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清太子妃听到心声后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康熙亲征虽然途中发生了意外,遭到了埋伏,但也把葛尔丹打的落荒而逃,可谓是春风得意的回了京城。

这次西征的几位皇阿哥都在战场上立过战功,明珠便在朝堂上上奏折请求皇上封赏皇阿哥们。

用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有功就要赏。

索额图当然反对了,分封皇阿哥势必会削弱太子的实力,他哪里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康熙高高的坐在龙椅上俯视着朝臣,问起站在左边第一位的太子,“明珠和索额图各执一词,太子你觉得谁说的话有道理?朕该听谁的?”

胤礽出列拱手道:“听完明珠大人和索额图大人的奏请,儿臣既索额图大人的话有理,又认为明珠大人的请功有据,儿臣年少一时没有主意,皇阿玛御极四方,怎么做想必皇阿玛早就心里有数,就不要为难儿臣了。”

康熙听到胤礽的话微微勾起嘴角,又转而问起胤禔,“保清,你呢?你觉得朕应该像明珠所说的那样给你们封爵呢?还是如索相所言?”

右边第一位的大阿哥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果然跟老八说得那样精准,皇阿玛问完太子就会问到他的头上。

老八说过,太子毕竟是储君,,他又是皇阿玛最疼爱的儿子,他们这些人加起来都不如太子一个人分量重,单凭一次战功,想要封爵不是不可能,可却要冒着被皇阿玛厌弃的风险,倒不如退一步。

“儿臣赞同索额图大人的话,此次西征功劳最大的是皇阿玛,如果没有皇阿玛的身先士卒,超绝才智,也不能打败准格尔军,若要论功行赏,皇阿玛才是首功,儿臣不过是跟在皇阿玛身后捡功劳,若是因此封爵,儿臣受之有愧……若不如皇阿玛记着儿臣的这点小功小劳,等以后儿臣能够为皇阿玛担更多的劳,立更多的功,皇阿玛再论功行赏,儿臣也算能够愧受了。”

大阿哥心里有点心不甘情不愿,面上却没有丝毫怨言的说着这些话,他从来没忘记太子大婚那日的风光,明明他才是皇阿玛的长子,从小到大却输给了他的二弟。

好不容易在婚事上胜了他一筹,结果没几年就被他掰回来了。

康熙欣慰的点点头,“保清懂事了。”

大阿哥朝服下的手握紧了,原来只有不跟太子竞争在皇阿玛眼里才是懂事,那如果可能的话他宁愿不要这样的懂事。

大阿哥下了朝就去尚书房找八阿哥。

在回京城以后,三阿哥他们又回了尚书房读书,并没有像当初大阿哥战场以后可以入朝听政。

大阿哥跟八阿哥说起早朝的事,“老八,你真的认为皇阿玛这次还要压着我?皇阿玛可是对太子有过怨言的。”

大阿哥话里的怨言是上一次征讨葛尔丹的时候,康熙病了,太子和三阿哥去探病,被康熙责骂回了京城。

那是大阿哥第一次见到皇阿玛对太子发火,也是这一次让他看到了希望,原来皇阿玛对太子也不是全然疼爱的。

“大哥,你也说了是上次。”八阿哥有点心累的说道:“上次什么情况,这次又是什么情况?上一次索额图只顾着和明珠针锋相对,全然忘记了他奉皇阿玛命令监国的职责,以至于牵累了太子,皇阿玛责骂太子可不是真就像他所说的对太子失望了,也不是太子在皇阿玛病中有任何不恰当的言行,只是为了敲打索额图,可惜索额图为官多年,又身居高位,身在局中不自知,看不透皇阿玛的心思……”

或许是看透了,也不敢相信吧,八阿哥研究过这位赫舍里·索额图的经历,他是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三子。

索尼原是四大辅臣之首,在辅政的最初二三年里,他们遵循他们在先帝临终前发的誓言,誓死忠于幼主,四人共生死……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的教唆之言……不结党羽,不受贿赂,以忠心报答先帝的大恩的誓言。

