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带着物资回来做知青(六零) > 第125章 我是好瓜

第125章 我是好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日子忙碌,转眼就到了一九七七年春。

这些年发生了不少大事儿,借着抓敌特的机会,沈黎送出去很多物资。

华国科研人员没有挨饿,无人机,导弹,潜艇等军事设备,提前被研制出来。

连计算机和大哥大也提前被研制了出来。

某地区地震因为提前做了预警,死亡人数几乎为零,又有大量物资,家园很快得到重建。

这几年来,沈黎又生了三个孩子。

老二是女儿,七一年出生的,叫程思嵘。

与老大并在一起叫峥嵘,寓意不忘这段艰苦岁月。

儿女双全,沈黎是不想要了。

过了两年,也就是七三年,她意外怀孕,年底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儿。

老三叫程思岁,老四叫程思年,几个人的名字合在一起叫峥嵘岁月。

几个孩子离得近,又难带,尤其是一对双胞胎,鬼精鬼精的,去了学校总是捣乱。

沈黎就把自己的工作给了赵茜,避免了赵茜下乡。

赵楠在制药厂上班,现在成了车间主任,也是制药厂最年轻的车间主任。

赵琦当了老师,一面跟着沈黎学习,一面教育学生,学生们的成绩都不错,年年前几名,被评为年轻优秀教师。

这些年她们没有回燕京,也没有人关心过秦美兰是生是死。

沈家的几个姐妹都没下乡,沈萍顶替了陈桂珍的工作,在制药厂当会计,今年结了婚。

沈蕊和沈珂年纪小,还在上学,目前都在读高中。

沈苒去了部队南海舰队,在那边结了婚,程元谨办的。

沈慕在县里当老师,已经有了对象。

沈萱和沈艺去了燕京文工团,走的是萧老的路子。

七三年那年,程元谨见到了活着的亲哥哥。

尽管赵琦早就告诉过程元谨,赵昀还活着,只是去执行特殊任务去了。

程元谨还是不敢相信,知道见到活生生的哥哥,他才信了。

程景初见到长子,又哭又笑,拉着赵昀的手,直说,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赵昀回来接走了程皓和程静。

这两年他并没打算再婚,听说是不想找了,一直带着孩子过挺好。

程景初也不管,只要儿子们都好好的,找不找媳妇都无所谓,只要他们自己过得开心就好。

如今跟着程景初住的,只有赵茜和徐家兄弟。

二月二龙抬头,沈黎给双胞胎剪了头发,领着他们在院子里玩,听见车的声音,两个孩子就往门口跑。

沈黎怕他们绊倒,就追上他们,让他们慢点跑。

程元谨推开门从外面进来,弯腰把两个小家伙抱起来,问沈黎:“今天中午吃什么?”

“你一回来就要吃的,去燕京没吃饱吗?”沈黎笑着问。

程元谨:“确实没吃饱,那里的饭菜没咱家的好吃。”

家里有卤好的牛肉,沈黎接过一个孩子让他进屋吃点去,饭快好了,一会儿就开饭,道:“要是没意外,今年会恢复高考。”

程元谨进了屋洗了手,去橱柜里找牛肉,问:“应该差不多,就是不知道几月份。”

他想起沈黎是高中生,道:“你想去参加高考?”

沈黎:“是啊,你不允许?”

她今年才二十七岁,还有大好的年华,将来要做的事更多,没有大学文凭,很难说得通。

“我哪能不允许,你上进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要是这样的话,你肯定回燕京,我也想回去。”程元谨早知道沈黎要回去,所以早就写了调离申请。

几年来他一直是团长,因为年轻没往上升职,这次应该差不多了。

去燕京开会,那边特种旅缺一个旅长,上面的意思想让他去。

他没拒绝,这么多年了,是该回燕京了。

程元谨和沈黎说了这事儿。

沈黎道:“这是好事儿,说明上头认可你。咱们一家都回燕京,也有个照应,说实话,留你一个人在这边,我们还真不放心。”

程元谨一点不犹豫道:“行,咱们一起回去。”

院外响起了程思峥的声音:“妈,我回来了。”

沈黎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十二点多了,她走到院里道:“回来了,进屋吧,你爸回来了。”

程元谨走了半个月,程思峥和程思嵘还挺想念他的,蹦蹦跳跳进来,一把搂住程元谨的腰:“爸,你什么时候回来了。”

他们太想爸爸了,没有爸爸在,都没人带着他们跑步了,妈妈要照顾弟弟,根本走不开。

程元谨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头:“刚回来,下了车就回家了,这些日子我不在家,你们听话吗?”

