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带着物资回来做知青(六零) > 第116章 长江相亲

第116章 长江相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联合收割机

程元谨道:“肯定行,我就是觉得你太辛苦了,几个厂子都是你操心办起来,如今不管那边的事儿了,又想办孤儿院,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做吗,我就是不希望你太辛苦。”

“不是我做,到时候请人管理,初建麻烦,等工作上了正规就好了。”沈黎道。

两人说着话,来到了副食品厂。

沈黎买了一些猪肉,鱼肉,鱼都是刺少的鱼,有鲅鱼和海鲈鱼。

这边离海近,这些鱼不要票,所以就多买了些,又见卖牛肉的,没忍住,也要了两斤。

有人见沈黎买的东西多,就问:“程团,小沈老师,你们就两个人,能吃得完吗?”

沈黎教一年级,许多人都认识她,不仅温柔,学问也好,孩子们都喜欢沈黎。

她经常组织考试,孩子们都能及格,最高的都是满分,做家长的谁不高兴。

崔老师教的时候,别说考一百了,不及格的好几个,孩子们害怕,家长也烦。

现在换成沈黎,学习成绩一下子提上去了。

孩子们还会背诗,有主席的诗词,可见主席也背诗。

他们就觉得孩子们了不起,都会背诗了,以后也能像主席一样,能写出好的诗句,说不定还能当大官呢。

沈黎解释:“我们家孩子多,能吃得下。”

有人怀疑问:“你们不是刚结婚,怎么那么多孩子?”

程元谨解释了孩子们的来历,那些人听得目瞪口呆,原来是这样。

沈黎付了钱,又买了两块豆腐,海带紫菜等。

他们走后,便有人开始议论起他们:“怎么那么多孩子,比我们家还多一个呢,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一点不假,沈老师就是心善,一下子养这么多。”

李秋月走过来,不以为然道:“什么心善,还不是靠程团养着,她一个老师,能有多少工资,能养活这么多孩子?”

不知道走了什么运,才嫁给了程团,加装好心□□,就是想让程团高看她一眼。

要是自己能嫁给程团,她也能收养这么多孩子。

等着吧,过一段时间狐狸尾巴就露出来。

沈黎不知这边发生的事,和程元谨回了家,走到没人的地方,从仓库里拿出几双皮靴,就当给孩子们的过年礼物。

几个孩子见了都很高兴,穿在脚上试了一下,就脱了下来。

沈黎问他们为什么不穿。

他们说靴子太新,舍不得穿,到过年的时候再穿。

“穿上吧,就是给你们买的,你们要是不穿就失去了他们的意义。”沈黎顿了顿又道,“以后还有。”

最后几个孩子还是没穿,要放着过年穿。

沈黎也就随他们了。

程元谨烧了一锅水,准备把所有的肉都清理出来,明天开始炖肉,几个孩子也不读书,过来跟着打下手。

沈黎劝他们:“去玩儿吧,这里有我和你叔叔就够了,那天去县里,我淘了几本书,很有意思,还有几本连环画,你们可以去看看。”

徐晖几个喜欢看连环画,听了这话,一窝蜂进屋,找自己喜欢的连环画去了。

他们走后程元谨问沈黎:“是不是该给我准备一双鞋?”

孩子们都有鞋,唯独他没有,自己老婆疼别人,他心里不是滋味儿。

沈黎抬眸看他一眼,笑着问:“还能少了你的,放心吧,都有。”

不仅有靴子,还有衣服。

程元谨看了看门口见没人,在沈黎脸上偷亲了一口,笑着道:“我让人做了隔离,晚上让俩丫头去西屋睡吧。”

他觉得沈黎太讲究,这个时代房屋本来就少,一家人睡在一个炕上很正常。

孩子们都小,可以睡在一个炕上,即便没有隔离也能睡在一起。

沈黎道:“晚上再说吧。”

她没有男女大防的观点,主要是心疼两个丫头年纪小。

话音刚落,外面有人在喊沈黎。

声音有些陌生,程元谨疑惑问:“这是谁呀?怎么这个时候找你?”

沈黎摇头,擦了手出去,开门见是一个陌生的男人,就问:“你是谁呀,我就是沈黎,找我有什么事?”

“沈同志,您不认识我了,我是罗书记身边的小刘。”小刘有些不好意思,“大过年的突然上门,实在是有急事。”

沈黎这才想起答应罗书记的事,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还没给罗书记呢。

时间一长,她竟把这事儿忘了,歉意道:“你是来找我要东西的吧?”

