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亡骨医心 > 第15章 第十五章 七月十五(上)

第15章 第十五章 七月十五(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夜浅眠。再睁眼时,大地已经披上了一层火红的霞光,连带着车里四个各怀心事的人面上也被染了一片天然胭脂。

“兴州到了啊。”乘务员一把拉开软卧间的门,瞥了一眼收拾好东西的四个人,点点头,“马上到兴州了,别忘了带好行李和随身物品。”

“兴州有什么好吃的吗?”到了目的地,关扬的心反而定了下来,他摸一摸自己咕噜咕噜叫的肚子,开始搜索美食攻略。

车站门口的小店不少,各个升腾着白蒙蒙的水汽。关扬扫视一圈,径直走向一家苍蝇小馆。

小馆虽小,人却不少。统共八张桌子,七张都坐满了人。还剩一张只坐了一位食客,见到四人进店,还特意往墙边挪了挪。

店墙上贴着几张红纸,上头牛头大的字印着:本店招牌:秘制羊肉粉、红烧牛肉粉、安龙剪粉!

大字下面还有一行不大不小的黄字:本店已有三百年历史,食材采用正宗黑山羊肉!祖传秘制酸萝卜丁!正宗粉,家乡味!

“老板,来四碗秘制羊肉粉!”柜台没人,凌岓就冲着取餐的窗口喊了一嗓子。

听见后厨的人应声回了句“好勒!”,他便扫码付了钱。

“嘶,忘了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忌口或者不吃的。”拿完筷子,凌岓才一拍脑袋想起来这一茬儿。

“你还不知道我,我从不挑食。”香气从窗口飘出来,关扬咽了咽口水,眼神飘到了后厨。

“没有。”听到两位女士异口同声的回答,点餐的人这才松了口气。

店老板是个盘着发的中年女人,一张圆脸看起来热情又精干。她一手端着一个餐盘,每个餐盘里都放着一只海碗和三个小碟子。

海碗最上面,一半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羊肉片,另一半是红粉的酸萝卜丁和绿油油的葱花。三个小碟子里则装着两碟小菜和一碗辣椒蘸料。

“快尝尝,味道咋样。”女老板笑眯眯地看着新来的客人,还不忘给这一桌添上一盒餐巾纸。

“就是这个味儿,就是这个味儿!”关扬沿着碗边先吸了一口汤,赞不绝口。

凌岓紧跟着嗦了一筷子粉,又夹起一片羊肉,就着葱花和酸萝卜咽下肚,昨晚残留下来的困倦立时便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辣椒酱香极了,没有半点剌嗓子的刺痛感;饱蘸鲜醇汤汁的雪白米粉入口便能滑进胃里;羊肉熟而不烂,肥而不膻,再配上鲜香酸甜的萝卜丁和爽口的葱花,这简直就是绝无仅有的美味。

“老板好手艺!”饶是吃过许多美食的凌岓,此刻也由衷夸出这句话来,“果然是高手在民间,苍蝇馆子里出学问呐!”

“太过奖了!”老板娘被人这么一夸,咯咯笑起来,“赶早不如赶巧,今天只卖一百碗粉,你们刚巧赶上第九十八碗。”

“嗬,这么好的生意,怎么只卖一百碗?”闻言,关扬抬起头来,多年写文章跑新闻的职业敏感让他立刻察觉到了新的素材。

“今天是大日子啊,得赶着回家‘烧包’呢!”老板娘起先被问得一愣,随后又继续笑起来,“不过你们是外地来的游客,不讲究这些,只管吃好喝好就是了!”

“大日子?什么大日子?”这下,连着几天都寡言少语的贺一川也被勾起了兴趣,低着头问。

“七月十五,中元节。”姜泠吃得斯文,面前的粉还剩许多。

“嗯,这姑娘一看就没忘传统节日!”女老板多看了姜泠几眼,对眼前这个漂亮姑娘心生好感。

“中元节我知道,可这‘烧包’是什么?是特有的习俗吗?”凌岓饶有兴趣地追问。

“算是吧,就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惯嘛。”店里还没进新的客人,女老板索性拉过一张圆凳坐下。

“说白了就是烧纸钱。准备一个纸包,屋里头的老人写上祖宗的名字和埋的地方,小孩子折些金银元宝,再和纸钱一起放进去。过了晚饭,全家人一起去烧,这就是‘烧包’。”

“这听起来也不难啊。”关扬听下来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疑惑道,“您这儿生意这么好,犯不上为了烧点纸钱少赚那么多真钱。”

“我家里离这儿远得勒。”老板也不嫌烦,圆脸上还是挂着笑,耐心回答,“我家里还在六溪呢,要是中午之前不回去,就赶不及啦!”

