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成哥儿总跟夫君打架 > 第65章 第65章

第65章 第6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据说秦萍儿儿当着花婶的面,在契书上按了手印,亲手递过去一百两银子,她们的心情梁佑不得知而,也不想知道。

第二天一早,秦萍儿随柱子和邱婶到梁记,只带了一个不大的包袱。

她来见梁佑的时候,梁佑正苦着脸灌药,停了一段时间的汤药再次喝起,还是自己主动要求的。

以往,他病情发作时总要折腾两三天才消停,这次能这么快恢复,他觉得秦郎中开的药多少起到调理作用。

“你暂时住到邱婶隔壁的客房,跟着她打打下手,等县城的宅子收拾好,便随我去那边做事。”

留她在清河镇,跟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他不想再有人上门攀扯不清。

秦萍儿脸色苍白,想必昨天回家后也经历了一番风波,听梁佑让她跟去县城,用力点点头,

“都听公子安排,我这就去找邱婶,让她给我安排事做。”

见她转身欲走,梁佑忙叫住她,

“中午桃花会回来一趟,你随她去成衣铺子买两套衣服,不用你出钱,梁记的人都有。

我跟柳先生打过招呼,你若是拮据,可以找他预支半个月的工钱,往后有事找程管事,他不在就找柱子。”

“我,我还有工钱?不,公子,我不能要,您帮了我那么多……”

“那是借你的,往后要还的,一百两银子不至于断送一生,待你努力提升自己,或许不止挣到这么多。”

秦萍儿眼眶发热,她自己都不敢想的事,眼前的人却语气笃定,可她莫名相信。

就如望着他在高台上放声歌唱,那么耀眼,照亮了她的内心,才有了站在这里的自己。

“你说了什么?我看秦萍儿抹着眼泪下去的。”

秦槊刚进会客室,就见梁佑急切地掀开食盒,从里面捏出一块蜜饯塞进嘴里,含糊道,

“鼓励她好好工作呗,这次开的药不仅苦,还涩,更难喝了。”

“应该是根据把脉结果做了调整。”秦槊坐下,也捏了一块蜜饯,接着道,

“秦曾他们跟着送货的车一起去县城,我看秦三没有来。”

“怕是往后都不想见到咱们,听到梁记二字都要绕道走。”

秦萍儿的家人得百两银子,对女儿有没有愧疚不知,对他们肯定有恼羞成怒的情绪。

县城的相关事务交给程一,按说不用他们操心,但涉及宅子和酒楼的一些改造,梁佑还是亲自去盯了几天。

为此秦槊把程一调回清河镇,他以监督梁佑喝药为由,接替程一在县城的工作。

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形影不离,白天,秦槊跟着梁佑监工装修,傍晚,梁佑陪着秦槊待在烧烤城。

如此忙碌几天,秦曾已经完全了解梁佑的想法,烧烤生意也每日火爆。

回清河镇前,为了犒劳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他们请秦曾等人和烧烤城的所有员工一起吃饭。

“曾哥,这些时日你们天刚亮就上工,忙到光线不好才休息,修缮进度如此快,全靠大家尽心尽力……”

“公子别这样说,您提供我们住的地方,又管一日三餐,分内的事咱们再不尽力哪能行啊。”

秦曾忙端起酒杯,阻止梁佑向他敬酒,带着干活的几人先干为敬。

他们住酒楼的工人房,跟着烧烤城的人一起用餐,比以往在城里做事,吃自己,住便宜客栈的大通铺强太多。

梁佑又向在烧烤城工作的众人致谢,尤其郭亮郭强两位大厨,被请吃饭还得自己做。

大家自然不敢接着,尤其两位厨师,一天只营业一餐,准备工作大家一起做,他们实在不敢居功。

虽然跟东家一起吃饭不自在,但人多气氛容易调动起来,不一会儿工夫,大家就敞开了话匣子。

“咱们烧烤城的生意这么好,又以肉串为主,每天肯定消耗不少肉吧?”

秦曾挨着赵掌柜,两杯酒下肚又熟络几分,不禁聊起这些天所见。

“那是当然,你不知道我们每天去采购时,同行的眼神有多羡慕。”

一说到生意,赵掌柜就笑得开心,不过嘴巴倒是严,愣是不说食材用量。

秦曾也羡慕,秦槊夫夫刚到秦岭村时两手空空,这才多久,就有了现在的成就,其实,他更羡慕县城里的百姓,

“我们一村的人整年都吃不几头猪,养都养不起,跟城里人比,就像两个世道。”