四大辅臣颇能和衷共济,扫荡南明残余势力和农民军余部的抗清斗争,稳固大清政权的统一。

只是随着康熙年岁渐长,鳌拜也日益嚣张跋扈,势力见涨,与议政大臣苏克萨哈势不相容。

最后在遏必隆的帮助下苏克萨哈败了,四大辅臣只余其三。

遏必隆和鳌拜结盟,索尼这四大辅臣之首的位置也名不副实,怕落得跟苏克萨哈一样的下场只能置身事外,称病不出。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索额图到了康熙身边任三等侍卫,换句话说,就是年轻的索额图选择了和年少的康熙站在一起对抗当时权侵朝野的鳌拜,把自己的前程性命全部压在康熙身上,一旦康熙败了,索额图也就没了性命。

甚至康熙还没有败,索额图就会成为鳌拜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当初不少人都觉得索额图是赫舍里家放出来的弃子。

只不过运气好,最后是鳌拜死了,康熙亲政,他成了从一个不知名的三等侍卫成为保和殿大学士。

八阿哥想着哪里有什么幸运儿,这一切都是索额图实打实用命拼出来的,索额图也只是索尼的庶子,前有受索尼看重的长子噶布喇,后有索尼继福晋所出的疼爱的嫡幼子心裕,他一个庶三子,不上不下,半分都不受重视。

如果不是索额图孤注一掷,把所有砝码都放在皇阿玛身上,只怕他也不可能越过噶布喇和心裕成为赫舍里氏新一代的掌权人。

当初索额图的处境和他如今何其相似,前有皇阿玛看重的巴图鲁大阿哥,后有疼爱的大清储君太子,只不过他的处境更艰难些,还有他的其他兄弟也渐渐长成了,可谓是四面楚歌。

所以他才会现在投靠大阿哥以谋后效。

听到这些话,大阿哥隐晦的扫过八阿哥,他不愧是额娘说的是一个擅长揣测人心,卖弄心思的聪明人,“八弟说的有理,哥哥多谢八弟指点。”

八阿哥好似没有注意到大阿哥隐晦的打量, “大哥其实你也心知肚明,皇阿玛有多看重太子,就像这次咱们都以为太子捞不到军权了,结果呢?的确是这样,可就在咱们得意洋洋的时候他却成了监国太子。”

大阿哥轻飘飘的撇了一眼八阿哥,“看来八弟对太子是多有赞誉啊,既然如此,何不投靠了去?”

八阿哥郑重的看着大阿哥说道:“大哥对弟弟的帮助弟弟从不敢相忘,若是没有当初大哥的从中斡旋,别说是跟在皇阿玛身边了,就是这京城弟弟也出不去……”

八阿哥好像真的被大阿哥的话气到了,“……弟弟为大哥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大哥要是真的不相信弟弟,那弟弟也无话”可辩。

听到八阿哥如此诚恳的心里话,大阿哥心里十分高兴,截了他的话说道:“是哥哥狭隘了,还问八弟原谅则个。”

不过真要跟太子斗起来,他们两个还不够,他准备让八阿哥去说服九阿哥、十阿哥和十一阿哥一起帮他。

“你也知道太子身边有三阿哥和四阿哥的辅助,相当于荣妃和德妃是站在太子那一边的,再加上储秀宫娘娘,七位嫔妃已有三位。”

八阿哥有一瞬间的沉默,他懂大阿哥的意思,若是他能说服九阿哥他们三个,相当于把宜妃和贵妃拉拢过来,和太子斗才是旗鼓相当。

九阿哥他们三个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霸王性格,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三人是一件小事,只是他甘愿吗?

心里再怎么不甘心,八阿哥还是答应了大阿哥。

在大阿哥和八阿哥说话的时候,太子也来了尚书房,他找上四阿哥说话。

四阿哥见到太子恭敬地行礼, “见过太子二哥,不知太子二哥找我何事?”

他脸上的疑惑一闪而过,也不知为何太子忽然来找他,他们不是昨天才见过吗?

对于太子的频繁来往四阿哥没觉得荣幸,比以往更加恭敬。

胤礽一把扶住四阿哥准备行礼的手,带着一丝不赞同的说道:“四弟,我说过多少次了,咱们是兄弟,兄弟之间哪里用得着如此多的虚礼。”

远处看着这一幕,大阿哥嘴角泛起冷笑,“虚伪。”

太子就是虚伪,说什么不用多礼,那就把人拦住啊,等人都行完礼再说这些空话有什么用。

都是兄弟,谁不知道谁,神气什么呀。

其实大阿哥这话是冤枉太子了,他是不想让四阿哥行礼,手上也用了点劲儿,但四阿哥一定要行礼,他难不成还得再用劲儿伤了他吗?

