日之内,不许再进学舍。”

公孙瓒、刘德然和一众同门们都向刘备投去同情、担忧的目光。

阿备则乖顺地领了罚,将书简卷好揣在袖子里往外走,一边偷偷用眼神安抚各位同门,一边努力地压制住不断上翘的嘴角。

在课堂上被老师打三下,打完之后老师还转过身、背过手——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每一个看过《西游记》的人几乎都知道这就是一条谜语啊!还是自带答案的那一种!

果然,四大名著并列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因为生活往往不是哪一种名著能完全概括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是活在四大名著的合订本里的。

阿备心里有了底,心也就安定了下来。对别人来说异常难捱的罚站,对他来说却多了几分怡然自得的味道。他站在屋檐下,或侧耳倾听从学舍中飘出来的只言片语,或凝神静气阅读手上的书简,或眺望远处的蓝天白云,自有一股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气派。

一直在暗中观察刘备的矮个子青年和中年壮汉见了,不由地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学舍里条件有限,学生们睡的都是大通铺。阿备躺在公孙瓒和刘德然的中间,闭着眼睛,假装自己已经熟睡了。

卢植的学舍并没有修建在城中,而是修建在一座名为“缑氏山”的山中。山中清寂,没有打更传箭的,阿备作为一个现代人又没有古人看天估时的本事,只能数着自己的心跳声慢慢地熬着。

终于,阿备估摸着已经到了子时前后,便慢慢地从被窝里钻出来,穿好衣服,轻手轻脚地出了门,径直向着卢植所住的别舍走去。

糊着薄纱的窗户中透出昏黄的灯火,一个低头阅读的挺拔身影映照其上。

阿备见了,心里顿时更加欢喜:这么晚了,卢植还不睡觉,果然是在等着我,要给我开小灶啊!四大名著合订本诚不欺我!

阿备脚步轻快地走上前去。他不敢冒然惊动卢植,只是站在窗户外,低垂着脑袋恭敬地候着。

过了一会儿,卢植读完了一卷书,抬头见窗户外赫然立着一个人影,当即抓起宝剑喝道:“什么人在那里!”

阿备应声道:“师长,备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卢植听到是刘备,便放下宝剑披着衣服打开房门,冰冷的目光如刀子一般直射过去。阿备转身向着卢植行了一礼,脸上的神色越发恭敬。

卢植喝道:“你这小子,半夜三更的,不在房里好好睡觉,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

阿备笑道:“师长今天在课堂上当众打了备三下,又转过身、背过手去,不是正是让备避开众人、三更前来,听师长传我道理吗?因此备才大胆侍候在师长窗下。”

卢植当即愣在了原地,一双略微狭长的鹰眼竟然像小白兔一般瞪得圆圆的。原本时刻蕴藏在那双鹰眼中的精光此时也消散得无影无踪,转而被各种迷茫、疑惑、不解……所取代。

片刻之后,卢植猛地跳起身来,抓过立在墙根处的扫帚就往刘备的身上招呼:“大半夜的,叫你不好好睡觉!叫你东游西逛!……”

阿备见势不对,一边以各种灵活的走位躲开卢植的扫帚攻击,一边一溜烟跑出了别舍。

“唉,没想到《西游记》居然骗我!我的童年没有了!”离开卢植的别舍后,阿备一边揉着身上的淤青,一边垂头丧气地往学舍的方向走。但身体上的痛苦毕竟有限,真正让阿备烦恼的是被摆在眼前的现实。

“本来想着试探一下卢植,最好能抱上这条大粗腿、走个捷径,争取以后借助他的关系当个安分守己的经学家,避开以后三国争霸却中道崩殂的悲惨命运。但现在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了……”

阿备停下脚步,眺望远处的景色。

深蓝色的夜空中,一弯弦月高高地悬着,明亮的月光温柔地撒到地面的万里河山中,将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薄纱。在这朦胧的光芒中,大地上一切的高山、河水、城市、牲畜……都变得安静可爱了起来,共同构成了一副美好的水墨图。

但阿备知道,这一切的安静和平都只是短暂的假象,就在不远的将来,战火将席卷所有的山河,整个华夏将再也没有一寸安静的土地。

而平行时空里历史上的刘备,则会主动投身到这无边的战火中,并且最终走向无可挽回的失败结局。

“如果我注定得代替历史上的刘备参与诸侯战乱甚至三国争霸,那我就必须得想办法改变刘备原本的命运,争取由季汉来统一天下。而我现在手无缚鸡之力、学识也不高,更没有什么身世背景,唯一能有的优势就是穿越者的‘先知’,可是……唉!”

