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在隋唐练科学 > 第58章 大殿佛光

第58章 大殿佛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沙弥先领着两人往庙门前转,给两人介绍庙宇的题字和门匾是出自哪个书法名家之手,那雕塑和壁画又是请的哪些能工巧匠和丹青妙手,是如何珍贵。小沙弥这里正在介绍,李慧两人就听耳边同时有数人喊道:“护法辛苦,请到客堂落座。”寻声望去,只见几个年长的知客僧,在冲着马上要到山门前的几顶软轿和滑杆在招呼,

庙内客堂前的知客僧听到这一声叫喊,也马上将客堂前的竹帘打起,准备迎接护法,全寺上下都是一副热烈欢迎的样子,李慧定睛看去,只见当先的轿子落定,轿帘掀开,里面是一位满头珠翠的中年妇女,一旁的总角青衣丫鬟忙扶着妇人施施然的出了轿。知客僧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领着一众进了客堂。

因一行人较多,妇人进去后竹帘还未放下,李慧就见众知客僧如莺燕争春一般,铜盆端上洗脸水,木桶备好洗脚水,这边沏上鲜花茶,那里备上热点心,果盘,杂糖,荷包蛋,一时脚步不停的忙了起来。

李慧忍不住莞尔一笑,花莺粟此时犹自在认真的听着小沙弥的介绍,没有注意这些,恰好此时小沙弥也将门前风景介绍完了,正要往庙内走,李慧当先一步,却引着小沙弥往客堂的方向行去,想听听这庙里和尚对这些人又是个什么说法。

那客堂内妇人的声音不大,但与其说话的僧人说话声音却较大,许是要经常给来庙的客人讲解的缘故吧。李慧伸长了耳朵仔细听,虽然听的不太真切,但也听了个八九不离十。

那妇人一家是听闻这里大雄宝殿的菩萨显灵,有佛光显现,特来参拜的,过来也有一个目的,这妇人已生了三个女儿,至今还没有男孩儿降生,特意过来求子的。

客堂内的和尚道:“夫人您来我们这庙里算是来对了,就说那前村的王大娘吧,都年过花甲了,月经都回了二十多年,给我们庙子里的送子观音许了个愿,您猜怎么着,就一胎产了两仔,第二年便跑来还原了。”

…………………

后面又说了些啥,李慧却是不知道,本就是佯装走这边看风景,也不可能老是杵在客堂前不动啊。这么随着小沙弥逛了一圈下来,小沙弥道:“施主,这会应该差不多,佛光该出现了,请随贫僧过来。”

于是两人跟着小沙弥来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外早已黑压压的跪了一地,都是前来上香的村夫村妇,殿内前排则是庙内的一干僧众,中间位置空着,小沙弥领着两人到大雄宝殿的右手边蒲团上,两人跪下后,没有多久,就见知客僧领着满头珠翠的妇人和穿着绫罗绸缎的乡绅,跪拜在了大殿的正中间蒲团上。

有僧敲了一下磬,方丈便带头唱诵起来,一时间梵贝声起,佛堂内外唱诵声一片,就在这时,众目睽睽之下,只见大雄宝殿世尊的佛头背后慢慢有了一抹金光,初时光芒极小,慢慢的那光就越变越大,便如壁画上佛顶出现的佛光一样,将释迦牟尼佛的头部映照的金光闪闪,光一出现,人群便沸腾了起来,但很快沸腾的声音,就被梵唱盖住,当佛像背后佛光大盛之时,佛堂内外唱诵之声达到顶点,善男信女纷纷跪拜在地,虔诚的磕着头。

这里面唯有一个异类就是李慧,做为一个现代穿越过来的唯物主义者,李慧根本就不相信会有什么佛光,不过这年代也没有电灯呀?李慧趁着身边众人都在虔诚的拜佛磕头时,悄悄从储物戒中放出机器蜜蜂,往那佛像背后光源去一看究竟。然后跪伏在地,做五体投地状,实则是将头埋在衣袖里,偷看戒指表面这时传来的画面。