小刘点点头,把手里的猪肉递过去:“这是书记让我带给您的,还请您务必收下。”

沈黎摆摆手,后退一步:“这个就不用了,单位都发了,你带回去给罗书记吧。”

听说罗书记家里人多,粮食总是不够吃。

小刘不敢提回去,怕罗书记训斥他,便要给沈黎。

沈黎无法只能收下,让小刘先回去,那些东西今天下午就送过去。

小刘得了准信,高高兴兴回去,把这事儿告诉了罗书记。

罗书记终于舒了一口气,答应给下面人的福利终于有了。

沈黎把肉提回去放好,和程元谨道:“我有事儿要去趟县里,很快就回来,中午你带着孩子们吃饭吧,有包子有饺子,你们煮点粥就能吃,晚上回来我再炒菜。”

程浩听见动静,跑出来问沈黎坐什么去。

沈黎道:“我给人送东西去,你们要是没办法吃饭,就去食堂打点菜回来。”

程皓道:“我会煮粥,也会炒菜,比我小叔做得好吃,我做饭就行。”

他跟着奶奶做了好几次,奶奶说他做得不错,起码比小叔做的饭好吃。

他真不想吃小叔做的饭,不是糊就是生。

沈黎看一眼程元谨:“那你们看着做吧。”

程元谨把沈黎送出来,给她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嘱咐路上注意安全,才目送人离去。

沈黎提了一条肉去县里找了赵解放,让他把东西拉过去给人送去,看了看时间,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就去了国营饭店吃饭,饭后去了沈家,放下两只鸡回去。

沈玉清两口子没在家,不然又要说沈黎。

沈黎知道他们会说,提前离开。

她拿出几样点心回家,到了家才知道程元谨不在,去了营区,就问几个孩子中午怎么吃的。

徐晖道:“热了一些包子,去食堂打了菜,回来都凉了,热一热才吃的。”

程皓:“小叔热的菜,结果菜又糊了,他又加了点水,菜都煮成浆糊了。”

最后一人一碗,谁也没喝完。

沈黎可以想象出那菜的滋味,绝对不好吃,打开一盒鸡蛋糕,让几个孩子垫吧垫吧,晚上他做好吃的。

五点多程元谨回来,进屋脱了军大衣挂门上,见沈黎在做饭,问晚上吃什么。

“小米粥,炖白菜,再热一些包子。”沈黎切好了,白菜正准备洗,就听程元谨嘀咕,“怎么又是白菜?”

中午吃的就是白菜,清汤寡水的,一点也不好吃。

沈黎回头看他一眼:“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我想吃红烧肉。”程元谨提议。

几个孩子没来,他天天吃肉,几个孩子来了也天天吃肉,只是再没吃过红烧肉酱牛肉,不是沈黎舍不得,而是怕孩子们出去乱说。

沈黎想了想:“可以有。”

她把几个孩子喊来,问他们想吃肉吗?

这个时候谁不想吃肉,天天吃肉都不会腻。

“想想想做梦都想,婶子要做肉吃吗?”徐垚是个吃货,听见有肉吃,还吞了吞口水。

“咱们家可以天天吃肉,你们还是小孩子,要多吃肉才能长得高。”程元谨顿了顿道,“不过不能出去说,要是被外面的人知道了,你们就别想吃肉了。”

徐晖几人点头,保证不出去说。

沈黎大手一挥,让他们去屋里等着,一会儿做梅菜扣肉。

程元谨没吃过梅菜扣肉,就问怎么做的。

沈黎卖了个关子:“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仓库里有现成的梅菜扣肉,拿出来热一热就行。

沈黎做了小米粥,又清炒一个白菜,把菜端上去,喊几个孩子吃饭。

几个孩子第一次吃梅菜扣肉,入口即化,软烂鲜香,梅菜散发的特殊香味儿,让几个孩子留恋不已,汤汁蘸着馒头吃了个精光。

程元谨揉了揉肚子:“梅菜是什么菜,味道很特别,也很香,跟红烧肉最是搭配。”

“梅菜肉的包子最好吃,回头做给你们尝尝。”

几个孩子都拍手叫好,梅菜扣肉,梅菜肉的包子都好吃。

转眼到了年三十儿晚上。

一家人围在炕桌上吃饭,年夜饭,沈黎做了四道菜,红烧鱼,红烧肘子,凉拌黄瓜,醋熘白菜帮,两盘饺子,汤是饺子汤,都说原汤化原食,吃口饺子,喝口汤最好不过。。

几个孩子捧着碗,盯着菜不断吞咽口水。

徐垚道:“我最喜欢过年了。”