程思峥和程思嵘猛地点头:“听话听话,可听话了,不信你可以问妈妈?”

沈黎让他们去洗手,一会该开饭了,一面道:“听话,你儿子你还不了解,自从你走了,给我帮了不少忙,突然之间长大了许多,我都不认识了。对了,你们回来了,你徐晖哥哥他们呢。”

“在后面了,放下我就跑回来了,没等他们。”程思峥嘿嘿一笑,倒了热水又兑了凉水洗手,还说晚上不回来了,要去奶奶家吃,奶奶买了肉,要做红烧肉。

沈黎哭笑不得,给两个小的洗手擦手:“咱们家天天吃肉,你们怎么还那么馋肉。”

“谁嫌弃肉啊,肉多好吃。”程思嵘也是无肉不欢的主儿。

她去年上了一年级,每次在班里都是第一名,可捣蛋也是第一名,让几位老师头疼得很。

徐晖几个回来了,也说晚上不回来了吃了,要去程景初那里吃饭。

沈黎答应了,说到时候去接程思峥他们。

学校家属院离这边不远,徐晖几个来家里吃饭,晚上去程景初家睡觉。

沈黎想让程景初一起来吃饭的,程景初不同意,说太麻烦,自己做一点就够吃,让徐晖几个跟着她吃。

徐晖没同意,沈黎也没同意。

于是几个孩子在家属院这边吃饭,去学校家属院睡觉。

程思峥和程思嵘有时候也跟着徐晖几个,现在家里格外安静。

吃饭时,沈黎对徐晖道:“今年会恢复高考,你想试试吗?”

徐晖今年十六周岁,他很聪明,也勤奋,加上沈黎天天辅导,早把高中的课程学完了,考大学没问题,沈黎想让他试试。

程元谨告诉徐晖,沈黎也会参加高考,要是考上,全家会去燕京。

徐晖眼睛一亮:“我愿意试试。”

爷爷早就放出来了,还官复原职,早就盼着他们回去呢。

当年爷爷放出来,就来接过他们,小婶说燕京情况复杂,没让他们走,让他们再等等。

徐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而且小婶也会去燕京,能和爷爷在一起,还不用和小婶子分开,这是最好的事儿。

“行,你要是愿意,我这段时间就使劲给你补一补。”沈黎道。

饭后她就给徐晖一套高考资料。

徐晖得到资料如饥似渴看着。

沈黎知道,这一届高考,对有些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下午带着孩子去了县里。

陈桂珍没上班,看到两个外孙,稀罕得不得了,拿出所有东西招待,还问沈黎,她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沈黎道:“快要恢复高考了,我给沈珂他们送一份资料来,妹妹们要是想考试,我也给她们一套资料。”

陈桂珍自然高兴,替沈珂和沈蕊收了资料,然后给其他女儿们打电话,得知他们也想要,就让沈黎把资料送来,她去邮寄。

自从不上班,她彻底闲了下来,说闲着也闲不住,家里有缝纫机,偶尔给人做几件衣服,也能挣个零花钱。

她现在做衣服的水平提高了很多,眼光也好,很多人都愿意找陈桂珍做衣服。

沈黎没让,说回头给她们寄过去,她陪着陈桂珍说了会儿话,带着两个孩子回家,到家才五点多,又开始做饭。

六点几个孩子回来,接着程元谨也回来了,说司令家的孙子也想高考,要是有多余的资料,让沈黎给他留一份。

沈黎知道这事儿,道:“我这里有不少资料,想要的都有。不过得提前说。”

