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清悟宋时光 > 第17章 中宫教旨

第17章 中宫教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些儿童有的作汉人打扮,有的作异域装扮,有的穿衫,有的穿袄,在台上忽而扮外夷来朝,忽而装异域献宝,忽而派菩萨降福,忽而又作仙童祝寿,十分活泼可爱。

这些孩童表演的时间很长,中间节目繁杂,一堆堆孩童聚集成一小簇,各表演各的,却又张弛有度,不至于让人眼花缭乱。

蓦然一阵激昂鼓乐声响起,全部孩童聚集一起,一名五官出尘脱俗、眉心一点红的女童从人堆中踏着舞步姿态优美地走出,在众孩童的簇拥下,向帝后所在方向行来。

看她的衣着打扮仙气飘飘,又捧着一篮寿桃,显然是扮演王母娘娘身旁的仙童,下凡向官家献寿。

清悟本来看得津津有味,无暇再关注赵祯一分一秒,见到那名献寿桃的女童一步步走向赵祯,忽然心中一紧——她隐隐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部电视剧,有个刺客就是将匕首藏于衣襟之内,借着向皇帝献寿桃的名义接近皇上,差点刺杀成功……

眼见赵祯伸出手臂,欲从女童手中接过桃篮,清悟脑子一热,蓦然开口:“住手!”

声音很大,吓得女童一个激灵,桃篮失手滑落,里面的桃子撒了一地,女童无暇去捡,急忙跪地请罪。

“奴婢失礼,求官家饶恕!求圣人饶恕!”

鼓点声戛然而止,舞台上众儿童皆停下动作,不知所措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连台下一众内外命妇,也都惊讶地看向清悟。

赵祯也是一怔,不解地看向郭清悟:“皇后,何事?”

“我……”清悟身上骤然发热,细密的汗珠沁出额头,知道自己闹了大乌龙。

她脑筋飞快转着,斟酌着答道:“是这样的,臣妾想起此前臣民贺寿,皆由内侍代官家接过,未曾见过官家亲自起身接收贺礼。这名女童大概是不知有此礼节,故而臣妾出声提醒,未料一时情急,吓到了大家,也惊扰了官家兴致,还望官家赎罪。”

赵祯叹了口气,摆了摆手:“无妨。继续奏乐!”

他又对跪在地上的女童柔声道:“你起来吧。”

乐声鼓点重起,一众小童继续表演,但因为刚才那段小插曲,那些孩子们明显有些放不开手脚,表情动作不再像之前那般肆意活泼。

就连参加宴席的众人,也个个正襟危坐,仿佛有谁在监督他们纪律似的。

清悟自觉尴尬,如坐针毡地又看了几个节目,见系统奖励已经发放,连忙快进。

日月迅速交替,忽而晴空万里,忽而狂风暴雨,忽而电闪雷鸣。

清悟忽然停下快进,皱起眉头——这场雨下得也太久了吧?

考虑到张清婉等会儿还要上线,避免她跟不上进度,清悟并没有快进太快。

她依稀记得,已经过去了十几个日夜,天上的雨还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皇宫已经是全汴京排水做得最好的地方,地面上的积水尚且到小腿,完全无法想象,比皇宫地势低的外城,积水又该多深?

这样的情景,让清悟不由得回想起来,自己在现代社会经历的那次暴雨,以及那场令全国悼念的伤亡。

“碧月,官家在哪里?”她忽然站起身来,声音急切:“帮我准备轿子,我去官家那里一趟!”

看到赵祯,清悟吓了一跳——他靠着桌子坐在地上,身边一地的纸张、书籍,桌子上却干干净净。显然,桌面上的东西都被扫到地上了。

听到脚步声响,赵祯抬起头,冷声道:“这么大的雨,皇后来承明殿做什么。”

清悟听他声音嘶哑,又见他眼睛里布满红血丝,满脸憔悴,像是几天没睡觉似的,心中有些难过。

“官家,地上凉,先坐起来说话吧。”她蹲下身,想要扶赵祯起来。

赵祯抚开她的手,无神的双眸看向虚空,喃喃道:“戊寅,莫州大雨坏城壁;丙戌,福建建州、南剑州、邵武军大水,坏官私庐舍七千九百余区,溺死者百五十余人;庚寅,京城大雨,平地水数尺,坏京城民舍,压溺死者数百人……”他转向清悟,脸上又是难过又是绝望:“皇后你说,是不是朕做错了什么,上天在降灾惩罚朕?”

听到这些伤亡数字,清悟鼻子一酸,哽咽道:“官家,这是天灾,不是官家的错,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安抚灾民。”

“是的,是的……安抚灾民最重要……”赵祯的瞳孔渐渐有了焦距。

清悟连忙搀扶赵祯站起来,继续道:“官家是大宋臣民的希望,官家安好,臣民们才心安。”

赵祯的情绪已经完全平复,他站稳身子,沉声开口:“来人!传朕旨意,召两府宰臣即刻入长春殿议事!”

