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九零之小富即安 > 第6章 第六章

第6章 第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外婆出院的第二天,那间用了近四十年的铁皮厨房拆了。

外公说当年他和几个兄弟搭建这个厨房花了半个月时间,江铮和小姨夫只用了不到半天就拆光了。外公不忍心看,扒下来第一块铁皮,他就出门下象棋了。

李婷知道是重修厨房,第一个反应是问马家同意出钱了?方晴说她和方雨一起出钱。李婷骂她们两姐妹钱多烧手,这种亏都肯吃。

但她仔细一琢磨,方雨那边就不说了,她有工作,她愿意给娘家花钱,婆家不舒服也是有限的,况且方雨婆家一家子人都不错,很和善,大女婿也是个厚道人。方晴这边,她下岗了没收入,她那个小家庭现在靠二女婿一个人挣钱,虽说小两口住在娘家的,但是吃饭能花多少呢,而且他们两个还经常自己出钱买菜。修一间厨房,再省钱,上千肯定是有的。方晴能拿出钱,说明二女婿愿意补贴老婆娘家。

这么一想,李婷就不生气了。

人都有几个标准,李婷乐于见到女婿贴娘家,不过,要是她儿子以后也贴媳妇娘家,她肯定不高兴的。

方晴不知道李婷百转千回的心思,李婷不反对了,事情就好办了。在他们家,没人比李婷更倔。

江铮找的师傅姓齐,齐师傅四十多岁,干砖匠这一行二十多年了,是很有经验的老师傅了,平时他接这种小活儿不多,这次完全是看在江铮的面上。他的小儿子也曾经在青岛当兵,江铮是他的老班长。

“叔,阿姨,你们放一百个心,保证把厨房修得漂漂亮亮的,结实得很,十级大风都吹不倒。”

齐师傅看面相挺憨厚老实的,说话却有些油滑,但他一干活儿,又是另一副面孔,立马显现出行家的老道。

这水管子接在这个位置不行......这个下水道口要重新弄,容易堵......厨房的窗对着西南方最好,不然风一吹,油烟都跑正屋去了,多少风力的排风扇都不管用......最后甚至连风水都说了两句。

外公外婆本来觉着齐师傅有些油滑,只是不好让孙女婿在朋友面前难堪,才没说什么。后来,听齐师傅说到本行,讲得头头是道,就连他们这些外行都能听懂,大为改观。

只有对一行精通了,才能深入简出地讲出来。

找到一个靠谱的师傅没费多大力气,但买砖就不容易了。方晴和江铮在齐师傅来之前就在建材市场找砖,没找到合适的。因为只是修建一个小厨房,用砖量不大,建材市场几家店报出来的价格比批发价要高。

方晴和江铮算了几遍,即便选择这五家门店中报价最低的一家,也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方晴说:“厨房急着要用,不能拖太久了。如果星期四还找不到合适的,就选最低价那一家,超出预算也没办法了。”

跟齐师傅越好这周周末,他动作快,保证一两天就能建好。

方晴趴在江铮怀中,江铮拍了拍她的背,让她别着急:“潘子有个表姐在小石子村有个砖厂,明天上午出完车,没事儿了我就去看看。”

“行,我姐那边也在联系。”

“早知道砖头都还没选好,先前的厨房就不急着扒。在门口支个蜂窝煤炉子,做饭多不方便。”

李婷又不高兴了。这话是对着小姨夫说的,但话头却是指向江铮。

其实跟厨房没关系,李婷不高兴的起因是赵德伟上周接受了《三江晚报》的采访,大谈特谈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大力赞扬下岗工人的无私精神,严厉批评某些人手里有点小权就开后门的现象。最后,他表态一定会在粮油厂内严厉打击靠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三江晚报》平时没什么人看,本地人喜欢看电视、听广播,不爱看报纸,但这篇采访报道偏偏赶上了国企厂子下岗潮,很多下岗工人都看了,引起了波澜。

一些下岗工人写信到报社,批评赵德伟不站在工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不知民间疾苦,太高高在上;也有人写信给报社,猜测赵德伟一定也被找过帮忙,不然不能有如此深刻的觉悟,称他是时代好榜样;甚至还有人向报社举报某某就是走后门才留在单位的。

《三江晚报》趁着热度,又写了两篇其他国企厂子领导班子的采访稿。

和平巷这一片很多人都知道方晴是赵德伟的儿媳妇,茶余饭后的八卦中,大家觉得似乎找到了隐藏在背后的真相。赵德伟在媒体上痛批“找关系”现象,说明他也被人找过,深受其扰,才有如此强烈的反感情绪,恰好方晴下岗了,有一个做书记的公公,要是说从没想过也没有利用过这层关系保住工作,说出来有谁信呢?

