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秋之月 > 第17章 发散性思维

第17章 发散性思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有些时候,我也会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好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这昼夜颠倒的日子,让我无数次在夜里崩溃。这好像已经是现阶段最好的生活方式了,但我看不到希望和未来,只有当沉浸在学习中时,才能暂时从生活的苦海中脱离出来。

江颂月自然是知道我的情况的,所以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除了学习之外,她尽量表现得柔和了一些,不给我增加任何压力,就像我一样。

我向周莉玲提过自己家庭困难这件事,她建议我去参加学科竞赛拿奖金,以及争取一下下半学年的奖学金评选。

“奖学金?”我初中受过处分,这个处分会在我的档案里留一辈子,这样的人,还有资格评奖学金吗?

“以你的成绩,如果能在竞赛中拿个奖,那奖学金是很容易拿的。”周莉玲明明是知道我的档案经历的,知道我被处分过,也知道S市规定,在义务教育期间有过处分记录的人,不能参与任何奖学金的评选,她为什么还这么说?

一些人确实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将自己被处分的记录消除掉,但我很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啊。

我想不明白我为什么又有了去竞选奖学金的资格。不过周莉玲说的后半个提议还是可以参考的,我开始了学科竞赛的备战。只是,一旦决定好了要参加学科竞赛,就相当于确认自己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道路,这对我精力的消耗更加多了。

为了备赛,我得在白天挤出一些补觉的时间去钻研竞赛中的那些偏题、怪题。于是,我又频繁地出入老师办公室,主要还是2班的老师办公室,我向跟江颂月一样,会在每天凌晨四点学习完之后将自己的问题发送给老师,老师们起床之后或在空余时间会尽量回复我。

学习效率和日常越来越紧凑,我越来越累了。

C高的很多老师都没有什么竞赛辅导的经验,他们能帮助我的很有限,我在备赛之后的两个星期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时,跟我一起备战竞赛的江颂月站了出来。

“我们为什么要把眼光局限在C高啊,我认识不少重点高中的同学呢,也有以前的小学同学和初中同学,还有不少优秀的老师。”江颂月听到我因为老师回答不了一道省级竞赛题发牢骚的时候,不以为然地说道。

“啊,你跟你的小学同学都还保持着联系?”

“是啊,虽然我的小学不像你所在的米亚贵族小学那么优秀,里面的人都挺两极分化的,我一直在暗中观察哪些人能处,哪些人对我有用,哪些就是纯纯的混吃等死。”江颂月颇为自信地说道,她向来非常自信,“相信我的辨人能力吧,我留着的,不会差到哪里去。”

“确实。”

“好了,话说回来,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要竞赛了,在对外寻求帮助之前,我们得先想想自己具体需要的是那些帮助,以及先明确一下我们现在的定位。我们可以先做几套比赛模拟题,试试水什么的。”江颂月提议道。

“模拟题倒是不缺,不过我们目前能拿到的,都是学校提供的,很久之前的资料。C高的资源不够好,老师们也不太关注竞赛。所以那些模拟题实在是没什么大用,我们根本没法通过这些,来明确自己的定位,我只知道我现在的水平足以应付学校里的一切考试了。”我中肯地说道。

“前半段我很认可,记下了。后半段不是很认可,你现在的水平还没有到足以应付学校里一切考试的地步。”江颂月神秘地说。

“为什么?”难道她能比我还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吗?

“因为啊,你最擅长的是发散性思维,而不是反复的练习和重复的训练。发散性思维不是不好,而是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你平时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换一个角度该如何思考’,而不是‘我要怎样做才能把这件事本身做得更好’,你对很多知识点都是浅尝辄止,这一特点在上次考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下次卷子出得基础一点,你就惨了。”江颂月一针见血地说道。

她的意思是,我上次月考考了年级第十五名,只是因为我运气好,实际上我并没把基础打扎实,只是凭借着突破性的创新思维,恰好应付了月考试卷上的那些奇怪的题吗?好像确实是这样,我在一些非常基础的题目上丢了分,而我拿满分的那些题,大多数人就拿了不到一半的分。