“六溪?”闻言,凌岓心下一动,面上却毫无波澜,“您是六溪村的人?”

“你们还知道六溪村?”老板颇为惊讶,“我不是六溪村的,我是隔壁红杨村的。我们两个村子合起来,都算在六溪镇。”

“原来如此。”男人和对面的发小对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老板,两碗红烧牛肉粉!”

店里涌进来几个新客人,女老板说了句“慢慢吃”,便又忙着去招待客人。

上午十点四十,小馆里的客人都走得七七八八了。

女老板抹完最后一张桌子,看着稳坐在一旁的四人问,“你们咋还不走呢?有啥需要我帮忙的吗?”

“大姐,是这样,我们是外地来收集民俗文化的。早就听说六溪那一带有好多民族文化遗产,这不是碰巧您就在六溪,我们又不太熟悉这地方,就想着能不能跟您搭个伴,一块儿去六溪。”

和之胖在一起呆久了,凌岓糊弄人的本事愈发熟练。

“那敢情好啊!”女老板爽快应下,“我们小地方除了纸钱那个新闻,好几年都没有啥外人过来。你们等我一下,我把东西拿一下,然后一起去客车站买票坐车。”

“网上能买吗?”关扬问。

“网上没有的,十一点二十的车,车站就能买!”女老板应着,手底下的速度又快了一倍。

“她说的那个新闻,估计就是去年我和一川来这儿跟的那宗。”

等关了店,一行人跟在老板后面走。关扬拉着凌岓,看了看捂得严严实实的贺一川,说起方才女老板话里带过的新闻。

“你说她对六溪村的事情知道多少?”相比那宗早已经揭过去的新闻,凌岓对即将前往的地方更感兴趣。

“不知道,得上车再问。”关扬摇摇头,又回头看了一眼姜泠,“我看这个大姐挺喜欢姜姑娘的,要不一会儿你跟她商量商量,让她去套个话。”

“谁?”被要求和姜泠商量的人脚步一顿,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我只能说尽力试试吧。”

她比预想中要好说话得多。在凌岓简单提了一嘴,又重点强调不是非去不可的前提下,姜泠想都不想便答应了。

“你不反对?”凌岓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尊冰山。

“为什么要反对?”冰山反问,“为行动做准备有什么可反对的?”

上了车,凌岓以不习惯坐在过道为由和姜泠换了座位。女老板颇为嫌弃地念叨一句“好娇气的小伙子”,心里对没那么娇气的姜泠更有好感了。

“小姑娘,你今年多大了?”

“24。”

“你是哪里人啊?”

……

凌岓觉得不做生意的时候,女老板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年大姐。他耐着性子听完大姐对姜泠查户口似的盘问,终于熬到了自己想听的话题。

“姐姐,到了六溪,有什么不能做的吗?”姜泠试图平易近人一点。

“不能做的?没什么不能做的!”大姐的热情尚未褪去,一时间也来不及细想。

“今天不是七月十五嘛,您说这在六溪是个大日子。我们第一次来,怕什么都不懂,会触犯到什么禁忌。”

毕竟去过了许多地方,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冰山女士也并非一点儿不通人性。

“我们红杨村倒是没有。”大姐摇了摇头,又突然想起什么,拉着姜泠的手叮嘱,“要是你们去隔壁六溪村,可千万不能去他们祠堂后面的地方。”

“为什么?”

“哎呀,我不是他们村子的人,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大姐对这个话题似乎讳莫如深,“反正你一定记住了,祠堂后面去不得,要不然会出大事!”

姜泠点点头,给另外三个早听进耳朵的人复述了一遍。

客车停在六溪的时候正是下午四点。下了车,刚和大姐道过别,一阵狂风便夹杂着雨点扑面而来。

关扬移到贺一川身后,勉强给她挡住了点儿风。他缩了缩脖子,打了个寒颤。

“穿着吧,小心着凉。”凌岓环顾四周,只看见一个关了门的小卖店,他把包里的外套盖在穿着短袖的姜泠身上,“要是在这儿生了病,恐怕连个医生都不好找。”

按照大姐指的方向,以小卖部为起点,一直向南走,走大约一两公里就能看到六溪村了。

雨渐渐大了起来,四周也没有其他可供避雨的地方,一行人只好顶着雨前行。

“上次我们也是开车来的,但走的不是这条道。”关扬看着凹凸不平的土路,摇了摇头,“我们这走了得有快十公里了吧。”

或许是下着雨的缘故,走了一段时间之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土路前笼着一片隐隐约约的白雾,雾气缓缓向一行人的方向飘来,可六溪村还是不见踪影。