自从赵德伟的采访发出来后,李家没少受到周围邻居异样的目光,李家男人深谙装糊涂的精髓,而女人一贯是在紧张时刻端得住。

“赵德伟?是我们家的亲家,挺好的一个人,他怎么了?采访?我们家最近忙着新修厨房,全家都围着厨房转了。”

“小晴的工作?急呀,怎么不急。不过得亏了小晴在家,老太太前几天病了,都是小晴两口子忙前忙后。现在我们家修厨房,也是小晴在打理。”

李家对外表现得很淡定,让一小部分想看笑话的又铩羽而归。还有人觉得赵德伟不像个长辈,都是长辈给小辈铺路,哪儿长辈踩着小辈给自己贴脸的。

在这座城市,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鲜事,赵德伟的采访很快被新的事件取代,大家又有了新的讨论话题。

不过,在李家,这件事的余波还在。

外婆进了一次医院,出来后知道要控制情绪,也只是对方晴说:“早说了领导家难伺候。”不过,江铮是个好孙女婿,外婆都看在眼里。

李婷那儿,对江铮的待遇恢复到了以前。

最不在乎的反而是方晴,她觉得没必要为无关紧要的人生气。她是巴结过婆家,但主要巴结对象是婆婆,她在结婚前就知道江铮和继父关系很淡,所以赵德伟在她这儿实际上也就是无关紧要的人。

小姨夫的钓友送来几条鱼,江铮在院子里收拾鱼。方晴取了冰镇好的绿豆汤,拿了两块桃酥,去找他。

几条鱼都刮了鱼鳞,开膛破肚,冲刷的水流了一地。方晴穿着凉拖,不想让污水溅到脚上,蹲在干的一块地上,伸长了手给江铮喂桃酥。

“好吃吧,这一家桃酥在三江百货那边的菜市场,一周卖三天,每次只有小姨才能买到。我去找了几回,都关门。”

江铮知道她的意思,“多拿几块,两块还没尝到味儿。”

“你把绿豆汤喝了。”

江铮就着她的手喝光了绿豆汤,冰凉清甜,浑身舒爽,“再来一碗。”

方晴一起身,脸上的笑还没收回,撞上隔壁马家的圆姐,站在他们后面,半羡慕半调侃地笑。

“啧啧,结了婚还跟处对象一样,绿豆汤不放糖都甜吧。”

方晴结婚三月,自诩老油条了,脸都不红。

“圆姐,今儿店里不忙?”马家的包子铺要开到晚上六七点才关门,这会儿还不到十一点。

“有老马呢,我回来休息一会儿。小晴,厨房啥时候能修好?”

方晴眉头一挑,自从他们家把铁皮厨房扒了,马家生怕找他们要钱,看见李家人就躲,就连方晴想跟他们说请他们吃顿便饭,都没逮着机会。这会儿圆姐居然主动问,大概只是没话找话寒暄吧。

果然,圆姐跟方晴寒暄了几句,话头就转向了外婆做包子的手艺。

“我还记得我和老马搬进来那天,搬家真是要命,我们忙了一整天才勉强收拾好,啥都没吃,于奶奶给我们送了一盘包子,不怕你笑,我当时跟老马说就这包子,给我龙肉,我都不换。真的,那味道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方晴愈发不解她想说什么,想吃外婆做的包子?

随后,圆姐在包子这儿打住,话题一转,又说他们家包子铺租的店面涨价,房东不通人情,说不同意新的租金,就不租了。他们家在菜市场那边做熟了,去别的地儿害怕没生意。

“其实在菜市场这边生意也不怎么样了,那些下岗的工人也来卖包子馒头,跟我们抢生意,我们要租店,他们提个篮子就来了,成本完全不一样,怎么抢得过他们。”

方晴听出了一些意思:“圆姐你想学我外婆的手艺?”

圆姐黑黄的脸发红,既有些不好意思,又感激方晴直说了,她不用再绞尽脑汁绕圈子。

“我们店虽然叫包子铺,我和老马都不怎么会做包子,主要不会调馅。”圆姐说着自己都笑了。

包子铺的招牌是大白馒头和花卷,包子也主要卖菜包子和糖包子。店开了几年了,老客人早就吃腻了,但是要不是抢生意的多了,圆姐也不会被逼得学新手艺。

“我懂规矩,不会白学的。”圆姐伸出五根手指,当然不会是五千,是五百,“这是市面价,你可以去外面打听。”

电光火石间,方晴有了一个主意。

“圆姐你家小刚是在刘家镇砖厂上班吧。”

没修厨房前,方晴不知道建材市场有这么多猫腻,一块小小的砖头居然也有造假。从外表看,跟正常红砖一模一样,但是,用力一锤,假红砖就变得粉碎。

潘子亲戚开的那家砖厂出产的红砖价格倒是便宜,但是很一般,齐师傅说要用这种砖也行,勉强能用。这话一出,这砖肯定不能用了。

刘家镇在三江市旁边,那边有很多砖厂,不仅供本地,还销售外地,口碑不错。之前江铮就想直接从砖厂买砖,不认识刘家镇的人,方晴也是突然想到圆姐的儿子小刚在刘家镇一家砖厂上班。

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