一看之下不觉莞尔,原来这佛光是从殿后的一面山岩上,支起的铜镜承接正午日光反射在大佛背后的头上,这才造成了金光灿灿的佛光显现假象。只是这大雄宝殿依山而建,大殿背后香客止步,不能进入,这才没有被人发现,一旦知晓了事实真相,李慧便觉得意兴阑珊,瞬间觉得没有什么趣味。李慧甚至有点想立刻破坏掉铜镜,以此来捉弄捉弄和尚们,但转而一想,江湖传言,‘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庙中和尚不过就是设了个局,骗了骗钱财,反正是愿者上钩嘛,也没什么大不了。一念及此便收了机器蜜蜂,继续无聊的陪着花莺粟礼佛。

这一场梵唱,足足用了一个时辰,当最后敲了法钟才算结束,李慧算了算时间应该是未时,想来大家的肚皮也都该饿了,就听殿外有僧人道:“小庙没有常素(即庙产)接待诸位居士的规矩,一顿斋饭五个铜板,住宿两人合用一床被盖,每人也是五个铜板,先登记缴钱,然后进餐。

李慧心道‘山脚下的客栈不就是庙里的庙产吗?怎么这会说没有呢?’正想着,小沙弥过来领两人回了禅房,饭菜是小沙弥从*五观堂里打来的,很快就摆在了房内的桌子上,两人份的分开放了,并没有宣布多少钱一顿。

此时是七八月间,天气尚嫌炎热,两人便没有关门,吃着斋饭,享受着过堂风,就见对面的客堂煞是热闹,早有和尚们在奔走忙碌,为那贵妇张罗素席,一时间从香积厨到会客堂,就如接鼓传花一般,那九碗四盘的素菜便传了上过来,李慧眼尖,看那碟碗都非常精美,盘中所盛食物也貌似很可口。

这么一耽搁,今天看来是赶不了路了,李慧心想干脆就在这庙里住一晚,看看还有什么发现,若庙里只是骗人钱财,也没什么大碍,若是还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李慧冷笑一声,那就不要怪姑奶奶我心狠手辣了。

花莺粟听李慧说不走了,要在庙里住一晚,不由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李慧微微一笑,并没有把个中实情告诉她,以免她知道后多生事端。

这一晚住下来,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李慧也背着花莺粟放机器蜜蜂飞出去了好几回,却是没有再发现什么异常,第二日一早,小沙弥给两人送来洗脸水,两人洗漱后,便向庙里告辞,这时便有年长些的知客僧拿出缘薄,请两人‘广种福田’,李慧一看这缘薄足有十页,每页上都有二十行,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捐赠人姓名和银钱数量,上面捐款最少都是以银两来计数,根本就没有铜钱的记录。虽然明知道有些宰客有点贵,但吃也吃了住也住了,无奈之下也只得掏腰包将银两奉上。李慧这里还在仔细看缘薄时,花莺粟却直接掏出银两将结缘钱给了。

给了钱,两人也没有什么要收拾的,这就打算离开寺庙,下山继续赶路。推门出来,恰好看见对面客堂的门也开了,丫鬟仆妇人等,正在准备软轿和滑杆,知客僧还在客堂内挽留那贵妇在庙里多留几天。

无奈那贵妇确实家里有事,持意要走,知客僧见实在挽留不住,这才喊道一声:“小沙弥,拿文房四宝来。”

李慧心道‘这是又要开始化缘了吧。’

只见小沙弥端到贵妇跟前的是十本空白缘薄,黄色封面,亮光闪闪的,煞是好看,这时就听知客僧开口道:“久仰护法,道高德重,声誉斐然,交友广泛,小庙没有常素,庙里百余僧众,全靠各位施主布施,僧多粥少,缓不济急。日前与住持商议,想到各州府县,张贴募化小引,或者遇着那些好行布施的善男信女,发仁心,解囊捐助,一者可使众僧斋粥无忧,再者可以培修庙宇。这次护法前来顶礼菩萨,实是有缘,想请护法代为募化,无量功德,万勿推辞。”

那贵妇拿起缘薄一看,估计要化两千多人,不由皱眉,道:“我一妇道人家,不惯抛头露面,哪里募化得了这么多人呢?”

