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锦灯华上 > 第2章 清明

第2章 清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蓟时灯等到外面没有半点动静后,他才下了床,穿好衣服。这些年来,他孤身一人,只留了一位仙侍留在云雾遥服侍。但他不常叫他,只是偶尔回来的时候嘱咐他几句后,就离开了云雾遥。

云雾遥是长泠的居所,他喜安静,没有别的仙侍,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动手。那个时候蓟时灯还小,他看到晴凤和愈光掌座那里仙侍和徒弟到处都是,便问道,为什么长泠不要那么多仙侍和徒弟。

长泠当时愣了愣,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就坐在席座上说,他喜欢安静,太多人会吵得他头疼。至于收徒,他觉得一个就够了,再多一个的话,他操心的更多了,就更加地头疼了。所以啊,你要好好修行,不可贪图享乐,早日继承他的衣钵。

那个时候蓟时灯听后,心里不知不觉地感到开心。他那时候就想,师尊不要仙侍,那以后就由他来照顾师尊,陪着他。师尊不收其他弟子,那他就可以一直陪在师尊身边,多好啊。

他当时这么想着,抬眼去看眼前的那个人,发现那个人已经撑着脑袋睡了过去。

他的师尊长的好看,就像画中仙一般。

当时蓟时灯小小的站在那里,看着他,就慢慢地痴了。也是那一次他的心里第一次对那人产生了非分之想,他想走上前摸摸他的脸。可是当走出第一步的时候,他就立刻回过神,收回手。

不可僭越,那是他的师尊。

于是,他便在心里警告自己,自己只要心里喜欢着他,对他一直好,一直陪伴着他就足够了,这对自己而言已经是最大的欢喜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

蓟时灯走出房间,看到地上摆着的酒瓶。他弯下身子,把酒瓶拿起来,走了出去。

今天是清明,天已渐亮,外面下起淅沥沥的小雨。

蓟时灯撑着伞,提着酒,来到了莲花池。

这是云雾遥的一处禁地,也是长泠曾经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他的衣冠冢所在。

只不过,是一方空坟。

蓟时灯来到衣冠冢前,把酒放在墓碑前。

他的师尊最喜梨花白,每次他从凡间回来都要带来几壶留着慢慢喝。

那个时候蓟时灯也吵着想要喝,但长泠说这酒烈,他还小,不能喝,容易醉。

当时蓟时灯不懂,听师尊说不能喝也便作罢了。直到长泠仙逝,他也买来梨花白,坐在梨花树下,一点点喝。

烈酒下肚,他才明白梨花白很好喝,但真的很醉人。他常常喝了半壶就醉的睡了过去,在睡梦中他梦见了自己小时候跟长泠在一起的朝朝暮暮。

自那之后,他时常喝酒,躺在梨花树下,醉梦上一场,去见那个已经不在世上的人。

世人常说,借酒消愁,当真是个好东西。

只是酒醒梦回,身边无人可依,才发现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蓟时灯撑着伞,看着墓碑上的文字,上面写着:渡灵师长泠上仙之墓。

“师尊……”

蓟时灯轻轻抚摸墓碑,眼中是无限的眷恋。

他站在雨里站了许久,最后压下心中的思绪转身离去。

***

常清殿。

蓟时灯踏门而入,看到晴凤和愈光正在那里等着自己。

“师叔,师姑。”蓟时灯朝他们行了一礼。

“时灯来了,去看过你师尊了吗?”晴凤问道。

“嗯。”

晴凤听后,欲言又止。

“师姑是有什么想要跟我说的吗?”蓟时灯问道。

“额......就是我和师叔商量了许久,要不要给你收个徒弟,不然云雾遥太冷清了。”晴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蓟时灯垂下眸,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师叔,师姑,我说过我不想收徒弟,我时常在外,也照顾不来。而且我明天就要走了,实在没有精力。”

“啊?你又要走?你这才回来不到三天啊。”晴凤微微震惊,但很快就恢复正常,他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那收徒之事?”