四阿哥一板一眼的说着:“礼不可废。”

太子:“你呀,我说不过你。”

“啧啧,太子可真是礼贤下……弟啊。”大阿哥走近了他们双手摆在身后嘲弄出声。

太子自小就是太子,向来眼高于顶,对着他这个大哥从来都是自称孤。

对着四阿哥他们换了称呼,要说没阴谋谁信,现在想想还是太子诡计多端,小小年纪就学会笼络人心。

大阿哥挑拨离间的说道,“四弟,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可要小心了。”

太子转头平静的看着大阿哥的眼睛,“大哥,这话可说错了,咱们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兄弟间说说话,何来献殷勤一说?”

看到太子波澜不惊的眼睛,大阿哥后面的话没说下去,他不是老三老四那两个笨蛋,轻易不会被太子哄了去,但要真斗起嘴来,他还真斗不过太子。

此刻八阿哥悄无声息的走到还在位置上的三阿哥旁边小声的说道:“三哥,你跟太子闹崩了?我瞧着太子对四哥可比你好多了,一来就找四哥说话。”

三阿哥就算心里不愤太子对老四比对他好,也不会在老八面前露怯:“怎么?现在就替大哥出头了?你也不看看哥哥是谁,挑拨离间这点小伎俩就别在哥哥眼前耍了。”

八阿哥脸上没露出一点异样的表情,只是看着太子和四阿哥的方向,嘴里嘀咕道:“我这也是为了三哥抱不平嘛,哪里是来挑拨离间的?三哥真是不识好人心。”

八阿哥说完就不理会三阿哥的反应回到大阿哥的身后,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大阿哥和太子身上,没发现他的举止,也就离三阿哥最近的七阿哥看了他一眼。

被七阿哥发现,八阿哥也不在意,反而冲着七阿哥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只是弯弯的眼里藏着一抹不在意。

七阿哥收回眼神垂眸看着他的脚,从懂事起额娘就教导他要尊敬太子、不可僭越,他一直以来也是如此做的。

他承认小时候不知事,他曾经嫉妒过太子,也怨恨他额娘为什么没有给他一个正常人一样的身体。

就是因为他的腿,皇阿玛才不喜欢他。

可他后来明白了,这腿可能是他的劫难,也有可能是他的机缘。

有腿疾的皇阿哥是没有资格竞争皇位的,他出生便已经没了这个资格,可也因为这样,皇阿玛从不会忌惮于他。

小时候的他是不得皇阿玛的眼,可是这次西征他率领的却是镶黄旗大营,虽比不上五哥,却比三哥和四哥的好。

七阿哥性格是有点阴郁孤僻,不与兄弟们来往,可他不是笨蛋,稍稍细想过后,不知道皇阿玛为什么这样安排。

五哥是皇玛嬷养大的,天然亲近蒙古科尔沁那边,就算没有太子,他也不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就跟他这个残废是一样的。

但同样的,他们也都是皇阿玛的亲儿子,只要他们听话,皇阿玛不会亏待他们的。

而且以他们现在的处境,即使太子登基了,以太子的胸襟,他们这两个没有威胁的兄弟的地位也不会比现在低。

胤礽对着众人和颜悦色的说起话来,原来他今天来就是想着他们兄弟好久没有聚过了,便想着明日沐休日大家一起聚聚。

原本在他们班师回朝之后就应该宴请的,可这不是因为爵位的事耽搁下来嘛,现在事实已定,胤礽也不用忌讳什么。

胤礽做事向来周全且让人挑不出理,大阿哥也在邀请之列。

大阿哥虽然耻笑太子吃相难看,这么明目张胆的收买人心,他不屑于太子的行径,想拒绝,还没有开口就被八阿哥在后面扯了一下,他想起八阿哥之前说的话,也答应了下来。

大阿哥的爽快答应倒是引起四阿哥的侧目,他看过去,正好对上八阿哥笑眯眯的眼,他直视着八阿哥的眼没有错开。

到了太子宴饮这一天,不止大阿哥他们这些皇阿哥来了,正在尚书房读书还有以前在尚书房读书现在离开的亲王阿哥和朝中贵子都来了。

三阿哥和四阿哥到的时间早,他们和太子关系好,早早的就来了。

三阿哥对着太子打包票道:“太子二哥放心,今日我和四弟一定会帮你挡酒的。”

胤礽抬手拍拍三阿哥和四阿哥的肩膀,“好兄弟,多谢你们为我着想。”

