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林亭春霭:夜阑 > 第29章 第二十八章 幸有青柳告春来

第29章 第二十八章 幸有青柳告春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既然时间紧迫,长瑜带着试题很快就凭借着之前盛灏帝所赐的令牌入宫。

只不过方才踏入宫门,却被守门的青年侍卫给拦了下来。

“禁军统领杜淳。”来人倒是简明地说明自己的身份,随后行了一个礼。

长瑜也回了一个礼,倒是不记得自己认识此人,便道:“不知道杜统领有何事?”

“宁大人,请”杜淳似乎知道长瑜所为何事一般,看了看她道:“王爷有东西交给您。”

说着引着长瑜,二人避到僻静之处。

那杜淳先是谨慎地看了看四周,这才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她道:“王爷说,你手中的东西只有两分是真。”

长瑜一挑眉,接过东西,看了看才发现是试题,而这试题与她手上的那份却是有所分别。

杜淳见东西传达完毕,便又行了一个礼,倒是也不多话地就退了下去。

而长瑜却是不由得闪过几分冷意,看来她手上的试题是被动了手脚的。萧云林果然是老奸巨猾之人,他必定也担忧事情会有败露的一天,所以才将试题做得几分真几分假。

真的那部分是为了让拿到试题的人相信这是真的,而假的那部分便是让她递给皇上之后,会落得一个欺君之名。

如此就算事情最后败露了,最后前去告密之人,必然会因为只试卷的八分假而被安上个污蔑之罪,到时候却是被他反咬一口,倒是一样达到了他的目的。

而如今看来傅珩托人给她的这份才应当是真正的试题,他知道她要进宫,才会让人将这试题给她,倒是帮她避过一劫。

不过这也不免让她心中有几分惊叹,连着守卫着皇城的人,也有他的人。看来他的野心的确是盛朝的帝位,而他之所以会这样帮她,未必不是想要借此次的事情给萧云林一个痛击。

长瑜看了看已经不见踪影的侍卫,微微地皱了皱眉,这才将手中的试题收入袖中,闭了闭眼,平下心绪地继续往大殿走。

大殿之中,坐在最为耀眼处的自然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

只不过,坐得太高,倒也是让人看得太远,以至于看不清楚离自己最近的危机。

“阿明说你有急事觐见,到底是何事?”盛灏帝看着长瑜道。

“微臣今日的确是有要事要奏。“长瑜跪着缓缓抬起头看着盛灏帝道:“只是此事万分重大。”

盛灏帝看着长瑜一脸的担忧与严肃,自然也感觉到此事的非同小可。于是道:“阿明,把人带下去。”

站在一旁一直陪侍的吴公公,一听盛灏帝的吩咐,自然是心中明了地将房中的人都一一摒退。

“你也先下去。”

“是。”吴公公恭顺地将随侍在旁的一干宫人都带了出去,闭上门。

盛灏帝看着已然清静到只剩下座下长瑜的房间道:“现在你应该是没有后顾之忧了。”

长瑜又低了低头:“微臣希望皇上饶过宁绎隐匿不报之罪。”

“隐匿不报?”盛灏帝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道:“你隐瞒了何事?”

长瑜抬起头。看着一脸威严的盛灏帝,沉下心缓缓道:“试题泄露之事。”

“试题泄露。”盛灏帝不悦道:“宁绎,你可知道你是在说什么,此次的科举试题明明是我亲拟,怎么会泄露?”

“那皇上可以看一看这个。”长瑜从怀里拿出试题,呈在手上微举道。

盛灏帝皱着眉头,低声道:“呈上来。”

长瑜站起身将手上的试卷递到盛灏帝手中,然后细细地看着盛灏帝展开试卷的表情,果然。

盛灏帝也是万分惊讶,凝眉看着自己手上试题,这明明就是自己所拟的试题。

“这到底怎么回事!”盛灏帝将手中的试卷摔在脚边,怒道。

作为一国之君,他心中明白选拔出的人才是不是真的具有真才实学往往决定着社稷的是否安康。就是为了能让现在的盛朝更加富强,他才会决定自己亲自出题,结果还是有人能够见缝插针的触犯皇威。

