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带着物资回来做知青(六零) > 第123章 又来一个

第123章 又来一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23章

当晚就有人来诉苦了。

孩子回家闹,她们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就把人打了一顿,打过后她们也后悔,因为一点吃的喝的,不该打孩子。

当然,她们不会埋怨自家孩子,只会埋怨沈黎不会做事。

吃的喝的穿的,你们藏着掖着就行了,干嘛拿出来显摆,让孩子回家闹她们。

沈黎却不惯着他们,委婉道:“婶子,嫂子,你们也别觉得我说话难听,咱们都是军属,孩子都是革命后代,衣服可以少穿一件,但吃的不能含糊,应该得跟上,咱们挣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穷谁不能穷孩子,苦谁也不能苦了孩子,你们说是吧,我一个做婶子的,省吃俭用也要省给孩子,何况你们做亲生父母的,可不能比我差。要是条件再好一点,适当吃好点,吃好了才能长身体,才不会生病。”

他说的有理有据,掷地有声。

来的人不觉得她无理取闹,反而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他们辛辛苦苦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孩子,孩子想吃点儿,想喝点儿怎么啦?

没毛病。

她们回去后,鬼使神差给孩子们做了顿好吃的。

孩子们自然高兴,觉得哭闹管用,把这事儿记在心里,只要不容易就哭闹。

晚上程元谨找沈黎说这事儿:“你能忽悠他们一时,忽悠不住一世,他们抠搜惯了,不信你试试过几天还抠搜。”

沈黎不以为然,带着几个孩子洗漱准备上床睡觉。

“抠就抠呗,明天抠,明天再闹。烦心的不是我。”

“这话可别让那些人听见,不然还真来找你。”程元谨哭笑不得。

“她们找来我也不怕。”

过了一天,那些嫂子婶子回过味来,日子可不能这么过。

都吃了喝了,将来怎么过,孩子长大不娶媳妇了,不抱孙子了,将来处处要钱,都花了可不行。

于是,那些孩子又过上了吃糠咽菜的日子。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吃了顿好的,谁还吃差的,孩子们当即又不乐意了。

各种吵闹撒泼打滚儿在大院上演。

沈黎听说了,只是当个笑话,听了笑笑没放在心上。

有人实在撑不住就来找沈黎说理,让他们家孩子别太显摆。

沈黎不理这茬,就问那嫂子,是不是分了二亩地,要不要水果苗?

果苗质量不错,今年不挂果,明年会挂果,有桃有梨,还有柿子等。

他们要是需要,她可以去洪山大队问问。

这时候正是种树的季节。

沈黎分了二亩平坦的地,其余人分的都是山地,除了种些果树,别的什么也种不了。

那人哪能不要,就问怎么卖的。

沈黎摇头说不清楚,具体要再问问。

那人也不理会孩子了,让沈黎赶紧去问问。

他们家要几十颗,秋天时结了果子,卖出去也是一笔收入,能给孩子改善生活了,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了。

这个时代的人,从来不缺勤奋。

沈黎打发人走后,回了家见赵楠来了,把东西放屋里问她:“你怎么来了,有啥事儿吗?”

赵楠:“我大姐来信了,让我们俩回燕京。”

不仅如此,还说哥哥嫂子不是好人,让她们俩不要犯傻,多听妈妈的话。

要是真听妈妈的话,他们别想有现在的舒坦日子。

不过这件事儿要跟哥嫂说一声。

“你们还有个姐姐?”沈黎知道赵家那边的事,却不是很详细。

没想到秦美兰生了三个闺女。

秦美兰在这里吃了苦,写信让大闺女当说客呢。

这时候程元谨回来看见赵楠来了,就问她来干什么?

赵楠害怕程元谨,但也没瞒着,就说赵琦来信了。

不用她说,程元谨也猜到怎么回事:“你们是怎么想的?”