太子的酒量不行,他不是没有练过,但练到现在也只是勉强能喝一小坛而已。

他喝醉了倒是不耍酒疯,只是整个人看上去呆呆的,有辱储君威严。

四阿哥:“太子二哥太客气了,这都是弟弟应该做的。”

宴会开始,看到挡在太子前面的两个人,大阿哥端着酒杯很不给面子的笑起来,“哈哈,看来太子的酒量也不怎么样,不过是兄弟间宴饮还要弟弟们挡酒,也忒没有咱们满人的豪爽,跟那文人一般磨磨唧唧的。”

“这有什么好笑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阿哥为太子打抱不平的说道:“太子二哥只是不善饮酒,这不过是小节罢了,哪值得大哥你这么心心念念的一提再提。”

四阿哥也附和了一句:“我也不善骑射。”

四阿哥的情感内敛,但他也是真心把太子当兄长看待的,他从小长在承乾宫,太子又时不时的跟着康熙去承乾宫。

俗话说得好,见面三分情,两个人见面多了,兄弟感情自然比其他人更好。

更何况那个时候也跟十四阿哥一样是一个脾气直暴的小霸王一枚,他又比太子小,小孩子都喜欢和大孩子一起玩,为了和太子玩他还时常闹脾气,闹的就连当时的孝懿仁皇后都没有办法。

而一般的大孩子可不喜欢和小孩子玩,但太子却很有兄长风范,去承乾宫就带着四阿哥,去钟粹宫就带三阿哥,或玩或读书。

太子看向大阿哥,“大哥,我和三弟、四弟关系亲厚,岂是你能随意一二就能离间得了的?”

三阿哥也拍着胸脯附和道,“那是当然,太子二哥,你我兄弟一起长大,我还不知道你嘛。”

随后他看向大阿哥的目光带着一丝不渝,“大哥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日后还是少要用在弟弟身上为好。”

“你……”居然敢说自己不入流,大阿哥指着三阿哥想破口大骂,可他现在也不是之前那个冲动的没脑子的大阿哥。

有了八阿哥在后面出谋划策,大阿哥又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皇阿玛赞扬,已经明了不能和太子明面上斗。

反正不管他有没有理,皇阿玛都是站在太子那一边的。

大阿哥也知道不能在太子的宴会上翻脸,只能,对着八阿哥轻哼道,“老三和老四都是没脑子的东西,每次太子都不用吩咐只需要一个眼神,他们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献殷勤,那个谄媚劲儿,哪里有一个皇阿哥的样?”

八阿哥:大哥这是什么意思?三哥和四哥跟着太子就是献殷勤,谄媚,那他呢?大哥让他跟着他,是不是也觉得他就是三哥这一流的?

尽管心里不赞同大阿哥的话,八阿哥面上的微笑还是如常。

其实三阿哥并不是不知道大阿哥是怎么看待他和四弟的,但那又如何?

他知道只要自己好好表现,太子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他以后也会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就像是二皇伯和皇阿玛那样。

大阿哥看不上他又有何妨,难道像八弟那样对大阿哥摇尾乞怜就能得到好?

哼,大阿哥一直自诩他是长子,可也不想想他额娘是惠妃,他也不差啊,凭什么要听他的调派,他又不是八阿哥,为了良嫔娘娘不好轻易得罪大阿哥。

想必四弟也是这么想的。

“二弟,前些时日哥哥对你有些误会,今日趁此机会,咱们兄弟三杯泯恩仇。”

大阿哥看到太子端着的酒杯这么久了才倒了三次可不怎么高兴,他还想着让太子酒后失态呢,省得耳边听到的都是其他人对太子的赞美,好似完美不是人。

“二弟不会连这个面子都不会给我吧?”

