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高考十年后之穿越异世当主席 > 第18章 意识碎片

第18章 意识碎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凌晨三点,被手臂的酸涩感惊醒,手上的列车博物馆科普读物提醒我,由于前一日的信息量爆炸,还未来得及仔细翻阅这本科普读物,我就带着烧脑的眩晕感,趴在书桌上沉沉睡去。我忙轻声踱步到窗前,微微拉开窗帘,向外望了望,四周一片黑灯瞎火,和屋内的灯火通明形成鲜明对比。糟糕,别被人察觉异常,暴露了身份,我赶紧把一楼、二楼的大灯全部关上,仅保留了书桌上的一盏台灯。

此时,木梯子仍然安安静静地躺在卧室的正中央,悄然诉说着昨夜发现科普读物的前因后果。我将木梯子将轻轻收好,蹑手蹑脚放回了衣帽间,并将床轻轻地物归原位。虽然说,相邻的房子离这里少说也有几百米远,夜间的噪音不会吵醒任何人,屋内也没有任何微型摄像头监视我,但是我还是担心屋内或者屋外安装有声贝监测装置,大半夜进行大件物品的搬动,会惊动敌人。倘若有人能获取房屋噪音监测数据,那么通过噪音对比和声音数据读取,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智能分析出我在做什么。敌人在暗,我在明,过早暴露自己,属实不是明智之举。

捯饬完这一切,我回到了书桌前,好奇地用手掂量了下科普读物。它由厚厚的颇具质感的棕黄色书皮包裹着,拿在上手沉甸甸的。扉页上赫然写着疑似帆先生亲笔的工整英文字迹:“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 Go back to what I used to be. ——Mr. Fan”就在眨了眨眼睛的工夫,那些英文竟然消失不见了。

我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了一遍,扉页干干净净,一片空白,什么字都没有。我连忙翻到后面的内容页,不出所料,也是一片空白。合上书页,封面烫金的列车博物馆五个大字告诉我,这不是梦境,以及科普读物可能只是我先入为主的错觉。

这或许并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科普读物,而是别有洞天、隐藏玄机的高科技设备。我又翻到了扉页,用双手小心翼翼抚摸着书页,探寻是否存在任何微型感应仪器或者元件。书页的质感,告诉我,这不是原来时空的那种70克或者80克的普通打印纸张。在原来的时空,我的工作促使我对于纸张的质量非常敏感,拿在手上轻轻一掂,就能感测出是哪家厂商的什么纸张类型。

我尝试撕扯扉页,然而未能成功。不管我怎么用力,扉页都安然无恙,这一点,印证了我的猜测:这绝非是平平无奇的纸质书。从帆先生把它放置在天花板顶上的微型空间,便可窥见一斑。帆先生,这么心思细腻的人,他多此一举把这本书放置在旁人不容易寻见的地方,便说明,这里一定另有玄机。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性,帆先生故意放在那里,守株待兔,观察是否有人会来搜查他的房间。

如果有人搜查了他的房间,动了他的物件,没有物归原处,那么聪明如帆先生,一定会发现端倪。譬如书放置的位置变化,木梯子靠墙的弧度改变,甚至天花板上方的微型空间灰尘上新添的手掌印等等迹象,都可以管中窥豹。

然而,我的直觉告诉我,帆先生并不是故意放在那里的。因为,帆先生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天花板上方也没有落一点灰尘,这正说明,帆先生前不久刚光顾这处微型空间。

我用手反复地触摸扉页,试图找到任何隐藏机关。就在我双手都落在扉页上的那一刻,扉页竟然发出了一道淡淡的微光,定睛一看,扉页上赫然出现了新的字迹:“Welcome to Mr. Fan's Inner World!”