要是离开,她双手赞同。

“我们肯定不回去。”赵楠和赵茜说。

她们好不容易逃出来,怎么可能回去。

回去就要被人卖了,她们傻了才回去。

程元谨不想掺和他们姐妹之间的事:“你们看着办吧,只要你们不走,我肯定不会赶你们。”

这是给两人吃了定心丸。

赵楠和赵茜高兴,立刻给赵琦回信。

信中说她们不回去,回去后就要嫁给老男人。

还说在这里生活的很好,让赵琦不要惦记,在兵工厂好好干活,要是可以可以,求求秦美兰通知,信中都不喊妈了,毕竟已经断了关系。

让秦美兰在燕京给她买份工作。秦美兰手里有不少钱,要是不给她买工作,便宜的都是外人。

秦美兰怎么也想不到,他想让大女儿劝小女儿两个回来,事情不但没办成,还为自己惹了一身麻烦。

赵琦收到信,看了半天,把信攥在手里。

她一定要回去。

兵工厂不是人待的地方,这里太穷,太累,太苦,最重要的一点还太冷。

来了不到两天,她的手脚都磨出了泡,吃的还是杂粮窝窝头就水喝,一年四季吃不了几顿炒菜,就算炒菜也是看不见油腥。

冬天更苦,手脚冻的都是口子。

不动都疼,夜里躺在炕上痒的难受,那种痒,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

赵琦让他妈想办法,她想回城,她妈说没办法。

她也动过买工作的念头,可是家里没那么多钱,爸爸妈妈都不是节省的人,家里没存多少钱,这都是秦美兰告诉她的。

妹妹竟然说妈妈有钱,却没想给她买工作,还想把妹妹嫁给老男人,这是什么样的母亲。

她妈就是偏心,心里想着娘家侄子。

赵琦越想越不愤,以他妈病重快死为由,请了十几天长假,买了火车票回燕京。

见到秦美兰第一句话就是,让秦美兰给她买工作。

秦美兰自然不愿意。

女孩将来嫁人,那就是别人家的人,钱不能便宜了外姓人。

赵琦出言威胁:“爸爸给你留钱了,让你好好照顾我们,你呢,只想着帮衬娘家侄子,还想把闺女卖了帮衬娘家,你想过我爸爸吗,既然这样,咱们也断绝关系。”

秦美兰又气又怒,抬手要打赵琦。

赵琦一下子躲开:“我只能在燕京几天,这几天你最好给我买个工作,不然我就学二妹妹,登报声明咱们断绝关系。”

他说完扭头就走,不给秦美兰打人的机会。

几天时间根本买不着工作,别说没有合适的机会,就是有机会,秦美兰也舍不得花钱。

加上秦舅舅一家蛊惑,秦美兰更舍不得给女儿买工作。

赵琦再次找到秦美兰,问她工作的事怎么样了。

秦美兰不说工作的事,开口就说给她找了户人家。

这家不错,那人死了老婆,留了三个孩子,需要人照顾,她要是嫁过去,就能留在燕京。

赵琦心动了。

她想留在燕京,不想回东北兵工厂,那边的日子太苦了,她一天都待不下去了,再待下去自己会死。

秦美兰见她心动,开口劝说:“那人年纪大了点,可家里有钱,还在革委会上班,就是年纪大了点儿,年纪大怎么了,年纪大的人会疼人,你听妈的没错,妈还能害你不成。”

赵琦沉默不语,犹豫一会儿:“你让我再想想。”

秦美兰知道她这是心动了,这件事八九不离十能成。

于是给赵琦留了二十块钱,喜滋滋离开,回了秦家。

秦家人大喜,然而他们却不知,赵琦拿了钱,去邮局给赵楠打电话,说了这边的情况。

秦美兰虽然是三个女孩的妈,却对几个孩子不上心。

他们几个都是保姆带大的,几个孩子关系也好。

赵楠知道赵琦为了留在燕京,想嫁给那老男人,当即不同意了:“姐你可别犯傻,那老男人打老婆,哥都查清楚了,他老婆就是被他失手打死的。”

赵琦听了这话,歇了嫁人的心思,就问赵楠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工作,要是可以,她不想回兵工厂。

赵楠犹豫,毕竟是亲姐姐,她不能不管,让赵琦等一天,她去问问嫂子。

赵琦听见他喊嫂子,喊得理所当然,心甘情愿,就问起了沈黎的事。

赵楠更不会瞒着,把沈黎做的事说了一遍,还夸沈黎:“嫂子很能干,要不你来这边吧,等等肯定有工作机会,制药厂这边不缺人,听说要开孤儿院,孤儿院那边肯定要人,你有文化,准能考进去。”

赵琦很是心动,比起嫁人,她更希望有一份工作,也好奇沈黎是什么样的人。

她被赵昀丢到了东北兵工厂,说不怨恨是假的,不仅怨恨赵昀,还怨恨程景初几人。

没想到到头来管他们的是程元谨。

她眼眶微红,问赵楠:“你知道二哥的电话吗?”