“是的。但是考虑到人各有长,你要是现在完全放下自己的优势,去培养自己的基础知识,势必会影响你发散性思维的提升。”江颂月说道。

“你想表达什么?”一边说我发散性思维必须建立在基础够好的前提下,一边说我现在不需要去纠结基础知识不好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明白江颂月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刚刚说了那么多,都是在论证我觉得‘你不能完美地应付学校的每一次考试’这一观点。竞赛跟学校的考试完全不是一回事,有的时候那些题目都很简单,只要往那方面去想,那随随便便就能拿满分。只可惜,每一年参加比赛的几万名考生中,能想到的不到十个人,获奖的名额总共也就二十个,你是很适合去搞竞赛的。”江颂月惆怅地说道。

江颂月擅长的,恰好是我不擅长的,她更能踏实地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一遍又一遍地做那些在别人看来非常简单的东西。这也是她喜欢跟我学习的理由之一,我们的思考方式互补,我更关注宏观思路,善于提出新方向,而她更关注这些大方向里的细节,能够补足我的思考。

“那这么说的话,你的那种思维方式是不利好竞赛的。”我有些可惜地说道,不是因为觉得江颂月会因为无法竞赛而使我错失她的资源圈子,而是因为放弃那个奖项,相当于放弃了无数的可能性。

“对啊,但是人要是不尝试一下自己舒适圈之外的东西,那永远都不会有进步的。”江颂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就像长辈对小孩子说话一样。

“当然了。”我笑着回答道。

“嗯,那么我回去之后马上联系我的资源们,是时候发挥我强大的人际交往能力了。”江颂月同样笑着说道,“你这个擅长竞赛思维的,可别不带我学习奥!”

“那必须的啊。”

“对了,我觉得你需要知道一件事。这次我们班月考考这么好,是因为在月考前王世忠特地在我们班强调了一些题型,恰好是后来月考卷子上出现的那些。”江颂月回忆道。

我听到这话之后,沉默不语。

“王世忠这个老师确实很认真负责,跟同学们的关系也都还不错。今年他已经五十八岁了,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为了这次机会,他准备了整整一年。”

“如果准备了一年,是指现在的这种,那我觉得他根本不配。”我不屑地说道。

“你知道吗,王世忠在早年入职的时候还不是在C高教书,而是在A高,因为教学水平好,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和评价。但就是在他最辉煌的那几年,他常常莫名其妙地失去评奖的资格,甚至因为一次莫须有的过错,被降职到C高任教。这里不仅是差生的流放地,更是S市老师的流放地,要不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早就转行了。”江颂月说道。

“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失去评奖的资格?”

“这我就不清楚了,这或许是他的秘密,他不说,我们也没必要了解。”江颂月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对这件事再评价些什么了。

“王世忠有了晋升的想法之后,得到了C高老师的一致同意,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轻易就同意了,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王世忠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于是就默许了包括周莉玲在内的一系列上下疏通的操作。年级里也有不少知道王世忠过往的学生,他们都在背地里支持这件事。”江颂月解释道。

“周莉玲不是因为他是教育厅的亲属,怕得罪人所以才要帮他的吗?”

“不完全是因为这个。王世忠在寻求帮助的时候,从来没有提到过自己的这一身份。而且他最近真的认真起来了,讲课讲得更投入了,还把一些新奇的答题思路告诉别的班的老师了,好像是知道你的想法,并且同意了的样子。”江颂月不置可否地说道,“至于为什么是现在才想起来要升职...除了在退休之前为自己争取最后一点容易以外,我也想不出什么别的了。”

我发现,自己对很多事都是后知后觉,初中是年级里最后一个发现江颂月喜欢自己的人,在高中时是最后一批知道王世忠身世的人。

江颂月说道:“他跟我提过你,说你是很努力的孩子,他希望所有像你一样努力的孩子,都能有个美好的未来。”

我又陷入了混乱。王世忠想要晋升,这就需要2班考出比平时好得多的成绩,周莉玲等人选择了降低别的班的分数,来显得2班分数高,而王世忠知道了我在暗地里强烈反对这件事后,跟周莉玲做出了完全相反的举措,他通过分享解题思路,将其他班的程度拉回来,变相支持我的想法。王世忠老师到底在想什么,从刚刚江颂月的描述来看,他并没有为自己谋求最大的权利,连自己的身份都没怎么利用,而是选择了赞同我的想法?

他想要晋升,难道是为了我??

不过既然知道王世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那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学习了。至于周莉玲和那些阻碍我的老师,我不打算理他们了,让他们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王大可爱马上就要登场啦!

批不下来的补助金、阻止学习的周莉玲、王世忠参与评优的目的、王嘉舜和他的小跟班跟这件事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敬请期待后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