长瑜拱手道:“有人从宫中盗出了试题,然后进行出售。”

“既然你隐匿此事已久,那必然是查到些什么了?”盛灏帝沉声道。

“微臣发现是有人故意出卖试题,因为他们售卖的对象都是官宦子弟,而这些官宦子弟显然,如果微臣说出他们的名字,皇上应当是很简单就能够猜到宁绎为何不敢擅自决定了。”长瑜说道。

“说。”

“吏部侍郎之子薛海轩,刑部尚书之子杜睿,还有····”

“停。”盛灏帝沉下眉头,看向长瑜道:“朝堂之上的事我并非一无所知,但是他们应当不会以这样的国家大事为儿戏。所以,你可知道你现在在暗示我什么吗?”

“微臣知道,所以微臣自然有方法让皇上知道。”长瑜说道:“但是,长瑜今日前来密见皇上,便是希望此事有个最好的解决之道。”

“最好的解决之道?”盛灏帝倒是觉得长瑜的话有了几分意思。

长瑜说道:“如今科举开始在即,试题泄露一事若是被传了出去,不仅仅是今年科举无法顺利的进行,只怕这科举的公平性与皇上的威严也会大受影响。可是这盗售试题之事也不能不坐视不管,所以微臣以为,或许杀鸡儆猴却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杀鸡儆猴?”盛灏帝既然已经猜到了那“猴子”是谁,却是不明白长瑜话中的“鸡”应当杀谁。

“朝圼都府尹万前贪赃枉法,却是一直逍遥法外。此次微臣查到万府的管家与售卖试题之人有所勾结,这万前倒是免不了落一个治家不严之罪。”长瑜淡淡地抬起头,看向盛灏帝的眼睛中却是多了几分决绝之意:“所以请皇上重新拟题,而此事同样要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盛灏帝自然知道这万前背后的主子是谁,只不过让他惊讶的却是长瑜此话,而更让他眼中一动的却是那双与记忆中极为相似的眼睛。

空荡的大殿,陡然沉寂下来,却是可以听到几许烛泪掉落的声音。

“此事,既然从你开始,你就给我一个好的答案吧。”盛灏帝终究是沉了沉眼道。

“是。”长瑜点了点头,明白这是盛灏帝的最终答案。

夜色寂寥,空荡的街道萦绕着夜晚的淡淡寒烟,轻轻被风吹起,就在要飘散开的一刻,一个黑影急匆匆地划开,又慢慢带着那缕寒气悄悄走远。

“铿铿····”一个黑影极为谨慎地敲了敲不知哪家哪户的门。

“吱呀。”门缓缓地打开,从里间又闪出一个人影。

“你怎么现在才来?”

“越晚越安全,毕竟此事不得大意。”说话的声音中隐隐有几分谨慎:“东西带来了吗?”

“带来了,带来了。”

就在两个黑影有所动作之时,一声大吼:“助手。”

两把明晃晃的大刀架在两人的脖子上,很快就从两侧走出几人,身后带着大队的兵马。

而这几人正好就是邓深、长瑜、孟林与瞿明非,而从几人身后的人的穿着上,也能很明显的看出是大内侍卫。

明亮的火光一照,方才两个隐匿在黑暗中的人也就显现出了模样。

“把他们两个先押下去,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到底是谁在犯事。”邓深威严道。

说完大内侍卫很快打开了后门,而长瑜也就跟随着邓深走了进去。

“不好了···不好了。”万前正搂着小妾睡得迷迷糊糊,一听到吼声就怒道:“发生什么事了,大惊小怪,打扰我大老爷的清梦。”

“就是,”小妾也会半梦半醒地有些抱怨。

“老爷,出事了。”跌跌撞撞进来报告大事的小厮一个不慎地跌倒在万前床前。

“怎么了?”万前有些莫名其妙道。

“一大队人闯进来了。”小厮好不容易把话说完,却是把万前一惊。、

“什么?”还没有等到他反应过来,长瑜就朗朗地走了进来,一看到衣不蔽体的小妾就淡淡一笑道:“想不到万府尹果然是好兴致,美人相伴呀。”

