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士子梦 > 第13章 平定强藩

第13章 平定强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八月二十七日,裴度到达郾城,立即巡抚诸军,宣达圣旨,士气倍增。当时诸道兵都有宦官监阵,致使“进退不由主将,战胜则先使献捷,偶创则凌挫百端”。裴度又罢中使监军,归兵权于将帅,颇得军心。由于裴度军法严肃,号令划一,因此捷报连传。裴度派使者入蔡州劝降,吴元济被身边亲随控制,欲降不得。十月初八,唐邓随节度使李愬遣使前往郾城,秘密进献了自己打算趁虚袭取叛军后方的想法,裴度深表赞同。十七日,唐邓随节度使李愬冒着雪夜袭破蔡州州治悬瓠城,擒获吴元济。裴度先派宣慰副使马总入城安抚。次日,裴度执持彰义军使符节,带领洄曲投降的士卒一万人,相继进往,李愬身着戎装以军礼迎接裴度,在路旁拜见。裴度处置政务后,蔡州人极其高兴。最初,裴度任用蔡州士卒任署府卫兵,有人认为反叛地区刚刚归顺的人,他们尚未安心,不可自己撤去防备。裴度笑着回答说:“我受朝廷任命做彰义军节度使,叛逆元凶已经被擒,蔡州黎民就是本朝的黎民了。”蔡州父老听说后,无不感激涕零。申、光二州的百姓,立即平稳安定下来。十一月,宪宗受降,斩杀吴元济。至此,淮西战事终告结束。二十八日,裴度由蔡州入朝,留马总任彰义军留后。淮西之乱平定后,成德节度使王承宗震恐不已,裴度接受韩愈的建议,派出善辩的柏耆携信至镇州晓喻王承宗。王承宗摄于兵威,只得上表献上德、棣二州,顺服于朝廷。

元和十三年(818年),因平卢节度使李师道一再违背朝旨,宪宗调集宣武、义成、武宁、横海四镇的军队与田弘正会师讨伐平卢镇。田弘正奏请取道黎阳渡过黄河,会同李光颜等一起进军。宪宗在延英殿召集宰辅大臣商议,其他人都说:“统兵在外的事,由大将裁决,既然已有奏陈,自当听从他的奏请。”惟独裴度认为不可取黎阳渡河,进言说:“魏博军与其他各道的军队不同。此次用兵,过河之后,不可退却,必须进击,才能成功。若取道黎阳渡河,则刚一离开本镇地界,便到了滑州,空有供给粮饷之劳,又因担心战火波及本境而生顾盼不前之势。况且,田弘正、李光颜二人均缺少当机立断的威势,交相疑惑不定,势必延误军机。然而用兵之事不容中途节制,一开始决策,应有不可行的顾虑。如果想倚重河南,倒不如扬威河北。否则,就暂且秣兵厉马,等待霜降水落,从杨刘渡过黄河,直抵郓州。只要到达阳谷安营扎寨,那时朝廷军队的威势自必旺盛,贼军自必衰弱。”宪宗说:“裴卿所言极是。”于是诏令田弘正取道杨刘渡河。当田弘正渡过黄河向南进军,距离郓州四十里处构筑营垒时,贼军威势果然顿减。不久后,官军就平定了李师道。

宪宗平定淮西后,逐渐自满、奢侈起来。裴度为人执著,不改禀性,忠心侍奉宪宗,当时的朝政凡有失误他无不极力进言,因此遭皇甫镈等人挑拔离间,使宪宗对裴度心生不悦。元和十四年(819年)四月,裴度带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被外放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宪宗为宦官陈弘志等谋害。由其子李恒即位,即唐穆宗。九月,裴度在镇被加授为守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