“这路上,怎么一个人都没有?”贺一川摘下口罩和帽子,前后看了看,语气中带着些害怕。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1]。”回答她的声音,并非来自另外三人。

一袭灰布长袍的老人擎着一支木杆,杆子上面挂着一面白色旗子。道路两侧都是荒无人烟的土丘,也不知他是从哪冒出来的。

“老爷爷您好,我们是来这儿收集民俗的老师。请问您,从这儿到六溪村还有多远?”总算见到一个大活人,凌岓马上礼貌询问。

“人走阳间道,鬼过奈何桥。奈何桥前黄土路,七月十五拨云雾。”老人并不直接回答凌岓的问题,反问,“你们两个活人,怎么跟着不人不鬼的东西走到鬼路上来了?”

一个问题问得诸人神色各异:姜泠一如既往面无表情,似乎什么都没听见;贺一川面色苍白,死死咬住下唇,不知是吓的还是冷的;关扬听完,则是深切感受到了“汗毛直立”四个字的具象化。尽管他什么也没说,却谁都看得出来他在强装镇定。

凌岓倒是对这个问题没太大反应,他十分镇定地扫了眼一行四人,又让目光回到这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上:

“我们有四个人,您只说了两个活人,那就是说,另外两个都不人不鬼咯?”

“年纪不大,胆子不小。”老人捋了捋自己雪白的山羊胡,不紧不慢地绕着四人转了起来。

“瞋恚乃火,自焚而非他伤。[2]”老人最先停在了贺一川面前,看着她脸上的疤,摇了摇头,“佛说回头是岸,现在止损尚有转圜之余,你且好自为之。”

女人一怔,看向老者的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关扬见状,正疑惑这老人是不是带发修行的高僧时,对方已经一脸凝重站定在他的面前。

“人有三盏灯,如今灭了一盏,已是神魂不稳。前路多舛,切记七月十五鬼门开时,莫要答应任何喊你的声音。”

“什么意思?什么叫灭了一盏神魂不稳?”关扬还想追问,老人却已闭口不谈走向另两人。

“你倒是生气极重。”走到凌岓身侧,老者脸色和缓了许多,嘴角甚至挂了点笑意,“初生牛犊不怕虎,颇有老夫年轻时的魄力。”

“多谢。”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在夸人,但凌岓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心上人非良人,少一些初生牛犊的劲儿便能给自己多留一线生机。”老人接着说。

“心上人?”凌岓突然觉得老者的话也没那么可信了,“我没有心上人。”

“今日没有,他日未必也没有。”

虽然上了年纪,可老人的双眼却并不浑浊。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语重心长,“你若信,这句话便当时时记在心里;若不信,那便只当妄语揭过。老夫言尽于此。”

最后一个人是姜泠,老人站在她面前,沉默了许久。她也安安静静站在那儿,如一口无波古井。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3]。”灰色长袍终于结束了沉默,却深深叹了口气,“悲苦之至不由人,万般皆是命啊。”

“也罢,难得遇上你这样的命,老夫便做回好人,帮你们一次吧。”

话毕,老人从袖子里抽出一盏青色摇铃。铃铛在他手里颇有节奏地晃着,发出清冽的响声,四周土丘也随着铃声模糊起来。

“这怎么个事儿?”关扬的声音被铃声全盖住了。

铃声停下,风雨立止,天边甚至还能看到一丝太阳将落未落时的余晖。而那位擎旗摇铃的老人早已经不知去向。

凌岓定睛一看——道路两侧哪里是什么遍布土丘的荒地,分明是一座堆满坟茔的墓场。

原本全是白雾的笔直土路现下成了一条看得见拐角的沥青路。前方除了升起来的炊烟,还隐约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

“我们刚刚遇到的,是人吗?”贺一川小声问,还是那副畏畏缩缩的样子。

“不是!”

“是。”

关扬和姜泠同时回答她的问题,给出两种不同答案。

“姜姑娘,这哪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正常人又怎么会这么说话?”继孩童骸骨之后,今天是关扬度过的最诡异的一天。

“他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人。”

“那岂止是不一样!”想起老人说的话,惊魂未定的关扬冷笑一声。

“好了好了别争了。”凌岓走到中间,把持不同意见的两个人隔开,岔开话题,“管他是不是人,好歹让我们回到正路上来了。前面应该就是六溪村吧?”

“应该是,走过去看看呗。”关扬见好就收,也不再多说。

“你们刚才有没有看到那个旗子上写了什么?”快到村口,贺一川突然发问。

“写什么了?不就是个白旗子嘛。”关扬不以为然,心里想着今晚赶紧抓住那个装神弄鬼的神秘人。

“那不是旗子。”姜泠答,“那是招魂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