程元谨点头,帮着沈黎一起做饭。

这边刚做好饭,王招娣来了,替顾卫东要学习资料的,顾卫东也想参加高考。

沈黎去屋里给他拿了一份资料:“要是不会的,就问老师,千万都弄清楚了。”

王招娣生了一个儿子,有儿有女日子也顺遂,对顾卫东这个养子比亲生的都好。

吃的穿的用的都紧着顾卫东,母子俩相处得还算不错。

顾奶奶没在军区,觉得叨扰他们一家几口,就留在了洪山大队,逢年过节偶尔来住几天。

程明远的几个孩子也要参加高考,知道沈黎有资料,也过来要一份。

沈黎也给了一份,她还去了洪山大队,找到洪胜利,向他透露今年恢复高考的事儿。

她这里有资料,谁要是想要资料,她可以给他们一份。

王建国在一边坐着,听见这话,也要一份资料。

这些年洪山大队在王建国的带领下,成了市里最富裕的村子。

家家户户盖了红砖瓦房,别说自行车,有些富裕的人家,都买了电动车电视机,有的人家还买了洗衣服冰箱,比城里人的生活都好。

是的,就是电动车。

两年前发明出来了的。

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都有,比自行车快很多,拉东西少不了,很方便。

王建国才三十岁出头,一直没有结婚,有很多人都想给他介绍对象,可王建国就是没娶媳妇,不是他不愿意找,也相看过几个,最后都没有结果。

其实,他心里不愿意找对象,他坚信沈黎的话,早晚有一天要回去,回去的话,他没把握把全家都带走,索性就不找了。

沈黎不吝啬,答应给他一套。

还给孙伟留了一套。

孙伟业务能力强,比谁混得都好,也没结婚,可能被苏茉莉伤透了心,就一直单着。

经过沈黎宣传,许多人都知道要恢复高考了,没资料的找资料,有资料的埋头苦干,都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沈黎的妹妹们收到了资料,打电话感谢沈黎,还向沈黎保证,一定好好学,不让沈黎失望。

沈黎挨个表扬了一遍,这边挂了电话,电话就响了。

再次接通电话,沈黎知道是陈烁。

当年陈烁去了前线,屡次立下战功,如今二十八岁,已经升到了营长。

他表现突出,能力卓越。程元谨说过,三十岁前,陈烁会成为团长。

没想陈烁也想考大学,还想考军校,这是一次机会。

沈黎自然支持,答应给他邮寄一份资料过去。

陈烁不仅说了要考大学的事儿,还说了自己要结婚的事儿。

沈黎问他什么时候,他一定过去。

陈烁道:“今年四月份,婚礼在燕京举行,希望你能来,再有,奶奶身子骨不是很好,她也想见见你们。”

沈黎明白了,陈烁是嫡长孙,外婆怕临死前见不到孙子结婚,才让陈烁早点结婚的吧。

“行,我知道了,我到时候一定去。”

沈黎挂了电话,叹息一声,说起来,他们一家来了这边后就没回去过,是该回去看看了。

要回去就提前回去。

*

程元谨知道沈黎要回燕京,很是震惊:“什么时候回去,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沈黎没开口,程思峥小朋友抢答了:“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爸,我们还没去呢,你就盼着我们回来,还让我们安心回去吗?”

程元谨白他一眼:“你妈妈去燕京有事儿,你去做什么,再说了,你还在上学,走不开,连我都有机会去,你没有。”

沈黎点头:“你爸爸说得对,你和妹妹都在上学,我去燕京这些日子,你去奶奶家吃饭,也住在那边,让奶奶照顾你们一段时间,我很快就回来。”

程思铮不同意,哇地一下哭出来,直接开门跑出去。

程元谨看得一愣一愣的:“他这是做什么去了?”

“还能做什么,告状去了呗。”沈黎回答,“你看着吧,妈一会儿就过来。”

“嘿,别的本事没学会,告状倒是一流,他越是告状,我就越不让他去。”程元谨掷地有声道。

程思嵘抱着程元谨的腰,趁机开口:“爸爸,我不告状,你让我去吧,我想跟妈妈一起去,长这么大我还没去过燕京呢,听说燕京有长城有故宫,我想去看看,能开阔眼界,我是爸爸的小棉袄,爸爸一定让我去吧?”

