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公主的裙下宠卫 > 第43章 镇国公主

第43章 镇国公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日后,三更时分早已宵禁,京城空荡荡的,十分静谧。

慕青还没休息,她坐在烛台前,照着一副字帖临摹。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道德经教人无为无欲,慕青常在心思焦灼时临上一帖。

一笔落,门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是晏秋。

晏秋过来禀报,说李义没开口,反而是李府的死士头子反水了。

“李府待死士严苛,动则打骂。他们此次没有完成任务,回去也难逃一死,为求活命,就全招了。”

晏秋说着,呈上一块鎏金的小牌子:“这是李府死士的令牌,有了这个物证,再加上死士们做人证,刺杀公主的罪名,就是铁板钉钉了。”

慕青捻起令牌,摸着上面精致华丽的纹路,心中不觉痛快,只剩无限唏嘘:“大厦将倾,李家荣华富贵了三十余年,最终还是将自己送上来断头路。”

李氏宗族盘根错节,族人有数百之多,覆巢之下,又不知有几人能留得性命。

这一夜,京中入睡者寥寥。

天色大亮,京中的百姓纷纷出门开始了一日的活计。

突然有婆子小跑着过来,嘴里叫嚷着:“大伙快去看,朝天门有人敲登闻鼓了!”

“刘婆子莫不是诓我们的?”买炊饼的大叔不以为意,笑着说:“登闻鼓都多少年没人敲了,上次我走那过,里面都结蛛网了。”

旁人纷纷道:“我看啊,是刘婆子看中了老哥你那地儿,想等着你走了,好卖她的珠子呢。”

刘婆子看众人都不信她,转过身儿来,朝几人瞪去:“老婆子我从不诓人,你们不信,错过了这等大热闹,以后可别后悔。”

刘婆子丈夫早丧,儿子到大官府上做活。因此,她跑到自己家里,将在家做针线活儿的儿媳妇叫出来,两人一路往朝天门看热闹去了。

高台之上,孟津身着一袭纯白的素色单衣,墨发披散,腰间系着麻绳。

瞧着台下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已拥挤到街口,他拂袖深深行了一礼。

“各位叔伯兄弟,在下孟津,凉州人士,今日敲登闻鼓乃是为一桩旧案。”

“什么旧案?快说呀!”底下看热闹的百姓心急的催促。

也有拄着拐杖的老人劝道:“年轻人,敲登闻鼓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可要想好了!”

孟津等台下稍静了,朗声道:“在下要告御状的,正是十年前孟家贻误战机,致使雁门兵败一案。”

底下本在窃窃私语的百姓,一下子鸦雀无声起来,随后又很快爆发出更大的争论声。

围观的百姓多是上了年纪的,对当年孟国公一案记忆犹新。

看新媳妇一脸迷茫,刘婆子小声跟她嘀咕起来:“那案有十来年了,孟国公一家打仗可是老厉害了,咱们好多年都没吃过败仗。”

“没想到十年前在雁门中了埋伏,一家老小连着五万个兵,一个都没回来。”

新媳妇忍不住惊呼一声,五万人,那么多啊。

“孟国公打仗这么厉害,怎么会败这么惨啊?”

“谁说不是呢!大伙一开始都不愿意相信,可是那时候的皇帝发诏书,说是查明了,就是孟国公轻敌,中了敌人的圈套。”

“那这个公子要状告什么呀?莫非还有什么冤情?”新媳妇不解的问道。

刘婆子眯着眼道:“咱们且看看这个热闹。”

台上,孟津拱手而立:“在下已有证据证实,孟家并非贻误战机而败,乃是有人烧其粮草,阻拦支援。”

不等底下群情激奋,孟津再次道:“今日我击登闻鼓,向圣上告御状,就是为了申冤情,诛奸佞。”

“申冤情,诛奸佞!”

“申冤情,诛奸佞!”

……、

孟津敲响登闻鼓,很快被朝天门的守卫兵士带走,到了皇宫门口,又交给御林军。

他踩在皇宫的青石砖上,前后被数人押戒,面色如常,可唯有他知道衣袖下的手剧烈颤抖。

十年,夙兴夜寐,命垂一线,奔波在天南地北,委曲求全寄人篱下。

如果一开始知道这样难,他一定不会去做。

文武朝臣分列在含元殿两侧,看着一人白衣墨发,出现在白玉石阶尽头。

其中不乏李氏沾亲带故族人,或者镇国公的依附官员,看着自己的坟墓一步步被掘开,其中的心情不言而喻。

孟津站在大殿中央,一样一样的呈上人证物证。

公主府里。

凌风匆匆敢来,禀报道:“皇上下诏,李氏一族,五族内尽皆处死,五族之外,九族以内,流放岭南,永世为奴。”