“你是谁?”万前看着忽然闯进来的长瑜怒道。

“礼部侍郎宁绎。”

“礼部一向与本府互不相犯,此刻是什么意思。”万前好歹是混迹官场多年,尽管对于此时自己所处的境地有些惊吓,却还是官威十足地说道。

“本来还没有什么关系的,只不过现在因为他有了关系。”或者瞿明非将万家总管押了进来。

“赵二,发生了什么?”万前看着跪在长瑜身旁的人道。

“老爷,都是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赵二此刻倒是有几分明哲保身的意思:“赵二早就劝过你,偷售试题是死罪,可是您就是不听。”

“偷售试题?”万前有些莫名其妙,看着赵二道:“你在说什么?”

“老爷,事已至此,你何必再负隅顽抗呢。“赵二一脸悔不当初地低下头道。

“赵二,你到底在说什么?”万前有些莫名其妙,却也隐隐明白这件事必定是有人陷害,于是只好对长瑜道:“宁侍郎,这赵二是在陷害我,我绝对没有做过偷售试题之事。”

“万府尹,话还是留到刑部去说吧。”长瑜淡然道:“将赵二押下去,将万前带走。”

御书房

盛灏帝一个人站在龙椅前,缄默不言,整个御书房中点点浸染着有些宁静到让人屏息的沉默。

从古至今,伴君如伴虎,君王心思最难猜测,特别是这样平静的时刻,最好的本应是静默不言。

然而,吴公公看得出来,盛灏帝的心情之所以有些沉重,是从下午长瑜觐见之后,所以他自然也就猜到了几分此时盛灏帝所忧心的事也就必定与礼部有关。

而一想到礼部,他自然也就不得不多多留个心眼——收人之财,自然还是要能为人多长一双眼睛或是耳朵。

“皇上,时辰已经不早了。”吴公公想到此处,小心地走到盛灏帝身旁道。

盛灏帝没有转头,似乎话中有意地说道:“阿明啊···”

“是,皇上。”吴公公一听到盛灏帝叫自己的名字,不免有些诚恐道:“阿明在。”

“你说,这皇宫之中究竟有多少人在欺瞒着朕的。”盛灏帝转过身,颇有些目光灼灼地看着弓着身子的吴公公道。

吴公公因为盛灏帝的话不免心中有些心虚,虽然他不知道盛灏帝究竟和长瑜谈论了些什么,却还是隐隐明白是发生了什么不小的事情。

“皇上英明,怎会有人胆敢欺瞒皇上呀。”吴公公故意惊恐地跪下道。

盛灏帝淡淡地扫了扫脚旁的吴公公道:“我只是随便说说,用不着这么大的反应。”

“起来吧。”

吴公公一听,慢慢地站起身,抬眼看了看面无表情的盛灏帝,心中还是颇为忐忑道:谢皇上。”

盛灏帝微微地转过身,负手而立道:“这朝廷的确应该理一理了。”

吴公公站在盛灏帝身边低垂着头,心里隐隐知道必然是有事要发生了。

“上次我让你派人去调查,你可查到什么?”盛灏帝说道。

吴阿明依旧谦恭地低头道:“他的确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唯一能够查到的是曾经被一个镖局收养,后来那个镖局受山贼报复被灭了口,只剩下他云游在外逃过一劫。后来,他拜师学艺报仇雪恨,之后便开始浪迹天涯,直到结识了誉王才为他所用。”

“看来倒是一干二净的身世。”盛灏帝沉吟了片刻,心中倒是对长瑜释怀了不少:“这次他做事是又让朕刮目相看,或许的确是可以堪得大用。”

吴阿明沉默着,明白盛灏帝的确是赏识长瑜,便道:“宁侍郎的确有胆有识。”

盛灏帝点了点头,眼中微微地有了几分欣慰。只要他与当年之人没有关系,他也就放心心来。

而夜色是渐渐地深了,摇曳的烛火点滴落下被燃烧的痛苦,在这黑暗之中,终归还是需要有人牺牲才能熬过艰苦,等到黎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