她有件事儿要跟二哥说,想了想觉得不妥,只要了程元谨的地址。

有些事在电话里说不方便。

赵琦拿着程元谨的地址,看了看折好放兜里,抹了抹湿润的眼眶,抬步离开。

就算离开燕京,她也咬秦家人一块肉。

赵琦主动找到秦美兰,说愿意嫁人。

不过彩礼必须她拿着,不仅要彩礼,还让亲美兰给她准备嫁妆,三百块钱不能少。

秦美兰和秦家人都不同意。

他们让赵琦嫁给那老男人,就是为了得到一笔丰厚的彩礼,和一个工作名额。

要是彩礼给了赵琦,平白少了许多好处。

赵琦做事干脆果断,直接收拾东西要回兵工厂。

秦家人真怕赵琦走,答应分给他一半彩礼。

赵琦不为所动,继续收拾东西。

秦美兰和秦家人没办法,只能答应把彩礼都给他。

赵琦伸出手:“我现在就要,去给人当后妈,要是手里没点钱,我这心里慌得很。”

秦美兰不觉得大女儿骗她,不情不愿拿出三百块钱,塞她手里,还不忘威胁:“你可别想着耍花招,你两个妹妹和咱们断了关系,你只能指望我。”

“我知道了,兵工厂那边太苦,我是不想回去了,就算给人当后妈,我也不回去。”赵琦面上答应,心里却冷哼。

指望你,还不是被卖给老男人。

秦美兰和秦家人真信了,立刻联系那边,把该办的都办了,一切都办好了,就可以结婚了,工作名额也能到手了。

那人也是自信,断定秦家人不敢骗他。

立刻给秦家老儿子安排了工作,还送来五百块钱彩礼。

当然这,些彩礼都进了赵琦的口袋。

拿到钱,赵琦让同学给她买一张去辽省的火车票。

当天夜里,她坐上了火车,去了辽省。

第二天中午,秦家人才发现赵琦不见了,着急忙慌满世界找人。

可惜,找了大半个燕京城,都没见到赵琦的影子。

这时候,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赵琦拿着钱跑了,把他们所有人都耍了。

*

制药厂很好打听,赵琦到制药厂门口,见到保卫科的人就说要找赵楠。

保卫科的人就问,她是赵楠什么人。

“我是他姐姐,从燕京来的,要回兵工厂,经过这里来看看她。”赵琦道。

赵楠听到保卫科喊他的名字,放下手里的活,跟身边的同事交代一声,小跑着往门口来,见到赵琦,又惊又喜,上下打量着,见赵琦又黑又瘦,脸上还有一块疤,应该是冻疮留下的,立刻心疼的不得了,上去把人抱住:“姐,真的是你,你黑了也瘦了,你在那边受苦了。”

赵琦见妹妹比以前高,也长开了许多,就知道她没受苦,很是欣慰。

看来妹妹说的是真的。

二哥和那个嫂子人不错。

赵楠不知道赵琦的事,拉着人去了宿舍,拿出大白兔和一罐麦乳精,给她冲了一杯麦乳精。

“姐,你赶紧吃,你都瘦了。”赵楠把一杯麦乳精放到赵琦跟前,催促她赶紧喝,“这些都是嫂子给我的,你多喝点。”

赵琦感动:“嫂子,人真的挺好的。”

