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后竟成系统种田工具人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到水情又稳定一些,村人们陆续开始处理后续事务。

首先想到的是厚葬村长。

可惜村长牺牲当日水势迅猛,此时再去寻找,竟然半点痕迹都找不出。

大家齐心协力忙碌了半日,只在距离事发地点一里处的浅滩上发现了村长的衣服。

大牛从泥地上拾起父亲沾满泥浆的衣服,泣不成声。

众人安慰了一番,也别无他法,只好将村长的衣服连同一些遗物一起收拾了,葬在后山。

村长已逝,村人们虽心中哀痛,但也不能一味沉迷于悲痛中。

村中日常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但真要细究起来,村长这个活还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干得了的。

之前村中与县里的一应事务都由村长一人负责,如今也要找个识文断字的人补上才好。

尽管魏勉和大家相处融洽,也具备胜任村长的能力,但是他毕竟是外乡人,村长这个位置恐怕他不能担任。

于是又有人主动推举路锦眠,路锦眠这两天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选她也能服众。

可是路锦眠是女子,不宜四处招摇抛头露面,以村中年长者为主的人们都反对由路锦眠担任村长。

最终讨论的结果是选举李老汉成为下一任村长。

听到这个消息,李老汉颇有些诚惶诚恐。

他一把年纪了,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村人们才不管他担不担得起这个责任,村人们选举李老汉并不是因为李老汉有当村长的能力。

很显然,他们做这个决定是冲着魏勉和路锦眠去的。

路锦眠和李老汉是一家人,魏勉似乎也对他们一家尤为亲近,若是让李老汉当村长,路锦眠和魏勉两人从旁帮衬,自然是最好的。

这是大家商议得出的结论。

李老汉心知此事责任重大,推脱了几次也便应承下来。

李老汉新官上任三把火,初时还有点生疏,但很快就重新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

如今村子里百废待兴,李老汉首先便把河道清淤安排了下去。

若是放在平时,大家都不会主动靠近河道,遑论对河道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动。

不过现如今河道已经被洪水完全冲毁,清淤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此众人也都没有反对。

人多力量大,很快村子就在李老汉的建设下焕然一新。

河道被及时疏通,周围村子里的人得知他们这里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项巨大的工程,纷纷赶过来向他们学习。

这期间魏勉给李老汉出了不少主意,有时他的想法甚至连李老汉都啧啧称奇。

李老汉私下和路锦眠说过,河道清淤并不是频繁的工作。

李老汉活了这么多年,经历过的河道清淤也不过寥寥一两次。

往常这些河道清淤的工作须得去县里请专人前来指导。

这次有魏勉在,倒是省了事。

关于如何围堰,如何抽水,这些河道清淤的事项,魏勉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李老汉惊讶之余,还曾经认真问过魏勉,为何他如此博学。

魏勉依旧借了出门在外应当多积累各行各业的知识技能,以备不时之需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关于魏勉的神通广大,路锦眠如今已经习以为常了。

上个月,路锦眠和魏勉一起去县里送粮食。

粮食自然只是地下暗库里的陈粮,不过周边村庄受灾严重,大多数人都交不出粮食,因此钱粮师爷也没有过多为难他们。

等到终于从县衙里走出来,路锦眠才结结实实松了口气。

魏勉走在她身旁,笑问她:“怎么,紧张么?”

路锦眠和他混得熟了,也口无遮拦起来,笑骂道:“呸,我才不害怕呢。”

她可不想被魏勉看扁了。

虽然她刚才面对钱粮师爷的质问的确有些紧张,但是她骨子里是个要强的性子,哪肯示弱?

魏勉却是一副“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的表情”,不气也不恼:“既如此,是我错了,我买个糖葫芦赔给你,好么?”

路锦眠自小偏爱甜食,不过如今她已不是小孩子了,也不好意思再吃这些小孩子爱吃的东西,拒绝道:“算了吧,我不爱吃这些。”

魏勉却不怕丢人,不由分说去找卖糖葫芦的小贩买来了两串糖葫芦。

他把其中一串递给路锦眠,自己从手里剩下的那串糖葫芦上咬下一颗,吃得津津有味:“快吃吧,好吃得很。难得来一趟,回去可吃不着了。”

路锦眠嘲笑他:“明明是你自己想吃,还非要买给我吃。”

魏勉满不在乎地大口吃着山楂球,嘴里含混不清说着:“吃吧吃吧,太好吃了。”

路锦眠实际也有点想吃,被他这么一说,半推半就咬了一口。

甜津津的味道在口腔蔓延开来。

路锦眠被甜得眯起了眼。

正当她转头想要和魏勉说话的时候,突然在气氛里察觉了一丝不对劲。

随后她用余光瞥见魏勉皱了皱眉头,似乎禁不住糖葫芦的甜腻。

魏勉艰难地咀嚼了两口,不动声色把糖葫芦放在了一边。

但是看见路锦眠一脸幸福的模样,魏勉觉得自己的心里也甜津津的。

比刚才的那一口糖葫芦还要甜。

魏勉的这一系列动作,路锦眠都看在眼里。

难道魏勉不喜欢吃糖葫芦?