大哥这句话就是绝了三阿哥和四阿哥为太子挡酒的心思。

胤礽早就有准备大阿哥不会放过他,拦住想要对上大阿哥的三弟,“这酒应该是孤敬大哥。”

看着太子喝完三杯酒的大阿哥似笑非笑的看向三阿哥和四阿哥,也没跟三阿哥和四阿哥碰杯,又转向酒气上脸的太子,只是嘲讽的对着他们笑笑转身离去。

八阿哥给九阿哥使了一个眼色,九阿哥会意,他拉着十阿哥和十一阿哥找上三阿哥,两人一左一右夹着人,八阿哥站在他身前说道:“三哥,今日太子宴请兄弟们,弟弟们借花献佛敬三哥三杯酒。”

九阿哥直接喝完三杯就盯着三阿哥,三阿哥倒是不怎么想喝,只是老九的脾气不好,自己若不给面子他真会闹腾起来,到时候太子的宴会就毁了。

还有宜妃最是宠爱九阿哥,若他和九阿哥闹不愉快,他怕宜妃会在皇玛嬷面前给他额娘没脸。

一仰头,三阿哥把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九阿哥边给三阿哥倒酒边说道:“三哥果然豪爽。”

等三阿哥敬的三杯酒,十阿哥拉着他的袖子,“九哥的都喝了,我这三杯三哥想必也给面子吧?弟弟我先干为敬。”

三阿哥无奈只得又是一口闷了三杯酒。

十阿哥后面就是十一阿哥。

九杯之后九阿哥、十阿哥和十一阿哥像是商量好的,又是你一句他一杯,拉着三阿哥不放。

八阿哥则端着酒杯走到四阿哥身边:“四哥,我敬你一杯。”

四阿哥酒量差也只是相对于大阿哥他们这些好酒的人,八阿哥敬他,他一口饮尽了。

“好,这第二杯,弟弟感谢四哥以前的照顾。”

明明是很平淡的语气,四阿哥总觉得八阿哥话里的照顾有别样的意味。

待他仔细看,八阿哥脸上的笑容依旧,和往常别无二致,暗笑自己多心。

他们从小都是在皇额娘膝下长大的,情分不比寻常,就算现在各自为营,八弟也不可能因为大哥害他吧。

四阿哥板着的一张脸上闪过柔和说道:“我年长你几岁,照顾你是应该的,八弟日后若有事尽管来找我。”

八阿哥有了一瞬间的沉默,若没有西征前那段时间他像无头苍蝇四处乱窜却找不到门路的经历,听到四阿哥说这话他真的会感动。

只是真比较起来,四阿哥这话说的太过空虚。

要真如四阿哥所说的这样,有麻烦找上他帮忙的话,他现在也不可能站在这里了。

八阿哥轻笑一声,他拿过酒壶又倒了一杯酒,“多谢四哥。”

八阿哥并没有紧抓着四阿哥不放放,敬了三杯就转身离去。

八阿哥去敬太子了,八阿哥俊美修长,太子高傲矝贵,两人你来我往,又是连饮三杯,只喝的太子有些许醉意这才退下。

太子看着他的背影拧眉,这八弟好厉的心思,难怪有他出谋划策的大阿哥成他的一大劲敌。

皇阿哥们敬了胤礽一轮,轮到其他人,胤礽就不需要三杯三杯的喝了,喝了一杯或用酒水润润唇,多的都由三阿哥和四阿哥喝了。

四阿哥喝得脸色通红,太子有些担心,“四弟你没事吧,我让德住去给你弄点醒酒汤?”

太子妃知道他们不少喝点,一早就交代过,喝多了不舒服就让人去端醒酒汤。

四阿哥摆摆手,“太子二哥放心,我没事,就是喝多了酒意上了头,我心里有数。”

“那行,那你自己小心点,不舒服就喝醒酒。”太子嘱咐完四阿哥,又找来个小太监照顾他,才往大阿哥那边走去。

四阿哥本就不喜饮酒,太子让他休息他也顺势躲着了,看着太子离开的背影,连隆科多什么时候坐过来的都不知道。

惇本殿风波涌动,闹腾得不得了,毓庆宫相比而言安静一点。

石宁鸢作为太子妃,太子办宴会招待兄弟们,她也要招待妯娌们。

除了大福晋她们这些亲兄弟们的福晋,还有堂兄弟们的福晋以及其他重臣福晋。

前朝的纷争也影响到了后宫,四妃都有儿子,且她们都有一个儿子参加这次西征,要是能够封爵……后宫可不仅仅是母凭子贵,对于她们这些不能承宠的老人更多的是子凭母贵。

钮祜禄贵妃还好一些,十阿哥年岁小又没有参加此次西征,就算封爵也不可能越过他的那么些兄长先封他,与其为她人出头,还不如安安分分的看戏。

而且钮祜禄贵妃也一旦不担心十阿哥的未来,她位份高,亲姐姐是孝昭仁皇后,钮祜禄家又有得用的族人,皇上就算再怎么不喜十阿哥也会给他一个郡王爵位。

更何况她的胤?秉性纯良,直率孝顺,也不觊觎储君之位,皇上待他是不如太子,也比其他阿哥强多了。

四妃对石宁鸢的态度都很微妙,初一十五去寿康宫请安的时候,石宁鸢总是会遭到几番言语围攻,还好她也不是那个刚进宫的小萌新,有储秀宫娘娘之前就透露给她的四妃的一些事,她虽然不能占据上风,但也不是毫无抵抗之力。

