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西风峥嵘 > 第58章 第 58 章

第58章 第 5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天下课回来吃午饭,忽然看到桌子放着一封信,信封上的笔迹一看就知是姬力的手笔。他信中说部队决定选送他到军事学院进修,学习三年大专课程。这个学院是一所培养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人才的院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姬力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决心刻苦学习,不负重托。得知这个喜讯,我欢欣鼓舞。立刻提笔修书一封,衷心祝贺,鼓励他再接再厉、马到成功。

我从小就有想入非非的倾向,它实际上就是思辨意识的萌芽。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我越来越喜欢冥思苦想,探究大千世界和社会现象的本源。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些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些外国学术著作,看到它们我是如获至宝,开始狂热地大量阅读。我开始醉心于探究哲学本位论问题,如存在与意识,以及社会政治问题,如自由与平等。

古希腊的经典哲学著作质朴而又深邃,我为之心神俱醉。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开始发展起来,一时间百家争鸣。这种哲学属于自然哲学,集中讨论世界的本源问题。米利都学派认为世界万物皆来自于两个元素水和气,它们由一化多,由多化异,变化无穷。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毕达格拉斯学派的创始人毕达格拉斯是个数学家和著名的勾股定律发明人,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似乎样样精通。他认为世间万物统一于数,数这个东西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万物由此而生。赫拉克里特的著作文笔犀利,充满了激情,我非常喜欢阅读。他认为变化是万物的本源,一切皆在变化中,而且这些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因此,他成为后世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另外,他还提出了原子论,这是近代物质结构学说的先导。爱利亚学派的哲学观点让人既感到新颖,但是又似是而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认为世界只有存在,没有不存在。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他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命题,即在感性认识中不可能确立知识与对象的同一性,唯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这个论断后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经典公式。

柏拉图的著作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理想国》。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这篇著作文笔流畅优美,寓意深刻玄奥。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的暂时特征。由此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他的哲学基础。另外,他认为国家有三个阶层: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以便人们遵循理性行事。

亚里士多德号称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即注重理念也注重经验。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就是《形而上学》 ,读起来语言比较晦涩艰深,难以理解,但是他的文笔很流畅、优美。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和雅典法律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以及科学、政治和玄学。读了这些著作后,我对哲学思辨问题更加感兴趣。

法国也盛产思想家和哲学家。卢梭的文章特点是辞藻华丽,论述清晰,笔锋锐利,激情洋溢,因此我非常喜欢读,而且爱不释手。他的《社会契约论》立论高远,振聋发聩。这本书的精髓论断就是人生而自由,但是由于国家的存在人的自由受到了制约。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 ,而且国家也应该是由人民的契约产生,因此主权在民。国家只是人民委托来执行法律的,如果国家不再代表民意,那么人民有权推翻它。在封建专制时代,卢梭敢于提出的这些离经叛道的观点,确实令人敬佩。

卢梭的另一部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简直就是革命的号角。卢梭在书中指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原因是私有财产造成的,剥削和压迫由此产生,同时也为文明社会的一切罪恶活动提供了条件。富人们为防止穷人联合起来抢走他们的财富,建立一种权力机构用于确认其私有财产为合法财产,而这种权力机构就演变成了政府,通过政府的形式又确认了强者对弱者的统治。而且,他们又把这种权利机构变成了世袭制,于是这种不平等就世代沿袭了下来。那么怎么打破这种不平等呢?卢梭的答案是应该用暴力推翻这种专制的、世袭的权力机构,重新通过契约建立新的权力机构。卢梭雄辩的论述,给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的腥风血雨,树立了道德和正义的旗帜。

孟德斯鸠是我喜欢的另一个法国思想家,他最著名的著作《论法的精神》见解独到,深思熟虑、逻辑严谨、滴水不漏,而且还文笔流畅优美,我也是爱不释手。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就是国家的司法权、 立法权和行政权,应该分开而且互为制约,才能比较好地保障民主制度。他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的、明确的和普遍适用的,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该以保护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为宗旨。自由、平等和民主等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另外,孟德斯鸠还提出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就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如气候、土壤面积的大小,影响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因此,生活在寒带的民族与生活在热带的民族就会有不同的一套风俗和道德。这些观点听上去,好像有一些道理。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多才多艺。他写了一本《哲学通信》,认为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他的文章犀利辛辣,嘲讽批判封建专制的各种行为和丑态。后人把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言论自由的观点总结为:“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充满了英国人讲究实用的功利主义色彩。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这是铿锵有力的理性的呐喊,让人耳目一新。他的代表作叫《新工具 》,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归纳法,就是通过对个别事实的归纳分析进而推纳出一般的规律,通过因果关系来推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他的著作文笔流畅优美,论述清晰透彻,我很喜欢阅读。

托马斯·霍布斯的著作《利维坦》用《圣经·以赛亚书》中所描写的一种象征着邪恶的巨大海兽,来隐喻国家是一个起源于人的自私本性、具有邪恶本质的庞然大物。它的身体由人民组成,它他的生命来源于人民,人民与它是一种契约关系 。如果这个国家不能保护人民的时候,这个契约就等于无效 。霍布斯明确地表示,哲学的目的或目标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为人生谋福利”。霍布斯的著作写的由浅入深,逻辑层次清晰,世俗气十足,分析很冷静。

