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西风峥嵘 > 第81章 第 81 章

第81章 第 8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9月的新疆,百花盛开,瓜果香甜,风光无限。我又寻着八年前的道路,千里迢迢东进北京。登上绿皮列车,望着窗外渐渐远去、高耸入云的天山雪峰,似曾相识但是换了人间的感觉油然而生。真是山川依旧在,事故人已非。不过我此时的心境不比从前,八年前那是青春年少不言愁、初生牛犊不怕虎。八年后的我已是饱经风霜、历经风雨,我的性情陶冶得更加坚韧、沉稳、刚毅。当然,血还是热的。

三夜四天的漫漫旅途,让我目睹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人口大流动。现在所有的车厢在进入内地后就严重超载,人满为患,几乎没有立锥之地。最后,我终于在第四天的傍晚时分到达北京火车站。提着行李走出车站时,就觉得天旋地转、晃晃悠悠。

学校在北京站有接待人员,我们凑够一车人后就趁着夜色仓惶奔向学校,暂住招待所。

9月的北京酷暑依旧在,到处热气腾腾,让人汗流浃背。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赶紧去系里办理报道手续。又回到了校园,我欣喜若狂。望着似曾相识的校舍,我好像又回到了恰同学少年的激情时光。

我们校园的布局是主轴线东西走向,东门为正门,西门为后门。系办公室坐落在中心区的一座大楼里,我按照说明找到了办公室。进门一看,但见一张办公桌后面端坐一人。此人中等身材,体格清瘦,他生的一张国字脸,高颧骨,尖下巴,淡眉细眼,目光机敏,海派气质。第一件要紧的事宜就是办理入学手续和粮油关系,民以食为天,谁也不能脱俗。办完手续后我立刻赶回招待所,打算赶紧搬家以便安居乐业。

去宿舍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同学,他也是手提肩扛着各种行李,匆匆忙忙地赶往宿舍楼方向。但见此人中等身材,瘦鸡麻杆,生的一张瓜子脸,尖鼻子,棱角分明,面色黝黑。他言谈圆滑,机敏老道。我们大步流星地来到了宿舍楼前,抬眼一望,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板式结构的宿舍楼,它共有四层,呈七字外形。楼门口自行车横七竖八地胡乱堆放,男女学生出出进进、络绎不绝。这个学生宿舍楼显然是男女混住,年级混杂,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楼傍边的西门外有一条大街,街边有个农贸市场和一些小饭馆。

进入宿舍楼后按图索骥,找到了我的宿舍。但见宿舍门上贴着一个名单,上书本人和其他几个人的名字,其中一个名字叫龚岚。龚岚这个名字让人感到有些怪异,因为这分明是一个姑娘的名字,难道学校要开风气之先搞男女同学混居,推行一杯水主义?

推门进去一看,室内有三张钢管制成的上下铺,左手靠墙摆了两张,右手摆了另外一张。此外还有两张二屉桌,两把高腿木凳。房间朝南的窗户是钢窗,有些漏风。屋内墙面上的石灰有些脱落,颜色暗淡。一盏白炽灯高挂在天花板上,显得孤苦伶仃。

打量完房间,再仔细观瞧就发觉左手靠窗户的床位已是名花有主。床上铺着土色凉席,还有一个青花棉被。我看右手靠窗户的床位还空着就占为己有,作为未来几年研究生学习生涯的下榻之处。就在这时,门声一响走进一个人来。但见此人身材高大,体格单薄,生的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浓眉大眼,鼻直口方。他目光深沉,肤色略重,看样子性情温和,举止儒雅。彼此通过姓名,方知此人叫卢俊杰。接触一段时间后,发觉他为人正派,崇尚民主自由,喜交饱学之士,厌恶低俗,有抱负理想。我们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一见如故、意气相投,遂结为好友。从此经常谈天说地,指点江山,抨击时弊。