还好,封爵的事一个月不到就有了定夺。

石宁鸢今天还是头一遭接待这么多外命妇福晋,她的身份摆在那里,即使怕自己说错话?得时刻紧绷着神经,警惕着有人会因为小心思给她下套。

储秀宫娘娘来的早,还有四福晋也早,她们都帮石宁鸢在毓庆宫招呼客人,储秀宫娘娘辈分高一辈,她招待的就是她那一辈的福晋。

裕亲王和恭亲王他们和康熙差不多岁数,又是亲王的身份,他们的福晋当然不会来,但像隆科多这样和太子岁数差不多大,辈分细算起来高一辈的福晋们都来了。

大阿哥之前上战场的时候曾经跟着裕亲王,裕亲王对他的感官不错,裕亲王的态度也影响他的儿子保泰,保泰福晋和大福晋走的比较近。

敬了一圈酒,石宁鸢有点醉意,太子有三阿哥和四阿哥挡酒,她可只有四福晋一个,势单力薄,她喝得就多了。

四福晋和善的对三福晋说道。“三弟妹若是身体不适,不若先行回去,横竖太子妃这里还有我呢。”

三福晋的身孕在战事大捷之际过了明路,现在已经隐约有点身形。

石宁鸢也劝道:“是啊,三弟妹你身子重,还是早点回去休息。”

虽然三福晋到了毓庆宫一直安稳靠在椅子上,但石宁鸢也担心她的身子,三福晋可是她们这些年岁差不多大的皇阿哥嫡福晋中第一个有身孕的,虽然不确定男女,但也值得她重点保护。

特别是她现在自己都没有身孕,万一三福晋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其他人都会认为是太子妃自己没有身孕,嫉妒三福晋有孕害她。

在四福晋和太子妃的轮番说服下,三福晋总算是松了口,但她也没有离开毓庆宫,只是去了偏殿休息。

石宁鸢忙碌了一天,总算是顺顺当当把大福晋她们送出毓庆宫。

今日人多,脂粉味也重,呼吸就好像把胭脂直接吸入嘴里,十分难受。

此时的毓庆宫褪去喧哗,微风轻拂,深呼吸只觉得神清气爽。

储秀宫娘娘还留着想着帮石宁鸢处理后续的琐事,也被她送回去了。

储秀宫娘娘去年的那场病还是有点吓到石宁鸢,虽然在进宫前她就知道后宫多枯骨,但也只是听说,并没有多大的感触。

等进了宫,储秀宫娘娘是石宁鸢见到的第一位最直面死亡的人。

如果关系不怎么样的,可能还无所谓,可她们虽然认识时间短,但就像是知己,石宁鸢才会想办法救治她。

胤礽回到毓庆宫是德住搀进来的,他并没有醉,只是喝多了。

石宁鸢梳洗好了坐在梳妆台前,和胤礽闲话家常,“姨母今天很开心。”

她们都清楚储秀宫娘娘的病并没有好,只是没有那么危急了,让她多见见家里人,才会舒心舒身,才养得好病。

胤礽:“嗯。”

“隆科多福晋和姨母长得不是很像,听姨母说她们一个像祖母,一个像额娘。”

胤礽:“嗯。”

石宁鸢已经拆完珠钗,给脸上抹上石青黛送进来的润肤乳,“以前第一次见到时候我觉得姨母清冷的不似凡人,后来听她教导才感觉多了一点凡尘气。”

可能是储秀宫娘娘身体不好,脸上没有多少血色,石宁鸢总感觉她什么时候会没了。

“今天看到她和隆科多福晋站在一起,我这心才安稳了点。”

人在世间还有牵挂这口气才不会轻易断了。

胤礽:“……zzz”

没听到嗯的回应声,石宁鸢转过身就看到太子已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石宁鸢让关嬷嬷帮她把太子扶到床榻上,看着他沉睡中的脸,打了哈欠才躺到他身边睡下。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第 41 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