薄如蝉翼的书页竟然是一块显示屏?Mr. Fan's Inner World英译过来就是帆先生的内心世界?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难道就是陈奇先生所说的意识碎片吗?我忙把书放在桌上,激动地站起了身。

这说明什么,置身于异世,不要试图用经验主义、先入为主去估摸、推演另外一个世界的运行逻辑与规律。在我所处的时空,我身边的人,大都习惯了千篇一律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中很多人陷入了经验主义的思维误区和路径依赖,用过去的规律推演未来的运行逻辑。在经验主义的世界里,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未来一定也会行之有效。打个比方,过去十年,我们通过标准化建立起高效运转的成熟体系,未来一定会行之有效,前辈十年前采用某种方式,获得了成功,照搬照抄同样的方式,他也能取得同样的成效。似乎在一些人的逻辑里,世界是静止、片面的,他们驳斥运动的、发展的观点。这是多么荒唐的、刻舟求剑的想法。

这个世界是变化的,绝非静止的。在我所处的时空,我特别喜欢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对于制度的分析,书中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

从变的一面来看,制度不能一成不变,因为外部环境、发展形势在变化。城市发展也是如此。读书的时候,我去某处参观防御城堡的时候看到过这么一段介绍,大意是说兴建于几世纪以前的防御工事,几个世纪之后则成了限制城市发展的城墙。本来是保护居民的防御工事,随着时间流逝,保护的功效流失了,反倒成了阻碍,居民也渐渐搬离,只剩下一片废墟作为旅游打卡的遗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归根结底,没有遵循规律、因应变化,战争时期需要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但是经济发展时期需要人口、土地、贸易,通行不便、空间狭小的防御工事就成了城市发展的阻碍。企业是如此。不能说靠一项巅峰产品就能躺赢,柯达相机曾经以为它的胶卷无人匹敌,谁料却被不需要胶卷的数码相机取代了。诺基亚曾经市场占有率第一,转瞬之间,已成明日黄花。曾经的比较优势反倒使优秀企业坐井观天,在发展中掉队了。

在因应变化中,我们会发现改变本身是最难的,它要我们始终保持空杯、归零心态,敢于和前一刻那个完美的自己说拜拜。就防御工事而言,要想发展经济,就要敢于打破那堵曾经坚不可摧的高墙;以企业为例,要想独占鳌头,就要永不知足,时刻向着下一个现象级产品进军......

就在我起身的瞬间,“Welcome to Mr. Fan's Inner World!”的字迹消失了,扉页上快速出现了“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 Go back to what I used to be. ——Mr. Fan”画面,然后又恢复成干干净净的空白页。

哈哈哈哈,帆先生太逗了,竟然把关机画面设定成这么有哲理的句子。想到这一点,我忍俊不禁。这就像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的Hello World一样。

言归正传,如果这本书里含有帆先生的意识碎片的话,那么它究竟包含了哪些意识碎片呢?按照记忆胶囊中BB时空一帆师兄的表述,帆先生委托生活在彻头彻尾光明面的一帆师兄去收集意识碎片,那么AA时空是否还留有帆先生的意识碎片呢?

我拾起书,根据惯性翻到了最近有使用痕迹的一页。如果说帆先生经常使用这本书的话,那么他在惨遭不测前阅读或者使用的那页,一定含有至关重要的信息。

我将双手放在最近的一页上,书页上显示数据读取中,十几秒后,书页上出现了疑似在某个电梯内的影像画面,我仔细观察,画面里人头攒动,但是出乎意料地,竟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在张望着和我的位置对视!那个熟悉的身影,身穿深蓝色真丝衬衫,浅灰色西装裤,手上拿着一个档案袋,不是别人,正是BB时空的我本人。这个电梯,从装潢和内设来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正是集团总部的电梯!

这是在搞什么?难道帆先生一直在暗中监视我?

咦,不对,这个画面晃动的幅度和视角的位置充分表明,这个视角不是监控摄像头的视角,而是帆先生本人的视角。哦,对了,我之前是去集团总部交过材料,而且清清楚楚记得,当时透过电梯看到了陈一帆师兄那双摄人心魄的眼睛,那一刻,透过那双眼睛,我看见了自信坚韧的自己,一直以来的迷茫、无措都迎刃而解了......

从帆先生持有这段记忆影像这个事实来看,当时在电梯里的并不是一帆师兄,而是帆先生本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