猪是杂食动物,可不是喂点草就能长大长壮的,这年头,人都吃得糙,哪有多余的糟糠喂猪。

梁佑在旁听着若有所思,烧烤没有技术难度,他们现在还是独一份,说不定过些时日,就会出现各种规模的摊子。

当食客被分流,要保证收入就得降低成本,而烧烤的主要食材是肉,就只能在这上面下功夫。

福顺每天采购的肉类不少,价格却不算便宜,主要因为肉源由城郊的几个养殖户控制,也可以说是大屠户。

要想量跟上,目前只能从这些途径购买,梁佑不担心外面的肉进不来,诚如秦曾所说,村民养猪都养不起,没有货源啊。

或许,他们应该跟康伯聊聊,与秦岭村的村民来个互惠互利。

清河镇,梁记山货铺。

梁佑端坐在案几前,神情专注地练字,直到脚步声到了近前,才抬头道,

“怎么样,康伯同意吗?”

秦槊从怀里掏出一份契书,递给他,不由笑道,

“也不看看你给出的条件,扶持两百两银子,养成后主动上门收购,换谁不会爽快同意?”

梁佑回到镇上,便跟秦槊商量自己的打算,他想扶持秦岭村搞养殖。

对生意有益,又能帮助村民挣钱,秦槊自然没有意见。

两人了解行情后做出预算,从购入幼崽,到养成出栏所用食料,秦岭村不足两百户人家,投资两百两银子足矣。

这个数字让两人沉默,两百两银子,可让秦岭村每户购入四到五只牲畜幼崽。

难怪花婶被诱惑,一百两就同意卖女儿,难怪柳山借十两二十两银子如此踌躇。

“康伯会根据自愿养殖的村户数量,合理使用这笔钱,跟村民签的收购契约书过后他会亲自送来。”

他拿来的这份,是跟村长签的,用梁佑的话说,叫“秦岭村养殖扶持项目协议书”。

“我听邱婶说,还有专门做相猪行当的,回头请一位协助他们采购幼崽。”

秦槊微挑眉峰,诧异他连这个都操心,梁佑看出他的意思,解释道,

“我们现在投资,要到明年夏天才能得利,这个过程中存在失败风险,例如瘟病等。

两百两银子,对于我们来说挣回容易,但村民付出大量精力抱着期待去养,若是失败,岂不雪上加霜。”

在养殖方面,两人一窍不通,梁佑曾经的生活中没亲眼见过猪羊等一些牲畜。

得益于资讯发达,他知道在现代养殖技术环境中,都有瘟病风险,更何况现在,

“往后还要请懂行的多去指导一下,只投钱进去,什么都不管,还想互惠互利只能靠运气。”

看着梁佑侃侃而谈,秦槊眼含笑意,做生意有头脑,做事情有规划,也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可惜梁家不懂他,不珍惜。

秦岭村。

天上掉馅饼算什么,有见到天上掉猪崽羊崽的吗?

这是秦岭村村民茶余饭后,村头田埂,热烈讨论的话题,大家见面喜气洋洋,张口就问,

“你家打圈了吗?”

“你家想养猪还是养羊?”

花婶拎着篮子菜,低头行色匆匆地往家走,她越不想跟人撞上,越是避不开人。

“花嫂子,我怎么听说你家什么都不养呢,这么好的事,你都不动心啊?”

侧面小路上走出两位妇人一位哥儿,为首的中年女人喊停她,花婶撩下耳侧的头发,扯出个笑容,

“大小子打算成亲后搬去青牛镇,我们自然跟着一起去,哪能把带着村里的好处走啊。”

“说得也是,不过你家萍姑娘能被梁记看中,留在镇上做事,也是顶好的福气。”

中年女人落音刚落,她旁边的年轻媳妇一脸羡慕地看着花婶,

“可不,现在谁不知道将军家公子是大好人,你看邱婶祖孙,不种地也不愁吃喝,柱子都做了梁记的掌柜呢。”

花婶脸上的笑都要挂不住,“一家子老爷们儿等着我烧饭,先回啦。”

待她走得远了些,中年女人撇撇嘴,

“不是说为了聘礼,准备把女儿嫁给刘庄的秀才吗?这会儿又去梁记工作,怕不是送给秦公子做了妾?”

年轻媳妇听着不乐意,反驳道,“倒也不用把人往歪了想,接触过秦公子夫夫的人,都说他们好着呢,哪会纳妾。”

“谁说得准呢,那梁公子我远远看过一眼,跟男人没什么区别,我都不能想象他们一起过日子是什么样。”

年轻媳妇见旁边的哥儿也这样说,往前疾走几步,又转身看着两人,

“刚从村长那里回来,就在背后编排出手帮我们的人,跟你这样的人一起,更不能想象怎么一起过日子吧?”

见她怒斥完后,头也不回地走人,中年女人和哥儿面面相觑,

“你看看栓子媳妇这脾气,这不闲话家常嘛,怎么还生起气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