周慕寒登基以来,多施行仁政,对于直言冲撞他的官员也从未处罚过,这让许多人以为他是一个宽松的君主。

可在对待李氏一族,让朝臣心中惊悚。

当日上朝的官员心中更是清楚,皇帝一开始下的诏是诛李氏九族,徐国公李承文凌迟处死。

如今这,还是皇帝当年的太傅跪地谏言,才使皇上略减轻的惩处。

*

徐公府。

书房。

此时孟津刚被带入皇宫,李承文自知大祸临头,垂手站在窗边,默不作声。

李夫人再无往日的骄矜,一脸颓败的坐在椅子上,周身的力气仿佛被抽走了一般。

良久,李承文才开口道:“玉莲送走了吗?谁跟着?”

李夫人道:“送走了,让周妈妈跟着她,她自小都是周妈妈服侍的。”

因为这算得上如今唯一一件好事儿了,李夫人自觉多说了几句:“那丫头家里也都安排妥当了,给足了银钱,不会往外说一句的。”

“如此就好!”李承文垂手而立,应道。

“只是我对不起夫人,怕是要白白陪着我受苦了。”

李夫人神态平和:“不必说这些!”

午后,圣旨到达,两人面色惨白的接了旨,徐国公府内哭声震天,丫鬟仆人各奔东西。

常公公传了旨,瞧着跪在地上不起的李承文夫妻二人,尖柔着嗓子道:“瞧咱家这记性,差点忘了,公主托我给您带个人来!”

说罢,他不顾两人仓惶的眼神,道:“带上来!”

“娘!”一个女子蓬头垢面被拉过来,赫然正是李玉莲。

“公主说了,必然让李大人阖家团聚。”

常公公阴阳怪气,尖着嗓子道:“祝贺李大人了!”

传旨的一群人呼啦啦全走了,可国公府门外还被重兵团团围住,根本无处可逃。

只剩下恶毒的咒骂声。

三日后,李氏五族之内,几百人于午门抄斩,人太多,连着抄斩了半个月,血腥味数旬不散。

周宣帝对内施行仁政,休养生息;对外巩固军事,增强国力,却又难得的不穷兵黩武。

这样一个在史书上堪称典范的帝王,亦有引起后人争论之处。

一是他对李氏一族的处理,侠义之人以为大快人心,但也有许多史学家以为过于残忍。

二是他分权给岁宁公主,其在历史上有“弄权”“跋扈”之名。

结案约有十日后,皇帝下诏,在李氏一案中,岁宁公主居功甚高,封为镇国公主,位同诸王,享有食邑和封地,可以开府,招收幕僚。

而孟津,皇上感其忠义,又念及是孟家唯一后人,封其袭国公的爵位,只是他是否能享有实权,尚未可知。

霜降那日,周慕寒突然到公主府,众人措手不及,礼节都不够周全。

周慕寒穿着织锦暗纹黑色常服,束青玉冠,是普通世家公子的打扮,可举止间别有一番华贵气度,更何况他身后跟着毕恭毕敬的常公公。

只略犹豫一瞬,管家就明了了他的身份。

管家两股颤颤,大着胆子禀告:“奴才这就请公主来接驾。”

“公主在哪里?”周慕寒问道。

“书房。”

他略一沉吟,道:“不用禀告了,带路吧。”

书房守卫森严,周慕寒方踏入书房的地界,就遇到了得知消息,匆匆赶来的晏秋。

晏秋没带他那把常年不离身的刀。

他穿着深黑色的窄袖衣服,袖口却以翠线勾勒出竹叶的形状。

周慕寒的视线在他袖口停留了一瞬,又很快挪开。

晏秋恍若未觉,继续在前面带路,临近书房,他问道:“公主此刻不在书房里,是在书房后的花圃中,皇上是去哪里?”

……

花圃紧挨着书房,只有小小一块地方。

周慕寒转角,愣住了脚步。

那小小一片空地种满了粉黛草,正值深秋霜降时分,开得如梦似幻。

淡粉黛紫,温暖美好。在风中微微摇曳,如豆蔻年华的女子。

慕青坐在花圃一角,脚边丢了个沾着泥巴的小铲子,手肘抵着膝盖,托着脸蛋发呆。

晏秋识趣的离开,将周围的护卫也撤了,留下空间给他们兄妹独处。

周慕寒小心翼翼的走过去,慕青抬头看着他:“你还记得这样的草吗?”

周慕寒坐在地上,任凭衣袍沾上了湿润的泥巴,答道:“母亲宫里种过。”

慕青看着那片粉色的植株道:“舅父从江南来京,带了许多这草,到京城时只余下一小捧还活着。母亲将它种在长阳宫,每日小心呵护,可第二年还是没有活下来。”

“哥哥,我想送母亲回江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