那他为什么要主动买来糖葫芦给她吃呢?

路锦眠百思不得其解,魏勉却已经催促她踏上了回村的路。

或许魏勉只是一时兴起想要买糖葫芦吃吧?

但是也有可能是魏勉特意买给她吃的呢。

路锦眠这么想着,心情不自觉好起来。

回去的路上,路锦眠不知不觉走了神。

头顶的白云慢吞吞飘在天上,让路锦眠联想到软软的棉花糖,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咦,她这是怎么了,怎么总在想一些甜甜的东西。

都怪魏勉,非要买糖葫芦给她吃,嗯,一定是这样,是糖葫芦太甜了。

当年冬季,在路锦眠的带领下,村人们在村子里大面积种植了桑树,取得了很显著的收获。

桑树种起来,距离真正的桑基鱼塘设想也就不远了。

路锦眠和魏勉两人亲自带头种植桑树,村人们自然也不甘示弱。

大家干劲十足。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大伙儿跟着他们俩在村里搞这些大动作,每天的生活都变得鲜活了起来。

余娘子主要负责的是验收成果。

她戴着一顶草帽,在桑树田里四处转悠,看大家种得都不错,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先前路锦眠和她提了养蚕的事,她觉得这丫头很有想法,并且敢想敢做。

尽管养蚕也存在一定风险,但是余娘子认为,很多事情只有多尝试才有进步的可能性。

就好像村里人世代种庄稼,不思进取,于是近几年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差。

余娘子娘家虽然落魄了,但是也还有好几个人。

余娘子上回和娘家人那边打听过了,现如今丝绸仍然是稀罕的物件,有流通的可能性。

路锦眠提出的种桑养蚕设想正中余娘子下怀。

余娘子拜托娘家人弄来了一些蚕卵,打算等来年开春就把任务给大家分发下去。

养蚕最好不要集中在一起养,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极有可能造成大量损失,这个道理余娘子是知道的,路锦眠也特意跟她提过。

再过几日便是年关,今年村子里发生了几件大事,过年自然是要好好打算的。

余娘子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村里的管家,一笔笔计算着所需费用,认真得不行。

她这一辈子操心惯了,若是不要她操心,恐怕她还不适应呢。

除夕夜,李老汉准备了一大桌饭菜,并邀请魏勉来家里过年。

魏勉如今住在李老汉隔壁,他看准了空地方就给自己重新盖了房子,谁的意见都没问。

路锦眠和李老汉也只能由他去了,只是惊叹于魏勉竟然连盖房子都盖得又快又好。

魏勉住在隔壁也方便照应李老汉一家。

魏勉从除夕夜当天的下午开始,就一个人神神秘秘的捣鼓什么东西。

路锦眠当时忙着给李老汉帮忙做年夜饭,没功夫搭理魏勉,等到晚上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才得空问了一句:“你下午在忙什么呢?一下午都没见你人影。”

魏勉大大方方说道:“既然你问起了,那我便给你看吧。”

说着,他从身后忽然捧出一大束“花”。

这天寒地冻的,哪里来的鲜花呢?

路锦眠定睛一瞧,原来是用纸做的。

一大束红艳艳的玫瑰花。

魏勉把花束捧到路锦眠面前,邀功似的说道:“你看,漂亮吗?”

路锦眠配合着装模作样低下头,深深嗅了一口花香,赞叹道:“真香啊。”

说完,路锦眠和魏勉四目相对,哈哈大笑起来。

李老汉也笑呵呵地朝其余三人招手:“来来来,老汉给你们三个准备了压岁钱。”

红红欢天喜地走上前去接过李老汉手中的铜钱,到一边玩耍去了。

魏勉也不推脱,走到李老汉面前,恭恭敬敬给李老汉磕了个头:“多谢老丈。”

路锦眠却有些不好意思。

李老汉知道她心里想什么,把铜钱塞到路锦眠手里,故意打趣道:“眠丫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是老汉的一份心意,你可别嫌少啊。”

路锦眠这才谢过李老汉,接了铜钱。

不知为何,路锦眠的眼眶有些潮湿,眼睛里也胀胀地难受。

前世路锦眠成年以后总是一个人过年,跨年夜一屋子冷冷清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来到李老汉这里,才真正感受到了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意义。

爆竹声中,又添一岁春秋。

过了今夜,便是新的一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