第二天中午又来了一位,他提着行李卷进来之后粗声粗气地自报家门说是我们的室友。但见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壮实,有点愣头愣脑。他长着一张马脸,脸上疙疙瘩瘩的,两道浓眉倒插,眼睛细长,大鲶鱼嘴,连鬓胡。他显得有些老气横秋,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蛮气。大家互报姓字名谁后得知,这位叫屠士峰。他是性情中人,谈吐生猛,举止突兀,言语间喜欢争强好胜,常常语出惊人。你若说你可以喝一斤酒,他马上就会说那算的了什么,我可以喝五斤酒。据他所说有一次在大学里连续苦读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居然安然无恙。还有一次他自称喝酒喝到尿血,一个跟头栽倒在尿池里,睡了半晌醒来后竟然毫发无损。更令人称奇的是他有特异功能,可以未卜先知自己在某天会头疼,并据此提前请假。有这位朴实无华的神汉做室友,岂不不亦乐乎哉?可是遗憾的是这老屠声称他平时不会住在这里,因为他年纪轻轻就已经结婚生子,因此是带着老婆来上学的。他说已经在附近的村子里租了一间民居,以便与老婆朝夕相处、 同榻共枕、巫山云雨。有一次闲谈之中他忽然怪笑一声,问道:“你看我老婆的眉毛长得浓黑如虎眉,而且还是一字眉,是不是有些怪异?”这位仁兄孟浪而又幽默、率性,如果他常驻宿舍,说不定会搞出多少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

我们翘首以待的第四位室友始终没有出现。最后得到确实消息,这位龚岚是一位纯正的女士,系里在分配宿舍时居然疏忽大意地搞错了她的性别,这才闹出了这个笑话,一时传为美谈。歪打正着,这样我们宿舍的实际常住人口就是两人,因为老屠另有住处,金屋藏娇。于是,我和卢俊杰可以享受安静的宿舍生活,十分快活。

几天之后传来通知,系里要开一个新生会,这也第一次新生群英会,各路英豪早就翘首以待。

那天下午乌云密布,风雨欲来。新生会在教学楼的一个教室里举行,我和卢俊杰按通知如约来到开会地点。我们到的稍微有点晚,所以进门一看屋子里已经是济济一堂、座无虚席。这间教室已经被布置成座谈会格局,几张桌子并起来摆在中央形成一个大会议桌。

但见系里的各位好汉分排列坐,不分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一个个都是挺胸叠肚、正襟危坐、左顾右盼。他们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东西南北中。看得出来这些人都不简单,他们虽然岁数千差万别,但是各个都很精明。这些学经济的学生与学理工科的学生特质完全不同,他们天生有经商的机敏,对生意买卖敏感,趋利避害,精于算计,这是职业特点。在商言商,经济的学问就是搞钱获利。可以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可以是尔虞我诈、投机倒把、自私自利。他们没有理工科学生的那种探究科学技术的执着,也没有纯文科学生的那种浪漫情怀。他们是经济人,只对经济效益感兴趣。今天大家在这里学习市场经济和管理知识,明天他们将成为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官僚、学阀、大亨、白领和大班。

再看会议桌的中间,端坐着一位主持会议的中年女士。她身材矮小,瘦骨伶仃,生的一张国字脸,高颧骨,大眼睛。她戴一副深度近视镜,面色苍白,皱纹堆垒,显得有些苍老。她神态自若,说话慢条斯理,声音微弱。她自我介绍说叫华为之,大家听后热烈鼓掌。据说华老师经历非凡,她是老三届,运动期间上山下乡,后来当过女搬运工,二百斤的大麻袋扛在肩上可以奔走如飞、不让须眉。华老师为人诚恳,善于倾听,非常敬业。

华老师发言说欢迎大家来校学习,她介绍了一些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的事宜及规定。最后,她提议大家挨个自我介绍,以便增进相互了解。大家的自我介绍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人幽默滑稽以博得赞许,有人慷慨陈词以显示英雄本色,有人自嘲逗趣以哗众取宠。当然,大部分人平铺直叙,朴实无华。