长春殿是刘太后和赵祯常日视朝议政的地方,平时都是刘太后在那里看劄子、处理政事。大臣们提过几次让刘太后退居后宫,由官家亲自批阅,但都被太后以“官家年龄尚幼”拒绝了。

这次赵祯直接越过刘太后召集群臣,看起来也是一副志得意满、想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唉,等等!”见赵祯这就要走,清悟连忙拉住他,恨铁不成钢地道:“现在开什么会呀,组织人员出宫抗洪救灾才是关键!”

赵祯淡淡道:“皇后放心,朕早已下令放官房钱三日、赐在京诸军班缗钱,也已遣使出城测量京畿被毁民田、收容房屋被毁的灾民,还命令商户不得哄抬物价。朕召宰臣议事,是为了安排后续汴河泄洪防汛之事,这些皇后也要听吗?”

清悟眨眨眼,忙不迭摇头:“不需要!官家圣明!官家赶紧去议事,臣妾帮官家把这里收拾了!”

赵祯若有所思地看了皇后一眼,没再多说什么,转身步出承明殿。

清悟蹲下身,把地上散落的劄子纸张毛笔等分类整好,随手打开一份劄子,看到是福建那边一个官员上报的水灾情况,只不过内容十有八九是繁体字。她虽然学过古籍阅读,但并不热爱,很多字还是不认识,只好兴趣缺缺地合上。

忽然想起什么,清悟连忙把捡起来的东西胡乱往案上一堆,点开“小金库”查看自己现有库存之物。

“碧月,吩咐人准备御辇,去宝慈殿!”

锦缎、玉器、珠宝、首饰、宣纸、笔墨……反正这些东西留着也没什么用,全部捐出去吧,也算是为大宋子民做一点贡献。

来到宝慈殿,清悟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杨太妃听。

连绵大雨已经持续半月有余,多地发生水灾,她已经决定,捐出自己本月俸禄的一半,以及库存中的各种宝物,支援京畿附近灾民。

这次来找小娘娘,是希望小娘娘帮忙号召后宫众人行动起来,捐钱捐物,君民团结共克时艰。

杨太妃心不在焉听着,偶尔发出几个单音字表示回应。

清悟见小娘娘对自己的提议貌似不感兴趣,讷讷地住了口。

“皇后果然贤德。”杨太妃笑道:“你是后宫之主,捐赠之事便由你全权负责,你大可以中宫名义颁布教旨,后宫之人莫敢不从。”

说完,她又转头吩咐身边跟着的掌事女官:“玉暖,你盘点一下本宫名下的衣食财物,超过一年未动用的全部捐出。另外,再支取三百两银子充入内藏库,由官家安排赈济灾民。

“谨遵娘娘吩咐。”

清悟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不对在哪。

不过,想到能为大宋的百姓做点事,她还是很开心的。

“对了,小娘娘,之前你安排服侍我的张高品被尚美人要走了,官家也未曾安排新的都知给我。如今臣妾很多事情都无人可用,不知小娘娘这边还有没有别的可用的人手?”

杨太妃有些意外地打量了一眼清悟,随即吩咐道:“玉暖,你去入内内侍省传我口谕,让王守忠挑选几个办事利落的都知和高品内侍,到长宁宫备选。”

清悟这才想起来,王守忠是入内都都知,是宫廷内侍的最高领导,自己有事完全可以直接安排他去办啊。

王守忠办事果然麻利,清悟刚回到长宁宫,他已经选好人在门口候着了。

清悟把他们叫进长宁宫,打量一番王守忠选出来的三个人,随机问了几个问题,最终确定了一个叫阎文应的入内副都知留在长宁宫。

这阎文应年纪大概十七八岁,长相机灵,记性也好,看着就是一个做事麻利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曾在前省服侍过,见识过大臣们草拟文书,通晓笔墨。

清悟当即命阎文应帮她草拟教旨,倡议内外命妇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并郑重地盖上自己的皇后宝印。

她的宝印自册封以来从未动用过,该是它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次日中午,赵祯来长宁宫用膳,顺便带来一个令清悟震惊的消息——

她这道中宫教旨不但传遍了后宫,就连前朝大臣都知晓了。

“皇后可真是厉害,连朕都不敢轻易提出让大臣捐款,皇后直接让命妇们捐款,大臣们第一次遇到这种事,议论了大半天,终于不再揪着朕不放了。”

清悟紧张地道:“那他们怎么说?愿意捐款吗?”

赵祯将一杯茶水饮尽,忽然轻笑一声:“皇后倡议,怎能不捐呢?”

清悟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现在情况怎么样?各地水灾控制住了吗?”

赵祯看着清悟,见她眼神中满是对灾民的担忧,一点也不像是有什么阴谋的样子,他的表情也跟着暖起来。

“皇后不必忧心,都控制住了。皇后的贤德事迹,朕会命史官记录在册的。”

“呵呵,那倒不需要……”清悟生怕赵祯再来一次“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忙转移话题道:“臣妾这也是为张才人积德,希望她早点醒来。”

果然,一提张清婉,赵祯的眉头又锁住了。

“待天晴后……皇后,还需麻烦你再出宫祈福一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