和尚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护法若是不便那就募化五本可好?”

“这….”贵妇依然蹙眉:“还是过于多了,我那里只是个小地方,不比京都各地。”

和尚道:“善哉,善哉,既如此,那便两本好了。”

贵妇面现为难之色道:“师父,不是我不帮这个忙,实在是我们那地方比较穷啊!”

和尚道:“那便只募化一本吧,这个护法可不能再推了。”

贵妇无奈只得道:“那我这里募化到的钱怎么给到庙子里呢?是只能送上门吗?”

和尚合十赞道:“阿弥陀佛,小庙在八月十五封山之后,还要派人来贵县亲近护法。到时把钱交给我们就是。”

妇人收了这个缘薄,小沙弥又捧上来一本厚而大的缘薄,知客僧收了道:“请护法布施。”

贵妇吓了一跳,声音都不由大了几分,道:“刚才妾身不都收了募化薄嘛,怎么还要布施?”

作者有话要说:注*捉佛光事

高燕公镇蜀日,大慈寺僧申报,堂佛光见。燕公判曰:\"付马步使捉佛光过。\"所司密察之,诱其童子,具云:\"僧辈以镜承隙日中影,闪于佛上。\"由此乖露,擒而罪之。(出《北梦琐言》)

【译文】

高燕公镇守蜀郡时,大慈寺的僧人来报告说:大殿上有佛光闪现。燕公判断说:付马步使捉佛光过。派去的人密地进行调查,诱使小孩露出线索,他们说:\"那和尚用镜子吸来太阳从门缝中射入的光影,再反射到大佛身上。\"此事就这样暴露了,那位僧人被抓去判了罪。

*“五观堂”就是寺院僧众用斋饭的地方,也叫斋堂,也可称之为“香积厨”。僧人戒律规定,进餐之前应作五种观法: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僧尼于吃饭前,应当饮水思源,观想食物之来源,须知今日粒米进口,是经农夫辛苦种植,商人贩卖,工人处理,家人烧煮,才能填饱肚皮,粒米功德,岂是金钱所能衡量?所谓“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就能以感恩心受食,进而激发道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吃饭前,应检查自己是否严格持戒,勇猛精进的诵经、持咒、坐禅、修法,歇尽全力弘扬佛法。若有怠失,受施则堕,不宜受食。吃饭时应该想一想,自己的道德、贡献,足以享受这餐美食吗?如寺院斋堂的对联说“三心未了水难消,五观若明金易化”,如此一想,惭愧心油然生起,自然进德。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我们到“五观堂”的“斋堂”吃饭,叫做“过堂”,这个用词很有意思,意即告诉吾人,吃饭只是经过斋堂一下,如同“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不可起贪瞋念头。面对好吃的东西,易起贪心,不好吃的,则易生起瞋念,所以必须慎防自己的道心,要离开过失。否则,不觉惭愧,就会堕入三恶道。所以吃饭前应作离过贪观。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吃饭是为了治疗饥渴,长养身体,以更好地从事佛教事情,故须以食为药,不起贪着。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吃饭,就因为“饿病”发作,所以要以饮食为药来治疗,因此三餐只是为了治病,为什么要贪求执著呢?既是为求饱腹,让身体健康,因此不应只在美味上着意。

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不食会生饥渴之病,难成道业;多食致患,少食气衰,故要吃得适量,才能资身修道,应该做此观想,生惭愧心。既是为成道业,因此应该发道心,要精进奋发,方堪受食。

五观堂即上述所说取用食品须“五观”之意。寺庙的五观堂内,一般供奉着弥勒菩萨像,两边依次排开用斋的桌椅。用斋时,依照次序,次第而坐。依名显义,“五观堂”意味着“用斋”亦是修行的重要课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