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后竟成系统种田工具人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夜,全村人在地下粮仓过了一晚。

条件的确艰苦,不过也许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应对这样的自然灾害原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古代毕竟和现代不同,很多人从出生开始就学会了如何应对天灾人祸,尤其是常年生活在乡间的人。

因此大家也未见多少抱怨,除了几个年岁实在太小的小孩子,其余人等都毫无怨言。

地下粮仓尽管与地上距离很远,但并没有产生缺氧的情况。

大家埋锅做饭倒也顺利。

李老汉今早从家里带来了一些土豆和红薯,其他村民多半也自备了一些干粮,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大家相互交换着吃,口味竟然不显单调。

魏勉早早用背来的锅具煮好了粘稠的南瓜粥,不知他用什么法子煮的,口感香软甜腻,路锦眠忍不住一连喝了两大碗。

路锦眠在这短短半天时间里对魏勉的改观很大,她开始觉得魏勉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他似乎总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给她惊喜,比如先前的砌墙,再比如此刻的煮粥。

直觉告诉她,魏勉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书生。

路锦眠清楚,在这个世界上,能人异士的数量往往比人们想象的要多。

只不过他们不轻易展示自己的本领,而是混迹于茫茫人海之中。

现在她身边的这位魏勉,读书自然是不在话下,但除此之外他还很能干。

据路锦眠所知,古代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容易读出书呆子的性格。

魏勉不仅不是书呆子,反而很擅长人际交往。

他以陌生人的身份和这些素未谋面的村民在一起避难,却能在短时间内和众人搞好关系。

锅里的南瓜便是他用土豆和其他人交换的。

话说魏勉煮粥的手艺真不差,连红红都喝得津津有味。

路锦眠想,改日得问问他有什么煮粥的独门妙招。

路锦眠这么想着,身旁忽然有人靠近,不用猜也知道是魏勉。

魏勉不拘小节地随意在她身旁坐下,含笑问她:“好喝么?”

他这句话问的是路锦眠手中捧着的粥。

路锦眠回他:“好喝。改日有机会教教我。”

魏勉脸上的神情又愉悦几分:“好,一言为定。你可不要再赶我走了。”

笑意不自觉蔓延到眼底,路锦眠的声音听起来心情很好,说出的话却没有那么友好:“那得看你的表现。”

魏勉见路锦眠被他成功逗笑,哪里还顾及得了路锦眠嘴里说了什么,心思早就飞到天边去了。

路锦眠见身边人半响一言未发,扭头发现魏勉正一脸心神荡漾地傻笑。

她戳戳魏勉胳膊:“喂,别笑了,哈喇子流下来啦。”

魏勉这才收起笑意,换上一副严肃表情:“今后你不许再说赶我走这种话。”

路锦眠看他一脸傻样,不禁在心里摇了摇头。

方才她还想说魏勉不是个书呆子,如今看来,魏勉的本性暴露无遗,到底还是个书呆子。

不知不觉间,有什么东西悄悄改变了,当事人却毫无所觉。

休整一夜,路锦眠估摸着到了天明时分,又重新回到入口查看了一番,发现外面的雨已经停了。

与她一同前来的余娘子从窗户朝外看了一眼,告诉她,昨日应当是官府组织了泄洪,村子里的水退了不少。

不过大部分房屋都在水里浸泡过了,短时间内恐怕暂时没法住人。

好在这里的地下粮仓挖得很巧妙,常年干燥,作为临时居所暂时居住也不是不行。

路锦眠和余娘子商量了一下,然后回去通知众人,把她们商议出来的办法告知大家。

洪水退去,当务之急是如何进行灾后重建。

在余娘子的安排下,村民们先都各自回家整理家当,到晚间再在地下粮仓入口处集合。

此前由于村长的意外身故,村里人这些天其实已经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

灾难面前,是路锦眠保护了他们,于是他们心里也不自觉地把路锦眠当成了他们的救星。

因此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大家几乎没有任何质疑就纷纷答应了。

路锦眠跟着李老汉一起回去,尽管她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出现在眼前的景象还是让她吃了一惊。

不过短短一日,李老汉的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脚下是软绵绵的烂泥,混杂着不知从哪户人家屋子里卷来的破碎瓶罐。

零碎的木屑和树皮杂乱地堆积在屋子一角,隐约散发出一股腐烂的恶臭。

房顶完全被凶猛的洪水冲开,若不是几根粗大的横梁牢固,只怕整座房子都已经被夷为平地。

至于堆放稻谷的那间屋子,大概是地势偏低的缘故,此刻那里积了厚厚一层污水。

稻谷被泡在那摊污水里面,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即便有人告诉路锦眠这些稻谷还能作为粮食,路锦眠也是万万不敢吃下去的。