不仅有好吃的,还有新衣服穿。

其他几个孩子也附和,他们也喜欢过年。

沈黎拿出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分给他们:“过年好,祝你们新年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徐晖盯着红包,微微红了眼眶:“谢谢婶子。”

他想爷爷了,往年这个时候,爷爷也会给他们封一个红包,去年也得了红包,有晓雅阿姨给的,也有婶子给的,不过今年他更高兴。

婶子结婚了,没有抛弃他们。

等他长大了,一定好好疼婶子。

程皓也道谢,徐垚几个也跟着道谢。

程元谨也拿出红包:“都说好事成双,我也给你们个红包,祝你们新年快乐!”

几人到了谢,一家人开始吃饭。

九点多钟,沈黎带着孩子们洗漱,送他们回屋休息,回来听见外面簌簌地响,打开门一看竟然下雪了。

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

雪下得不小,天亮到小孩子的膝盖处。

初二这日,沈黎不想去县里了,带着几个孩子太受罪。

程元谨道:“初二该回娘家,还是去吧,这边有雪橇,咱们坐雪橇回去,用被子裹着他们,不算太冷。”

于是两人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几个孩子又收到了红包。

回来后把所有红包给沈黎。

沈黎诧异问他们,为什么给自己。

徐晖解释:“我们很能吃,你养我们很费钱,红包都给婶子,这样婶子就不缺钱了。”

沈黎摸了摸他的头:“我有钱,这些钱是给你们的,你们自己放着就行,要是不花就存起来,等你们上大学了,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他们平时不说,心里都明白。

初三,沈黎和程元谨带着孩子回洪山大队看程景初。

程景初以为他们不来了,见到他们回来,又惊又喜,还埋怨程元谨:“雪这么厚,天这么冷,没必要过来。”

“我也不想过来,阿黎和孩子们想来看您,我拦不住,只能跟着来了。”程元谨抱着几个孩子进屋,进了屋给他们脱了棉袄,“还是屋里暖和。”

沈黎提着东西进来,赵楠和赵茜上前来打招呼:“嫂子来了,快进屋,坐外面冷。”

“过年好!”沈黎拿出两个红包给赵楠姐妹。

赵楠姐妹盯着红包,眼眶不自觉红了。

上一年在舅舅家过年,她们遭了一顿辱骂,别说红包了,年夜饭都没吃好。

嫂子竟然给她们红包,她们不敢接,下意识看向程元谨。

程元谨面无表情道:“你嫂子的心意,拿着吧。”

程景初也劝她们拿着,姐妹俩这才收了红包,道了谢,抱着程静和徐蕴,带着程皓他们去里间炕上玩。

午饭是沈黎和程景初做的,八个菜,两个汤,正好十样,寓意十全十美。

吃饭时几个孩子无所顾忌,想吃什么就夹什么,吃得津津有味,不用沈黎管。

程景初见状很满意,夸了几个孩子。

赵楠姐妹害怕程元谨,吃饭时有些拘谨,只敢夹眼前的菜,远一点的都不敢夹。

沈黎给他们夹了红烧肉,烧鸡和肘子:“别只吃菜呀,多吃肉,你们还在长身体,不吃肉怎么行?”

姐妹俩很感动,连连道谢,偷偷看一眼程元谨,见他没生气才稍稍放心。

程景初给程元谨使了个眼色,让他不要绷着一张脸,看把两个丫头吓得。

程元谨假装没看见,主动给沈黎夹菜:“你也多吃点。”

饭后,程元谨把赵楠姐妹拉到一个屋,依然是一张冷漠的脸。

赵楠姐妹俩站在门口,大气不敢喘,时不时偷偷瞄一眼程元谨。

沈黎掀开帘子进来,见三人不说话,笑着道:“有什么话赶紧说,一会儿咱们要回去了。”

程元谨嗯了一声,看一眼赵楠,这才缓缓开口:“你是姐姐,过了年去制药厂上班,到了制药厂好好干。学习也别落下,高考早晚一天会恢复。人这一生很短暂,什么都是别人的,唯独知识是你自己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头的机会。人这一辈子,永远不要指望别人,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行了,我就说这么多了,你们自己寻思寻思吧,路还需要你们自己走。”

