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西风峥嵘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与此同时,厂子还招工搞进一批山下乡知青进厂。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精神风貌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人大多二十三、四岁,许多人都是当年的运动积极分子。他们在大串联的时候走南闯北,去过口里,比起一些新疆白喀儿见过点世面。新疆白喀儿是指新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意思是没见过世面。

新来的这些人中有些还参加过文艺宣传队,他们也是多才多艺。他们的到来给厂子带来了一股新风,他们搞篮球比赛,出宣传板报。在春节期间,他们还搞了一场文艺演出,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目就是《洗衣舞》。在这次演出中,那几个参加表演的女知青表演的活灵活现,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其中那个演炊事班长的小伙子,更是技高一筹,把班长演的惟妙惟肖。他眉目传情,一个腾跃跳将起来有一丈多高,落地时又轻如狸猫,功夫不输专业演员。这是我第一次观看《洗衣舞》,也是我看到过的接近专业水平的业余演出。

新来的知青中有一个漂亮的丁姑娘,长得面如白玉,柳眉杏目,齿薄唇红,婀娜多姿,犹如貂蝉转世。但是也有一位姑娘,容貌不输丁姑娘,但是性情粗犷,大大咧咧,没羞没臊,人送外号皮厚,但是大家都说成皮猴。她闻听之后毫不在乎,竟然欣然答应,不以为然,后来大家竟然忘了她的真实名号。

这些人当中有两位知青分到了母亲的班上。一位姓廖,他个子很高,圆脸斗鸡眼,喜欢留两撇螳螂胡。此人有点清高,孤芳自赏,不太合群。但是,他有个特常,就是小提琴拉的不错。他喜欢在星期天早晨的阳光下,或是傍晚的清风中,坐在宿舍门口外的一张长腿木凳上,纵情的独奏小提琴曲。他拉的曲子有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潘寅林演奏的《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和《金色的炉台》,以及《草原上的革命青年见到了毛主席》。我还第一次在他那里看到了赫利美利的《小提琴音阶练习》那本册子。

另外一位分到母亲班上的知青姓裴,他有点未老先衰,略有驼背,个性优柔寡断。小裴有点像小廖的跟班,常被后者涮来涮去,但他似乎不觉得。他也玩小提琴,但是琴艺不精。练琴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有空经常到我们家里坐坐,慢慢地我们就熟悉起来。后来我开始酷爱读书,到处找书读时,在他家里借到了屠格涅夫那部著名的小说《罗亭》。

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小裴来家里闲聊的时候,带来一本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他走的时候忘记带走。我翻了几页后,就立即被那些有趣的问题,流畅优美的文笔,浅显易懂的词句所吸引,便迫不及待的读了下去。

据说世界上第一本科普小册子《十万个为什么》于1929年出版,作者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广泛阅读。伊林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用生动的比喻,用典型的事例,用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在中国最早将伊林《十万个为什么》译成中文的译者之一是董纯才,其版本1934年10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56年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们备受鼓舞,他们在两三个月时间里发动了几十所学校、少年宫的老师和学生提问题,最终编成中国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我读的第一本科普类书籍,它向我打开了另一个新的知识世界,这就是科学。它不属于人文知识,它把我带进数理化世界,虽然我还没有明确的数理化概念,但是我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它不同于文学故事。我的兴趣面在扩大,我开始渐渐地喜欢阅读类似《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的科学书籍了。

1971年6月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出品,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的黑白纪录片 《乒坛盛开友谊花——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映后,立刻在国内掀起了一股乒乓球热,我们这里也不例外。煞那间,男女老少人人都成了乒乓球运动员,到处都可以听到砰砰磅磅的声音。北辰一马当先,一下就建成好几个水泥乒乓球台。同学们也行动起来,一下课大家就在课桌上,或者在地上,打起了乒乓球。我也跃跃欲试,要练乒乓球。这是我第一次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愿意学习一种新技能。

原来,1971年3月28日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开幕。中国顶住压力,毅然派队参赛。中国乒乓球队作为世界知名的强队,又是多年后重返国际赛场,受到世界媒体以及日本友人的广泛关注。

父亲在部队时很喜欢运动,他参加过篮球队,并获得劳卫制三级证书,是个体育健将。劳卫制的全称是“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1954年仿照苏联的办法,国家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并且在学校、机关里开始推行劳卫制,该制度规定了当时全国统一的体育锻炼项目和考核标准。根据体能、技术及体育运动发展情况将体育锻炼标准分为三级,即劳卫制预备级(准备阶段)、劳卫制第一级和劳卫制第二级,设置了发展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锻炼项目,如射击、手榴弹投掷、行军、国防知识等内容。

记得在部队大院的时候,家里有个乒乓球拍子,还有个装乒乓球的袋子。离开部队时,这些东西都送了人。我要求家里给我买个乒乓球拍,父亲同意了而且还给我买了一个质量上乘的双面胶球拍。得到球拍后,我是爱不释手,夜里搂在怀里睡觉。我带着球拍去学校玩,同学们看到都很羡慕,因为他们的球拍大多都是单面胶球拍。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乒乓球热潮沸腾的日子里,有一天我带着球拍去家属院和同学玩耍,当时有个姓朱的小子也在场。他们家是新调到厂里来的,其父长得圆头圆脑的,嘴角总是带着一丝窃笑,两只小豆虫眼滴溜溜乱转。他老婆的身材也是圆咕隆墩的,两只眼睛大而无神,犹如死羊眼。姓朱的小子长得跟老朱一模一样,也是圆头小眼,一张猴屁股脸红不垃几的。他学习一窍不通,已经留过两级了,但是天生擅长干偷鸡摸狗的勾当