腐烂的臭气引来了不少苍蝇,嗡嗡地无端令人心生厌烦,一时间路锦眠竟然迈不出脚步。

魏勉倒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跟随着李老汉进入屋内,四处翻翻捡捡,毫不嫌弃。

李老汉一边心疼地收拾着勉强能用的东西,一边不住叹息:“难呐,灾年遇上天灾,便是神仙也救不得。”

路锦眠看着满地狼籍,也很心痛,不过她看问题的角度还算乐观:“没事,我们在地下新发现的那些粮食应该可以帮助全村度过难关。”

路锦眠从小就是一个坚强的人,她知道遇到问题就应该积极面对,怨天尤人没有任何用处。

这期间魏勉一直背对着他们,逐渐和他们拉开了一段距离。

忽然,魏勉如获至宝般从一堆垃圾里翻捡出一本看不清封面的书本,朝着路锦眠直招手:“你快来看这本书!书里讲的这些你正能用得上。”

路锦眠赶过去一瞧,只见魏勉指着书中“河道治理”这一节,说道:“这里有河道清淤的办法,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路锦眠接过书本,仔细翻看了一遍,点头道:“的确,正是我需要的。”

李老汉听闻此事,奇道:“我屋子里怎会有这样的书?”

李老汉是个庄稼人,并不识字,也从未读过书,故而有此一问。

魏勉挠挠头,也跟着疑惑道:“莫不是被大水从其他人家里冲过来的吧?”

李老汉想说这村里除了村长外就没别人识字,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不同于路锦眠对魏勉先怀疑后信任的态度,李老汉恰好相反,先前没怀疑过魏勉,但大水之后反而越发觉得魏勉此人可疑。

李老汉比路锦眠多吃了很多年的饭,见识的人也比她多了不少。

魏勉此人太多行为举止不符合常规,如今还轻而易举在这屋里翻出了一本对路锦眠接下来的行动有帮助的书。

书是好书,但是这书就像是凭空出现在这里的。

李老汉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魏勉这书是从哪里弄来的。

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魏勉似乎没有做出对村人不利的举动。

相反,魏勉一心帮助路锦眠,今天这书本就是例子。

而且,李老汉瞧着路锦眠好像对魏勉还比较……依赖?

李老汉不清楚依赖这个词用在这里合不合适。

反正他就是觉得魏勉奇怪是奇怪了点,但是没有恶意。

既然如此,他也就没有干涉路锦眠和魏勉之间的关系。

眠丫头长大了哩,日后自然是不可能跟他这个老头子过一辈子的。

路锦眠翻开“河道清淤”这一节,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合上书本,语气欢快道:“今晚我便和余娘子商量一下。”

此前村人们不肯动河道,多半存了封建迷信的心思,不过眼下河道已毁,倒是帮了路锦眠一个大忙。

现在村子里的河道淤泥很多,已经严重影响了河流的蓄水能力。

洪水过后,若是地里再要长庄稼,难免需要把土地全部重新翻整一遍。

时至今日,路锦眠仍然没有忘记她来到这里以后,对农业生产改革的最初设想。

桑基鱼塘。

至于如何才能把村里的土地种上桑树,如何才能弄到蚕卵,这些问题相信余娘子都能给她解答。

余娘子心思活络,眼界开阔,这两天路锦眠偶然间与她聊天,发现余娘子在嫁过来之前是县城里的小家碧玉,并不是世代务农的家庭。

这样的出生就意味着余娘子更有可能被路锦眠说动,接受路锦眠对村子的改革。

而魏勉又是另一个能够帮助路锦眠树立威信的人。

这两日魏勉和村民们打交道,几乎已经和大家打成一片了。

若是由他提出改革方案,村人又会多一层考虑。

魏勉是读书人,在村人眼里,读书人的想法和他们这些粗人自是不同的。

况且魏勉这两天总能恰到好处地在每个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路锦眠差点怀疑魏勉身上有什么特殊的雷达系统。

不过这些事情想想也就算了,路锦眠暗中试探过,魏勉确实是纯粹的古代人,压根不可能是现代人穿越过来的。

也许是她想多了,魏勉只是单纯地能够及时感受到别人的困境,对这方面比较敏感吧。

何况就连她这个正儿八经身负系统的人,在这里都平凡得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这几天系统又莫名其妙不爱说话了。

也不知道财富值涨没涨,不会现在还是大鸭蛋吧?

路锦眠很忧愁,一直得零分也不是办法,接下来她可得好好经营事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