赵楠诧异看着程元谨,眼睛瞪得溜圆,像活见鬼了一般。

程元谨第一次和她说这么多话,还都是为她好。

说不感动是假的,赵楠连连点头:“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不会让你和嫂子失望。”

“你怎么做都是你的事,不用跟我说。该做的我都做了,我对得起你们,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程元谨顿了顿,抬眼看向赵茜,“你还小,厂里也不要你,过了年你去学校上学,等有机会我再安排你。”

“谢谢哥。”赵茜低头抹着泪,犹豫片刻道,“你和程阿姨都是好人,是我妈对不起你们。”

这句话她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没说出口。

程元谨在心里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几分:“那些都是大人的事,你们不要掺和,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饭后沈黎去了隔壁顾奶奶家。

顾长江和顾卫东都在,看见沈黎来了,笑着把人迎进屋。

沈黎把东西放下,拉着顾奶奶的手问:“干妈,我有一件事儿想告诉您。”

她抬眼看了顾长江一眼。

顾长江觉得不妙,看沈黎一眼:“你可不能给我介绍对象,我没打算再婚,就想守着老娘和孩子过日子。”

这一定是程元谨的主意。

这家伙一肚子坏水儿。

顾奶奶瞪了儿子一眼:“瞎说什么呢,你才三十岁,一辈子还早呢,怎么能不结婚?”

她老了,黄土埋到胳肢窝了,冬娃子也大了,再过几年都能说亲了,将来也会成家,他们都陪不了儿子几天。

儿子还得娶个媳妇,将来有个说知心话的人。

顾卫东低着头不说话,他不喜欢后娘。

顾长江道:“冬娃子还小,就算结婚,也要再等等。”

顾奶奶叹息:“我也没让你现在就结婚,先瞅着,要是有好的,咱们就定下来,最好找个心地善良的,能照顾东娃子,这孩子打小就命苦,你不在家,她娘被人害死,除了我没人疼他,要是多个疼她的人,就算死,我也能瞑目了。”

沈黎握着顾奶奶的手:“干妈,您身子骨不错,能活百岁,看着冬娃子生儿育女不是问题。”

顾奶奶笑了:“哪能活那么久,还不得遭人嫌弃?”

看着儿子平安回来,她这辈子就知足了。

沈黎:“您要同意我大哥再婚,我这里还真有一个合适的,那人长得挺漂亮,在制药厂上班,她有一个女儿,今年三岁。那人也是苦命的,在娘家时不受待见,把她卖给了婆家,婆家嫌弃她生了一个女儿,对他非打即骂,丈夫一年前死了,婆家人就把他们母女赶了出来,她人很好,也很热心,您要是同意,就去见见。”

这是陈桂珍告诉她的,女人很能干,心也善,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识字。

顾长江摆手:“我不看,我再说一遍,我没打算结婚。”

他说完带着顾卫东出去了,留下沈黎和顾奶奶说话。

出去后,顾长江向顾卫东保证,他没打算结婚,就想守着他和姑奶奶过日子。

顾卫东早已红了眼眶,抬头看着顾长江:“爸,我虽然不希望你结婚,但我希望你有个人陪着。”

奶奶说得对,爸爸还年轻,不可能一辈子不结婚,他妈早就走了,不可能再回来。

顾长江伸手把顾卫东揽入怀里:“你这孩子心思太重,爸不想结婚,就想守着你。”

顾卫东抬头看着顾长江:“有了媳妇儿,你会打我骂我不疼我吗?”

“当然不会。”顾长江回答得掷地有声。

“那不就成了,我害怕有了后妈,你不疼我,只要你疼我,我不在乎你娶后妈。”顾卫东道。

顾长江感动得心疼,紧了紧双臂,没说话。

他娘和儿子都让他娶,那他就娶,要是再有个一男半女,也能给儿子做伴。

回屋后,顾长江答应沈黎,可以去相看。

沈黎得到满意答案,辞了离开,又去了西边知青点,通知孟琳琳等人初五相亲。

初五这日,沈黎把几个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带顾长江等人去电影院。

和顾长江相亲的是王招娣,二十五岁的小妇人。

小妇人很漂亮,虽然比不上沈黎,却带着一种温柔的气质。

她手里牵着一个女儿,左右张望着,好似在等人。

女孩儿很漂亮,眼睛清澈透亮,又有些胆怯。

沈黎走过去,问:“你好同志,你是王招娣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