我的自我介绍有条不紊、言简意赅。除了自报家门,还谈了再回校园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期间我感觉到有一位女士好像很关注我的讲话,因为她凝神静听,两只大眼睛若有所思的一直看着我。等到她发言时,我定睛一看,但见这位女士人高马大,岁数与我相仿。她生的一张国字脸,高鼻梁,阔海口,浓眉大眼,面色苍白。她颇有文人气质,目光幽怨,透出了一股压抑而又昂奋的光芒。她自我介绍后方才得知她的芳名,她非是旁人正是错分到我们宿舍的那位龚岚女士。她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的,后来对经济管理发生兴趣,因而转行考入了企管研究生。她的心路历程与我颇有相似之处,所以听完她的陈述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会上华老师还介绍了几位学生干部,其中一位是一个高壮的成年汉子,举手投足间颇有工人阶级气息。另外一位是五短身材,体态圆润。他生的一张娃娃脸,豆虫眼,圆头圆脑,肤色白净。虽然貌不惊人,但是性情机敏,很会办事。此人叫杜士,他行事低调,走路都轻手轻脚,很少听说过他有什么光荣事迹、惊人之举。他安贫乐道,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云云众生。但是他处事圆滑,内秀其中。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这句话好像很适合他。

这些事务性的事宜很快就办理完毕,第一个学期的研究生课程就开始了,我又一次进入寒窗苦读模式。这个学期我选了三门课程:资本论、企业技术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

久闻《资本论》的大名,一直无缘拜读。斗转星移,没想到我居然会以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阅读和学习它。《资本论》是马克思在伦敦的岁月里,呕心沥血凝成的皇皇巨著。这本书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现在成了中国各类财经专业的马列主义经典理论必修课。《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资本论》阐述的主要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分配理论。

我们的《资本论》课程选择学习第二和第三卷。这是一个研究生公共课程,所以上的是大课。课堂是一个百人阶梯大教室 ,上课时各路学生济济一堂、座无虚席。讲课的温良老师,果然名如其人。这位老先生在站讲台上,总是神情庄重,腰板笔直。他板书飘逸,言谈温温尔雅、慢条斯理、诲人不倦,一派晚清老夫子气质,犹如辜鸿铭在世 。

为了学好这本书,我也是殚精竭虑、一丝不苟,经常通宵达旦、秉烛夜读。我找了一些参考资料,其中最经典的是北京大学经济系教学组编写的《资本论》释义,这本书不但内容丰富,而且逻辑清晰、文笔流畅优美,读后受益匪浅。我从容应战了课程考试,在三大张考试纸上奋笔疾书,洋洋千言,仍感意犹未尽。

企业技术管理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是讲述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如何有效管理工厂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如何制定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以及探讨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基本原理。所以,这门课听起来有些枯燥,不像炙手可热的时髦课程,如金融、投资、外贸和西方经济学等那样受到追捧。但是,讲课的老师还是很有一套办法,经过他的如簧之舌,这门课也是讲得有声有色。这位老师口才不错,精力充沛,善解人意,有问必答。尤其对待学生如何做学问的方式,他持一种非常自由散漫的态度。这门课程结业考试既不是闭卷,也不是开卷,而是写一篇课程论文。关于如何写课程论文,他指点迷津:“你们晓得吗?这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抄得妙不妙”。听到这个妙论,大家欢欣鼓舞。最后课程结束时,同学们皆大欢喜。

管理系统工程这门课主要是运用整体统筹观念和优化分析方法,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以提高管理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率。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理论,管理系统分析,定量分析模型,管理系统的优化控制,管理系统的决策分析以及计算机在系统管理中的运用等。授课老师讲课时条理清楚,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管理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课程,它包含系统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所以我非常感兴趣。我的理工科背景也为我学习这门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