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雨剪春韭 > 第90章 晓得

第90章 晓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盛夏过去,芳颜与魏巡举办了婚礼,以林溪之名。魏家两老还是通情达理的,成婚那日,军营里来了不少人,帮魏巡撑场面。

虎子和他奶奶也来帮忙办席,猪肉是隔壁刘屠户连夜杀了两头猪,给足了银两,刘屠户那边也不说什么了,这林娘子又嫁了个军营的人,不是以前那么好欺负了。

听风找到燕山脚下的时候,芳颜正有孕,两人在街上相遇,听风险些没认出来。

芳颜和魏巡成婚,三个月就有孕了,这会儿气色很好,肚子也大了,听风一把抓住她,“芳颜,公主呢?”

芳颜过得还不错,公主?她看向听风,听风说:“我问你,公主呢?”

芳颜在这个镇子上已经安定了,她被人抓住,好多人围上来,问怎么了。芳颜本都想不起赵棠了,初夏季节,赵棠走了,这才半年,她就已经将她忘了。

“你别装不认识我,扬州、画舫、瘦西湖,芳颜,我警告你,你要敢隐藏公主的去向,我立即——”

魏巡一把将芳颜拉在自己身后,“姑娘,你待如何?”

“好啊,嫁人了,我告诉你,公主有任何三长两短,我屠你全家。”听风一把荡开魏巡的手。

魏巡身手算相当不错的,从没被人一手荡开过手腕,当下就道:“姑娘好厉害,不若换个地方较量。”

听风跟着回了赵棠过去住的宅子,过去的赵宅改成了魏宅,听风在门口看了一眼,说:“门我就不进了,你们只需告诉我,公主哪儿去了。”

虎子还在听赵棠的话,一直到宅子来看,他去书院之后,改成了一旬来看一回,明日休沐,他今日就来了。

“什么公主,姑娘不要无理取闹。”魏巡硬是没把赵姑娘和什么公主联想到一起去。

芳颜说:“我不知道,她没告诉我。”

“那你是怎么从扬州到这里的,当日扬州那场火是谁救了你,你怎么到的此地,你说。”听风步步追问,“三年了,你活得好好的,公主呢,她到哪里去了?”

虎子如今读了一年的书,已经很能听懂人话了,他过来说:“你是问赵先生吗?”

“赵先生?”听风转念一想,问:“赵什么,他长什么模样?”

“嗯,和你一般高,先生的名讳好像是瑛华。”虎子说。

“赵瑛华?”听风没听过这个名字,如果是长缨或者长云在,立马就反应过来了。但听风盯着芳颜,问:“你说不说,不说就跟我回京,让大理寺问你,你总有句实话。”

“就知道拿大理寺唬人,你们这么厉害,这么能干,这么能欺压平头老百姓,你家公主她知道吗?”芳颜回嘴。

听风用剑指着她,“这么说来,那你知道公主去哪里了咯。”

魏巡也反应过来了,他转头问妻子,“赵、赵官人,他、她是?”

芳颜抿着嘴,轻‘嗯’了一声。

没人知道公主哪儿去了,芳颜不知道,虎子也不知道,或许赵棠料到了这一天,听风抱着剑,留下一对玉环,“给你成亲的礼,等孩子生出来,你若愿意,抱去京城给我们看看。”

赵棠坐船回了应天,海畔当日埋的钱,海夫人那些钱,她准备挖一点出来,去偏一点的地方建个宅子,自己监工,种一片梨树,她现在挺喜欢看梨花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到时候再开一个私塾。

余山晴和江婉柔成亲了,今日迎亲,余山晴一身红袍,骑着高头大马,赵棠就在人群里站着,江家不亏是有钱,碎金堕地,整条街都铺了红毯,从新娘家一路铺到了新郎的家里。

初冬了,赵棠穿暗色鹤氅,头上是一支白玉簪,人群里站着,余山晴骑在马上,瞧了她一眼。

长公主殿下?

余山晴心里翻江倒海,还没等他看第二眼,赵棠就走了,迎亲队伍往前,赵棠向后,越来就越远了。

一夜春宵短,余山晴反复回想,确定昨天见到的人就是长公主殿下。也不顾还在婚假中,穿了常服就要去衙门。

既然长公主殿下没死,理应与上峰说一声。

现在的应天知府是季祯,在漕河的事情上,他被赵棠摆了一道。万宁玉后来说是找长公主送的信,季祯是怎么外放的,是以万里退出朝堂,提前结束官途为代价的。

他花了近百万两银子才打动王太师,王太师亲自去说情,才换了他一个外放。虽则圣人同意他出六部,外放做官,还选了个好地方应天府,但实则是亏了的。

起码他出了刑部,老丈人也提前退休,又搭上那么多银子,做个知府,也不知多少年才能赚回来。

听完余山晴的话,季祯说:“荒谬,长公主殿下已经身故,三年前就已经昭告天下。你说那人是长公主,证据呢?”

余山晴还想辩,季祯已然道:“莫再胡言乱语,你新婚燕尔,莫负春日良宵,回去休息吧。”

赵棠已经在画图准备建宅子了,她作富商家的管家打扮,用赵瑛华的名字去应天府衙立了契,再去找合适的工匠,就能开工了。

清河大长公主的宅子其实就不错,只是赵棠不喜欢那个布局,左边客人,右边下人的太板正了。她准备借鉴苏州园林式的建法,给自己造一个曲径通幽的宅子,三步一假山,两步一小桥,处处回廊与拱门,这才是她喜欢江南的原因。

图纸拿到工匠那里去的时候,赵棠坐在人家的门店里喝茶,她穿深蓝锦袍,不过分奢华,却也能见贵气,因为她戴了一个蓝宝石戒指,不说话的时候,拇指就在转食指上的戒指。

工匠拿了图进去汇报,“应该是个大主顾,挺文气的,不知是哪家的。”

万宁玉现在就在做承建商,他姐夫过来应天当知府,他们一家子都来了,父亲不来,他说告老还乡就是要还乡,父亲回湖广乡下去了。

万宁玉一向没什么想法,过去听父亲的,这会儿听姐夫的,姐夫让去漕河他就去,漕河行不通,现在做承制商,也是帮姐夫捞钱。

都怪他自己,错信了大长公主,他不知道大长公主会将信给大理寺,他不知道大长公主为何要这样。

赵棠坐了半盏茶,见里头还没个定论,觉得不妥,图也不要了,起身走了。

等那大掌柜出来的时候,已经人去座位空,这图纸......

赵棠本想省事,请人一并做了,这会儿她干脆像在京师时一样,自己去找了几个工匠,让他们自己带团队,分区域责任制,做不好的团队,不会看图的团队,或者故意拖进度的团队,自己收包袱走人。

如此一来,这宅子的地基也就很快搭起来了。几个工头还会互相告状,哪一区没做好,哪边有安全隐患,桐油刷得不够,那不防潮。

赵棠也不住客栈,就在不远的农庄里住,一个月给二两银子,偶尔跟着吃饭,人家见他不麻烦,也不说什么。

深秋的时候,宅子差不多建成了,只是还缺家具,几个工头都有资源,说能专人专房定制,赵棠也去看了几个款式,觉得都太板正了,尤其是这几年,富贵之家喜欢学北方的贵族,坐着连个靠都没有。

她不太喜欢这种格调,不舒服,回想起来,还是草原上那一套设备坐着舒服,虎皮靠垫,长绒地毯,且她现在年纪渐长,就喜欢柔软些的装饰。

赵棠二十七岁从草原回来,扬州一别后,原来又已三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