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士子梦 > 第6章 永贞革新

第6章 永贞革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间到了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于会宁殿驾崩,享年六十四岁,在位二十七年。太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唐顺宗在唐朝皇帝中位居储君时间最长,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李诵做太子时政治态度很谨慎,在父皇面前只在一件事上发表过意见,那就是在贞元末年阻止德宗任用裴延龄等为宰相。德宗晚年对大臣的猜忌和防范心加重,不再假权宰相,使其身边的奸佞小人得到信任和重用,如裴延龄等依靠德宗的宠幸,因间用事,刻下取功,排挤诬陷陆贽等人。普天之下,对裴延龄等人借盘剥黎民、聚敛财富而得进用切齿痛恨,朝廷之上,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身为太子的李诵总是找机会,在父皇心情好的时候,从容论争,指出这些人不能重用,因此德宗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入相。韩愈评价他“居储位二十年,天下阴受其赐”,所言不免有些溢美,大概就是指这件事而言的。唐顺宗做太子期间不仅暗中非常关注朝政,而且在他身边还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组成了一个以王伾、王叔文为中心的东宫政治小集团。王伾、王叔文均为翰林待诏,王伾因善于书法为太子侍书,王叔文以善于围棋得以入侍东宫。在其周围,还有一批年富力强的拥有共同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的成员,如韦执谊、凌准、韩泰、韩晔、程异、陈谏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刘禹锡和柳宗元。但多年储君生活的压抑,使李诵的心理极端忧郁,身体状况也不乐观。贞元二十年(804年)九月,李诵突然中风,失去了言语功能。此时的德宗也已入暮年,对儿子的病情十分挂念,忧形于色,数次亲临探视,还曾派人遍访名医为李诵诊治,但是效果很不理想。这年底,德宗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佳。由于李诵卧病,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的新春朝会没有能够参加,德宗悲伤叹息,进一步导致了病情的恶化。德宗病重之际,诸王大臣和亲戚都到其病榻前奉侍汤药,惟独顺宗因为卧病在床难以前来陪侍,对皇太子思念不已的德宗,一直涕咽不止,久久不能平静,直到唐德宗弥留之际,他们父子也没有能够见上一面。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驾崩,二十六日,顺宗正式即位。

李诵即位后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他们和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一,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并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改革动摇了宦官的权力,他们决定另立新君。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人一手操办将顺宗长子广陵王李淳立为太子,更名为李纯。七月,俱文珍等以顺宗的名义下诏,由皇太子主持军国政事。八月,宦官拥立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革新失败。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去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