“收徒之事便作罢吧,我还需回一趟云雾遥,告辞。”蓟时灯朝他们行完礼,便转身离开了常清殿。

晴凤望着蓟时灯离去的背影无奈的叹了口气,转头对愈光说道,“你刚刚怎么都不说话,全是我来说,脸都丢光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时灯的性子,他要是想收徒,早就收了,何必这么多年都独自一人。”愈光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喝着茶,一副全然不关我的事的样子。

“哎...时灯天赋极高,怎地就随着长泠的性子呢...”晴凤摇了摇头,只能道了声无奈。

***

蓟时灯回到云雾遥,在房间里收拾了片刻,便出了房门。

他一年只回来一次,平日的时候,都是无人居住的,所以也没什么需要收拾的。

蓟时灯走出云雾遥,回头看了眼常清山,下了山。

***

蓟时灯一路飞行,落在安都城内。此时正是清明,小雨绵绵,街上人很少,大多人都闭门不出。

蓟时灯独自撑着伞,走在大街上。

寒风吹过,吹起他的衣摆。细雨划过,湿润了他的发梢。

这时,从不远处传来呜呜呜的小孩的哭声。

蓟时灯寻声找去,看到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孩子独自躲在桌子下。他穿着一身白色孝衣,膝盖出流出了血,应该是磕破了。

蓟时灯走过去,蹲下身,用伞挡住雨水,柔声道,“小朋友,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还受了伤。”

“呜呜呜,我走丢了。”

小男孩一个缩成一团,样子很可怜。

蓟时灯看着心疼,语气更软地说,“你家在哪?哥哥送你回家好吗?”

小男孩听到这句话,抬起头看向他。他眼泪汪汪,小脸肉墩墩的,哭起来着实让人怜惜。

“放心吧,哥哥不是坏人。”蓟时灯摆出一副平易近人的笑容,朝小男孩伸出手,示意他过来,

小男孩犹豫了一会儿,伸出手放在蓟时灯手中,他仰起头,“大哥哥,你真的会带我回家吗?”

“当然了,你叫什么名字呀,家在哪?哥哥带你去。”蓟时灯虽然活了九百多年,但他样貌年轻,和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没什么区别。

“我叫慕锦明,家住在安都慕府,我不小心和奶妈走散了。”慕锦明低下头,像是一只流离失所的小狗。

“好,哥哥现在带你回去。”蓟时灯低下头,打量着这个小肉团子,心里道这小男孩年岁不大,记性倒是不错。想来是下着雨,不知怎的就迷了路,才与家人失了散。

蓟时灯拉起慕锦明的小手,给他打好伞,领着他往慕府走去。

一路上,小肉团子都不说话,十分地乖巧。

蓟时灯也是个不会找话题的人,这么多年他独自一人习惯了,变得沉默寡言。

两人一起来到慕府,看到慕府白帘高挂,正在办着丧事。

难怪这小孩穿着孝衣。

这时,从慕府出来一个妇女,她慌慌张张,像是到处在找什么。

慕锦明见了,松开蓟时灯的手,朝妇女打招呼,“奶妈。”

妇女闻言看来,见到慕锦明,脸上散去那层阴霾,露出笑颜。她激动的跑过来,蹲在慕锦明面前,激动地抱住他,“太好了小少爷,不然我该怎么向老爷夫人交代啊。”

奶妈抱了他一会儿才松开,满脸是失而复得的喜悦,“太好了太好了。”

慕锦明抬起头,对奶妈说,“是这位哥哥送我回来的。”

奶妈站起来,看向蓟时灯,连忙道谢说,“谢谢公子,太谢谢公子了。”

“不用谢。”蓟时灯说道,他瞥一眼看到府中白事,多问了一句道,“府中可是何人过世了?”

奶妈听后叹了口气,满脸愁容说,“是啊,是四夫人过世了……”

“哦,节哀。”蓟时灯轻声道。

奶妈低下头,握紧牵着慕锦明的手,沉默了一会儿。

“公子,府中还有事,我们便先进去了,还要多谢公子出手相助。”奶妈很是知书达礼,她朝蓟时灯行了一礼后,便带着慕锦明转身走开。

慕锦明在进门之前转过头朝蓟时灯甜甜一笑,“大哥哥,谢谢你。”

蓟时灯笑了笑,等到两人身影消失,他才收起笑容,看向朦胧的长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