还给妹妹喝麦乳精,或许来这里是对的,最起码不用担心被亲妈卖了。

姐妹俩还在说话燕京的事。

程元谨收到了沈玉清的电话,知道赵琦也来了这边,心情立刻不好了。

两个小的来就来了,那是因为没地方去。

赵琦下乡插队当知青,怎么也跑来了,真当这里是收容所了。

他到了点出办公室,在办公室门口遇到了顾长江和胡政委。

胡政委见到程元谨,笑着道:“来来来,老顾那口子有孕了,这是喜事儿,咱们去他家喝一杯。”

程元谨没心情,对顾长江道了谢:“酒就不好喝了,人家媳妇刚怀孕,不知道能不能吃饭,还是别让嫂子干活了。”

胡政委也反应过来了,说到时候喝满月酒。

顾长江看出程元谨不高兴:“出什么事儿了,陈烁上战场的事儿你知道了?”

“他决定了?”程元谨问,“也不稀奇,陈烁身体素质不错,你这个做领导的训练的也好,他快成咱们军区的尖子了,这件事阿黎还不知道,我回去就和她说一声。”

“你不是因为这件事心烦,那是为什么?”顾长江不理解。

程元谨:“赵楠和赵茜的姐姐来了,看样子是不想走了。”

他当初就不该心软。

赵家的事,顾长江多少知道一些,拍拍他的肩膀:“再怎么说也是你妹妹,放几句狠话出出气,该管还得管。”

程元谨拍开他的手:“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直接走了。

他回到家摘了帽子,进屋见沈黎在做饭,洗了手过来帮忙切菜:“赵琦来了。”

沈黎乍一听,没想起谁是赵琦,愣怔了一下:“你说谁?”

程元谨解释:“赵楠和赵茜的姐姐,她来准没好事儿。”

“来就来呗,看把你愁的。”沈黎刷好锅添上水,中午准备做个大炖菜,一人一碗方便,“她大了,找个工作安排了就行,又不会来麻烦咱们,顶多操几回心,给他找个婆家。”

“我不是怕她,我是怕秦美兰这个麻烦精。”程元谨切好白菜开始切土豆。

沈黎回头看他,“你怕秦美兰,怕她做什么,她现在怕你还差不多,你想啊,她的三个女儿都在这边,显然跟她不亲,你管她们的事儿,将来不得给你亲啊,秦美兰见了不得气死,想想那场面,你就该高兴。”

程元谨还真想了那场面。

赵家姐妹不认秦美兰,秦美兰气的咬牙切齿,又拿他毫无办法。

这种感觉也挺爽。

沈黎见他想通了,道:“人一会儿可能会来,你别摆着个脸,吓到人家小姑娘。”

程元谨一脸不赞同:“我什么时候摆着脸了?”

“赵茜怕你,你敢说你没给人家摆脸?”沈黎白他一眼,“人家都来了多久了,你早该学会接受了。再说这几个孩子都不错,秦美兰的事儿跟她们没关系,你何必为难几个孩子?”

“我看见她们就想起秦美兰。”程元谨道。

两人说着话,外面传来赵楠的声音。

“嫂子,你在家吗?我来看你了。”

沈黎擦了手,解开围裙出去,还不忘叮嘱程元谨:“别摆着一张脸。”

程元谨答应一声,依然摆着脸出去。

赵家姐妹见到程元谨,明显身子僵了一下,硬着头皮和沈黎说话。

“嫂子,这是我姐赵琦,想来这边找个工作。”赵楠解释。

“进屋坐吧。”沈黎把人领进屋,给她们倒了水,“你是从兵工厂来的,还是从燕京来?”

她见程元谨沉着一张脸,对他使了个眼色。

程元谨看向赵琦:“你妈让你来的吧。”

赵琦知道程元谨误会了,脸颊一红,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是我自己来的,我想在这边工作,不想再回兵工厂了,那边真的太苦了。”

他见程元谨不信。就把秦美兰给她写信,到他来这边的事说了一遍。

沈黎听到她坑了秦美兰三百块钱,还拿了人家五百块钱的彩礼,当即对她刮目相看。

这女孩不简单呀。

程远锦脸色缓和不少:“你真打算在这边?”

赵琦点点头:“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程元谨冷哼:“你本身就是个麻烦。”

谁让他们是秦美兰的孩子,她们的出生就是原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