这小子见到我后说咱们玩个跳格子游戏,我就把球拍放在一个窗台上,参加这个游戏。也就一会儿的功夫,我突然发现放在窗台上的球拍不翼而飞。我的脑子瞬间一片空白,我赶紧四处寻找,毫无收获。此时,那个姓朱的小子早已不见踪影。后来有个同学告诉我,球拍就是这个姓朱的小子偷的,而那个跳格子游戏是他为转移我的注意力而设下的圈套。看来,坏人是不分老少的,稍微松懈,必遭算计。

1972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一家人正在门外吃饭聊天,突然看见在北面的木工房那里出现一个人,正向我们走来。他挑着一副担子,担子前面挂着一个大背包,后面挂着大提包和塑料大网兜。他头戴一顶藏青色的帽子,上身穿一件汗衫,下面一条蓝布裤子,脚穿一双军用球鞋。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健壮,浅眉细眼,满脸油脂麻花的,就好像磨了三层猪油似的。我没有认出来是谁,还是母亲眼尖说“舅舅来了” 。父亲六三年见到他时他还是个孩子,现在一别已经十几年,当然认不出来。父亲写的一手好字,舅舅常常拿他的信当字帖练。舅舅这次突然千里迢迢来新疆,父母事先对此一无所知。看到舅舅来了,我是喜出望外、乐不可支。

原来,舅舅也算是个有志向的人,一心想在高中毕业后考大学,但是运动打乱他的所有计划,他不得不回乡务农。1970年大学重新开始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从工农兵中选拔招收工农兵大学生。他几次榜上无名,于是义愤填膺,心灰意冷。他那个时候有个对象,他在学习和其他方面一直对她照顾有加,但是她却成了工农兵学员。这对他刺激很大,他不甘心就这样重复祖祖辈辈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村生活。他想与其过这种暗无天日、没有前途的日子,不如靠自己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他年轻气盛,有股闯劲,决心不惜代价,走南闯北,跳出农门。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那个迁居就业不自由的年代,口粮是按户口定量供应的,他这样做就是盲流,也就是三无人员,大概率会是凶多吉少。思前想后,他于是决定不远万里到新疆投奔姐姐姐夫,这样多少有些依靠,在新疆的广阔天地里闯荡一下,试试运气,自谋生路。所以,他这次不是来探亲访友的,而是投奔姐姐姐夫来的,他要闯新疆。他的突然到来和大胆做法,确实给父母出了一道难题。

我是少年不言愁,对舅舅的到来欢欣鼓舞,我本来就喜欢家里来客人。想到一年前他月下推独轮车拉着我,他给我秉烛夜读《草原烽火》,我希望这次他来之后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欢乐。我住在外屋,晚上熄灯后,常常胡思乱想,有时弄得自己吓自己。舅舅来了之后,外屋又加了一张单人床,我很高兴。只是舅舅是个汗脚,奇臭无比,让人有些受不了。

父亲开始寻找关系,想办法安置舅舅,但这需要时间。舅舅是个有心机、识时务的人,他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事情。在这段时间里,他主动做一切家务活,里里外外一把手,很有眼力价,想方设法不成为家里的负担。我解放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看小画书和文学书,真是心花怒放,乐不思蜀。

挑水是最重的家务活,但是对舅舅来说小菜一碟。他二十多岁出头正当年,血气方刚,在农村干过更重的农活,所以这点活不算什么。他不太会做饭,但是他愿意学。做拉条子的关键是和面,需要确定正确地盐量和醒面的时间,这些技巧说起来容易,但应用时很微妙,他弄得总是似是而非。

我也抓住时机,让他给我讲故事,因为那个时候找书读不容易。他讲的故事主要来自他看过的小说和电影,因为他□□前就上中学了,那个时代文学艺术作品比较多。对这些故事,我听的是津津有味。他讲的最精彩的故事是《赤壁大战》。身为军师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帮助东吴设计了以火攻击曹营的计策,而且在最关键的时刻借来了东风,把曹军给打的大败。可是东吴的周瑜事成之后,却想杀了诸葛亮。周瑜说过:“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早料到周瑜这一手,就在东风呼呼一吹,他就悄悄地退下法台,偷偷的上了赵子龙来接他的小船,借着东风远走高飞。这周都督得知后,马上催着徐盛等将领上船猛追。眼看着两只船的距离是越来越近了,船头就要与孔明的船尾碰上了,但见赵子龙弯弓搭箭,“嗖”一声将桅杆上的帆绳射断。“嚓”的一声,船帆跟着哗啦啦的往下掉,把徐盛一船的人都吓呆了。等这些人从惊讶中反应过来的时候,诸葛亮的小船已经没了踪影。听这些故事增加了我对三国演义的感性认识,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