想到这里,阿备不由地长叹了一口气,更加发愁了。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比起那些爽文小说中一朝穿越到古代就对自己所处的那段历史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的穿越者前辈们,阿备这个“先知”实在是知道得太少了!

作为一个华夏子民,阿备的三国启蒙理所当然地是央视版的《三国演义》。拜参与央视版《三国演义》的各位优秀老师所赐,阿备从见到央视版《三国演义》第一眼起就喜欢得不得了,看得入了迷——然后,他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感受到了世界深深的恶意。

什么?我忠勇无双,威震华夏,把魏军各路大将打得丢盔弃甲、屁滚尿流的关二爷居然下一集就被小人给害死了?!

什么?我智计百出算无遗策,搞出木牛流马、诸葛连弩这种伟大发明,再多他给点时间甚至能手搓高达冲出宇宙,把司马懿打得跟乌龟一样缩起来的诸葛丞相居然没有克复中原而是病死在了五丈原?!

什么?刘家、曹家、孙家打了几十年仗相互之间人脑袋都要打成狗脑袋了,结果到最后谁也没有成为最终赢家,反而是一群姓司马的家伙靠着能苟和发誓当放屁最终获得了天下?!

阿备看央视版《三国演义》,两次气得弃剧,又再无数的心理建设之下两次重新看剧。虽然在那之前他的心肝脾肺早就被“败走麦城”和“秋风五丈原”给虐得百转千回,但看到最终结局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地碎成了一片又一片。

而他的灵魂也在极度的痛苦中自闭了起来。

从那以后,阿备再也没有看过任何关于三国历史的作品,无论是艺术演绎还是三国正史。哪怕后来的阿备迷上了历史爽文小说,看书上千本,看遍华夏历朝历代,也再没有看过哪怕一本涉及三国历史的小说。

所以,穿越者阿备对汉末三国的历史了解仅限于央视版《三国演义》以及网络上各种零碎的三国历史科普。

要让阿备靠着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历史储备,在汉末大乱世中打败一众英雄豪杰,建立季汉,统一天下,这题属实有些超纲了。

“既然如此,不如就降低一些难度吧……”阿备默默地盘算着,“最后三国被司马家夺得天下——这个结局之所以被大家怨念,主要的原因是司马家太不争气了,不仅没有治理好天下,反而开启了之后近三百年的大乱世,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华夏民族差一点就此断绝。

“其实,从一个现代华夏人的角度来讲,刘家、曹家、孙家,无论是哪一家夺得天下,都无所谓。只要他们能保住华夏的万里山河,让华夏的子民安居乐业,让华夏的文明绵延发展,那就是好样的!

“所以,我就算是不得不以刘备的身份参与到诸侯战乱三国争霸中,也不一定非要当主公,也不一定非要光复大汉。我只需要想办法蝴蝶掉该死的九品中正制和五胡乱华,让华夏人民少受一些苦难,就算是成功了。”

心念一定,阿备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他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带着寒意的夜风扑面而来,将他的衣袖吹得猎猎作响,让那柔软的布料化作千万利刃切割他的肌肤,要将他碎尸万段。

但此时的阿备早已不将这小小的阻拦看在眼里。他的目光,早已穿透无垠的黑暗和迷雾,看到了遥远时间之后的光明璀璨,看到了山河城池之上的更加宏大的天下!

他的胸中燃起了一团火焰,一团串联古今、沟通天地的万世之火!

他望着天上的明月,他看着脚下的山河,悠悠吟道: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注1)

阿备以山河为证,暗自立下誓言之后,便回到了学舍,若无其事地继续睡觉去了。他却不知道,他的一番举动和豪气诗句落入了一个中年壮汉的眼中、耳中,并在那个人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作者有话要说:注1:民国,鲁迅,《自提小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