大卫·休谟的《人性论》从社会角度而非自然科学角度探讨了人的社会本性。这本书洒洒洋洋三大本、百万言,读完了以后感觉摸不着头脑、晦涩枯燥、似是而非,这可能与他是个怀疑论者有关。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人所能能知道的只是表象,说白了就是皮毛。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对归纳问题的阐述,使唯理论和经验论都陷入了困境。

荷兰哲学家斯蒂诺沙《??伦理学??》是一本奇书,它是按《??欧几里得??》的几何顺序先提出了少量定义和公理,然后试图从中推导出伦理学命题和推论。例如“当心灵想像自己缺乏力量时,它会为此感到悲伤”。我非常喜欢读??《伦理学??》,这本书写的就好像是一篇文学作品,它文理流畅,行文优美,富有激情。

德国哲学给人一种逻辑抽象、冷静无情的感觉。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逻辑思维非常强,结构严谨,推理层次分明,文笔也非常精准、流畅优美。我很喜欢他的几部大作,虽然读起来有时感觉千头万绪、雾里看花。《 纯粹理性批判》 主要是论述认识论,讨论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蓝公武翻译的《 纯粹理性批判》 用语古朴,有点像文言文,但是很传神。康德还写了另外两个批判,就是《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前者涉及伦理学,指出人是现实中的人,人的行为是受这个伦理道德支配的。通过研究伦理道德,可以指导人的行为等。后者是他的美学著作,论述什么是美和审美力问题的。这个期间我偶然看到了一本书《批判哲学的批判》,它专门研究康德哲学。这本书文笔流畅,结构严整,内容丰富,证据充分,因而可读性很强。

黑格尔不愧于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称号,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运用辩证法解释哲学、科学、艺术、政治和宗教的历史。黑格尔的著作论题深广,篇幅宏大,层次复杂,用语艰涩概括,读起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小逻辑》一书概括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观点,如“绝对精神”以及辩证法思想。《历史哲学》就是用他的哲学理论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它高屋建瓴,环环相扣,最后导出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这些历史发展规律。德国古典哲学从世界观的高度用辩证法代替了形而上学,把世界理解为具有矛盾发展的运动过程。在这一点上,黑格尔功不可没。

我以前就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发展史感兴趣,但是了解有限,浮于表面。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系统研读,有关哲学知识突飞猛进。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以及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是否能够理解现实世界或世界是否能够被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个基本的哲学派别。在哲学史上有过二元论,认为思维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体,以此试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但最终入唯心主义的结局。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肯定物质、自然界是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在历史发展上有三个阶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年一度北风冽,寒假正是滑冰时。

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今年,一股滑冰热悄然风靡北京城。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好一派溜冰的大好时光。老回约我去紫竹院滑冰,还说他可以教我几招。闻听此言,我是大喜过望。我早有学滑冰之至志,一直梦想脚踏冰刀,在冰面上自由的旋转,体验最低摩擦力带来的快感,一展长袖善舞的身姿。我们系有位东北同学,他有一双速滑冰鞋。听说他寒假回家,我就借了他的冰鞋。这冰鞋尺码不小,于是我想起母亲说当年入伍时最小号的鞋她穿着都大,于是她就用棉花塞进鞋尖以减小尺寸。我也如法炮制,果然效果不错。

紫竹院公园位于白石桥附近,它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园内有别致的蜀南竹海,还有兔耳岭的灵石草甸景观。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公园。自1959年起紫竹院公园开放天然冰场,就成为京城最受欢迎的传统室外天然冰场之一,近5万平方米的冰面,设有速滑场、练习场等。

一个晴朗的冬日,我和老回来到紫竹院。但见滑冰场的周围古木枯枝随着西北风摇摇曳曳,开阔的溜冰场平坦如镜、晶莹剔透。滑冰场上人影绰绰,川流不息。红男绿女,高矮胖瘦,正在冰面上战天斗地。人们的滑冰姿式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经过几次刻苦练习,我已经可以在冰面上自在滑行。自那以后,这里经常看见两个英俊年青,或身轻如燕,或猛如苍鹰,左右开弓,两腿打叉,在那冰面上挥洒自如,翩跹起舞,好不自在。这段冰上春秋,冲淡了寒假校园人去楼空的寂寞。

春节期间,有位同学邀我去他家作客。那天下着小雪,空气十分清新。走大街、穿小巷,我就来到了东华门附近。但见这东华门坐西朝东,在雪中显得十分静谧。深红色的城台,端坐在白玉须弥座上。其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的城楼有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廊内及内檐为一字方心雅伍墨旋子彩画,井口天花为红莲水草彩画,东面檐下有“东华门”匾额。据传,民间称东华门为“鬼门”,因为北京故宫所有的大门都是九横九纵81颗门钉,只有东华门少一行,是72颗门钉。还有一种说法是皇家如果有人在紫禁城去世,由东华门把死人棺材抬出去。想到这些,再看东华门还真觉得那里有些鬼影重重。

同学家住一个国家机关宿舍,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里面有几座砖墙半筒子楼式的宿舍楼。他家有两间不相通的房间,屋内陈设简单,但是很有书卷气。我拜见了同学的父母,二位一看便知是知识分子出身的机关干部。我与同学相谈甚欢,午餐过后,我们拱手告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