程元谨一向疼爱这个女儿,见他她撒娇,卖萌说得有理有据,哪有不答应的:“行,到时候你跟着去。”

十几分钟后,程景初牵着程思峥过来,问沈黎是不是要去燕京,正好她去燕京有事,她可以一起去,路上还可以帮着看孩子。

程元谨和沈黎对视一眼,视线齐齐落在程思铮身上。

程思峥微微扬起下巴:“谁让你们不带我去的,我只能搬救兵了。”

程元谨:“妈,您不能这样惯着他。”

程景初瞪他一眼:“谁惯着他了,建国初期我把房子租给了国家,眼看要到期了,我不得回去看看。”

当然,这都是借口。

程元谨知道这事儿,要到八几年才到期,再次看向程思铮:“你去燕京作业怎么办?”

“我都学完了,五年级的书我也看了,不会耽误学习。”程思峥走到沈黎身边,“妈妈,我保证好好听话,不给你惹麻烦,你就带我去吧,我想去看长城,游故宫,你就让我去吧。”

他长得像程元谨,可以说如出一辙,看见长子,沈黎像看到了小时候的程元谨,哪有不答应的,不过这小子告状,也该治一治:“我本来想带你去的,你只要和我说明情况就行了,谁知道你去找奶奶告状了,这次就不带你去了,下次再带你去吧,要是表现不好,还是不带你去。”

程思峥:“妈妈,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再也不告状了。”

“你这告状的毛病,我都说你多少回了,你就是不改,男子汉大丈夫,说话不算话,所以我不能带你去。”沈黎坚持。

程思峥眼里蓄满泪水,抬头看向程景初。

他知道奶奶最疼他了。

可程景初这次没帮他,反而道:“告状不是个好习惯。大家都不喜欢,我也不喜欢。”

程思峥以为沈黎不带自己去,哇的一声哭出来,这次是真的,不是装的,还说自己再也不告状了。

程元谨也没管,程景初想管,被程元谨制止了。

沈黎没管他,任由他哭,过了两分钟才道:“哭好了吗,哭好了咱们就聊聊吧。”

她不打骂孩子,不代表不教育他们。

程思峥这才止住哭声,向沈黎保证:“妈妈,我再也不告状了,这次一定改。”

沈黎轻轻给她擦着眼泪,笑着道:“我再相信你最后一次,你记住喽,真的是最后一次,现在是2月份,到4月份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要好好表现,要是坚持住一次都不告状,我就带你去,行不行?”

程思峥立刻答应,让所有人做他的监督人。

程思嵘举起手,要当他第一个监督人。

她一定好好监督哥哥,只要他告状就告诉妈妈。让妈妈不要带着他。

程思嵘甚至还准备欺负程思峥,让他以前告自己的状。

沈黎了解女儿的性子,对程思峥道:“大峥,你记住了,不可以告状,谁要是主动欺负你,你没能力还回去,回来一定告诉父母,明白吗,咱们不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被别人欺负了,咱们不惹事儿,但也不怕事儿。”

程思峥似懂非懂,点头应下。

程思嵘噘嘴,说沈黎偏心。

沈黎道:“就你欺负哥哥最多了,要不是你欺负哥哥,哥哥还舍不得打你,怎么会养成告状的习惯。这件事说来说去都怨你。”

程元谨:“怎么成了她的错,思嵘最乖了,怎么会欺负哥哥。”

程景初但笑不语,沈黎很无语:“你就惯着她吧,一个姑娘家,周围的男孩子都怕她,将来可怎么办。”

“能怎么办,嫁不出去我养一辈子,嫁出去了也得选个有能力的女婿。”程元谨道,“你也很厉害,方圆十几里的人都知道你,也不敢惹你,我不是照样娶了,那些人只要眼睛不瞎,都会选我女儿。”

沈黎忍不住反驳:“你这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爸爸才没有夸我,我是个好瓜,不用爸爸夸。”程思嵘撅着小嘴反驳。

一句话惹得一屋子人大笑不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